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六期) > 正文

我国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实施方略

作者:吕晓娟 李晓
阅读数:3962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第8期

摘 要:70多年来,我国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经历了探索、特殊发展、革新、深化和新时代构建五个阶段。其成就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与教材开发成效显著,课程内容与社会历史发展结合紧密,课程人文性价值取向逐渐加强,“五育融合”发展的课程育人体系逐步构建。面对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育人的全过程,拓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融入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建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以及植入劳动精神文化。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略

一、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

70多年来,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一)劳动教育课程的探索期(1949—196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爱劳动”列为国民的五项公德之一。1950年,《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中明确提出,“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1]1953年,我国中小学毕业生明显增多,有些地区甚至发生了毕业生因不能如愿升学而游行的现象。[2]对此,中共中央转批教育部《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指出:“目前中、小学毕业生之所以普遍发生紧张的升学问题,主要由于过去几年中央教育部对中、小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上有忽视劳动教育的倾向。”[3]1954年,党中央提出在学校增设生产劳动课,中学增设实习课,许多学校创办了教学工厂和实验园地。[4]在此阶段,劳动教育开始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此后,教育部、宣传部、青年团中央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并开展多样化的劳动教育。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主要目的是用劳动教育来缓解毕业生的升学压力。[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在校学生人数突增。到1956年,小学生人数达6346.6万人,是1949年的2.6倍;初中生达438.1万人,是1949年的5.3倍;高中生达78.4万人,是1949年的3.8倍,中等技术学校学生达53.9万人,是1949年的7倍;大学生40.3万人,是1949年的3.5倍。[6]教育经费支出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悬殊巨大,并成为人民内部矛盾在教育领域的一个突出体现。[7]在此背景下,劳动教育作为解决教育经费题的重要手段得到了重视,主要表现为开展勤工助学。[8]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9]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开始关注劳动教育在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培养中的作用。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在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这一时期,国家将劳动教育贯穿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之中,并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劳动教育课程的特殊发期(1966—1976年)

1966年,《中共中央关于抓革命、促生产十条规定(草案)》颁布,组织青年学生上山下乡,参加生产劳动,许多学校师生陆续到工厂农村参加劳动和运动。劳动教育的内容更加强调体力劳动至上,文化知识学习不受重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被取消。师生到工厂和农村去,和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从小学到高中的劳动教育内容一律以生产劳动为主导。[10]1966年年底至1969年上半年,全国有404万名知青和城镇居民到农村落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骤然达到高潮。[11]20世纪60年代,规定学校必须把教学放在第一位,但是全体师生必须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缩短学制、压缩文化课、增加社会实践活动方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走向形式化、教条化。[12]劳动教育被盲目夸大,甚至出现了“唯劳动是教学、读书无用唯劳动”[13]的极端倾向,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主线的劳动教育探索出现了一定偏差。

在此阶段,劳动的政治意义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将知识分子进行再改造的途径就是通过艰苦的环境和“苦、累、脏、险”的体力劳动,强调“要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去,滚一身泥巴,磨两手厚茧,晒一脸皮,练一颗红心。”[14]同时,“四人帮”打着“开门办学”的旗号,强调劳动代替教学,鼓吹“知识越多越反动、劳动越多越革命”,劳动教育研究基本停滞不前。[15]学校层面的劳动教育逐渐消解于社会层面的生产劳动中,这“实际上是将‘劳动’概念等同于‘生产劳动’进而等同于‘体力劳动’结果是将一部分劳动者(知识分子)视作要接受另外一部分劳动者(工人、农民)革命改造的对象”,[16]劳动教育被异化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和惩罚手段。

(三)劳动教育课程的期(1978-2000年)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党的教育方针,也是党的教育优良传统。20世纪80年代,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升学率偏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一度较为突出,弱化了劳动教育的地位。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2年,教育部颁发《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学校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并适当进行劳动教育”。至此,劳动教育在法律层面取得了合法性。1987年,国家下发《关于颁发< 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通知》,要求各地组织力量,编好劳动课教材、积极抓好师资配备和培训工作,要求“在全日制五年制和六年制小学三年级均増开一节劳动课:小学低年级的劳动教育,通过各科教学、常规训练、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和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滲透进行。”[17]

