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劳动教育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独特价值。教育领域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指导,根植人的发展规律,以建构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情感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等实践能力素养为指向,重构劳动教育的核心内涵体系。劳动教育的实施,应遵循各育协同发展和因地制宜原则,探寻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方略。
关键词:劳动教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人的劳动观念、态度、情感以及劳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一直是教育的主体职能和教育规律实现的重要载体。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新把“劳”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和价值使命。
一、重新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使命
劳动教育离不开劳动,但它又不属于人类以变革外部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实践活动领域。劳动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目的、以劳动实践为途径的一种教育领域的活动。重新明确劳动教育对人的发展与成长的不可替代性,既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之需,也是破解教育诸多现实问题之需,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需。
(一)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出发,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大厦的基石之一。劳动对人的发展和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马克思恩格斯都曾有十分丰富的论述。他们把劳动看作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的自身活动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进而从人类历史的宏大前提出发,提出了劳动的社会属性。人们为了创造历史,首先要生产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可见,每个人都参加必要的劳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
就内在本质而言,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曾说人和动物本质区别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3]。但这种自由自觉的劳动的“类特性”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却是完全异化的,当劳动者的产品被剥夺时,劳动者的劳动自由甚至人身自由也被剥夺。劳动者被异化为一种工具,都只隶属于某一个生产部门,都只发展了自己能力的一个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私有制和异化的劳动被消灭后,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儿童从小都应和成人一样,服从普遍的自然规律,“为了吃饭,他必须劳动,不仅用脑劳动,而且用双手劳动”[4]。在合理的社会组织中,这样的情况才会普遍存在,即每个人都不再把自己应参加的生产劳动推到别人身上,生产劳动会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会使人们享受生产劳动带来的快乐。由此,劳动才不再是束缚人的手段,而成为解放人的手段。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的必要劳动时间将大大减少,每天不再劳动8个小时,可以是4个小时,甚至是2个小时,人们轮换劳动,都有劳动的机会,也都有更多的闲暇。
总之,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活动,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在创造社会、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也创造了人自身,使人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更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核心特质,就是人的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人存在的普遍意义不仅仅在于维持生命的自然性,更在于创造生活的自为性。劳动作为主观能动的实践活动,不仅可唤起理性的自我觉醒,彰显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自觉性,也可作为教育手段,使学生在劳动实践的亲身体验中热爱劳动、学会劳动,促进自身健全发展,并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劳动实践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从破解教育诸多现实问题出发,认识劳动教育的迫切性
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明确强调劳动教育对于培养人的重要地位,重新将劳动教育确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表达了一种价值立场,还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在实践中,“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5]已经成为影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顽疾。
其一,劳动教育的地位边缘化。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智能机器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教育领域却容易出现因过于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等,而轻视对学生发展具有价值本体意义的体力劳动。如,在应试教育的惯性作用下,基础教育中劳动教育日渐边缘化;学校中适合学生的劳动教育项目少、基地少;劳动教育课本化、游戏化、形式化现象突出,劳动教育课程缺失,或被挪用、挤占等。这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极为不利。
其二,劳动教育的功能弱化。劳动教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养心、创新等综合育人价值。各育的划分是相对的,不是割裂的,都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劳动教育要以智育为支撑又不同于智育,劳动教育需要传授劳动知识、劳动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一般的生产知识和科学技术原理。在这个前提下,也要通过体力劳动的方式,在劳动中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审美素养、创新能力等,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但部分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不同程度上存在以课代劳、以教代劳、以说代劳的问题,导致劳动教育独特育人价值的缺失弱化。
其三,劳动教育的方式单一化。劳动教育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单一化为惩罚手段或娱乐方式。一方面,劳动教育被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在中小学中,劳动频繁地被作为惩罚手段,导致学生误解为只有在犯错误的前提下才会被强迫劳动。这其实是对劳动价值的曲解,对劳动教育的错误引导。因教育主体不恰当地使用劳动手段,劳动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正面的价值被消解、被遮蔽。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被娱乐化。部分学校为应对国家的劳动教育要求,把劳动教育变成缓解紧张忙碌学习生活的“休闲放松”方式,“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和课业负担。这种简单化的做法,缺乏对劳动的正确认识,也背离了劳动教育的初衷,导致劳动教育成为“劳动观光”。
