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宏观政策层面多次强调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着重指出学校劳动教育须紧密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等因素开展教育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劳动形态呈现持续迭代、多元并存、形式多样的特点。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要素也发生了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劳动用工日益灵活、劳动形式日趋多样、劳动时间更加自由、劳动协作更加紧密等。显然,劳动形态的变革将深刻影响学校劳动教育的方式、课程设置及评价机制等各个方面。因此,学校劳动教育亟待与社会劳动形态的发展同步,通过实施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师资培养、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应对措施,以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劳动新形态;劳动教育;学校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将劳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纳入人才培养总体规划。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教育规模和速度的提升,也引发了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随着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逐渐融入学校课程。教育作为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途径,与社会生产紧密相连。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人类社会生产力即将实现一次质的飞跃,新型的劳动技能技术、劳动关系和劳动形态将会不断涌现。深入剖析劳动新形态的内涵、特征及表现形式,客观评析新时代劳动形态对学校劳动教育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学校劳动教育方式、课程设置及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发展,进而有序推动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劳动新形态的主要特征与表现形式
劳动新形态是指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发展背景下涌现的新型劳动方式和组织形式。主要包括知识劳动、创造性劳动、数字化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它们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产物,代表着劳动的未来发展方向,体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深度融合。相较于传统劳动形态,新时代劳动形态更加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提升,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整体来看,劳动新形态下,劳动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日益紧密,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一)劳动新形态的主要特征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的内容、形式、结构和比例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时期的劳动形态已随之发生深刻变化,零工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分享经济逐步兴起并迅猛发展,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传统劳动形态的新特点。
劳动的知识性日益重要。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劳动生活实践中,经验与体力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工业革命以来,科技革命的技术成果在劳动过程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进入信息化时代,生产劳动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生产生活对知识和科技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现代科学技术已广泛渗透经济活动和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关键力量。知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使生产活动日益现代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科技迅猛发展,生产社会化水平大幅提高,分工不断精细化和专业化,生产劳动模式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科技劳动相较于普通工人能创造更多劳动价值,这使劳动过程的环节增多、链条拉长,知识性劳动、复杂性劳动越来越多。知识赋予生产生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帮助我们有效解决生产劳动中在技术和管理上面临的难题。知识在劳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许多劳动活动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则无法进行。
劳动的服务性日益凸显。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因此发生巨变。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所占份额以及结构状况等因素,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性标识。随着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性劳动者的数量逐步减少,新型服务性劳动形式不断涌现,服务性劳动的比重、劳动者队伍规模将不断扩大,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也将发生重大变革。以心理健康医生为例,他们不仅通过劳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还提供人们所需的精神产品。劳动的范畴不再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而是更多地拓展至社会服务和精神文化领域。随着社会进步,精细化、专业化、人性化的社会服务日益增多,人们为了享受更优质便捷的服务,将过去须亲自承担的劳动,如烹饪、洗衣、接送孩子等,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给专业人员或机构去做,从而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投身事业发展,或开展休闲娱乐活动。服务性劳动已逐渐成为满足社会发展的第一劳动形态。
