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10期 作者:闫守轩 杨运
摘 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具有21世纪核心素养的创新人才。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培育创新人才是深化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变革的价值取向。现实中,这一变革面临着诸多藩篱:创新能力培养的气氛与现行教学理念难以融洽;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与现行教学范式难以整合;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与现行教学评价难以对接。突破现实藩篱,推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教学变革实现路径思考如下:转变基础教育教学理念,营造创新能力培养的气氛;转型知识传授的教学范式,凸显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变革分数导向的考试评价,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变革;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将人类带到从未面临过的一个“历史拐点”,对教育核心需求产生了千百年来最大的变化:从知识传授转向创新能力培养,这一转变到来的速度和范围远远超过预期,从而使破解“钱学森之问”迅速成为最急迫的国家战略性挑战。“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和关联效应,会拉动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的整体改革,会引发中国教育发展方式的系统变革。”[1]这意味着,要实现创新能力培养,基础教育教学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范式、教学评价方面发生整体性变革。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变革亟待确认和发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引领价值,跨越现实藩篱的障碍,探索可能的实现路径。
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变革的价值确认
创新能力培养聚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大问题,是对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变革的回应,其价值理念的确认需借助学理上的探究,以辨明其中的逻辑理路。
(一)创新能力是对“人”的价值回归
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注重从知识传授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不仅是教学内容上的转变,也是教学着眼点的转变,更是一种教学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真正深化了人的自由、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是对人之为人的价值回归。首先,真正凸显作为“有个性的”人的价值。创新能力培养是基于学生作为“个性化”存在的认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学习兴趣、好奇心、想象力、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批判思维,它们对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创新能力培养必须基于人的个性发展,没有人的个性发展就不可能谈创新能力培养。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变革强调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其实也就凸显了“有个性的”人的价值。其次,充分深化作为“完整的”人的价值。创新能力是对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和综合,它不仅包括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批判思维等理性因素,还包括学习兴趣、好奇心、想象力等非理性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创新能力培养背后存在一种重要的价值前设,即把人视为“完整性”的人来教育,而不是为了升学或专门的职业把人作为专门的“才”来教育,这有利于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摆脱功利性的教育倾向。由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变革倡导创新能力培养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回归与深化。再次,更加强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人的价值。新时代,创新能力培养是对其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判断。在信息社会已来、人工智能已到的时代,终身学习逐渐成为每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创新能力作为人的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逐渐凸显,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可以有效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培养还体现了其作为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动力的确认。创新能力不仅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更是引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对于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变革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正是契合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意旨。
(二)创新能力是对21世纪关键素养的价值回应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最大的短板是所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不够,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2]。创新能力是回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变革,致力于培养具有21世纪关键素养的创新人才。第一,创新能力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关键素养。未来社会本质上充满着不确定性,甚至是难以预测的错综复杂的新情境和新环境。为应对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问题,仅凭借“书本知识”似乎难以有效解决,具有创新能力的个体和群体应不惧于质疑既有的知识,敢于批判既有的思想,如此才能摆脱未来社会的不安全性和不确定性。[3]这就“倒逼”教育要走在时代的前面,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21世纪关键素养,以不变应万变。第二,创新能力还是指向未来幸福的一种精神动力。