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4年 > 第2期目录(总第二百期) > 正文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审视与实践路径

作者:翁伟斌,张良
阅读数:253

来源:《教育科学》2023年第2期


要: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备措施,也是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为劳动教育注入新的内涵,教育系统进行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凸显劳动的社会价值、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助推人才培养从理论到实践的融洽衔接。当前,劳动教育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理念认知偏差淡化价值引领,管理制度的欠缺影响劳动教育政策的落实机制,资源配置的失衡影响劳动教育的实践效果,评价体系的失调影响对劳动教育成效的准确把握等突出问题,需要构建“大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观,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促成劳动教育目标达成,发挥制度的保障功能和优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从而积极推进劳动教育的实践。

关键词:新时代;生产劳动;劳动教育;价值审视;实践路径


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我国政府对教育的培养目的进行了科学调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彰显了我国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劳动教育等31种新专业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不难看出,劳动教育作为一种生存生活教育、实践能力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能很好地促成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有机统一,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正如有学者所言:“劳动教育固然要学习劳动技术,应该有劳动产品的产出,但对于学生发展来讲,最根本的目标不是要生产多少产品,而是要确立劳动价值观。”[2]本研究试图梳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基于对劳动教育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举措,使劳动教育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落实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新时代教育理念,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一、价值审视:劳动教育何以必要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劳动的创造史,劳动不仅是人区别于动物、得以生存、成为类存在物的路径,也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必备能力。“人为了不断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得不‘以学习求生存’,学习那些自然界和遗传没有赋予的生存劳动技能,在认识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同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3]“劳动教育进入学校不仅仅是偶然,而是更大的社会变革的必需。”[4]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并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使教育与社会生活保持密切的联系,使它们相互强化而非相互抵触和排斥,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生活,形成控制环境和控制自我的能力。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是对劳动教育传统的继承,更是推动劳动教育完成时代变革的当下诉求。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旨在在教育实践中更深层次地嵌入教育体系当中,是基于劳动生活、通过劳动生活而促进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其目的是形成生活美德,消除懒惰与自私自利的习惯和品行、厌恶和逃避劳动等陋习,将个人才能服务于社会,最终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凸显劳动的社会价值、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助推人才培养从理论到实践的融洽衔接。

(一)进一步凸显劳动的社会价值

进入新时代,书本知识随处可得,不再是稀缺资源,一方面知识和信息的总量无限增多,另一方面个人获得信息的机会也无限增多。知识不再固定在书本上,而是处于不断更新、传播、扩散的状态,每个个体都可以迅速获取知识,自主地参与知识的创造,形成自己的观点。“学校不再如从前那样是书本知识的唯一来源。”[5]但学校教育尚未跟随社会环境的这种深刻变化,仍然专注于书本知识的积累和传授。传统的社会观念严重制约“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在劳动价值观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和偏差,也未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该为社会培养更高素质的劳动者,鼓励创造性劳动,呼应社会发展诉求和国家战略要求,以是否契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为标准,将人的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作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根本动力,从而进一步体现劳动的社会价值。劳动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还能凸显个体自身的价值,即通过劳动使个体得到肯定,获得一种深层次的体验,丰富个体精神世界。劳动教育为满足个体需求提供了现实路径,即以劳动为载体强化个体的职业意识,强化个体对不同人群、区域的文化理解,使个体能切实体会到美好幸福的生活。劳动教育不仅是对学生今后走向各自工作岗位的提前演练,以使其更好地进入状态,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前进的助推器。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强化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其独立劳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有益于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更迅速、更有效率、更高质量地进入工作状态,也有益于实现以个人劳动效率的提高来带动社会生产效率提高的效果,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世界对个体而言都是自在而同一的,个体在不同的生产劳动中能形成对生活的不同体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多次强调学会学习和合作的重要性,劳动作为一种改造现实的活动,能使个体能力的迁移展现出交往的普遍性,体现出个体的协作意识,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新时代构建技能型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劳动的真正目的在于其确定人生目的有重大意义作用;劳动能给人以欢乐,充实人的精神生活,因为劳动是一种创造,在劳动中能展示人的能力、禀赋,从而能够确立人的尊严感。”[6]劳动教育的旨意在于在把理想转变为现实的同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且赋予其实现有意义和有尊严的生活的能力,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新时代技能人才的劳动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本质上而言,学校的育人仅仅依靠书本知识教育还不够,要从根本上解决立德树人问题,就需要把劳动元素充分融入教育全过程,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教育质量。首先,劳动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表现为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人力资本中的健康和良好身体素质的具备是知识与技能等要素通过人起作用的重要前提。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应对日益复杂的现代生活环境、日益多样的现代生活挑战和困境的前提与基础。其次,劳动教育还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学生学习兴趣淡薄,智力发展落后,那就必须让他在劳动过程中产生自尊感和自信心,使这种自尊感和自信心转移到学习上,从而促进智力发展。”[7]尤其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将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意志品质迁移到技能学习之中,还会让学习者具有克服在学习高原期产生的困难的力量。