劳动的边界性日益模糊。农业与工业生产的核心特征在于劳动与生活的分离。在农业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节奏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在工业社会,生产线上的工人严格遵守工作时间表,工作与休闲界限分明。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劳动与生活的分离状态正逐渐被打破,个体劳动与生活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融合。以网络答疑工作者为例,他们的工作时间完全取决于网络提问的需求。在网络高峰期,他们可能需要持续工作数小时,而在低谷期则可能只需要轻松应对几个问题。工作和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人们不再受限于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工作时间可以根据工作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个人生活也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得到充实和提升。这种工作模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充分挖掘个体劳动的潜力和创造力。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与生活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变化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工作和生活的本质,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劳动与消费的界限变得模糊。随着劳动自由度与个体性的不断提升,职业选择更多基于个人兴趣与自我实现的需求。许多网络主播因热爱歌唱,通过网络直播唱歌赢得听众打赏,将劳动与个人娱乐喜好紧密结合。此外,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对体验与定制需求日益广泛,新产品上市后,通常需要一批消费者进行试用体验,以评估产品性能与价值,为后续消费者选择及产品优化提供参考。可见,劳动属性与消费过程深度交融,使劳动与消费的界限越发模糊,甚至二者合而为一。
劳动的过渡性日益显现。现代社会正步入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在这个创新与变革成为常态的社会中,社会资源与资本的流动越发活跃,劳动活动的形态也随之变化。近十年来,诸如快递、外卖、直播等行业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形式,迅速占领市场,并逐渐发展成规模庞大的产业。然而,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行业和工作形式正在逐渐消失。在这个过程中,工作方式、内容以及劳动形态都在不断地进化,并呈现常态化的变动趋势。单位、企业用工方式也变得更加弹性化,各种具有过渡性质的非典型劳动形态,如职业中介、人事代理、财务代办、劳务外包等日益普及。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许多传统行业正在经历着数字化转型,这为新的工作形式和劳动形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这使新兴行业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社会劳动的柔性化趋势使个体劳动者的时间和空间更加灵活,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方式。劳动的自由性、选择性和随机性,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使社会经济发展更加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总而言之,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劳动形态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工作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上,更体现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上。
(二)劳动新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
劳动新形态持续迭代、多元并存、形式多样的特征,特别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出现,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处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要素组合呈现许多新的表现形式。
劳动用工越来越灵活。当前劳动从业人员不再是只满足于拥有一种专业技能或者一种受雇状态,而是以不同的技能技术和身份,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兴趣爱好,从事不同的职业,体验不同的劳动追求。比如,一名程序员,他不仅从事编写代码等工作,也对摄影、手工艺和写作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他能够用自己的技术专长和创意才能,在不同的领域发展自己的事业,获得多元化的收入来源。这样的劳动形态或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劳动形式越来越多样。除了传统劳动形式,在数字劳动中,普通互联网用户与网络平台不存在雇佣关系,但前者有可能成为后者的隐性劳动者。他们所从事的劳动对象不再是传统的劳动资料,而是具有非物质性、非消耗性特点的数字和数据。此外,数字劳动的场所不再具有特定性和指向性。比如,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用户生产的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为平台吸引流量,用户通过广告等方式获得收益。这些用户虽然不是平台的正式员工,但他们的劳动为平台创造了价值,因而也被认为是数字劳动的一种。又如网约车司机,这样的从业者不局限于受雇某一家公司或平台实现劳动价值,因此,未来劳动形式将会更加多元。劳动时间越来越自由。在新型劳动形态下,许多服务性劳动的产生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工作和生活的传统认知。这些劳动形式不再受严格的上下班时间限制,而是根据需求和服务性质进行灵活安排。比如,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网络直播等,都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使工作时间和地点的灵活性大大增加。这种变化不仅满足了劳动者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需求,也为企业提供了更高效的服务方式。又如,对于快递、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等生活服务性劳动,劳动者可以根据客户要求的时间来完成劳动任务。
劳动协作越来越紧密。知识型和技能型工作岗位往往需要复杂的操作和精细的思维,无法仅凭一己之力或少数人的努力就能完成。它们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协作,以及人类劳动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当前,许多现代工作岗位中,人工智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那些能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优势的人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在知识型和技能型工作岗位日益增多的今天,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已成为一项劳动者必备的素质,人机协作和人工智能的运用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