创新发展的主体是人,动力是人的创新能力,如果人的幸福是创新发展的目的和宗旨,那么创新能力必然是指向幸福的一种精神动力。在这个意义上,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变革培养的不是“会考试的人”,而是“会创造的人”。“会考试的人”是竞争性的考试制度下对知识与技能的功利性的需求,他们排斥科学创新精神,背离“理性的诚实”旨趣,难以实现个体生命的内在自由和幸福。而“会创造的人”则是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前提下追求生命尊严、意义与精神的满意,也就是说,创新能力培养关注的是生命本性和人文本性,其实质是提倡合作共赢的思维,有利于打破“零和思维”竞争性的教育体制,保证全体受教育者受教育的机会,在这样的前提下,才会有更多的人能够获得教育的幸福感。今天的教育培养人不仅要关切世俗生活的幸福,还必须关怀存在层面的幸福。[4]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变革所要倡导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正是探索“形而下”的个人生活和“形而上”的个人存在相互融通的创新发展之路。教育的未来是着眼于人性关怀、精神自由层面的形而上的幸福,而非功利性目的,至于由此带来的形而下层面的功利性收益,只是一个副产品而已。[5]
二、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变革的现实藩篱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回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变革不仅需要学理上的价值认同,在实践中,还面临与“应试教育”倾向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体制并不对接的现实藩篱。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气氛与现行的教学理念难以融洽
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相对宽松的“具有丰富反应的、给学生心理安全的教学气氛”[6],而这种教学气氛与“注重刚性、缺乏容忍”的教学理念难以融洽。一是刚性的设计理念依然处于显性的主导地位。刚性设计理念集中体现在“律化治学”,以“规矩制度纪律”规范教学和规训学生。“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以标准化、刚性的测试和刻板的训练来强迫学生就范,这对创造力之培养无疑是一个灾难。”[7]当走进课堂,不难发现,规整的教室空间布局和桌椅摆放、统一的学生坐姿等现象在基础教育还是较为普遍的。学生在相对不宽松、不自由的教学气氛和学习环境中难以实现创新能力发展。二是难以容忍学生犯错的教学理念依然盛行。一个人要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有创新能力,那他一定需要经历和承担犯错误的风险,并且外部对于他所犯的错误一定要提供高度容忍的气氛和空间。[8]但受“应试教育”的侵扰,考试和升学演变成一些教师教学的根本导向,基础教育教学注重“双基”第一的要求被实践成“双基”唯一。在这样的教学目标背后的教学理念支配下,教师很少会营造利于学生体验、探究、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教师也就难以容忍学生犯错、不愿提供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的机会、不鼓励学生质疑和探究、不喜欢学生有个性,甚至排斥学生不同的观点,等等。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与现行的教学范式难以整合
知识与创新能力之间的转化需要基于知识传授、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范式的努力。然而,“在我国长期的基础教育实践中,‘传授知识追求利益’的教育定位,使基础教育教学逐渐形成了去问题、去过程、超常稳定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范式。”[9]这种教学范式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难以整合,妨碍了创新能力培养。根本原因在于,第一,创新能力在传统的知识观下难以合法化。现行的注重“传授知识”的教学范式有其背后的知识观隐喻。“以知识为目的的教学赋予了知识客观性与中立性,这在导致知识神圣化的同时也造成了能力和素养的边缘化。”[10]第二,创新能力培养在去问题、去过程的教学范式中难以实现。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学生片面化的知识类型和不合理的知识结构难以支持问题化、过程性的教学,妨碍创新能力培养。“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性人才的第一个原因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问题。”[11]其中,除了缺乏跨学科的知识,还缺乏程序性知识。基础教育教学关于“知识传授”的问题根源在于,它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间的关系。由于偏重陈述性知识的传授支持去问题、去过程、程序化的教学范式,造成知识转化创新能力内需的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等智力素质未得到训练,至少未得到有效的训练。其二,去问题、去过程的教学范式忽视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逻辑推理、自主探究过程。在现行的基础教育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崇尚”形式化的信息化教学,享受技术的便捷的同时,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探究的过程和机会,不利于创新思维培养。即使教师是基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也因主要为教学效率和考试服务,直接提供现成的知识结果,不注重思维发展内需的问题情境的探究、发现和逻辑分析过程,难以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与现行的教学评价难以对接
受“应试教育”的侵扰,现行的教学评价异化为不科学的考试评价导向,片面的以“唯升学、唯分数”为价值标准,远远“偏离”了倡导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价值。一方面,知识立意的考试内容难以考察创新能力。唯分数考试评价主要局限于“知识的考查”,以考试成绩层层选拔与淘汰学生,很少关注学生为之付出的努力,难以评价学生努力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素养。唯分数考试评价仅能筛选出考试体系下拔尖的学生,难以筛选出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目前高考招生体系下的优秀,多数不是创新素养和发展潜力意义下的优秀。”[12]正因现行的考试评价价值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是冲突的,所以,它不可能考察和筛选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同质化、缺乏弹性的评价标准抑制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想象力、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批判思维,尊重学生多样的甚至古怪的想法和观点,容纳学生独特的思考视角和质疑精神,这都需要通过指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考试评价标准得到体现和保障。但现行的考试评价标准偏向同质化、缺乏弹性化,考试答案往往趋向于标准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对标准答案的崇尚,压缩学生发散性思维空间,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我们很难否认,由于受强大的同质化和水平测试影响,学校教育往往趋向于妨碍人的诸如好奇心、原创力、想象力和独创精神的养成。”[13]其根源在于考试评价标准背后的价值异化为局限于知识的追逐,止步于唯分数导向,而非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
