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4年 > 第2期目录(总第二百期)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逻辑理路和实践向度

作者:杜尚荣,张娜
阅读数:86

来源:《教育科学》2023年第5期


要:随着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快速推进,乡村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高质量发展理念之所以能与乡村教育有机结合并促进乡村教育从有质走向优质,主要缘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乡村教育振兴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教育振兴不仅有着高定位、聚合性与动态性的发展本义,还有着“提档”与“升级”的发展效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逻辑起点、逻辑中介、逻辑内核与逻辑旨归等指明了乡村教育振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实践中,确立为农而教的乡村教育目标、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建立激发乡村教育内生活力的机制、探索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教育制度是重构现代化乡村教育体系,真正实现“为农”式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振兴;逻辑理路;实践向度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目标。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转变观念、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守住底线,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新理念、新战略,高质量发展赋予乡村教育振兴新目标,乡村教育也应在振兴中回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补齐短板是前提[1],建设人才队伍是根本,激活潜能是重点。激活乡村教育振兴的发展潜能,才能使乡村教育实现从体量大、底子薄向体量强、底子厚的方向转化。

一、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本真阐释

高质量发展既是实现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永恒追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高质量发展都应以人民发展为中心,都应以满足人民的发展需求为目标。只有这样乡村教育才能让高质量建设惠及更多民生,才能让高质量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创共享[2]。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将乡村振兴战略、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国家重大关切联系在一起的重大课题[3]。从国家发展战略上看,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4];进一步提高了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指出了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在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乡村教育振兴既有利于实现自我的升级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层次递升;更有利于助推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一)从“有质”到“优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本义阐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5]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示,高质量发展应有以下三点内涵。首先,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能为个人或社会提供更加完善、优质的保障体系,以此满足个体发展与社会建设过程中各方面的需求。其次,高质量发展并不仅仅是某个行业或领域的一枝独秀,而是要实现国家各行业的百花齐放。因此,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破除二元发展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最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在不同时段做出的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紧要举措,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动力。

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教育应有更高站位、更强聚合性和更丰富的动态性。

其一,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教育应具有更高站位。乡村教育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明确自我定位,只有明晰发展现状、明确自我定位,乡村教育才能实现从“跟跑”到“同跑”再到“领跑”的蜕变[6]。在中国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教育在资源配置、制度管理等多方面存在短板。因此,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更高站位就是要为中国教育补短板,在短板补齐、补长、补优中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乡村教育振兴的更高站位就是在追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进程中加快其发展步伐,以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其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教育应具有更强的聚合性。一方面,乡村教育各要素应指向共同发展目标,即乡村教育要在各教育要素的聚合间实现从公平到高阶公平的转变;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育应在提升自我发展水平的同时与城市教育互联,即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应在“互通”“互融”“合一”中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城市发展要适当结合乡村元素,让城市教育发展不失乡村美质。乡村教育也应主动寻求适应,在适应中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制度。

其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教育更富有发展过程的动态性。一方面,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表现为不断探索、不断优化、不断升级的过程,其目标的实现既需要时间见证,更需要实践检验;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永恒愿景,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诉求,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应成为时代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从“提档”到“升级”: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本效彰显

当前,我国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7],从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以及需求与教育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来说,乡村教育对服务乡村振兴,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首先,乡村教育是乡村发展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教育价值能为乡村积累人力资源,使农民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生产技术,并带动乡村经济、文化新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乡村教育振兴驱动乡村振兴实现更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乡村教育在高质量发展中驱动乡村振兴的人才升级。乡村教育振兴在自我功能发挥中通过作用于人而厚植乡村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在发挥个体与社会的聚合价值中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支撑[8]。其二,乡村教育在高质量发展中驱动乡村振兴的文化升级。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9]的建设目标相结合,乡村教育不仅能在促进文化繁荣与价值观念进步过程中实现劳动者的知识更新与技能形成,还能在文化传承中保护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振兴治理机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民生活富裕。乡村教育所培育的人才还能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提高人民思想认识,以此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振兴。

其次,乡村教育可以在质量与效益的双向协同中发挥自我效能以驱动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升级。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质”与“量”的较量。社会发展只有改变以往在质量与效益的考量中顾此失彼的状态,在“质”与“量”的平衡中才能构建高段位、高水平的发展体系。质量与效益的双重追求既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发展基准,也给予乡村教育振兴一定的发展启迪。一方面,乡村教育应在“抓重点”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质”与“量”的双向追求,“抓重点”意味着乡村教育要能抓住自身发展的主要矛盾,在解决突出性、重点性问题中瞄准重点、全面突击,以此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乡村教育应在“强弱项”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质”与“量”的双向追求,“强弱项”意味着乡村教育要能认清自我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在不断发展中实现乡村教育的弱项向强项的转变。