二、劳动新形态对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的挑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劳动形态与学校劳动教育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劳动形态的不断变化助推学校劳动教育的教育方式、课程设置及评价机制的变革,也给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挑战。可以说,社会普遍的劳动形态以多种方式渗透并影响着学校劳动教育活动的实施。学校劳动教育能否紧跟当前社会劳动形态的发展步伐,对其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动内容的复杂性对劳动教育师资建设的挑战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劳动教育是一个富含多重意义的广泛概念。在实践活动中,它涵盖了许多领域,几乎涉及社会、生产及人们一切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随着新时代劳动形态的持续变革,劳动的知识性、技术性、创新性、合作性、隐蔽性等特点日益凸显,尤其是知识在劳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贯串劳动实践的始终。如今,无知识不劳动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这对学校劳动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出色地讲授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师不仅需要精通某一学科门类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比如,要上好手工课,教师不仅要传授制作过程,掌握基本的电学、力学等理论原理知识,同时也要对手工制作工具的材质、品牌、样式等进行讲解;又如,对于种植课的讲授,教师同样须具备基础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植物学、生态学、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知识。
(二)劳动边界的模糊性对正确劳动观念的挑战
新型劳动形式以多元化和自主选择为核心特征,包括但不限于灵活的非全日制用工、远程工作、派遣制劳动、外包服务、兼职工作以及共享劳动等。这些新型劳动方式与传统劳动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劳动时间和地点不再固定或受限,劳动者身份变得不再具体和明确,从属关系呈现模糊的特点。加之互联网的崛起和快速发展,特别是平台经济的繁荣,促使众多劳动者加入某一平台,居家办公、移动办公、远程办公等多种工作形式任由劳动者自由选择。由于劳动方式的不确定性,传统雇佣关系和上下级关系逐渐淡化,劳动者身份界定和劳动类别分类越发模糊。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往往既是雇主,又可能是他人的雇员,甚至同时受雇于多个雇主或单位。劳动者的身份和角色相对传统劳动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延伸到学校劳动教育中,就必须让学生增强对新型劳动关系下劳动者角色和身份的认识和认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尊重每一位劳动者、每一个职业,以适应新型劳动关系。
(三)劳动形态的过渡性对劳动教育资源配置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成与老化速度日益加快。劳动形态的变迁促使劳动本身的时空属性发生转变,某种劳动形态可能仅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存留三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种过渡性的劳动形态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提出了诸多挑战。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活动,须具备与新型劳动形态相匹配的教育资源,而这些资源的筹备、加工与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学校和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筛选、打磨、整合和实际应用,方能正式融入学生课程和课堂,成为劳动教育教学资源。因此,劳动形态的过渡性特征与学校劳动教育资源建设的周期性属性存在一定矛盾。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劳动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传统劳动形态,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固定化特性,使劳动本身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时空和条件制约。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农业劳动中,也广泛存在于工业劳动以及其他各类劳动中。学校劳动教育需要充分考虑校外劳动的特性,构建符合校外劳动实际的课程体系,学校课程资源建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际劳动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理解和认识劳动者和劳动场域,注重真实的职业体验,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树立协作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创造能力。随着服务性非生产劳动逐渐增多,劳动场所呈多元性、不固定性,劳动工具、劳动方式等呈现多样性、复杂性,这些都对学校劳动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劳动形式的多样性对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
在信息社会背景下,劳动形式的自由度、生活与工作边界的不确定性,以及劳动知识化、信息化的特点,均降低了劳动活动对客观环境的依赖。这使学校劳动教育活动的实施地点和教学时间更加灵活,可分布在工厂、农田、社会服务机构、家庭和学校等多种场所。然而,新型劳动形式的发展与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存在时空错位,一种新的劳动形态出现后,学校教育为适应和服务新的劳动形态,在课程设计、师资培养、资源建设等方面往往难以及时跟上,完成相关课程资源建设、适应劳动新形态时,可能已经出现更新的劳动形态,此时,就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学校劳动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此同时,新型劳动形式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更广泛的知识性、技术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因此,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应突破过去学校与社会的二元对立思维,将家庭纳入教育体系,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相互补充和协同推进。
三、劳动新形态下学校劳动教育的应对举措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
一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要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作为核心课程,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任何一种劳动都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只要人们辛勤劳动、诚实劳动,都能从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劳动只有分工不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有高低贵贱、主次、先后、形式和时间之分,社会需要各类人才,同样需要有各种劳动。因此,要引导学生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基本态度,增强热爱和崇尚劳动的情感、热爱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二是培育学生高尚的劳动品质。要针对当前社会中过度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倾向管理岗位、忽视技术岗位的现象,以及有些在就业过程中,择业期望过高、存在就业条件攀比的心态,同时还有些自愿失业,依赖家庭支持,频繁跳槽,致使职业生涯存在较多变数、诚信意识薄弱等现象,加强正确的劳动教育宣传,积极培育学生的乐观精神、守信意识,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置业观念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意识。