(三)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认识劳动教育价值的恒久性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会劳动、热爱劳动是教育方针目的的应有之义。如果受教育者皆厌恶劳动、不会劳动,必然无法担当起接班人的责任使命。事实上,广义的劳动教育包括“为了劳动的教育”和“为了教育的劳动”两方面。[6]劳动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实践的层面看,劳动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在德的方面,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和珍惜劳动成果等;在智的方面,不局限于一般的系统知识的学习,强调综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知识,注重手脑结合、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在体的方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强身健体;在美的方面,培养学生的劳动审美观,在劳动活动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措施。把“劳”放在教育方针中体现了党对如何培养人、怎么办教育的根本认识。
劳动教育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同其他各育相伴发展起来的,是关于培养人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7]具体而言,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育美、养心、创新等综合育人价值。以劳树德,即通过劳动途径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其价值指向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过程中,认识劳动价值,增强劳动意识,提升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激发劳动热情。以劳增智,即通过劳动教育实施促进学生智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智力的增强和各种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综合过程,人类的劳动在增智过程中作用重大。马克思认为,人从动物界分离成为真正的人实际就是增智的过程,人类的智力水平超过其他一般动物的根本原因恰恰在于人自由自觉的劳动。以劳强体,即通过劳动教育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马克思曾谈到劳动对于身体健康就如吃饭对于生命那样重要。毛泽东也曾提出“健康第一”[8]的观念。针对目前中小学生“小眼镜”“小胖墩”问题的频频发生,加强以体力劳动教育为主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劳育美,即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此外,劳动教育对养成健康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勇于创造的精神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可见,劳动教育不仅是培养人的手段,具有工具价值,而且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实现。劳动作为人的第一需要和第一享乐,是整体性、全面性的人的自由自觉力量的彰显。“劳动是创造人性、又促进升华人性的根据。”[9]劳动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着眼点,是追求和创造“真”“善”“美”的价值实践活动。正是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立场上,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视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0]。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目标
劳动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目标使命。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
其一,新时代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手脑并用。劳动教育以具体的劳动作为载体。没有具体的劳动任务和形式,缺失真实的劳动情境,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教育。过去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存在窄化问题:第一,单纯地把劳动教育看作创造物质财富的简单的体力劳动,忽视智力因素参与的复杂劳动。第二,把劳动教育片面理解为从属于、服务于智育的手段,只重视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脱离现实的劳动实践,忽视劳动能力、习惯和劳动态度情感等的培养和塑造。第三,把劳动教育局限于学校领域内,忽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和社会政府的支持作用。窄化劳动教育导致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劳动教育的缺失。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提出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有利于解决当前教育领域厌恶劳动、轻视劳动、逃避劳动,以及看不起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等消极思想。新时代劳动教育主要倡导体力劳动,要求体脑结合、手脑并用,使学生在真实的劳动实践中,身心获得健全发展。
其二,新时代劳动教育强调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信息化、智能时代的脑力劳动、创造性劳动、复合型劳动的比重空前增加,劳动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体力劳动和重复劳动,劳动者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素质更具有时代意义。一般而言,复杂的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尤其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现代生产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从价值创造说,人的脑力劳动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个体不仅要了解现代科学发展的现状、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和技能,更要知行合一、手脑结合、灵活运用,发挥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养成合作探究、积极反思、勇于创新的能力。在劳动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和提升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其三,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传统劳动形态和新型劳动形态的有机统一。信息化时代的劳动呈现出复杂的智能化新形态,对劳动教育的理解也应该与时俱进,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的时代特征,在着重关注生产劳动的前体下,也要关注服务型劳动以及依靠新技术的智慧型、创造性劳动等新劳动形态,培养学生诚实合法劳动意识、科学精神以及创新创业能力。新时代劳动教育不局限于体力劳动,也灵活多样引入智力因素。从育人的角度看,传统劳动项目对培养学生奋斗精神的价值也不可低估,今天的劳动教育在内容上必然会呈现传统劳动和现代科学劳动的融合态势。
其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知识技能等全面劳动素养,扭转当前教育中有教育无劳动的现象。劳动对人发展的作用要在真实的实践活动情境中去感知和体会,忽视劳动的直接参与性而只停留在课堂上、口头上的“劳动教育”,诸如学校在教室里培养劳动观念和态度情感,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等,实际上仍是“有教育而无劳动”的“纸上谈兵”,自然也不利于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劳动是入脑入心的、真实的实践活动体验,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和劳动素养,并使学生体会到劳动付出后的疲累以及享受到收获劳动果实的快乐,才是劳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
其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是人本质属性的确证,也是财富创造的源泉。引领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使命。使学生领会并践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人生价值观。在思想上、行动上乃至政策制定上抑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传统观念,克服贪图享乐、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陋习,反对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不良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将劳动视为人生的一种乐事和幸福,真实体验劳动带来的尊严感、幸福感和价值感。