(三)助推人才培养从理论到实践的融洽衔接

劳动教育的目的指向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接受教育。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广大青年“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借助劳动教育可以不断增强学生将理论运用到诸如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中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不断用实践活化理论,以实现两者的相互促动。

劳动是运用体力、智力改变外部世界和周围环境的实践活动。实践性是劳动的本质属性,“在人类历史的开端,劳动乃是唯一的人类实践,后来所有的人类实践最多只是以萌芽的形式蕴藏在劳动之中”[8]。卢卡奇指出“把劳动当作实践的原始形式加以阐述,这与马克思的论断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9],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是对年轻一代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陶行知也提出“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10]。教育与劳动生活相结合既是促进人的发展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促进生活本身丰富和完善的一种途径。

劳动教育是贯穿于各种教育类型的一种教育形态。从人才培养的视角看,高技能人才不是单凭某一类或某一层次的教育就能够培养出来的,而需要在现代教育体系中通过多种类型和层次教育的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培养出来。因此,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都需要通过形成相互衔接的劳动教育体系来培育各级各类学生的劳动素养。例如,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重点在于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中小学的劳动教育侧重于学生全面发展人格的养成。从人才培养的不同利益主体的视角看,为了提升“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成效,劳动教育作为载体有助于加强教育体系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二、实践之惑: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

要想使劳动教育真正实现其目标,所实施的劳动内容和形式必须经过有目的的精心设计。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四种要素(行动目标、手段、条件和规范取向)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性。”[11]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看,新时代要提升劳动教育的有效性,筑牢现代教育制度的根基,就需要解决教育内部结构失衡和不畅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举措。就整体而言,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在落实教劳结合思想的实践中,在劳动教育的理念认知、管理制度、资源配置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在劳动教育理念认知方面存在的偏差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系统结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对劳动教育理念的不同认知会影响劳动教育的实践。马克思教劳结合思想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离不开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但教劳结合的思想在具体实践中,受经验层面认识的影响,仅仅将劳动视为现实活动的表象,存在着对劳动教育的种种困惑,尚未厘清劳动教育是生活技能的训练形式还是专门的教育内容。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功能、形式出现了认识上的结构失调和偏差。具体表现有两点。一是对劳动教育的内涵认知存在简单化的思维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许多社会的教育体系仍然助长和继续保持智力训练和实践训练之间的区别,把体力劳动视为一种灾难而且必须不惜任何代价通过教育加以逃避。课程计划经常这样划分等级,把体力劳动训练留给天资较差的学生。”[12]实践中有人依旧比较传统地认为劳动教育就是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这难以体现新时代的特征和现实诉求。近年来,“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多数人尚未意识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不分贵贱”的意义;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中还存在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劳动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对立的倾向,部分家长认为“学习主要,劳动次要”,这些认识偏差导致了割裂的而不是融合的劳动教育观的出现。二是对劳动教育功能的认识偏差。部分人尚未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理解劳动教育既是生存生活教育、实践能力教育,也是职业启蒙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一个人认识到在劳动中有一种比获得满足物质需要的资料更重要的东西,即精神创造及自身才能的发挥,只有在这个时候,劳动才能成为快乐的源泉。”[13]

