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3年 > 第10期目录(总第一百九十六期) > 正文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作者:胡中锋,王友涵
阅读数:513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1期


摘 要:现代化本身是动态发展的,但也存在相对稳定的内涵与特征。对于“教育现代化是什么”的阐释,可归纳为过程论、水平论、特质论等几种基本观点,每一种认识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视角,但也有局限性。我们必须赋予教育现代化一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或区域特征。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战略目标、政府主导的跨越式发展、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发展、教育信息化主导的世界先进水平、融合现代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内涵;特征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教育现代化始终是教育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和教育实践的行动方向。自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之后,教育现代化便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核心目标。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更是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一纲领性文件,将教育现代化问题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过,迄今为止,人们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解,却依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概念模糊、思路混乱、借鉴外来思想的状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框架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应当如何?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又当具有哪些特点呢?为此,很有必要重新审视现有的诸种教育现代化概念,剖析其中的局限性及其存在问题,重新界定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并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做出阐释。

一、传统教育现代化概念的反思

(一)对“教育现代化”的不同理解

综观国内有关教育现代化的相关研究及其成果,可以把有关“教育现代化是什么”的诸种阐释,归纳为以下几种基本观点。为了直观显见,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见表1(表略)。

(二)传统教育现代化概念的反思

站在不同立场,对于教育现代化的理解自然会有所不同。尽管如此,以上诸种界定依然有着较大局限,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概念定义方法欠科学

在方法学里,对于概念有两种定义方法:一是概念性定义;一是操作性定义。显然,上述对教育现代化的诸种界定均属于概念性定义,即用概念定义概念。[1]一般而言,要给一个概念下定义,需要清楚这个概念的上位概念是什么。很明显,上述很多定义都有使用“现代”二字,在语义上存在同义反复以及循环定义之嫌,逻辑上也很难成立。比如,过程论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的过程,将“现代化的教育”等同于时间意义上的“现代教育”,可问题在于,“现代教育”并非“教育现代化”的上位概念,二者属于同位概念。同样地,用“现代性”来定义教育现代化也存在此种弊端。

2.缺乏明确的内涵和外延

应该说,以上诸多定义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定义,更多的是对教育现代化进行的描述性说明,诸如: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制度等的现代化,等等。这些定义往往显得模棱两可,或者以偏概全。

每一个概念都要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外延,以区分于其他概念,而由于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不明,这就使得其外延亦模糊不清。那么,上述对教育现代化诸种界定,其内涵分别是什么呢?从过程论来看,什么叫从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传统教育何时开始转向现代教育?当代教育是否已经从或者正在从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这些都是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就水平论而言,“教育现代化”能够进行全球范围的统一测评吗?中国教育达到何种水平才算现代化了?世界发达国家的“中上水平”要用什么指标去衡量?若无具体内涵,便无法去描述2035年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对于现代性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亦存在此类问题,譬如:如何衡量教育的现代性,教育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具有现代性的教育现代化,等等。

3.未体现教育的独特性

以上诸种界定大都直接套用现代化的定义,忽略了教育现代化的独特性。在这种套用中,概念的迁移出现了问题。

第一种迁移是从“现代化是指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迁移出“教育现代化是从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但这种迁移是明显错误的。比如,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国际上有着比较明确的标准,尽管这类标准不可能完全量化和客观化;但是教育由传统转向现代,便很难有那么明确的标准。什么叫传统教育?什么叫现代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界限是什么?而且,现代和现代化之间如何区分?确实难以说清楚。

第二种迁移是从“现代化特指落后国家追赶或超越发达国家”迁移出“教育现代化是指落后国家的教育追赶发达国家的教育的过程”。这种迁移也不能成立,其隐含的前提是,落后国家在一切方面(包括教育在内)都处于落后状态,而现实却并非如此。例如,PISA被公认为衡量不同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权威标准,多年来的测验结果表明,中国学生几乎都是名列前茅,而美国学生却常常处于较后位置。

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一)现代化的含义

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这个概念的讨论,得从何谓现代化谈起。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逐渐开展对现代化的全面探讨。美国人沃拉(Ranbir Vohra)的一本著作被译成汉语,书名为《中国:前现代化的阵痛——1800年至今的历史回顾》。[2]原书China 's Path to Modernization: a Historical Review from 1800 to the Present中,并没有“前现代化”。译者别出心裁构造出“前现代化”概念,表明那个时代的中国学者对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特殊认知和热切期盼。相应地,20世纪90年代,“现代化”才成为反思的对象。罗荣渠在分析国内外有关现代化含义的四大类界说之后,提出了这样的认识:“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3]“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实现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4]因此,现代化常常被视为“一种人为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过程”[5]

在教育学界,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亦大体循此思路,把现代化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变革过程”,“这种变革,可以改变社会的目标、体制、组织、准则以及改变人的信息、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现代化既带有一定的方向性,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社会关系结构”[6];还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包括人类自身的能力空前提高的历史过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现代化的目标是“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7]