其二,塑造热爱劳动的精神品格。现代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具有塑造人的精神品格的价值。让学生在劳动中体认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生活的道理,培养他们想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帮助学生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强化学生尊重劳动者的人本关怀、“实干兴邦”的家国情怀,使学生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目标与中国梦密切联系在一起。
其三,掌握现代生产知识、培养必备的劳动能力。现代生产是科学技术的应用,是科学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通过生产劳动和教育的结合,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生产劳动必须具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懂得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掌握现代生产知识和运用各个生产过程的基本工具的技能。帮助学生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学会并熟练应用各种现代生产工具,形成技能技巧,同时学习掌握基本的现代生产管理知识。
其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人的行为最终总要受到习惯的支配,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是需要培养的。通过参加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深化学生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在热爱劳动和会劳动的基础上,使学生养成自觉自愿、安全规范的劳动习惯。能否帮助学生养成自觉主动的劳动习惯,是评价劳动教育成效的最关键因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生产劳动和班级的各种服务性劳动,主动承担家庭中的各种家务劳动,使劳动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这应是劳动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
三、劳动教育的特点
(一)主体性
无论是成人以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财富为终极目的的劳动实践,还是以劳动实践活动为途径、以培养人为目的的劳动教育,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人都是鲜活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都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马克思就曾把自由自觉的劳动看作主体自身的需要。马克思设想在理想社会里,由于社会关系的改变,劳动者在劳动中将处于主体地位,人不再被当作某种驯服的自然力来驱使,人是劳动中的主体。这种主体不是单纯地在自然的、自发的形态下,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这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和劳动形式里,人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自主性,单纯地用摧残生命的方式来维持生存,这恰恰是马克思称之为的类本质的异化。
劳动教育本质上也是对主体的一种教育活动。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途径,就是让作为劳动主体的学生在劳动中充分发挥自由自觉性,充分张扬个性。劳动作为教育的实践活动,一定要多一些自主、自理、自决、自制、自励、自省等,引导学生多一些自我教育、自我感悟、自我愉悦。充分赋予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自主发展的空间,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发掘劳动教育的育人魅力,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主体感,彰显劳动教育的价值和使命。
(二)实践性
与其他各育相比,劳动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劳动教育以劳动实践活动为教育的途径和载体,是在劳动的实践中,在亲身的体验中,手脑并用,把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各育并进,使学生身心获得健全发展。
劳动是一种深层次认知体验,学生在真实的劳动情境中、在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中发展自己的劳动能力,强化劳动体验,塑造良好品质,实现个人价值。只有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才能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以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直接参与劳动,增强感受、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同时积极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成为真正有理想有担当的一代新人。
(三)创造性
与成人探索未知世界的创造性劳动不同,劳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不仅包括学生的劳动观念、情感和劳动知识技能等,而且包括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劳动教育中的创造性,主要不在于强调学生和成人一样探索和解决人类的未知,而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劳动教育的创造性特点和劳动本身的特点密不可分。劳动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生产还是非生产的劳动,劳动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创新性。创新性一般具有新颖性和变换性两个特点。劳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获得劳动的体验和身体的锻炼,也会综合开发认知能力。新颖性的劳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强化劳动体验,感知劳动乐趣,使劳动过程更有刺激性和挑战性。
(四)交往性
劳动主要是在群体中在人与人的分工合作、交往互动中进行的,换言之,劳动总体上是集体分工合作,共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劳动观决定于整个社会的劳动观及其劳动带来的效益和创造的价值。劳动能否产生幸福感,不在于劳动是否作为惩戒手段,而在于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于劳动的强度、劳动的环境、劳动的自我实现。学生参与的劳动也是一种集体活动,是集体共同的劳动实践活动。虽然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的形式,以参与劳动为途径实现对人的教育,但学生的劳动同样是有分工合作的集体交往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的劳动活动,不仅强调劳动观念和情感以及劳动知识、技能和习惯等的教育性,更强调在劳动中、在分工合作的交往中,实现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以及对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劳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定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加注重人和人的平等互助与协作交往,积极建构和谐的劳动关系,共享劳动乐趣,激发劳动热情。
四、劳动教育的实施方略
