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3年 > 第8期目录(总第一百九十四期) > 正文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分析与战略设计

作者:秦玉友
阅读数:97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2023年第3期


要: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时代化中国化的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在校生数巨大、追求教育公平、理念建设与技术建设相协调、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相辅相成、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互促共进内在规定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人的现代化、家校社协同发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基点。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需要深入理解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加快建设衔接协调融通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加快建构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进教育知识普及与引领公众教育认知。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内涵分析;战略设计


教育现代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领域最常用、最主要、最富解释张力的主流理论话语、政策话语与实践话语。在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提升的宏观背景下,[1]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话语的时代诉求。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与本质要求,[2]为我们研究阐释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和方法论上的指导。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进行深入理解和系统阐释。

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多重规定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时代化中国化的教育现代化。从内涵上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从共同特征意义上讲,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加,[3]会经历从不发达到发达的过程。从中国特色意义上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等从多维规定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价值取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奠定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认知基础与经验基础,十八大以来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拓展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认知空间与经验维度。

(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在校生规模巨大的教育现代化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是世界上学龄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不断回应着中国教育需求大国、教育体量大国、教育质量大国的民生诉求与战略诉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初,人民对教育需求旺盛,中国成为教育需求大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是人力资本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占总人口的80%,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2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3%,高中毛入学率为1.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0.26%。[4]在教育普及过程中,扩大教育机会供给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导性任务,增加学校数量与降低入学门槛是满足教育需求大国有效需求的重要措施。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中国积极建设学校,1965年我国普通小学数量达到顶峰,为1681939所;1977年,我国初中学校数量达到顶峰,为136365所。[5]后来,为消除学生入学的经济门槛,国家开始免除学杂费。2006年,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8年,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办学积极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快速普及义务教育,到2010年底,全国2856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两基”,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6]与此同时,中国快速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进行教育体量大国建设,不断发展与完善教育体系。当前,中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7]在基本完成教育普及任务后,中国与时偕行,教育发展战略重心适时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持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快人力资源大国、人才强国建设,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人才成长格局。完成教育机会上的普及任务后,中国越来越关注教育质量上的竞争力,关注人才竞争力。当前和未来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导性任务,中国必须积极建设教育质量大国、努力建设教育质量强国以回应教育高质量发展诉求,回应人力资源大国、人才强国建设诉求。

(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追求教育公平的教育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通过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社会财富分配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可以最终缩小收入水平差距。从根本上讲,共同富裕要保证具备劳动条件的低收入群体通过教育提高其劳动能力与收入水平。这是做大“蛋糕”的需要,也是分好“蛋糕”的需要。共同富裕为推进教育公平提供了宏观政策语境,创造了外部支持条件。推进教育公平是共同富裕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出的内在要求,同时在共同富裕语境下推进教育公平具备了强有力的外部社会支持。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政策语境中,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然是追求教育公平的教育现代化。

但是,教育公平不是简单缩小教育结果——学生素质水平的差异。推进教育结果公平不是把具有很大素质差异的不同个体的教育结果拉平,而是努力让教育开始时素质起点相当的个体在一段时间的教育后得到大体相当的素质提升。[8]这种教育结果公平观配以与之呼应的教育评价制度,会倒逼学校和教师更加积极地关注教育过程公平,倒逼教育教学过程走向公平,会把教育结果公平与教育过程公平有机统一起来。随着学校布局变化,教育机会公平层面的方便性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需要科学进行学校布局保障教育机会的方便性。追求教育公平的教育现代化就是为学生提供方便的教育机会的教育现代化,是为学生提供关注学生素质起点的教育服务的教育现代化,是相同素质起点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后素质增值大体相当、不同素质起点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后素质增值基本可比的教育现代化。

(三)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观念建设与技术建设相协调的教育现代化

追求科学与民主开启了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观念进步和科技发展始终是中国现代化的两大引擎,中国式现代化是观念进步与技术发展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教育观念建设与教育技术建设相协调的教育现代化。教育观念建设要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善于借鉴世界先进教育观念,要善于传承中华优秀教育传统,守正创新,应答教育现代化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当前,教育技术建设要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化校园、数字化课堂、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教育技术建设要不断创新条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学科认知要求与学习规律、不同行业人群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让教育与学习的资源更丰富、内容更全面、机会更方便、方法更有效。

