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19年 > 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五十八期) > 正文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价值、挑战及其突破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1134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7期 作者:李凯 郑智超

摘 要: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小学校园能够促进人的自信、自豪、自强等品格的培养,启迪思维、拓展知识、提升精神力量,培养其家国情怀等。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现实挑战突出表现为课程育人的目标不清晰、课程资源的认识狭隘、课程实施的品质不高等。趣味性、发展性、参与性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的基本要求。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要更新课程理念、优化课程结构、进行专业化课程设计、完善课程实施、创新课程评价。

关键词: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校园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关注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关注其家国情怀、人格修养,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作用[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是亟待挖掘的教育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建设,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感受力、理解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的关键价值

朱自清先生曾讲,“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知识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务”[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具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启迪学生的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等关键价值。

(一)促进培养人的自信、自豪、自强等品格

文化自信的基因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毛细血管中,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历久弥新、百看不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传统文化中,在个体层面格外重视培养大丈夫、养成浩然之气,在社会层面,讲求独立自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广大学生认识灿烂的历史文化,理解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更加坚定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团结意识。

(二)启迪思维、拓展知识、提升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一个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对学生思维的启迪、知识的拓展、精神力量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融入了传统的儒家文化,充满了辩证思维,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展现了中华民族长久以来互相帮助、尊敬友爱的生活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淳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风俗习惯,体现了修身齐家、严于律己的君子形象和道德伦理,充满了如何处理内在与外在,即家庭和社会的经验与智慧。

(三)孕育家国情怀、远大抱负、生成崇高志向

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等思想,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国知识分子爱国报国的朴素表达,也是中小学在人才培养中要传承的重要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小学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内涵,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起远大理想,明确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把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使学生在实践中严谨笃实、脚踏实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所学所思落实到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的三重挑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小学校园对于民族自信的重塑和国家精神的重申具有关键作用。从课程层面来看,传统文化的融入表现出育人理念的不清晰、教育文化资源的认识狭隘、课程实施的品质不高等问题。

(一)育人理念的不清晰

新时代,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就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左传》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管子·权修》中也阐述了一种培养人的智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需要对育人目标做出进一步的明晰,深刻地领会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立德树人”的思想,从而为教师在教育中如何认识学生、理解教育规律、厘定人才培养目标做出最后的注解和指引。

中小学课程的质量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而课程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本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尽管不同的时代会存在着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就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而言,对于人的认识与理解,特别是什么是真正的君子、大丈夫,都有着共通性与继承性的认知。不论是探究中国哲学,还是理解古代中国的伦理精神和政治思想,甚至为解读今天中国人的理想、性情和生活方式,“君子”都是一个无法绕过的概念[4]。君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人才观的认知,而如何培养君子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校园所表现出的育人目标不清晰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整体的定位不清楚,学校缺乏明确的发展规划,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中小学校园仍然停留在口号层面,表现为宣传口号、宣传标语的样态,并未深入到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源于对传统文化课程的价值理解不深刻,即传统文化到底在人的培养中扮演何种角色、起到什么价值还不是很明晰。特别是传统文化能够对学生带来什么、改变什么、发展什么等问题,不是很了解、很清晰,更多的是站在学科的角度,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课的补充。

(二)教育文化资源的认识狭隘

中小学的课程内容主要反映了教什么和学什么这两个问题,课程内容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就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的资源认识角度来看,单单把教材列为课程的唯一资源,而对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寓言故事、书法、神话等,这些为人所熟知的资源却被轻视、疏忽、缺乏深入的整合与价值的梳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认识狭隘,表现为:利用率偏低,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教育资源、课程内容的机会和空间不大;相关主题教育在挖掘传统文化价值上的深度不够;整合的内容不全面,教学的形式单一。可以说,利用传统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教育资源,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与眼界,能够为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更多的解决案例和方法,还能为学生道德的提升、生活技能的提高、品行的陶冶提供有力的学习榜样。这也是推动立德树人落地落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内化为思想品质、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实践的重要基础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具有民族性、教育性的学习资源;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着的为人处世的经验、道德伦理和生存智慧。将这些内涵转化为学生乐于学习、活学活用的学习资源,能够避免学习内容枯燥乏味,成为没有深度的资料堆砌、缺乏温度的案例汇编。

(三)课程项目实施的品质不高

课程实施的品质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知识的丰富、道德的提升、能力的发展。但就当前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而言,表现出为实施而实施,简单地将内容相互堆积,不加选择地给学生灌输。从理论上讲,传统文化经典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礼仪文化以及传统节日文化等,其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滋养着学生关于热爱生命、崇敬自然、认识自我、关爱他人等等的认知、品德与行为[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能够以恰当的方式、适宜的时机渗透进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无疑会拓展学生的知识水平,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品性,为学生能力的发展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的基本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也不是将既有的传统文化故事、寓言简单地加以处理挪到课程中,而是要做有价值的推敲、剪裁的设计、组织的构想以及实施的设计。可以说,趣味性、发展性、参与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的最关键、最核心、最基本的三个要求。