劳动教育作为全面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强体健魄、磨炼意志、纯正品格、开发心智等作用。当前,全面推进劳动教育,总方略是坚守思想性,立足发展性,尊重规律性,发挥创造性。立足于培养人的基本出发点,着力解决劳动教育缺场地、缺抓手、缺载体等系列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把握劳动教育的实践本质,充分发挥学校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构建整合性、开放性的劳动教育体系,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全路径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国家应在目标定位、制度设计、实施路径、落实方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系统规划设计,形成一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劳动教育新格局,以保障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从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高度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从理论上全面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是实践中实施劳动教育的前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手段,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大力实施劳动教育,从根本上反映着社会主义教育人人平等的本质特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和使命出发,针对教育中“重教轻劳”,以及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等引发的学生不热爱劳动、不会劳动等现实问题,国家及时倡导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的社会氛围。正因为世俗社会存在好逸恶劳的现象,那些仍然甘于劳作奉献的体力劳动者才值得尊重,应给予更高补偿。为此,我国应积极宣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加大对社会劳动模范的奖励制度,发挥榜样的示范熏陶作用,为每个人提供依靠劳动实现理想的价值典范,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风尚,并积极构建激励嘉奖劳模的体制机制。
(二)加强各级各类劳动教育实施的顶层制度设计
顶层的制度设计和规划是实施劳动教育的根本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是关涉国家整体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大问题,各级各类学校都应依据国家对劳动教育的总规范和总要求,根据各自的情况和特点积极有效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在国家层面上,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体系,关注教育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体系、评价体系等。对不同性质的学校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劳动方式、课时数量以及分散还是集中安排劳动时间等做出原则性规定。各个学校也应根据国家总要求制订自己的实施路径方案,在职责划分、资源配备、人力保障、管理考核等方面构建重视劳动与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场域的协同育人格局
学校是劳动教育实施的主阵地,课程是劳动教育开展的主要抓手。学校应发挥课程的劳动教育主渠道作用,构建时代需要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其一,学校应根据国家规定专门设立劳动教育的必修课程,围绕学生的劳动观念情感和精神品格、劳动知识技能和劳动习惯等展开,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制订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教学目标内容,保障学科课时,提升教学质量。另外,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不仅要有质的规定,还要有量的要求,真正落实劳动教育进课表、进课堂、进课本的国家要求,切实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持久性,避免劳动教育形式化,热热闹闹走过场的现象。其二,劳动教育要结合学科课程,与各育融在一起,共同落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学校应灵活安排劳动教育课程,创新课程形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课堂内外的边界,构建具有综合性、实践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真正实现五育互育,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其三,学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每个人都不是劳动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实践者。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劳动、切切实实地感受是劳动教育的实践原则。学校应结合学段特点和实际情况,组织校园劳动、劳模讲座、创新设计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增强劳动教育的互动性、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探究意识、团队精神、责任使命等,激发学生的劳动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劳动节、植树节、校园劳动节等特殊节日,加强劳动文化建设,传承弘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等传统优良精神。在活动中,学校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实现自我激励和自我成长,避免把劳动教育肢解拆分,片面认为是体力劳动,或者使学生成为自我奴役、自我摧残的“童工”,使劳动教育背离了自己的初衷。
社会应充分发挥其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与学校和家庭一道搭建丰富性、整合性、开放性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一是以地方各级政府为统筹,积极落实主体责任,在学校设立劳动教育基地,提供规划、设计、项目、资金、师资等。二是社会各方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推进学校与企业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合作,探索新模式新路径,解决劳动教育缺场地、缺平台等现实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求。通过共享、联建等方式拓宽劳动教育实践场所,让学生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场地,丰富劳动体验,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掌握真才实学。工会、共青团和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等组织可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等参加劳动,通过参与这些公益劳动与社区治理,帮助学生提升劳动意识,体会劳动价值。
家庭在劳动教育中也要发挥作用。“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此,家长应充分认识劳动对孩子成长的独特价值,从小夯实基础,打好爱劳动的人生底色,把劳动的机会还给孩子。同时,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自主品格,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基本劳动技能,有针对性地鼓励孩子学会各种生活技能,并在劳动过程中养成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发挥成人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用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熏陶和教育孩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88.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17.
[5]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基一〔2015〕4号)[A].2015-07-20.
[6]孙振东.关于劳动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J].教育评论,2021(04):3-11.
[7]杨兆山,李卓育.浅谈实施劳动教育的三个前提[J].教育评论,2021(04):28-34.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3.
[9]刘永佶.劳动主义(下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426.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责任编辑:董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