(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相辅相成的教育现代化

教学相长意味着好的教学不仅是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而且是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相辅相成的教育现代化。长期以来,人们广泛认同学生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从一般意义上讲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过分强调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把它和教师发展对立起来,学生发展势必会受到反噬。一个素质低下的教师再努力其教育教学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素质优秀的教师只要静心教书,其教育教学效果一定会对学生发展产生良好影响。从长远看,在一个具备良性循环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定义的教育中,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一定是相辅相成的。

在教师教与学生学良性循环的教育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提倡优质轻负,反对过重学业负担,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注重启发,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简单灌输,反对浅层次学习、被动学习、无效学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保护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把教师作为第一教育资源,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关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保护教师的专业学习热情,调动教师的专业学习积极性,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时间支持、认知支持、资源支持和舆论支持。

(五)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互促共进的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系统需要与其他系统有机配合。教育发展状况既反映了国家对教育地位的定位,又反映了国家的教育供给能力。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要步稳蹄急地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不能违反教育发展规律、过分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又不能以“等靠”思想迟滞教育发展。

随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互促共进关系更加凸显。从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与需求看,经济发展为教育投入提供了财力基础,人力资源储备不断充裕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也对教育发展提出不同要求,人力资源储备到一定阶段会对教师队伍素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9]从教育对经济社会贡献和需求看,教育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支撑,提升了科技支撑。同时,教育发展需要经济社会提供更强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

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基点

快速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要确定战略基点。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从逻辑起点上必须首先清楚认识人的现代化。教育是由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完成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有各自的育人职责与优势,但是在教育人的意义上是不能分割的。教育现代化是基于必要资源的教育现代化,无论一个国家发展到什么程度,其教育现代化都是基于一定资源水平的现代化。有所不同的是,不同国家的教育现代化因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与发展取向的不同,其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会有所不同。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需要找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基点,并就这些基点持续发力。

(一)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对人的内涵的认识直接决定了对教育的认识,对人的现代化的认识决定了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认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前提性地思考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内在要求,对教育培养的人的规格提出了新要求。人的现代化需要放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进行讨论。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人的现代化是一个需要持续追问的学术命题。人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社会相联系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从结果上看是人获得“现代性”,具备现代人格,成为“现代人”。[10]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人的现代化需要从我国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规格层面进行讨论,需要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是现代化的人等问题进行分析。人的现代化有三个向度:首先,人的现代化指向学生的家国情怀。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11]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范畴中,人的现代化是中国人的现代化,中国人的现代化带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的。

其次,人的现代化指向学生综合素质。人的现代化要求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所有学生充分发展,要求每个学生优长得到充分发展。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形成学习责任感,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注重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训练必要技能与发展关键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人的现代化指向学生生活质量。随着个体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学生阶段不能简单看成是为工作或未来美好生活做准备的阶段,学生时代的学习也不能简单看成是为工作或未来美好生活做准备的行为。学校生活本身要成为一种美好生活,学生要成为美好生活的主角。同时,人的现代化要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正向的生活观,引导学生知道学习、喜欢学习、乐于学习,让认真学习、刻苦学习、沉浸学习成为学生有质量的生活的必要、必然组成部分。同时,处理好学生的学习与娱乐、运动的关系,保障学生具有充分的睡眠时间、充足的营养供给、合理的休闲锻炼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家校社协同发力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现代化,是家校社共同参与、协同发力的教育现代化,不是家校社缺乏协同的“马赛克”式的教育现代化,也不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简单“帮手”的教育现代化。

从系统论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协同发力,实现“1+1+1>3”的教育效果。为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要明确“1”,即明确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自的优势领域与责任边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是做的越多其作用就越大。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必须在各自的责任范围内发挥其最优效用。学校作为专门教育机构,学校教育的优势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庭对学生具有或者应该具有全息影响,家庭教育的优势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会教育对学生具有弥散性的影响,社会应该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社会实践环境,成为与学校教育具有互补性的学习体验场所。系统论从技术上要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育人。

从集体主义哲学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协同发力,教育人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育胸怀家国天下之人。坚持育胸怀家国天下之人,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优秀教育传统,是建基于集体主义教育哲学的教育目标。《大学》开篇便开宗明义,指出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大学教育的宗旨在于彰明自身所固有的好品质,让人们去旧染之污,达到事务当然之极而不动摇。为实现这些目标提出八个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步骤。从目标和步骤上看,中国教育最终把社会道德以及家国天下情怀作为最高境界的追求。集体主义教育哲学从价值上支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教育培养适应中国社会、现代社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上可以协同发力。