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逻辑理路

在深思乡村教育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时,只有立足于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状况、理论保障、核心内容与发展本质,才能发挥好乡村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才能厘清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可行性。

(一)逻辑起点:乡村教育现状与高质量发展间显露差距

自国家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来,乡村教育逐渐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然而,这种转变让乡村教育处于过去问题尚待解决且未来发展面临新挑战的困境。

首先,乡村教育面临的无学生、无教师、无学校的“三无”情况让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陷入主体缺失的困境。现行乡村教师队伍不够优质、教学资源不够全面、学校发展前景不乐观,面对乡民对优质教育的追求,乡村教育留不住学生、育不出人才。乡村教师对自我职业价值不认同,学生对自我生存环境不认可。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愿留在乡村,导致乡村发展的主体缺失。此外,乡村教育资源还存在过度投入、不适当投入的浪费现象。此种“三无”困境造成大量乡民子女离开乡村,走进城市,进而导致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缺乏建设主体。

其次,乡村教育缺乏特色发展、缺乏顶层设计、缺乏专业指引的“三缺乏”现状与高质量发展既重质量又重效益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高质量发展强调“质量第一,效率优先”[10],然而,乡村教育的发展现状不仅让乡村教育缺失了自身的发展特色,还让乡村教育在同质化发展道路中成为城市建设的“傀儡”。

最后,乡村教育在文化发展乏力、课程教学发展乏力及组织管理乏力的“三乏力”中远离高质量发展目标。特色、优质、均衡是高质量发展追求的目标。然而,由于乡村教育“三乏力”的现状,乡村教育又不得不把升学、就业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导致乡村教育评价制度陷入主体单一、结果导向的困境。乡村文化的传承、课程的建设也出现“面子工程”,毫无发展活力。

由此可见,随着国家对高质量发展的关注,乡村经济发展、教育资源投入、学校环境建设等方面有了良好发展,但乡村教育离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还有一定距离,还有很多弱项需要强化。

(二)逻辑中介:高质量政策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多维保障

有学者把乡村教育政策发展划分为乡村教育政策逐渐形成期、乡村教育政策逐渐具体期、乡村教育精准扶贫期和乡村教育政策高质量发展期四个时期[11]。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关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逐渐增多。借助ROSTCM6软件的词频分析方法,对2017年以来有关乡村教育政策文件中所出现的高频词及内容进行整理发现,为了促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诸多文件政策从多个角度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保障。(见表1)(表1略)

2017年以来,乡村教育政策通过多种措施、多种角度来落实乡村教育发展点,扩大乡村教育发展面。其一,充足且有效的教育经费是乡村教育得以发展的前提。自2017年以来,与乡村教育有关的诸多政策都强调要加强对乡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采取教育经费偏向乡村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的政策。其二,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乡村教师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教育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专业发展、绩效考核与培训指导等多个方面。其三,相关政策文件强调要通过为乡村家庭教育提供智力支撑、科学指导的方式,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此外,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教育以重塑传统教育生态、打造数字化和智慧化的新型教育生态为愿景[12]。一方面,乡村教育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让数字教育资源在乡村学校落地[13];另一方面,乡村教育要利用诸如“三个课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措施,加强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在线教育优势,为乡村教育赋能,以此实现教师跨域交流、学校建设互鉴、教育资源共享的目标。

(三)逻辑内核: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中枢框架

结合不同时代的特点,高质量始终是我们永恒追求的目标,这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高质量发展在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量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不断丰富自我内涵。乡村教育亦是如此,它以实现自我发展的更高目标为追求,乡村教育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实现量变到质变再到新量变、新质变的蜕变。学者高书国在论述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内涵时提出,更加先进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的结构体系、更富有质量的育人体系和更加现代化的治理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四大支柱[14]。因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形式之一,乡村教育也应在“四大支柱”的核心框架构建中站好高质量发展点位,让自身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拥有核心的发展基础。

