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4年 > 第1期目录(总第一百九十九期) > 正文

论“两个结合”与当代中国教育的文化使命

作者:赛娜,张天宸
阅读数:42

来源:《民族教育研究》2023年第6期


要:“两个结合”指导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形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时期,中国教育须担负起新文化形态建设的重要使命。但是,现有相关研究总量较少,且普遍成文较早,对当前而言针对性不足。本文聚焦当下,探讨中国教育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建设使命的重点内容与实践方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主要阶段,应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和完善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体系,培养担负中华民族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教育;推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用高质量的教育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词:“两个结合”;新文化形态建设;教育;文化使命;当代中国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对中国社会进行持续性改造的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1]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2]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3]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明确指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4]可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已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期,必然要将文化建设摆在相较以往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文化建设的主战场,中国教育理应承担起协同推进新时期文化建设、助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

因此,中国教育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根植于中华文化自身的文明。[5][6][7]通过塑造关于中华文明的记忆与共鸣,培养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8][9][10]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11]抵御“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12]无论是基础教育[13][14]还是高等教育[15][16[17][18][19][20],都必须重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但从现有研究的数量和内容来看,关于中国教育的文化使命的讨论尚显不足,且鲜有关于当前这一时期的讨论。本文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时期,探讨中国教育所应担负的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的重要使命,以及为履行使命而应选择的实践方法。紧扣时代要求,希冀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文化使命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二、“两个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建设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从文化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核心目标的深入阐释,也是针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法指导。它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时代化创新,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特征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化,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和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形态。[21]

(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优势,是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22]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十分稳固、不可动摇的。“两个结合”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时代化创新,使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社会发展,融入中国话语体系,转化为具有中国立场、中国气度的马克思主义,最终实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化解中国社会矛盾的根本目的。[23]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达就是“坚持人民至上”;[24]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应用就是“六个必须坚持”;[25]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呈现就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26]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27]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特征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理论飞跃,是真正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

“两个结合”要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守中华文明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通过现代性的视角、工具和价值观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性转化和时代性发展,带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日俱新、去芜存菁,“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2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与文脉,是丰富理论思想的源头,蕴含大量中国人民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和实践发展经验,“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29]但同时,“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30]因此,“两个结合”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转化,切忌“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31]而是“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32]尤其是“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33]同时,还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34]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合,共同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素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必须在文化维度上坚持守正创新,“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35]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36]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无论是以历史的角度还是发展的眼光,马克思主义要实现真正的中国化时代化创新,必须与作为中华文明重要源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真正的现代化转化,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创新。因此,“两个结合”要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最切要的是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37]“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38]整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价值理念,以及“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君所以明,兼听也”“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等治国智慧,“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39]所谓守正创新,守的是党的全面领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五千年文脉之正,从而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正;创的是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之新,进而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形态不仅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大历史纵深,而且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博大世界视野。

通过“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得以牢牢扎根中国土壤,并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持续理论创新,始终保持生命力和先进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接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的表达形式;两者结合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代表着中华现代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40]

三、“两个结合”与新时期中国教育的文化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41]“两个结合”就如何在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提出明确要求,赋予中华民族新的文化使命和文化建设任务。作为长期以来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阵地,中国教育理应遵循“两个结合”的指导思想,通过对自身的调整和优化,提升传承、发展、创新和传播文化的能力,助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教育的文化使命

作为实践导向型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核心使命是育人。[42]通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品德价值观的塑造,提升社会个体在逻辑思维、创新创造、人际交往、社会参与等方面的能力,使其在各个领域都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潜力。随着培养的社会个体数量不断增加,教育具备了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能力。高素质人才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解决社会困难和问题,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就文化维度而言,教育具有传递、活化和更新文化的功能,是促进文化转型和文化价值观整合的重要力量,担负着构建社会价值体系、传播和弘扬先进文化、培育文化从业人才等重要文化使命。[43][44]履行教育的文化使命,需要在传承和弘扬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认同,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满足文化本身的赓续和更新的需求。

在中国,教育应当承担文化使命的理念和信念由来已久。中华文化中的圣人孔子,就是以教育家的身份被大众熟知。记录其言行和思想的典籍——《论语》,更是作为教育学的瑰宝流传于世,成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其形成和传播都与教育息息相关。可见教育之于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负有重要的文化使命。

首先,教育的文化使命体现在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能够从课程和实践中了解本国的文化传统、历史发展和价值观,从而在现代社会中找寻自己的文化根基和认同感。其次,教育的文化使命体现在文化创新上。教育在保持文化的核心元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知识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最后,教育还有促进文化交流的使命。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共通性,更好地适应国际社会的互动与合作。

(二)新文化形态建设的重点要求

在当前,中国教育须以“两个结合”为基础,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建设的重要使命。要履行这一使命,必须建立和完善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体系,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教育,并推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鉴。