(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支撑点

随着经济发展,国家的教育资源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人产生了教育资源不再是教育发展的制约条件的认识。应该说,这在一般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教育资源的消耗性与迭代性,特定时间点、特定时间段的教育资源配置不是一劳永逸的。在人、财、物等教育资源中公用经费、办学条件配置相对容易。只要财政能力允许、教育资源政策执行到位,公用经费很容易到位,办学条件很容易达标。但是,师资配置相对比较复杂。教师编制政策到位,教师岗位设置到位,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未必能够及时到位,教师可达性仍然可能会面临挑战。

教育资源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充分的教育资源总量与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支撑。2012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2236.23亿元,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18942.11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28%,[12]进入“后4%时代”。在“后4%时代”,教育经费的充分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保障教育经费按时足额到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成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三、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推进

不同国家推进现代化的模式是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13]不同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思路因其现代化道路不同而不同。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需要探索适合中国、适合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推进思路。

(一)深入理解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在全国党代会报告这一层次文件把教育与科技、人才一起提高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新的高度,并放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之后第一个强调,这足以彰显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等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科技、人才与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因此,我们要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新高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有序协调健康发展。

在不同定位下,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互促共进关系表现不同。从消费性的民生定位到人力资本投资的生产性定位,再到当前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定位,教育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消费性的民生定位下,教育是消费性的,教育投资是被动的、跟随的,必然也就缺乏优先考量。在人力资本投资的生产性定位下,教育是生产力,教育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奏,教育投资必然成为社会和个人(家庭)的优先选择。在当前“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定位下,教育投资需要持续投资、超前投资、有效投资。考察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资不难发现,教育投资是持续与GDP挂钩的。这从一个重要的维度说明中国对“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定位的坚持与坚守。

(二)加快建设衔接协调融通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就是建设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优结构的教育体系。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质量教育体系至少包含三重内涵:首先,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求教育更高质量发展。无论是学前教育要体现学前性、义务教育要优质发展、高中教育要多样化发展,还是高等教育要内涵发展,都体现了教育的主要矛盾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当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诉求。其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求教育更加公平发展。教育公平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应有之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惠发展、高中教育普及发展、高等教育普及化,都是指向教育更加公平发展或为教育更加公平发展创造了条件。最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求教育更优结构发展。无论是高中阶段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还是高等教育的分类发展、分类评价都指向教育更优结构发展。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就是各级各类教育更高质量发展、更加公平发展、更优结构发展,加快建设衔接协调融通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衔接是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在考虑教育对象年龄阶段特征与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主动考虑前一个阶段生源素质水平和后一个阶段的人才培养要求,通过在校生学情分析和与下一个阶段培养目标(或人才需求)分析,寻找两者的结合点,不断提高本阶段教育质量。协调是指高中阶段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高等教育阶段各类学校、专业协调发展,高校毕业生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融通是指高中阶段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学生可有序流动,高等教育阶段不同专业、不同学校间学生可以有序流动。

(三)推进教育数字化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地位不断强化,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到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教育新基建”)的重要战略地位,教育新基建不断拓展和系统化。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教育新型基础设施”概念,加快教育新基建,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基建,以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14]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5]

教育新基建为教育数字化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要加快教育新基建,深入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16]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为受教育者提供更丰富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学情要求,满足不同群体学习需求,满足不同职业专业诉求;提供更方便的学习机会,让人们处处可学、时时可学、人人皆学;提供更优化的服务,让人机互动更智能,让教学风格可选择,让学习体验更友好,建构学习资源丰富、学习机会方便、学习服务友好的学习型社会,建构学习力更强、学习效果更好、学习环境更优的学习型大国。

(四)加快建构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英国学者培根在《论学术的进步》中提到包括教育学在内的几个学科,并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中进一步阐述了学科分类系统,“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提出来。[17]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研究世界,一个学科对应着一个相对稳定与独特的领域,教育学学科对应着教育领域,对应着教育思想、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教育学科建设包括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内容。学科体系是为满足科学发展和社会需要从宏观上对科学知识进行逻辑分类和布局。[18]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形成了包括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等若干二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各二级学科因其研究对象、研究角度与研究范式的特殊性而区分开来,因其研究对象的共同性而联系起来。