具体来说,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框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乡村教育要构建具有深度的育人体系。即乡村教育应在全时间、全空间与全要素的参与中增加自身育人体系的深度。在时间维度上,乡村教育振兴要构建终身发展的育人体系,以此深化乡村学生对终身学习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认识,协助乡村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并发展乡村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空间维度上,乡村教育要构建家校社协同的育人体系,让涉及教育的学校、家庭及社会三方能有效联合起来,共同为学生的高质量发展效力。在要素维度上,乡村教育要构建全要素参与的育人体系。一方面,从学生发展的内部要素来看,乡村教育振兴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五育协同、五育融合中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从学生发展的外部要素来看,乡村教育应从办学条件、课程建设、教学发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多元保障。其次,乡村教育要构建具有广度的结构体系。即乡村教育应在合理规划教育布局结构、分层级管理教育层次结构与有效分配教育类型结构的过程中构建具有广度的结构体系。一方面,乡村教育应在合理选择学校位置、合理规划学校数量、合理为学生发展建设相应的研学基地的过程中优化自身的布局结构;另一方面,乡村教育应管理好各学段的教育,并在加强各层级、各学段教育的联系中增强教育发展的协调性。再次,乡村教育要构建具有强力度的治理体系。即乡村教育应强有力地对校外培训、督导体系进行治理。一方面,乡村教育要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长进行规范治理;另一方面,乡村教育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主体、督导标准与督导评估,以此提高乡村教育治理水平。最后,乡村教育要构建具有高密度的制度体系。即乡村教育应在法律体系的完善中、质量标准体系的制定中、政策体系的保障中细化制度体系内容。乡村教育应在法律体系的健全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质量标准体系的全学段、全要素维度构建中增强其权威性;在乡村教育政策体系的不断更新中增强其时代性。

(四)逻辑旨归:人的高质量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本质追求

现代化发展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关联[15]。作为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追求是实现人的高质量发展。依靠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16],也有利于丰富高质量的发展成果。因此,乡村教育振兴必须把人的高质量发展放在核心位置,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双重保障。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认为使存在从存在者中显露出来,并对存在本身进行解释是本体论的主要任务[17]。结合高质量发展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18],乡村教育振兴应把暗藏于个体身上的品质彰显出来,也应在落实这五个理念的过程中帮助个体实现全面发展。

首先,乡村教育应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和能力素养提升的过程中回应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协调理念。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有创新思维、创新理念,从而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乡村教育要通过教化育人,在教化中增强个体自信、促进自我发展。此外,乡村教育应更加注重协调,在构建家校社各主体相配合、各学段相协调、“线上+线下”相补充的育人体系中实现新发展。

其次,乡村教育应在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更新中回应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理念。乡村教育要充分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建设乡村生态教育。

最后,乡村教育振兴要在共享、开放的理念中促进个体能力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教育应和互联网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手段提升乡村教育水平。乡村教育要构建“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模式,以此培养智能教师、创建智能课堂、发展智能教育。除此之外,乡村教育更要勇于打破原有的教学思维,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情境中,利用开放资源、开放手段、开放评价、开放组织等创设开放课堂。

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19]。以人为目的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了乡村教育振兴的个体功能,即乡村教育振兴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人”,有利于把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20]。以人为手段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了乡村教育振兴的社会功能,即把人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元素之一,人是推动时代改变、促进社会发展的践行者,人本身所具有的身与心的条件能够为社会发展创造福祉。

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实践向度

为实现乡村教育人才优、文化兴、机制活和制度强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乡村教育应确立高质量的“为农”教育目标,发挥目标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在文化振兴、机制激活、制度强化中盘活教育资源、焕发教育活力、夯实教育保障。

(一)人才振兴:确立为农而教的乡村教育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1],人才队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振兴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乡村人才建设。因此,乡村教育应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不同学段中协调育人、在不同学科中整合育人为乡村培养高质量人才。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中提升人才对乡村的归属感、认同感,以此让更多人才愿意走进乡村、扎根乡村并建设乡村。

首先,乡村教育振兴要在加强各学段之间联系的过程中增强协调性。其一,基础教育应在提高乡村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传播更多全面性、多样化和全球化的知识过程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以此承担起社会“上升阶梯”的功能[22]。其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实现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转变,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多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乡村职业教育只有确立正确的目标导向,把办学目标定位于“为农”“向农”“富农”,才可以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提供服务[23]

其次,乡村教育振兴要在保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合育人中实现乡村教育主体层面的协调性。一方面,乡村学校应发挥育人的主导作用,向家庭延伸,与家长对话,深入开展家长教育,在打消家长疑虑和焦虑中树立科学育人观,以此辅助学校教育[24];另一方面,乡村学校要向社会延伸,充分利用社会教学场地和社会专业人员,做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协同育人工作。

此外,为了实现为农而教的教育目标,乡村教育应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盘活生态资源,利用乡村中独有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探究式教学、沉浸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在用实物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乡村教育也可通过活动课程让学生参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明白乡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导致后果的严重性,以及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文化振兴:确定有针对性的乡村教育内容