1993年,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开始关注个体人的全面发展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的培养。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劳动教育更加关注对人素质成长的教育意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被强调,被界定为社会实践方式之一,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与实践教育,扭转应试教育,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来推动素质教育的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始更加注重劳动技术和劳动技能教育。2000年,教育部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劳动技能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成为育人育才体系的一部分被正式写进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

(四)劳动教育课的深化(2001—2017年)

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在小学至高中阶段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教育被入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应范畴,拓展了劳动课程实施的形式,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18]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始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转型时期。2002年,党的中六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强调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加强重视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劳动教育实现从理念到具体行动的变革。

2015年8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坚持思想引领、有机融合、实际体验和适当适度的基本原则,将落实相关课程、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及励家务劳动作为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

(五)劳动教育课程的新时代构建期(2018年至今)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要将劳动教育入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体系,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明白劳动的光荣与伟大、崇高与美丽,让学生懂得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回应了新时代的重大关切问题,其中包含了“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民族复兴”的劳动发展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等丰富内涵,成为推动我党和人民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具体行动指南。2020年,中央中央国务院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将劳动教育人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见,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正在得到全新的构建,愈发彰显出新时代的“五育并举”的全面育人理念。

由此可见,我国劳动教育在新时代被了新意蕴。首先,体现在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方面。劳动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自觉的对象性活动,在创造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9]强调形成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的积极劳动价值观。其次,体现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内容观方面。当前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新兴劳动的不断涌现,对过去的劳动形态格局产生了挑战和革新,在此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内容必须结合产业新形态与劳动新形态深化产教融合,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树立一种发展的内容观。再次,体现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消费观方面。因为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20]当前青少年普遍存在比消费及过度消费的现象,面向我们反映出消费教育在劳动教育内容中的缺失。最后,体现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闲暇观方面。斯宾塞认为,“在生产方式达到圆满,劳动力得到最大化节约之时,闲暇时间会大量増加且占有重要的地位。[21]身心合一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劳动是使人从“沉重的肉身”和“横流的欲望”的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的现实载体,随着人们劳动时间的减少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劳动教育的内涵必须涵盖正确的劳动教育闲暇观。

二、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成就

(一)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开发成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教育课程主要推行的是简单生产劳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主要依赖勤工俭学的方式,以“劳”代“课”,体脑失衡。改革开放后,国家开设了专门的劳动技术课,并作为学校必修课程,劳动知识与劳动技术被纳入劳动教育范畴,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均得到重视,开始由片面的体力劳动课程正式转变为全面的体脑结合课程。1993年后,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形式开始转变,劳动教育开始从单一学科化的课程设置向综合实践化的方向发展过渡,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22]进入21世纪后的劳动教育由独立课程设置转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始推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教育课程实践的抓手。“劳动教育是以实践活动为统领,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当下基础教育阶段开劳动教育具体的、最佳的实施载体。”[23]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加注重综合全面育人,注重与学校其他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交互影响,讲求课程形式整合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劳动教育课程的跨学科融合发展,劳动教育课程呈现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样态。[24]在教材编写上,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国际视野,编写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著作,如刘世峰的《小学教师之友・劳动教育卷》、程风山的《劳动教育》、刘金广的《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徐长发的《创新始于劳动记: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以及檀传宝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立足中国国情,开展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及课程体系探索。

(二)劳动教育深程内容与社会历史发展结合紧密

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文化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的逐渐兴起,在面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实际,早先注重生产性和技术性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面临着挑战与革新,“开始关注工农业,还涉及商业和服务业等;更突出的是增添了3D打印等现代的先进技术内容。”[25]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劳动教育作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关键之一,其课程内容强调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的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同时结合产业新形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课程内容。

(三)劳动教育课程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逐渐加强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对劳动教育的观点也愈加现代化,脑力劳动得到重视,“体脑结合”思想被提出,同时纠正了劳动教育“重形式”“轻内涵”的局面,劳动教育课程日益凸显劳动对人的教育功能,其内在人文性价值被挖掘。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由早期的工具性取向转向“人的回归”,开始尊重人的主体性、自觉性、能动性等,转向人本性的价值范畴,使劳动教育的人性价值、生命意识逐渐增强,促使劳动价值的“生命回归”。[26]同时,开始推动劳动教育和其他四育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被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出人文性价值,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