1.建立和完善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体系

关于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建立和完善具有“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学科专业体系和课程教学体系。[45]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和国学教育必须贯穿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育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要贯彻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不能是僵化的、教条的、静止不变的,而是应当结合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做出相应调整。其一,要增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性、哲理性、趣味性和针对性,在保持学理高度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知行结合,发挥以文化人的突出优势。其二,要增强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的联动性和互补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益潜力,在教学实践中协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46]与此同时,要通过德育课、国学课的课程形式,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专业的设置,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最终由人才培养的成果体现。育人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根本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育人目标有着深刻阐释:“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7]落实到文化维度上,就是要培养担负中华民族文化使命、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新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期,中国教育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亮底色,并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育人理念。新时期的中国教育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问题,[48]还要通过实践来解决“育新人”的问题,[49]为中国社会培育具有家国情怀、有正确价值判断力、富有社会责任感、能担负中华民族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50]

2.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教育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51]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面向社会大众的大规模文化传播,而教育是向社会大众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的重要载体和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52]更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53]应当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当代中国教育要通过教学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方式,在学校内和社会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教育肩负着“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4]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任,推动人民“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55]其中基础教育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培育时代新风新貌”。[56]另一方面,教育要促进学生的文化认同,培育学生的社会认同感,[57]引导其树立起中华民族精神,[58]从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59]

3.推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60]中国教育自古以来都承担着推动文化交流的使命。先秦的稷下学宫培育出孟子、荀子、淳于髡、申不害等杰出思想家,造就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文化和思想激烈碰撞、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形成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在后来的数个历史朝代中,日本遣唐使以及新罗、交趾、俄罗斯等国的留学生陆续来华接受教育、学习文化,成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千古美谈。

“两个结合”所要求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本身就是国家间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和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凝练出“九个坚持”的重要论述,[61]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因此,当代中国教育要继续坚持对外交流,“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2]“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63]

四、中国教育履行新文化形态建设使命的实践方法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承担着各自的教育和文化使命。在当前,它们面临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的新使命。为了满足新时期的社会要求,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重要的教育力量。

(一)基础教育要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基础教育是塑造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家间冲突不断的大环境下,尤其需要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64]在社会建设新时期,中小学校理应协同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建设,培养少年儿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一方面,要加强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一些西方国家试图通过“文化殖民”向他国社会注入西方的价值观,培养亲己势力,以实现对他国社会的精神控制。文化殖民主义会从根本上扼杀文化的多样性,威胁全人类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创新。[65]而最好的抵御文化殖民主义的方式就是宣传和弘扬本国优秀文化,增强本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因此,文化的民族自主性问题应该被纳入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战略之中。[66]基础教育要以现代化的视角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积月累中培养少年儿童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与热爱。经过现代化转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符合时代特征和时代需求,更能激发少年儿童的情感共鸣。近年来,大量中小学校开设国学课程,筹办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夏令营和主题游学,组织书法、国画、诗词等国学主题比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促进少年儿童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喜爱。[67]

另一方面,要加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68]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少年儿童来讲具有一定难度。因此中小学校要坚持“两个结合”,在教育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社会特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有助于少年儿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更深的了解和更强的认同感,充分体会到它的先进性,逐渐养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基础教育应该“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9]

乡村基础教育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承载着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使命。新时期的乡村基础教育要重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特别是关于优秀乡土文化的教育。广大乡村中小学校可以基于本地的文化资源和优势,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使优秀的乡土文化在青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对那些落后于时代需求的文化形式和内容予以剔除,强调先进的、符合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70]

一些学者在探讨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时,认为要强调各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注重民族地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和生活方式等向现代的文化心理状态的过渡”,以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新时期的文化发展诉求。[71]因此,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也要坚持“两个结合”,要对各民族文化进行现代化解读和创新性发展,将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在进一步丰富中华现代文化的同时,不断强化民族地区少年儿童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2]

(二)高等教育要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创新和推广能力

文化的传承、创新和推广被认为是高等教育固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高校有大量人才从事对文化理论和成果的研究工作,有能力推广和普及文化知识,培养文化受众群体,创造新的文化成果。[73]同时,高校是各类社会思潮交汇融合的地方,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发挥着引领社会价值观、弘扬社会风尚、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在文化的传承、创新和推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74]我国有1300多年的书院历史。书院是古代人才培养和思想交流的中心,是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汇聚了当时的文化名士,主导着社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遭受西方列强入侵后,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从开办洋务学堂到建立近代高等学校,将西方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文化与中华传统的知识和文化相融合,在适应社会剧变和文化变迁的同时培养了当时社会需要的高级知识人才,促进了近代知识体系的形成,在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书院教育重育人,重德育轻智育;近代教育重求知,重智育轻德育。两者各有千秋,也各有局限之处。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文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高校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建立了新的学科和课程体系,培养了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开展了各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体系摒弃了落后的育人观念和利己的价值导向,鼓励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精神。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高等教育伴随着社会经济一同快速发展。高校作为我国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心以及重要的文化创新、发展和交流中心,长期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中国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期。高等教育理应成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75]培养青年学生和全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创新和推广能力。