乡村文化是指村落乡民在与土地打交道的过程中孕育并传承的地方性文化,其中乡村文化既存在有形的文化载体(如方言乡音、农事谚语、民间禁忌、村貌农舍、民俗活动、生活器物等),又存在无形的文化价值体系(如农民群体的集体诉求、交往原则、思维逻辑、行为选择、生活情趣等)[25]。“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过程’,它与文化同时发生与发展。”[26]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生存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27]。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递。在乡村文化中,无论是传统节日、风俗习惯还是生产经验,都极具特色,它们对于教育来说也有很高的教化价值。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照搬城市的发展经验,忽略了自身的发展优势。因此,乡村教育应该立足于乡村本身的文化基础,确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为乡村文化的传播、传承储备力量。

根据学者郑金洲对文化的分类,乡村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类。丰富乡村教育内容,要围绕乡村文化进行针对性教育。首先,乡村教育要开展审美教育,在提高文化鉴赏品位的过程中振兴乡村物质文化。乡村物质文化包括民居建筑、农耕业态、传统饮食、绿色田园、山水景观和特色手工等内容。乡村教育要把乡村物质文化作为重要素材融入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认识、感受和欣赏田园风光的过程中体会乡村独特之美;让学生在了解当地建筑风格、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的过程中加深自身对文化的认知。这不仅可以丰富教育内容,加强教育与乡村学生成长经历的联系,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其次,乡村教育要在开展公德教育的过程中振兴乡村制度文化。乡村制度文化包括乡村的伦理道德、礼仪规范等内容。乡村的制度文化对当地乡民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振兴乡村教育制度文化就是要把乡村传承下来的伦理道德和礼仪规范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恢复乡村社会秩序,使乡村优秀的制度文化得以传承。最后,乡村教育要在开展精神教育的过程中振兴乡村精神文化。乡村精神文化通常表现为乡村居民的性格、价值观、生存观等,它对乡民产生较持久的影响。开展精神教育,就要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乡村传承下来的优秀精神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三)机制振兴:激发乡村教育的活力

机制振兴有利于为乡村教育提供发展基础,也有利于调动能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有关内外因素并激发乡村教育的内生活力。因此,乡村教育机制应在外部保障机制和内部人才激励机制中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好保障。

首先,通过振兴乡村教育保障机制来激活能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有关因素,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外部活力。一方面,乡村教育应将各级政府、企业及民间团体纳入乡村教育的投资主体中,在以省级政府为主,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县乡政府通力配合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系中确保乡村教育经费能得到落实并精准施力[28];另一方面,教育经费的使用也应重心转移,偏向乡村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薄弱群体,惠及更多主体。有了教育经费的支持,乡村教育就有了更好发展的可能。此外,乡村教育要解决好乡村教师编制的均衡问题。把改进乡村教师编制问题放在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首位,保证有足够的乡村教师任教才是激活乡村教育的有效措施。

其次,通过振兴乡村教育人才激励机制来激活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人才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力量之一,振兴乡村教育人才激励机制既有利于增强人才对乡村教育的认同,也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实现对乡村教育的共创共建共享。具体来说,乡村教育的人才激励机制应做到以下两点。其一,乡村教育要以外在激励方式为乡村人才的薪酬、荣誉和地位提供保障,以此满足人才发展需求。其二,乡村教育要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同时,乡村教育还需要建立新的教育教学薪酬、业绩考核评估机制,以便更好地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三,乡村人才对乡村教育的认同度越高,那他们对乡村教育振兴的使命感、责任感就越强。因此,无论是对待乡村已有人才还是未来人才,乡村教育都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乡村文化为引领,让乡村文化成为他们专业发展的土壤,使他们从离农走向为农,把自己从乡村发展的“边缘人”或“局外人”转变为“乡里人”或“局内人”,以内在的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乡村人才对自我职业和乡村教育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其四,乡村教育要根据发展实际共创愿景[29],在多方教育主体为实现共同愿景而奋斗的同时,切实考虑他们的利益诉求,在实现乡村教育发展成果共享的过程中,增强教育主体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四)制度振兴:探索高质量的乡村教育制度

在实践中,乡村教育办学制度、督导制度和评价制度等存在的问题阻碍着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振兴乡村教育制度就是要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疏通筋骨,具体来说,乡村教育的制度振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振兴乡村教育办学制度既要把当地乡土元素融入学校环境建设中,也要在乡村和学校场域的联结中,利用好当地特色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让学生能学到更多契合自身成长环境的知识与技能。此外,乡村小规模学校数量的增减和质量的高低是农村教育城镇化、现代化的晴雨表。乡村小规模学校既是乡村学校的主体,也是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也应成为振兴乡村教育的重中之重。