(一)以兴趣为导向

传统文化如何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其中一个基本的要求是要使得课程具有趣味性。传统的课程内容往往关注知识性,对趣味性的考虑略显不足,因而变成了对学习体验要求相对较低,知识记忆要求相对较多,劳神费力的事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趣味性地融入课程建设,对于学生而言,是充满学习的兴趣,有学习的吸引力,而不是枯燥的历史文献的堆积,灌输式的记忆;对于教师而言,充满教学的想象力,乐于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有效地纳入到课程实施中。因此,如何从学习资源的角度入手,选择、组织和编排具有趣味性的,能够引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设计,成为关键问题。同时,如何将课程内容以一种有趣、有意味地形式教给学生,也成为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积极应对的问题。

(二)以参与为基础

参与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的重要目的。学习不是一种孤立的、封闭式的行为;同样的,教学也不是应该是单向地、无交流地说教。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单独依靠政策层面的推动和呼吁,是很难有效地、高质量地落地,唯有深入一线的课堂实践,方能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广泛、有效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提升其参与性,具体表现为学校、社区应积极地为课程融合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教师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的策略,家长关怀性地为课程实施提供支撑,学生坦诚性地乐学、爱学。

(三)以发展为指引

发展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的对象是人,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根本任务是育人。因此,如何有效地发展学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成为当前课程建设、发展、实施的关键主题和核心要求。如果脱离了发展性这一课程的基本要求,那任何形式的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课程体系的尝试都是无用功。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要着力思考好如何融入、融入什么,才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品格、锤炼学生的能力、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要集发展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于一体。

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的推进路径

(一)课程理念的革新

更新课程理念,要以科学思想为引领,认清和把握二者的关系。在强调和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时,应该对传统文化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这就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正确取舍。具体而言,需要进一步深刻认清并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建设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课程来寻求一种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途径。从理念和思路上明确优秀传统文化如何通过课程话语、课程文本,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学校课程可以回应更广泛范畴的社会、个人、实践及其他需要和目的[6]。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狭隘地变为学生的死记硬背,变为读经、背古诗的简单形态,应当转变为学生日常学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性的活动的一部分。

(二)课程结构的优化

优化课程结构,应以创新方法为手段,优化课程体系。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设计时,应该准确地把握、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选择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制,还要对选择的故事、资料和内容进行主题的分类,重点挖掘文本背后的意义,如可以以主题式的形式,与日常的教科书内容相互结合,渐进性而又衔接性地推进。我国的课程体系,实行三级管理,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这三种样态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到国家课程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无论是在课程建设中还是在课程标准修订中,都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具体而言,在中小学道德与法制、语文、历史、艺术和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应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在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课程中,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应该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发挥地方传统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三)课程设计的专业化

专业化课程设计要以实践为抓手,实现精神内涵主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之后,在课程设计方面存在着一些困惑和不足:一是对于选择哪些以及如何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教学资源存在疑惑;二是在培养学生层面,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认识不清,适用对象定位模糊。为此,课程设计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入手。宏观层面,主要是指在国家课程层面的课程标准的设计与修订以及国家层面教材和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的编写,应该注重在不同学科内部的进入机制,整体规划,做好有机衔接。优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自己的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在微观层面,表现为一线学校的校本课程的方案设计,主要涉及教师在进行课程纲要、课程教学方案方面编制与撰写的专业能力,表现为能够科学地设计学习、规划课程学习模块或者单元,准确厘定学生的学习目标等。

(四)课程实施进程中的完善

完善课程实施,以共同发展为目的,注重分享体验。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对于学生的特点、学段要求、学习需求缺乏深入的调查,低年级的学生涉及的内容过于复杂,理论过于高深;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仅将内容进行堆砌,偏向于以资料汇编的形式建设校本课程,缺乏主题的挖掘与提升。鉴于此,学校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课程管理的基本规范,注重多方协作、多元支撑,努力实现专家、家庭、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等多方力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的相互配合。要让中华传统文化真正得以理解与习得,需要一个溢于言表的转化过程。因此,要重视师生参与的设计和优化。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前后要连贯,后面的课程要能强化、拓展前面课程的育人效果;同时,课程在内容设计方面,均不能一味向学生呈现“空言”或抽象的伦理教条,而应努力从众多传统文化遗产中,挑选“动人的诗歌”及“真实感人的人间故事”,来实施最基础的传统文化教育[7]。教师则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特别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在研究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创新课程评价

创新课程评价,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评价和督导机制。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习、引导教学。因此,亟需研究制定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明确不同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另外,在考试评价内容中,还应该恰当地科学地处理考试与传统文化内容的关系,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同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并且通过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来保证政策的落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J].前线,2017(11).

[3]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4]张毅.论《左传》史料系统与先秦君子问题起源—《左传》“君子”用法详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6 [12].

[5]张晓华.中华传统文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C].首届儿童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集,2005.

[6]戴维·卡尔.教育的意义[M].徐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7]周勇.孔子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经典课程范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7[8].

责任编辑:廖敏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