三、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变革的实现路径
跨越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教学变革的现实藩篱,需要以“知识传授转向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向,消解基础教育教学等同于知识的认知和实践,以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活动的价值着眼点,寻求可能的超越路向。
(一)转变基础教育教学理念,营造创新能力培养的气氛
刚性教学理念固然重要,但还应理性把握其适用范围和重要程度。基于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的视角,重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生态化教学理念,从而为创新能力培养营造宽松活跃、自由开放、允许失败的教学气氛和学习环境。第一,尊重学生差异性文化,贯彻倡导“淡化刚性、倡导宽松”的教学设计理念。学生作为一种文化性存在,其差异性文化背景主要来源于其自身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交互作用,等等。[14]这必然要求教学理念设计主体尊重学生文化的差异性,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和智力特征(如超常和残障学生)学生,就需要淡化刚性制度与理念约束,适当考虑和设置不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下的多维测评形式,多鼓励他们产生新的想法和不同的观点;基于不同同伴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围绕促进创新能力养成的同伴生态环境,施以或刚性或宽松或刚性宽松并济的教学理念;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方式,倡导学生心理宽松的教学理念。第二,打破教师守成型文化,贯彻倡导“自由开放、高度容忍”的教学理念。现行的课堂教学中许多中小学教师文化具有守成性特质,影响和制约基础教育教学变革。[15]教师守成型文化源于“因循”应试教育下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要打破守成型文化,教师就需要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创新能力培养,贯彻倡导“自由开放、高度容忍”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持续鼓励学生内驱型学习动机,持续提供支持学生多探索、多质疑的开放型学习思维的机会。学生在鼓励多探究、多质疑的教学气氛和学习环境中,可以自由想象,大胆思考,也会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触发创新思维。对于学生错误的尝试和结果,教师需要对学生犯的错误具有高度容忍的精神,甚至是鼓励和表扬的态度,强化学生敢于冒险、不怕犯错的心理意识,为其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心理安全的学习气氛。
(二)转型知识传授的教学范式,凸显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
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可以基于知识传授,但不能仅至于此。新时代基础教育要求转型知识传授的教学范式,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型教学范式。
第一,消解“教”与“学”关系的失衡走向平衡,创新基础教育教学范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教,更需要自主的学,也就是说,创新能力培养终究要在“教”与“学”关系中诉诸和把握致思路径和范式。在教学关系上,我们今天出这么多问题,可能就是因为没把握好“教学会”这个道理。[16]一方面,要构建启发式教学范式,平衡“教”与“学”的重心,释放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启发范式的实质是先生问、谈话对象答为主;孔子的“启发”艺术的实质则是弟子问、先生答为主。[17]不妨采用组合方略,灵活运用“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的组合启发范式,使“教”的主权适当向启发或伴奏角色转移,“生答或生问”的“学”的主权得以彰显,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内发或外铄”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充分呵护、拓展与学生创造力密切相关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从而真正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转变学习方式,走向创新能力形成的内生动力深度学习”。学生“惯习”的浅层的记忆性学习方式只有真正向深度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转变,创新能力培养才有“教学会”的可能。当前基于云技术终端信息平台的“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逐渐备受关注,借助“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在弥补教材内容更新缓慢的缺憾的同时,也会促进学习者了解与分析、筛选与积累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前沿与热点,有利于其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形成。
第二,构建以问题为纽带、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范式。想象力的释放、批判力的形成、探究与协作能力的培养等并非孤立、抽象的存在于情境和知识获取过程之外,而是蕴含其中。创设富于创造性的情境和知识获取过程是创新能力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途径,这就要求构建以问题为纽带、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范式。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以及问题意识作为人类创新源泉的基本认识,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问题情境教学范式。这种情境教学范式是以问题为纽带,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过程,使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养成创新能力。教师需要鼓励并引导他们创造性想象,保持问题的敏锐意识、洞察力、选择力、探究能力、批判能力、抗挫折力等。由于“大部分创造性都出现在人们解决定义不良的问题的过程中”,[18]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主要在解决不良结构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理解非结构性知识,并发展其对创新能力的养成。
(三)变革分数导向的考试评价,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