可见,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既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又是社会发展诸领域的整体性变迁现象或形式,表现为“在科学和技术革命影响下,社会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转变过程”[8],是“传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在功能上对现代性的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9]。不过,鉴于教育作为特殊的社会领域和社会活动,以及教育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与政治发展、与国家发展、与全球化的复杂关系,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解便不能简单套用现代化的概念,而是需要另辟蹊径。

(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如上所述,教育现代化不应该是一个笼统的、泛化的概念,而需要赋予它一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或区域特征。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需要具有中国特色。其实,上述对教育现代化进行的诸种界定,很多便是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来定义教育现代化的,带有显著的区域特征。

笔者尝试着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行如下界定:所谓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当今世界的先进技术为手段,以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为保障,以促使中国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目的的发展过程。

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行的以上界定,蕴含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这样几重涵义:一是本土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一定要具有中国本土化的特点。如果脱离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就不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的和西方国家的教育目的有着本质的区别。二是技术要先进。这里的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没有技术的先进性,现代化的一切方面都无从谈起。这可能也是有的专家把现代化等于信息化的重要原因。当然,尽管信息化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但信息化并不等于现代化。三是需要制度保障。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致力于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四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中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现实目标和根本标志。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不仅需要进行纵向比较,更重要的是进行横向比较。如果我们未来的教育发展水平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那就很难说是实现了教育现代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要实现教育现代化还任重而道远!

三、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那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0]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的、核心的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作用。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天生就有着强烈的中国基因和社会主义优越性。不管是本土还是外来因素,都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外来模式更与其他现代化后来者的模式相似,而本土模式则反映着一个国家独具的历史背景”[11]。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汲取西方现代教育的精华、充分结合中国传统教育的优秀思想、突出社会主义特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结果。具体说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战略目标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需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因为这是关系到实现国计民生、关系到实现国民教育梦的希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做出了“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战略部署,把战略目标变成工作任务,并明确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而建设教育强国。2019年,党中央还专门召开了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同志对党的教育方针进行了全新阐述,强调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接着又专门颁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总体目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国家提高了教育的发展地位,将其与科技、人才列为同等重要地位。

在历史观上看,现代化理论中的“现代化”受到西方话语体系的制约,这体现在,西方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几乎就是“西方化”,只有符合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才称得上是“现代化”,即是单线的西方模式。这种专断傲慢的理论,不仅漠视了不同国家的国情,如苏联现代化的成功、战后东亚国家的崛起等,而且缩小了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12][13]因此,现代化理论的发展,需要重构“现代化”的概念,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地域、空间和发展价值观,更具有普遍性和包容性。一方面,“现代化”的普遍性在于“现代化”的各种形式是平等的,“西化”只是“现代化”的一种形式,是针对西方国家而言的。并且,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概念存在偏差,因为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现代化”的包容性体现在超越意识形态,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能根据国情特点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不囿于文化传统和空间地域,如此才能说明苏联的成功和东亚的崛起。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需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开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伟大实践,在追求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探索教育发展理论,丰富教育内涵理念,引领教育创新改革,完善教育长远发展体制,逐步实现国家战略目标。[14]

(二)政府主导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高效率与优越性。具体说来,政府在投入教育经费、保障教育公平、加快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方面需要发挥主要作用。譬如,在学前教育阶段,我国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政府作为保障教育的责任主体,最大限度地巩固、提高和均衡义务教育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与此同时,政府还要落实其在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的重要职责,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这也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最大不同。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潮流的一个部分,具有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那就是跨越式发展。世界范围的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第一次中心区域是从18世纪60年代在西欧开始;第二次是从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将中心区域扩大至欧美、东亚等地区,诸如欧洲的“新教育运动”、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等;第三次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掀起了全球性的浪潮,如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体现了科技与教育共同作用下的显著成效,美国作为教育大国,开始了学科规划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造,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是这次进军的宣言。总之,在第三次教育现代化浪潮中,科学化、信息化、重质量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之所以说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是跨越式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在经济维度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了物质保障;做到了“支出少、产出大”,在人均收入水平和公共教育投入较低的情况下提升教育的覆盖面。其次,在人口维度上,较大的人口基数孕育出丰沃的人力资源基础,与此同时,人才素质结构的逐步优化,将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一步跨越发展。再次,在时间维度上,自新中国成立至今70多年,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越世界平均水平。加之具有发展中国家所独有的后发优势,将能促使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后发先至,实现跨越发展。

(三)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发展

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是近两次党代会提出来的明确目标,也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根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5]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要求,缩小地区、阶层、性别以及民族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就是要为全体人民提供公平、高质、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共教育服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注重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在我国,就是让人民群众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减弱发展差距的代际传递,最终实现社会公平。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注重社会主义公平性的高质量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即国家通过教育一体化的全过程建设,全面完善办学条件统筹规划,逐步改进教育条件与保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投入;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整体质量,在增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和满意度的基础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16],从满足学生“有学上”到学生“上好学”[17],丰富共享理念下的学生学习机会获得与可选择性。教育普及质量稳步提升,体现在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现代“文盲率”逐步降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由此积累丰厚的人力资源。其中,提高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水平,有利于社会发展享有“人才红利”,而非普通意义上的“人口红利”。[18]