(四)“五育融合”发展的课程育人体系逐步构建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多次强调在全社会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劳动教育纳人教育方针,成为五育并举全面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功能作用和目标。劳动教育在历史的发展沿革中,与其他“四育”的关系不断演变,最终在新时代形成全面开花之态,表明了国家不同时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与态度,取决于不同时期国家建设任务对劳动教育的要求,也体现着国家对于劳动教育发展的理解与落实。“五育”的关系由割裂走向融合发展,是素质教育在国内实践性推行的重要环节,蕴含着劳动教育具有引领性优势,不再停留在形式层面。

三、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化实施方略

(一)拓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劳动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劳动技能的提升、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习惯的养成等都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完成。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要找好载体、用好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抓好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依托社会力量和各行各业的专业力量建设学生劳动实践基地。[27]当前多数学校缺乏可供学生参与实践的劳动教育场地,致使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局限于学校、拘泥于课本。目前,劳动教育实践领域中还存在一些亟待纠正的误区,“认为劳动教育主要是在相对封闭的课堂教学或学校内部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法一般以讲授为主,变成了封闭、孤立、单相的‘学校—课堂’知识传输模式”。[28]因此,在学校场域内,依托学校的教育资源、建立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是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也可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马克思的“劳动育人”思想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有利于学校形成自身特色鲜明的学校形象。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基地开发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劳动技能提升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基地的开发,不仅仅是为了劳动教育课程而拓建,更是要让劳动教育成为书本知识和实践锻炼的桥梁。比如,某小学在确定开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之初,校长发动了教师、学生和家长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清理掉学校外围垃圾场里面的杂草石头及其余垃圾等,将其变成一块实施劳动教育的基地,并通过输送良土,向开发好的土地中放置牛粪、鸡粪等肥料改造土壤,用来种植花卉、蔬菜、水果以及饲养动物等,同时给劳动教育基地里的资源赋予劳动文化元素,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基地的作用,成为教育学生的鲜活蓝本,使基地开发过程和基地劳动过程都成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广阔天地,展现了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实施的良好实践探索经验。

(二)融入学科课程教学内容

以课程化思路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跨界融合是当前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关键突破路径之一。要根据各学科课程的教材内容、教法特点等挖掘劳动教育内涵,找准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各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点,将劳动教育课程更好地融人其他学科课程,实现五育融合发展。有学校将劳动教育课程与语文学科进行有效融合,在《三国演义》一课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黄豆芽”的知识后,冉引人“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的故事,将其进行很好地连接,同时也在种植课里面引导学生用作文、观察日记等方式: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设置了《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等相关主题,借助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围墙装饰,介绍不同阶段的劳动者及时代先锋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怀,在劳动教育中发展学生的道德教育,做到以劳树德;在美术课开展“胡萝卜”教学时,引导学生了解胡萝卜的生长过程、营养价值以及种植方法之后,有效地结合相应的美术学科内容,然后进行“胡萝卜花”的雕刻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审美感受表达出来,在学科融合的同时促进学生美育的发展;在低年级学生的体育课中,教师围绕“跑”的主题,设置了直线跑、快速跑等相关的活动形式,将农事活动中有关水稻的“抢种抢收”融合进去,通过体育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收种的乐趣,达到了以劳健体的目标。

(三)创新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

当前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途径与方式单一,缺乏注重体验性、参与性的教学方式等问题,因而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中,要积极拓展多种劳动教育课程实施途径,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野外训练、种田养殖等。要善于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组织相应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劳动体验。同时创新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校内部各个组织的作用,通过体验式、项目式的学习,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创设劳动实践活动,如调动学生兴趣小组、社团等的积极性,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竞赛。通过学生自发的集体劳动,不仅可以增加活动的实施效果,还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此外,学校应根据地方、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在学校的课程教材中有机融入乡土资源,积极研发专属学校内部的校本课程。同时找好开展劳动教育的载体,通过学生的日常家务、手工制作,以及非遗传承、学工学农、社会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劳动教育。学校依据自身劳动教育开展实施情况,针对方式方法单一、实施途径欠缺的等现存问题,积极拓展实践途径、创新教育方式。在学校内部,制定每月甚至每周主题不同的劳动教育活动课程,丰富劳动教育开展实施的方式。