要让家长和学校认识到,劳动教育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需要,而且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三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全过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之中。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中,在家教、家风、家训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既要宣扬“耕以致富、读以荣身”的劳动精神,又要引导孩子有“胸怀天下、振兴中华”的理想追求,在家庭劳动教育中教育孩子自强不息、敬天惜时、造福于民。四是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要将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以及歌颂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诗歌名篇,通过故事叙述、演讲比赛、命题作文等方式,引入学校教育之中。要邀请身边的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等优秀劳动工作者,走进校园、课堂,让学生聆听身边的劳动故事、感悟劳动精神,涵养劳动情怀。
(二)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改革
优化课程清单。一是课程资源多样化。要紧紧围绕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劳动新形态、新特征和新形势,特别是要针对当前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信息经济等新型经济形态,信息化和工业4.0,以及随之产生的新型劳动关系和劳动状态,与时俱进,设计新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现劳动教育课程具象化、情景化、实践化、实战化等特点,及时细化、优化、更新学校劳动教育课程项目清单和实践指导手册,设置难度层次不同、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和课程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选择。二是课程实施多样性,要注重课程实施的知识性、技术性、合作性和创新性等特征,紧密结合新时代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让课程坚持正确育人导向,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体现时代变化要求,强化综合融合实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习既要“双脚插进泥土里”,还要“头脑跟上新时代”。
完善课程体系。一是注重系统构建。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多样,从体验感知劳动到学劳动、会劳动、爱劳动,循序渐进、系统梳理和构建劳动教育课程。横向上,不同内容要紧密联系、分层分类、融会贯通;纵向上,学期之间、学年之间、学段之间要有机衔接,上下联动、层层递进、螺旋上升,以强化地方特色课程建设,避免课程内容简单重复,确保所有教学内容得以有效落实。二是注重“五育”融合。将尊重劳动的人、感悟劳动的美、体验劳动的苦与乐,形成热爱劳动、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等与德育教育深度融合;将学习劳动知识、体验先进科学技术等与智育教育结合起来;将“动动手、出出汗”,通过劳动来强身健体、培养坚强意志、公平竞争之品格等与体育教育结合起来;将发现劳动之美、通过劳动提高审美情趣、消除内心焦虑等与美育教育结合起来。推进劳育课程与德育“塑造人的品格”、智育“启迪人的思维”、体育“锻炼人的意志”和美育“培养人的审美”之间的有机融合,使学生既注重观念和情感培育,又注重劳动技能的提升,实现身、脑、心整体在线,家、校、社三轨同步,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分步推进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实施。三是注重课程落实。针对当前学校劳动教育“学而不考”的现象,督促指导学校构建一个多元综合、分工协作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明确学校、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的职责和要求,严禁学校和教师挤占、挪用劳动教育课程课时,确保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
(三)加强劳动教育教学研究指导
创新教学方法。一是开展体验式教学。坚持参与、合作、实践、体验、反思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职业、岗位的劳动者角色,并进行反复演练,以推动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体验真实生活,深切感知社会中各行各业劳动的多样性、技能的复杂性,同时掌握劳动技能,感受劳动的艰辛。二是推进项目化教学。提炼劳动教育项目化学习核心要素,提取大概念,与孤立的课程和教学资源融合,打破课程边界,推进跨学科、项目化、主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利用广、教学用时长、实践环节多等特征,打破传统的40或45分钟一节课的课时安排,长短课、校内校外课、理论与实践课相结合,跨学科、综合性、混合式设计实践课程项目,增加课程实施的厚度、长度和容量,让学生以劳动实践的方式在具体的项目中开展深度学习,提高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多样性和实效性。三是实施情境化教学。把“一堂课”变成“一件事”,通过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入实境,分析、研究、探讨和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提高教学实效。四是用好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课程教学资源和知识信息,特别是一些动作复杂、难度较高的技能技术,通过“一次录制、多次使用”或“3D”显示的方式,更加立体、直观、生动地展现劳动相关技能技术要领,拓宽学生认知视野,诱发学生创新意识。
加强研究指导。一是加强教学指导。每个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劳动教育教研员,分学段配备若干名兼职劳动教育教研员,定期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相关教研活动。学校要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教研组,组建相应的教学团队,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集中研讨活动,及时查找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二是加强课题研究。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科研成果奖、教学成果奖、优质课、示范课等评选活动,要设置劳动教育专项,加强课题研究情况调度、指导、督导、评估等服务工作,以确保劳动教育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致力于成果真正服务学校、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成果应用的实效性。三是加强试点示范。加大各级劳动教育示范区(实验区)、示范学校的建设工作,先行先试,做出亮点和特色,并将之作为经验进行推广,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注重多元评价。一是完善评价指标。围绕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有关要求,研制具有可操作性、指导性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南,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式,形成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二是创新评价方式。在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上,要兼顾学习成果与学习过程的统一、素养发展与技能提升的统一,克服简单粗放的评价方式,注重从学生劳动素养、技能提升、习惯养成等多维度进行评价。三是完善竞赛体系。完善省、市、县、乡、校多级学生实践技能和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体系,以综合化、实践化、趣味化的原则设计竞赛项目,提高学生劳动兴趣。四是完善评价档案。以劳动成果为核心,以“长期追踪、不断记录、成果评定”等方式构建教师、家长、学生多主体参与的学校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对评价结果开展具体的实践指导。