第二,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这强调的是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环节都应围绕培养人这个本质。教育活动需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中取得平衡,这意味着教育活动可能存在市场行为、具备产业成分,但绝不能市场化、产业化,因此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是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内在要求。我国新时代教育公平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公平”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我国教育公平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在不断拓展教育公平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从基本教育公平的全覆盖到更高质量教育公平的广覆盖。

第三,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于“终身教育”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出,终身教育需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顺利沟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这体现了终身教育体系要求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的有机整合、有效衔接与相互沟通。与此同时,需正确理解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以此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依托,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四)教育信息化主导的世界先进水平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对于构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19]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诸如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等,推进“互联网+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创新人才。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教育现代化在信息化上的表现为提高学校信息化配置水平,建设支持师生学习和教学的数字化发展环境,开发整合共享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针对精品课程、竞赛活动、技能鉴定等关键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20],最大幅度地提升应用能力,在地域上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

在教学与人才培养上,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信息化,需以应用驱动引领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探究式、讨论参与式的教学,将主动学习、合作学习、跨界学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的深度结合。[21]与此同时,要提升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支持教师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数字化协同创新。

在社会服务上,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信息化要求加强继续教育,推进开放大学建设,优化公共通信网络,构建网上虚拟社区,促使建设规范和课程认证更加科学化便利化,如在成人函授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方面更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在提高社会公众科学人文素质方面更加普及化,使得先进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创新,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管理体制机制上,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信息化要求政府转变管理职能,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具体表现为提升教育服务与监管能力,促进教育决策、教育公共支撑环境、教育公共服务质量、队伍建设的科学化;通过整合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推进机制,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路径,发挥辐射引导效应,依法治理,全面提高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总而言之,教育现代化要求教育信息化需与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22],强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特色。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水平不仅仅需要在纵向上的比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更重要的是横向的比较,亦即我们的教育水平必须达到乃至全面超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五)融合现代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教育现代化需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23],对传统教育采取“扬弃”的原则,进行有效的选择、改造和继承,取其精华,推陈出新,使之符合时代的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奠定丰富底蕴和历史基础。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应植根于悠久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鲜明的中国元素,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文思想,这是遵循深刻历史逻辑的必然结论,诸如,古代先贤提出的修身之说,可视为教育现代化“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思想来源;所倡导的知行合一思想,可融入教育现代化的教学思想之中;等等。[24]文化传承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教育现代化也在潜移默化中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任务的积极作用,努力挖掘传统文化中历久弥新的元素,不断完善传统文化与现代性融合的机制,才能让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真正展现出长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经验应积极对外宣传推广,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要讲好中国故事,增加国际话语权。

需要指出的是,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教育改革,一方面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它决定了中国人的人格底色和心理结构;另一方面,又必须直面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从而使中国教育改革不仅是中国的教育改革,也成为世界文化进步与发展的一个有机部分。当且仅当文化自信基于文化自觉的时候,文化自信才是真实有意义的。[25]

四、结语:讨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新参照

概念不是孤立的文本表现和语言要素,而是思维工具和建构工具。反思“现代化”“现代性”等概念的学术努力,不是对概念的无穷追探,而是重建概念工具与历史背景和行动处境的关系。一切建构都发生在背景和处境中。掌握背景,明了处境,是讨论一切概念的前提。背景、处境、语言,三位一体,给概念“赋值”。如此看来,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概念的自我建构应该成为未来教育研究的主流概念和研究范式。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一方面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重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奠定坚实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胡中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0-11.

[2]兰比尔·沃拉.中国:前现代化的阵痛——1800年至今的历史回顾[M].廖七一,周裕波,靳海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3][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6-17,16-17.

[5]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283.

[6]厉以贤.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9.

[7]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7(3).

[8]西里尔·E.布莱克,等.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一份进行比较的研究报告[M].周师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

[9]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8.

[10][15][1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11]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4.

[12]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

[13]陈化育.教育现代化的审视[J].青海师专学报,2009,29(1).

[14]曾天山.教育现代化是引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先导旗帜[J].中国高等教育,2013(8).

[17]孙亚慧.义务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EB/OL].http://education.news.cn/20220725/b9ba2c08585049e99ae3372af635e5fd/c.html.

[18]李凯.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EB/OL].http://www.qstheory.cn/qshyjx/2021-12/31/c_1128221509.htm.

[19][2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0][2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203/t20120313_133322.html.

[23]李强,鄢一龙.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与全面现代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3).

[24]黄书光.教育现代化动变中的传统元素及其开掘[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

[25]高伟.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基于文化现代化的视角[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HuZhongfeng WangYouhan


Abstract: Modernization itself is a dynamic development, but it also has relatively stable conno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interpretation of “what is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can be summarized into several basic viewpoints, such as process theory, level theory and trait theory. Each understanding has its own unique perspective, but it also has limitations.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should be endowed with national or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a 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 Chines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is the foundation and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which should have distinc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national strategic goal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government-led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people’s satisfied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he advanced world level led by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modernity a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Chines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初审:王远琦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