(二)劳动教育管理制度的欠缺

“制度通过约束功能不仅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倾向,而且还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倾向。”[14]劳动教育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协作、合力推进的系统工程,只有教育管理制度构建得合理,才能实现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发展迄今经历了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调整阶段,我国政府已经在各种政策文本中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还需要将其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是在法律层面需要更明晰的定位和阐释。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第46条提到了全面发展是指德育、智育、体育,并不包含劳动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修正)中也没有对劳动教育的法律解释,只是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教劳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8修正)也只是提及德智体的发展,没有包含“劳”。只有对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有预设,才可为劳动教育实践提供法律保障。

二是劳动教育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的缺失。劳动教育不是开设一门学科课程或开展几次实践活动就能达到教育目标的,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良好的生长协同机制来维持。协同学理论的提出者哈肯认为,协同是开放系统中具有差异性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自组织地产生有序时空结构和功能的过程。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意见》发布以来,各地都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意见,但是学校、家庭、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够统一,沟通不够顺畅的现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三者之间协同机制的结构失调主要表现在三者对自身在劳动教育系统中的定位不清楚,对各自在劳动教育中所要承担的教育责任等问题尚未有充分的思考。劳动教育实效性的落实机制欠缺,影响了劳动教育政策的全方位、全过程和系统化实施。

(三)劳动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劳动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及师资两方面。

第一,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目的是要完成教育过程中的教学任务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然而现实中的做法远未达到这一要求,尽管在劳动课程的内容方面做了比较翔实的安排,但在体系方面未能实现理论要求。劳动课程设计缺乏连续性,教育形式上以课堂讲授式劳动教育居多,相对缺乏观察式、体验式等具身劳动实践,虽然也安排了课外实践活动,但缺乏系统设计,缺少实质性指向。实践中劳动技术课程的国家标准和国编教材的缺失,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要点、教学实践等方面可能出现的误读……这些都难以切实保障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

第二,劳动教育的师资问题。合格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当前劳动教育实践中缺少专任劳动教育师资和专业培训。很多学校尚未配备专职的劳技课教师,劳动课程一般由科学、道德与法治等相关课程的教师兼任;即使有些学校配备了专业的劳技课教师,但由于学校对科研的支撑不足,师资队伍也难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现实中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只停留在书本和纸面上,流于形式,劳技课有名无实,学生难以取得实质性学习效果。从劳动教育的科学性、专业性、适宜性、形式的丰富性等角度考量,师资问题严重影响了劳动教育的实践效果。

(四)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失调

评价是教育教学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学生成长的质量优劣绝没有单一的评价标准。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契合时代要求。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有助于了解学生的特长,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整个劳动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劳动教育评价不仅是检验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过程,也是促进学校不断了解师生需求、优化和改进学校劳动教育相关制度与规定的重要途径。此外,劳动教育评价不应只是对学校或学生单一主体的评价,而是一个对多元主体的综合评价。只有激励学校、教师、学生三方主体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并且激发社会、企业、家庭等多元主体广泛配合劳动教育实践,才能共同构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现实中劳动教育评价指标的设计涉及制度保障、机构组织、管理评估、利益权衡等机制,旧有机制的惯习在一时之间难以消解,这就难以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及时革新,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评价置于课程、教学乃至教育过程之外,由此形成‘课程—教学—评价’的线形回路,评价沦为反教育的控制过程。”[15]评价往往只注重结果,对发展变化的过程不够重视。评价方式也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多元化的劳动教育需求,劳动教育的成效难以进行准确掌握,这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劳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软化、弱化、边缘化的现象也就变得正常了。在劳动教育评价改革实践中,我们需要扭转当下与时代不够契合的教育评价导向,在实践中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的综合评价体系中,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结果运用等环节进行质的改革。

三、纾困之道: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面对各种困境,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将劳动认知转化为劳动意识,强调对劳动者价值取向、技能水平和精神面貌的培育与养成,应从注重外在的、工具性的政治和经济价值转向注重内在的、人本性的育人价值,充分展现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构建“大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观