“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重点关注考试评价的改革。”[19]关键是,如何变革分数导向的考试评价,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第一,构建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考试、招生协同与联动的评价体系。为扭转片面的以“唯升学、唯分数”考试评价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导向,必须构建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与“教、考、招”协同联动、贯彻落实的整体性评价体系。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在修订的主要内容部分存在共识。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例,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要“为学生就业和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20]这种深化核心素养落实的改革思路,为我们思考如何变革分数导向的考试评价,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把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考试、招生的全过程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变革的重要内容。第二,构建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评价内容。如果说注重知识传授和考查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一种“对教育的评价”,那么,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充分呵护、拓展与学生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内生动力、学习兴趣、好奇心、想象力、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内容的多维评价,就是指向和适应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的“促进教育的评价”。《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教基二〔2014〕11号)明确规定了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构建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评价内容将是不断深化落实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关键与抓手。第三,构建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和个体需求取向的多样化评价形式。蕴含独特育人价值的创新能力培养诉诸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个体需求取向的多样化评价形式。其一,确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由于情境设置的多渠道性、创新能力所包含内容的多方面性和层次性、创新能力评价的过程性和长期性等复杂因素,需要构建开放性的多元教育主体评价范式,使学生、同伴、小组、教师、家长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评价,从而形成多元化教育主体相互补充和交融的评价视域。其二,构建个体需求取向的多样化评价形式。由于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想象力、知识基础、问题意识、思维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性与个性化,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特征也存在个性化差异,教师需要基于和尊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并结合不同类型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不同水平的考试及其形式,构建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评价形式。
参考文献:
[1]刘复兴.试论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的结构性变革[J].教育研究,2018,39(10).
[2]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1).
[3]MCWILLIAME,DAWSONS.Teaching for creativity:To-wards sustainable and replicable pedagogical practice[J].Higher Education.2008,56(6).
[4]刘铁芳.当代教育的形上关怀[J].高等教育研究,2007(4).
[5]尤西林,黄保罗.知识创新教育机制的当代转型:芬兰教育与中国通识教育的对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3).
[6]郑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0(1).
[7]阎光才.关于创造力、创新与体制化的教育:兼析中美阶段性教育制度设计理念的差异[J].教育学报,2011,7(1).
[8]索里JM,特尔福特CW.教育心理学[M].高觉敷,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90.
[9]闫守轩,郭超华.抓住核心了吗:“核心素养热”的冷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7(4).
袁利平,杨阳.知识视角下核心素养的时代表征及其价值承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2).
[11]钱颖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理念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9(4).
[12]郑泉水.“多维测评”招生:破解钱学森之问的最大挑战[J].中国教育学刊,2018(5).
[13]KAORUYAMAMOTO.Creativity and higher education:Areview[J].Higher Education,1975,4(2).
[14]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20-321.
[15]卢尚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文化型态:打破与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8(7).
[16]杨启亮,杨媛媛.教学有法,法无定法[J].上海教育科研,2016(7).
[17]陈桂生.孔子“启发”艺术与苏格拉底“产婆术”比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18]SAWYERRK.创造性:人类创新的科学[M].师保国等,译.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40.
[19]田慧生.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高度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19(1).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王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