(四)构建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不健全,是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一个障碍。学校缺乏针对劳动课程特点的评价标准,尚未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这与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实施方式、效果以及形成的育人体系不无关系。因此,学校在构建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课程评价的基本原理,着力于目标、内容、过程与方法、结果的理念,着力挖掘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生发的、带有强烈体验性的精神价值。在目标追求上,学校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将劳动素养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之一,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同时,学校应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的成长档案,作为常态化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成果等进行全面客观地记录整理,并进行量化或质性评价,加强对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以引导学生适时进行改进和提升。在内容上,讲求学生参与劳动课程的考勤记录、学习过程的具体表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在此基础上学生劳动态度、劳动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在方式上,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方式开展多元化评价。也可以开展以组内评价与组间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丰富评价的表现形式,真正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比如,某学校每年在农作物丰收的十月会主持开展农作物的义卖活动,学校会让学生深人市场对各种蔬菜水果的价格进行实际的调查,在后面的义卖环节邀请家长参与义卖的环节之中,教学生在售卖的过程中如何使用计量工具等。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进学校、进课堂为学生开展相关主题的劳动教育课程,既丰富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又增强了家校合力。学校也组织学生将自己通过劳动所得的蔬菜水果送入社区的孤寡老人之家,进行慰问活动。学生通过参加劳动教育实现了课程的价值增值,凸显劳动教育课程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作用。

(五)植入劳动精神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劳动中获得的精神创造;劳模精神的实质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现代化的创造性转化形态”。[29]新时代要落实好劳动教育课程,就要充分弘扬劳动光荣精神,传承劳动文化血脉。充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就是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劳动光荣的文化底蕴。同时,引导学生传承劳模文化,有利于坚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真正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

以劳动精神为核心的劳动文化同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新时代的精神需求。因而要推动劳动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发展中实现创造性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体行为有观念意识层面的规范和引领,劳动者创造的劳动精神,形成的劳动文化,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坚实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在劳动模范身上的体现。因此,要让劳动教育扎根学生成长的土壤,立足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场域,融入师生的生活世界,彰显劳动文化底蕴,传承劳动文化血脉,营造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文化氛围,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增加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使命感,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3][9]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2][5][13][18]李珂,曲霞.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与省思[J].教育学报,2018(5)63-72.

[4]吴振成,宋学文.略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几个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1983(1):44—50.

[6]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系[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638—1639.

[7]李庆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探索中的制度创新——论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形成[J].北京党史,2017(3):5-10.

[8]祁占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及其变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6):18-26.

[10]王晓燕,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政策演变、价值诉求与未来建构[J].中小学管理,2019(5):5-7.

[11]顾洪章.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Z].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197:86.

[12]王坤,张敏,王胜男.新中70年劳动教育研究回顾与理性审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4):36-42

[14]金大陆,金光.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文集(下)[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社,200:615

[15]徐海娇,柳海民.历史之与时代之鉴: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回顾与省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8(3):36-41

[16]植传宝.何谓“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经典论述的时代诠释[J].课程・教材教法,2020(1):4-10.

[17]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试行草案)[J].人民教育,1988(1):5-7

[19]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路径[J].教育研究,2019(1):21-26

[20][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4.

[21]斯宾塞.教育论[M].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30.

[22]张雨强,张书宁.新中国成立70年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基于教育政策学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9(10):61-67

[23]毛菊,孟凡丽.劳动教育:现实困境、本义探寻与教学方案[J].课程・教材・教法,2020(1)11-16.

[24]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11):12-17

[25]卓晴君.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变迁与展[J].基础教育课程,2019(5):34-45

[27]陈宝生.落实落实再落实——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9(Z1):6-16.

[28]徐海娇.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及其出路探析[J].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0):22-28.

[29]田颖,王圆圆.马克思唯物史观视中的劳模精神——兼论劳模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地位[J].广西社会科学,2017(11):195-199.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Main Achievement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ina

Xiaoluan Li Xiaoyi

Abstract: Over the past 70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has gonethrough five stages: exploration, special development, innovation, deepe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and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The achievement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effective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and textbooks, the clos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s with social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gradual strengthening of humanistic value 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and the gradual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education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esthetic and labor education". In the fac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it is necessary to incorporate labor education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build labor education practice bases, integrate labor education content into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subject curriculum, innovate diversifie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methods,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labor education, and implant the culture of labor spirit.

Key words:labor education;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责任编辑:刘佳琦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