首先,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学科建设。要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领域的专业和课程设置,[76][77][78][79]持续培养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技能人才、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使其成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近年来,高校普遍推广学科间的交流合作,鼓励跨学科研究并设立交叉学科。学科间的交流互通与协作发展能够帮助高校更好地坚持“两个结合”,为高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学科的建设奠定重要基础。

其次,要深化和拓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课程教育。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部分,帮助青年学生形成关于中华民族的系统性的历史文化知识,产生和巩固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80][81]高校应当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加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兼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社会建设者。[82][83]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思想政治课程在培养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观和文化元素的认知和理解方面作用突出,尤其值得重视。[8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特征、与中华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一次飞跃。应当被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加以学习,从而增强青年学生的制度自信,坚定他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85]同时,通识教育应当包括国学课程,发挥国学课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养人的作用,提升青年学生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素养。[86][87][88]

最后,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其一,要通过各类校园活动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营造崇德、向善、积极、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89][90]其二,要加强高校与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91],向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文化建设相关的知识、信息和智力资源,协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其三,要积极发挥高校对全社会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92]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向社会进行宣传推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普及。其四,要推动教育合作,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93][94]通过学分学历互认、定期访学、合作办学等方式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不断增强中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通过文化交流相关的教育活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现代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争取更多主动权和话语权。

五、结语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时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两个结合”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赋予了当代中国教育新的文化使命。新时期的中国教育要建立和完善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体系,培养担负中华民族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教育;推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各司其职,各显其能,牢牢担负起各自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用高质量的教育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26][2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0,14,14.

[2][3][4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24,43.

[4][21][28][62]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1).

[5]金慧芳.教育的文化本质及其当代使命[J].现代教育管理,2013(11).

[6]朱永新.新教育的文化使命[J].中国教育学刊,2013(9).

[7]孙迎光.新时代中国教育的五大历史使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J].人民论坛,2019(17).

[8]邱昆树.形塑“文化记忆”:当代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发展研究,2017(3).

[9][57]徐国英.民族性与文化身份认同: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与考试,2019(6).

[10]董海霞.全球化时代中国公民教育的文化危机与使命[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11]沈壮海.担负好涵养文化自信的教育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6(Z2).

[12]刘欣.警惕“文化挑战”中的“文化侵略”——21世纪中国教育的立场与使命[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13][64][65][68]石中英.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科学研究,2006(1).

[14]魏兆锋.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传统文化使命[J].教育学报,2010(4).

[15][74][75][76][82][89][91][92][93]朱国仁.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J].大学教育科学,2016(1).

[16][77][86]王洪兰.弘扬中华文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J].现代教育管理,2012(7).

[17][78][87]陶国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新时代大学的重要使命[J].现代教育管理,2020(8).

[18][43][79][83][90][94]李金贵.论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19][80]吕敬美.内涵、现状与使命:通识教育及其文化自觉[J].当代教育科学,2016(11).

[20][58][81]张雁.通识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发展研究,2012(17).

[22][31][32][33][35][36][51][52][53][54][55][56][59]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305,306,315,316,317,318,318,324,324,325,327,327,591.

[23]韩庆祥.全面深入理解“两个结合”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10).

[2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6.

[25][38][39][6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N].人民日报,2023-07-02(1).

[29][45][60]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28,278,478-484.

[30][4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1,313.

[34]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J].求是,2022(14).

[37]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J].求是,2023(19).

[41][6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0,180.

[42]靳诺.立德树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7(18).

[44][66]黄书光.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与人格理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

[46]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77.

[47]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4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8.

[50]鲍鹏山.好的教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22:116-187.

[61]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2.

[67]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7.

[70]张国霖.乡村教育的文化使命[J].基础教育,2022(5).

[71]常军胜,刘远杰.论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使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72]张珍,陈楚伦.我国民族职业教育的文化使命及其实现[J].成人教育,2018(8).

[73]王建国,蓝晓霞,孙军昌,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意义与使命——基于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84]许克松,彭均.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9).

[85]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02-103.

[88]龙宝新.论“文化中国”意义上的中国教育学[J].教育科学研究,2020(1).


On the “Two Combinations” and the Cultural Miss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Education

SaiNa ZhangTianchen


Abstract: “The Two Combinations” guides contemporary China in combining the basic tenets of Marxism with China’s specific realities and with China’s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building a new cultural for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of building China into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ll respects, Chinese education must shoulder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building the new cultural for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onetheless, the amount of existing research is relatively limited and as it is mainly written much earlier era, thus being not relevant enough to present situa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urrent era, exploring the key contents and practical methods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fulfilling the mission of building a new cultural for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ic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as the main stages of Chinese education, should leverage their own advantages while adhering to the “Two Combinations”. We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disciplinary majors and curriculum settings, so as to educate students who shoulder the mission of developing Chinese culture. We should also cultivate and promote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an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e should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 and mutual learning with other countries, to absorb the excellent achievements of other civilizations. Chinese education will lead and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high-quality education, and thus promote building China into a strong socialist culture.

Key words: “The Two Combinations”; construction of new cultural forms; cultural missions of education; contemporary China


初审:曹洪家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