本研究认为的“大劳动教育观”是指以系统思维设计劳动教育推进路径,形成全社会育人合力的理念。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推进需要全社会形成教育与实践的合力。教育系统需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一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对劳动教育的概念、本质等做前提性反思,是正确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16]有研究提出,“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涵盖‘劳动具有本源性价值’‘劳动具有经济性价值’‘劳动具有教育性价值’三方面”[17]。实质上,劳动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本质上具有统一性。马克思曾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8]人类社会形成的根本动力和源泉是劳动,人类一开始劳动,就展现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实现劳动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蕴。《意见》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类型划分,其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劳动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改造人自身。劳动教育中蕴藏着丰富的劳动精神和价值观念,这是新时代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精神养分,因此,让家长、学校、社会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人的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复兴的价值,这是当前亟须做的事。深刻认识与理解劳动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的本源和根本动力,在具体劳动技能学习基础上,我们应更加关注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要为劳动教育注入更多新时代元素。新时代的劳动形式已发生深刻的变化,现代科学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大量的体力劳动逐渐被取代,脑力劳动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劳动教育的功能逐渐走向多元化,片面强调工具性价值而忽视其他价值难以回应时代诉求。劳动形态的多样化要求破除劳动及劳动教育的工具论价值导向,探寻个体的存在性功能。《意见》提出的“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基本原则,要求妥善总结对教育与劳动关系的认识,把人工智能等新的劳动形式纳入课程体系中,使劳动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要素、知识与方法等都变得“智能”,使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之需求精准契合,探索新时代的教劳结合形式以焕发劳动教育的新活力。

(二)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

课程建设涉及劳动教育质量。“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作者的一些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19]2015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课程的定位应该从单纯的技术问题转变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实质是将课程定位为适合国家教育目标并适合国家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工具。”[20]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劳动教育内容、劳动形态和课程内容也应相应有所变化。从劳动对象的角度看,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已经由农民和工人所从事的物质劳动转变为以创造高新科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所从事的精神劳动。

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课程体系的支撑,应该厘清课程资源的对象、类别,挖掘课程资源的潜在功能和价值,剔除与过时的劳动形态相关的内容,主动建立与最新的产业劳动形态之间的关联,及时跟上时代步伐,主动扩充劳动教育内容,更新劳动教育形态以及技能素养内涵,通过与劳动技能的结合,在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基本生活技能,在实践中训练创造性思维。例如,通过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在中小学的科学、地理等课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体现时代特征和需求。在设计劳动教育课程时,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劳动教育的有益经验,形成一套兼顾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可以充分考虑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校际差别、群体差别,规定各层次、各区域、各地区、各学校、各群体劳动教育的内容、课时、开展形式、考核方法。比如,农村学校可以开设以“农”为主题的课程;城镇学校可以开设以“商”为主题的课程等,让学生融入真切的劳动情境,确保课程内容的“小”“近”“实”。

(三)发挥制度的保障功能

制度变迁理论的代表道格拉斯·诺斯指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形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21]劳动教育要想顺利推进,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制度所规范的行为要求,明晰各自的界限,以制度保障劳动教育开展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法律制度的制定是推进劳动教育的有力手段。一是借鉴国际先进立法经验,通过立法完善劳动教育的法律法规。如借鉴美国制定的《生计教育法案》(Career Education Act)和《职业合作训练法》(Job Training Partnership Act),前者规定生计教育从一年级开始,贯穿终生,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家庭、学校、社区的合作,并把家庭、社会、工厂纳入生计教育的场所范围内;后者为生计教育的发展引入了私人企业、团队组织的力量,通过整合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力量,使各自明确了责任。可以考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的具体规定中体现劳动教育,从法理上诠释劳动教育。二是明确教育主体的法律责任。可以考虑把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以法律条文形式予以明确,不能把劳动教育单纯视为某一方的事情,要从根本上改变劳动教育孤岛现象。例如,家庭发挥劳动意识启蒙作用,学校发挥文化中心作用,社会发挥社会教育力作用,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三是从制度层面确保劳动教育师资的专业性。如考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专业标准》中补充体现劳动教育师资专业性的相关法律条例,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参与劳动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开设劳动教育专业。