(四)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教师培养
加大培育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完善劳动教育教师定期全员培训和分期轮训制度,充分利用“国培”“省培”等教师培训项目,分层分类地加大培训力度,引导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劳动教育目标要求,提升自身的劳动知识、技能和素养,努力提高项目转化和课程研发能力。二是搭建成长平台。定期开展劳动教育教师优质课、示范课或实践技能竞赛活动,鼓励劳动教育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名优教师、骨干教师评选,并加大对劳动教育师资的选拔和培养力度,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加大师资配备,拓展教师补充渠道。一是育好后备力量。鼓励和支持相关师范类高等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本科层次的招生和培养,为各地中小学劳动教育培养合格的专业师资。二是用好招聘政策。通过教师招聘以及与其他职业院校、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聘任专兼职教师等途径,加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招聘力度。三是建好导师队伍。围绕课程标准和任务群,开展中小学校外兼职劳动教育实践导师上岗培训制度,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发放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导师岗位培训证书。建立中小学劳动教育校外实践导师库,让校外专技人员、能工巧匠、技能大师、非遗传承人等走进课堂,担任课程实践导师,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五)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
发挥好学校的主导作用。强化校园劳动文化建设,以环境为载体,培育人才。通过设立劳动日、劳动周、劳动月、劳动主题班会等以劳动为核心的多样化主题教育,将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素养的提升以及劳动习惯的养成融入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营造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善于劳动、争相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
发挥好家庭的基础作用。把握家庭日常生活中每个劳动细节,培养孩子自我事务自理的“潜意识”行为,鼓励孩子自觉自愿地参与家庭劳动,持之以恒地进行日常劳动。家庭成员应以身作则,让孩子掌握劳动方法、感受劳动乐趣,营造积极的家庭劳动氛围。
发挥好社会的辅助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策、资金、资源和人力支持,为学生提供劳动素养提升和实践教育教学平台,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多渠道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热爱劳动的积极性。要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整合一批山林、农场、种植养殖基地,工厂、企业以及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等作为学农、学工和服务性劳动基地,加强协调和考核,切实发挥基地作用。落实各级劳动教育专项经费,专项用于劳动教育工作。建立并完善劳动教育风险防范和监控制度。新建劳动教育实践实训基地,要通过风险评估后才能投入使用。实践活动开展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适度确定劳动强度和时长,对劳动困难学生要加强关心关爱。把劳动教育作为对各级政府教育督导,以及责任区督学工作的重要范畴,完善定期通报、随时反馈、约谈整改、奖优罚劣等制度,压实责任。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和学校,问题严重的要追责问责。积极倡导新时代劳动文化建设,加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强化劳动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对于贬低、轻视、误解劳动者及劳动精神的现象和行为,应予以正面回应和反击,积极营造尊重和崇尚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文参考文献略)
Challenge and Countermeasure in School Labor Education amid New Form of Labor
RenMingyong WangJinyu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consistently emphasized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ist labor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t macro-policy level in the new era, highlighting emerging factors like new industrial patterns and form of labor. As economy and society undergo rapid development, form of labor is display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uous evolution, diversity, and myriad forms. In labor activities, laborers, labor objects and labor materials have also changed, including increasingly flexible labor employment, diverse landscape of form of labor, heightened freedom in work hours, and closer labor collaboration. Evidently,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m of labor will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education path, curriculum setting,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in school labor education. Therefore, school needs to align labor education with concurrent evolution of societal form of labor and improve the progress of labor education by implementing Marxist perspectives on labor education, propelling curriculum reform, enhancing teacher training, and fostering collaboration among school, home and society.
Key words: new form of labor; labor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初审:曹洪家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