其次,乡村教育要在振兴乡村教育督导制度中提高教育督导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为了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职能,乡村教育督导制度建设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多元方式来提升乡村教育督导质量。如在对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充分利用中提高督导效率;在过程性督导与结果性督导相结合、日常督导与随机督导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中提高督导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二是要建立协调共生、合作共赢的督导运作体系。建立从国家到地方省、市、县三级政府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督导体系,让乡村教育在上下互通的督导体系中得以发展。三是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主体参与的督导共同体[30]。此外,乡村教育督导制度建设不仅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诸如专家、教师等教育主体的督导力量,在多方主体参与中组建专属乡村教育的专业性、权威性督导队伍,在共同体的构建中明确各方主体的教育督导职能,确保各方教育主体各司其职,在权责分明、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履行自身的教育责任。

最后,乡村教育要在振兴乡村教育评价制度中完善育人评价体系。在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乡村教育亟须改革学校评价,把乡土文化纳入乡村教育发展评价体系中,也就是说,乡村教育要对学校在挖掘、传承和创新乡土文化内容上做出评价。具体来说,乡村教育一是要在改革乡村教育评价制度中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31],注重过程评价,强调乡村教育评价的动态性和持续性。二是乡村教育要在探索增值评价的过程中增强教育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三是乡村教育要在健全综合评价中完善评价制度[32]


参考文献:

[1]许光建.中国高质量发展要补齐哪些短板[J].人民论坛,2019(13).

[2]魏志奇.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共享发展的新要求[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9(1).

[3]周晔,刘鑫.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意识三态观”的分析框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1).

[4]利平,左缘缘.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度的区域非均衡性及驱动因素识别[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3(3).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17(11).

[6]管培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的奠基工程[J].教育研究,2021(3).

[7]罗正鹏.新时代中小学教师流动的认识与保障[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5).

[8]赖柳燕.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西万安县为例[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9:15.

[9]张挺,徐艳梅,李河新.乡村建设成效评价和指标内在影响机理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11).

[10]田秋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

[11]邹晓青,李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诉求与实践选择[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

[12]陈超凡,岳薇,汤学黎.教育信息化与乡村贫困文化消解[J].中国电化教育,2021(6).

[13]李华,孙娜,马小璇.数字教育资源校本化的研究、实践与未来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22(8).

[14]高书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内涵与实践策略:基于系统理论的战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2(1).

[15]张赛玉,史志乐.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探索[J].贵州社会科学,2023(5).

[16]任保平,文丰安.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改革,2018(4).

[17]俞吾金.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海德格尔、卢卡奇和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比较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18]郑金洲.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的教育学研究[J].教育科学,2022(6).

[19]张三元.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J].思想理论教育,2023(8).

[20]杜尚荣,田敬峰.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特征、功能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3(4).

[21]孙锐.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逻辑、核心构架与战略举措[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24).

[22]葛新斌.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教育究竟能做些什么?[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23]孙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8(13).

[24]杨雪梅,王维.基于家校社协同的“双减”推进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2(2).

[25]孙杰远,乔晓华.乡村文化的当代转型与教育应对[J].当代教育科学,2022(2).

[26]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7.

[27]朱德全,石献记.新时代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理性[J].民族教育研究,2022(2).

[28]豆雨思.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7(10).

[29]余应鸿.乡村教育发展的内生机制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

[30]周光礼,袁晓萍.聚焦“四个评价”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J].中国考试,2020(8).

[31]傅程,黄斌,才馨竹.教育评价导向的转变与高等教育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6).

[32]戴妍,王奕迪.中国乡村教育振兴的未来图景及其实现:基于百年乡村教育发展连续统的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


The Logic and Practical Dimension of Rural Education Revit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DuShangrong Zhang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rural education has ushered in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reason  why the concep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an be 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rur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rural education from quality to high quality is mainly due to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rural education revitalizati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not only has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high-positioning, convergence and dyna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has the development efficiency of “improving” and “upgrading”.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logical intermediary, logical core and logical purpose of rural education revita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oint out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rural education revitalization. In practice, establishing the rural education goal of teaching for agriculture, constructing targeted educational content, 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to stimulate the internal vitality of rural education, and exploring a high-quality rural education system are the path store construct the modern rur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ruly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oriented’ rural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rural education; rural education revitalization; logical approach; practical dimension


初审:曹洪家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