(四)优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在特定的评价理念引导下,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主体、活动或现象及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定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生产”实践。健全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使他们领悟到劳动对个人的教育价值。劳动教育应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监测体系,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这样可以全面诊断劳动教育的现状,聚焦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从而把握全局、预防风险,促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劳动教育评价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优化。

第一,坚持多元评价主体。现代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其中利益相关者们(包括政府、高校、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社会公众、专业组织和机构等)在教育进程中持有各自的利益要求和愿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元共治”的现代管理理念。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应是一个集知识、能力与素养于一体,涉及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方面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在劳动教育的“教、学、考、评”各环节均应享有自主权,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第二,坚持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相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动态的连续性和静态的阶段性,赋予了劳动教育评价需要关注过程性和增值性的诉求。劳动素养是知识、技能、意识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劳动教育中应淡化终结性的结果评价,   强化过程性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持续改进评价过程,劳动教育评价的旨归是持续改进,促进发展,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标。增值评价是为了改进结果评价(终结性评价)的不足,把对学习者某一节点状态的考量和对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升结合起来,不仅关注评价的绝对值,并且更加关注在多次评价追踪过程中的价值增值,以体现评估的效率维度。

第三,优化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的教育评价要求将评价的内涵准确转化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作为一种评价准则,既是评价内容的客观载体,又是评价目标的具体表现。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需要研究制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倡导多元化,从多时空、多维度获取学生信息,以此作为撬动劳动教育变革的举措和提升劳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引擎。从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入手,细化评价指标,充分发掘数据资源的内在价值,挖掘隐含的规律性,从而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的指标,是为了从多个角度来反映现象的总体或特征。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应注意两方面问题,即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和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指标体系的完备性要求指标体系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可操作等原则,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联系;在关注动态变化的同时,又要利于评价的实施,从结构、规模、效益等各个维度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比如在学生评价方面,为了将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中,可以设置符合教育特征、学生成长特点的评价内容和指标,探索功能互补的多元指标,最终建立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分层、分类评价体系。定量分析关注的是数量、结构、速度、频率等要素的变化,其关键在于精准反映评价指标在量上的规定性;定性分析关注的是意义建构和阐释的过程,其关键在于准确体现评价指标在质上的规定性。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强调量化与质性相结合,是为了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劳动教育的复杂性和非线性,既注重量的评价,又注重质的评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檀传宝.劳动教育论要:现实畸变与起点回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38.

[3][6][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55,377,255.

[4]DEWEYJ. The school and society &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12.

[5]DEWEY J. Schools of tomorrow[M]. NY: E.P. Dutton & Company,1915:243.

[8]景天魁.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结构初探[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112.

[9]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M].白锡堃,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28.

[10]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6.

[11]杨方.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0).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7.

[13]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362.

[14]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2.

[15]李雁冰.关于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9(24).

[1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

[17]胡君进,檀传宝.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J].教育研究,2018(5).

[1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0.

[19]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是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

[20]陶西平.21世纪课程议程:背景、内涵与策略[J].比较教育研究,2016(2).

[21]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


The Value Examination and Practice Path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WengWeibin ZhangLiang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y country’s education policy, an essential part of cultivating the all-rounded development of talents,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forming a higher-level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he new era injects new connotations in to labor educ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labor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can further highlight the social value of labo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conne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At present, there are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e promo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cluding conceptual cognitive bias and weakening of value guidance, lack of management system that affects th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of labor education policy, imbalance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hat affects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labor education, and the imbalance of evaluation system that affects the accurate grasp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labor education, and so 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concept of “big labor education”, us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s a breakthrough to promote the achievement of labor education goals,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guarante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and optimize the labo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so as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labor education.

Key words: new era; production labor; labor education; value examination; practice path


初审:曹洪家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