梁启超在对中西方学术概念考察的基础上指出,学术是学与术对举的词,学是“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是“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19]他还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学与术,其中一个例子是物理学(浮力)与航海术(驾船),把石头投入水中石头会沉入水底;把木头投入水中木头浮于水面,观察这个事实证明水有浮力,这是物理学。运用这个道理驾驶船只,这是航海术。在日常生活中,学术更侧重真理、定理、规律、理论,更侧重“学”的含义,而侧重“术”的学术,常常被认为不够学术。究学术之本意,学术包括理论生产与理论应用,可以大体对应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任务。当然,在对学术体系内涵的理解上,人们往往更侧重理论,认为学术体系是揭示本学科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成体系的理论和知识,成体系的学科理论构成学术体系。[20]在教育学学术体系中,人们非常重视理论体系。教育学学术体系阐述了本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领域或问题等。

话语体系是理论和知识的语词表达,是学术体系的表现形式和语言载体,[21]话语体系同人们惯用的概念、观念以至于一般学术术语都有密切关系。[22]成体系的概念构成话语体系。[23]教育学话语体系是教育理论的语词表达,运用概念、通过语言把关于教育思想、政策、实践的理论表达出来,就形成了教育学话语体系。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就是运用与教育学学术体系相联系的话语体系描述、解释、预测、干预(改进)某一教育现象或问题,向社会传播、回应社会需求,达成服务或影响社会的目标或效果。可以说,教育学话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教育学学科的活力。

(五)推进教育知识普及与引领公众教育认知

家庭与社会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公众教育认知决定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教育生态。公众教育认知水平影响着公众对教育的态度,影响着教育现代化实践。科学、正向、主流的公众教育认知可以塑造与强化积极的教育实践,片面、负向、非主流的公众教育认知可能塑造与强化消极的教育实践。中国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秀传统,这些优良传统成为正式教育的生态支持。家训是洞察我国家庭教育知识与智慧的窗口。家训可以追溯到周公、孔子的口头家训。比较有影响的有东汉蔡邕的《女训》、三国诸葛亮与嵇康的《家戒》、南朝宋颜延之的《庭浩》、南北朝时期颜之推《颜氏家训》等。[24]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兴起,家庭教育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弱化。19世纪60年代,斯宾塞在《教育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部分对于指导生活的五类知识进行分析时指出,对“做父母的责任”,即人类的第三类型重要活动,我们却没有进行丝毫准备。[25]这是对家庭教育知识在教育实践中淡出的反思和对家庭教育知识重要性的强调。长期以来,家庭教育受到国家的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26]创新条件并引导公众主动学习与深入理解主流教育价值观、优秀中华传统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知识,形成科学、正向、主流的公众教育认知,可以有力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实践。

同时,高等教育要承担起相对系统的教育知识普及和提高大学生教育与保育素养的培养任务。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7.8%,[27]高等教育已处于教育普及化阶段。国家要把中华优秀教育传统、家庭教育、儿童教育与发展等教育学学科门类的教育与保育课程列入大学生通识类课程,通过相对系统的教育与保育课程学习,加快教育科学知识普及,通过相对系统的教育与保育课程学习让未来广大家长的教育行为更正向、更科学、更健康。

相关平台、大众媒体也要积极有序地承担起专题性的教育知识普及和引导公众教育认知的社会责任。相关平台、大众媒体要积极提供高质量的专题性教育与保育课程资源,让不同年龄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可以更加方便地学习教育与保育教育知识,减少因为教育与保育知识缺乏对儿童健康成长造成的无意识伤害,提高不同年龄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教育与保育行为的科学水平。


注释:

①关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领有不同的翻译,分歧点主要是在对“亲民”的理解上。一种翻译是,教育人们亲爱人民,这类翻译可见于王文锦译注.大学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1.另一种翻译是亲(新)民,亲同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这类翻译可见于[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4.综合两类翻译,笔者认为,“明明德”是说道德品质,而如果“亲民”译作“教育亲爱人民”,显然也是“明明德”的一个内容,有点语意重复。如果“亲民”译作“让人们去旧染之污”,则是强调“明明德”之后再去推以及人,让人们去旧染之污,更合语意逻辑。

②主要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详见: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R].2013-12-27.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新闻办公室.教育部召开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会[Z].2022-09-30.

[2][7][15][2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3]胡鞍钢,王洪川.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之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

[4][5]《辉煌70年》编写组编.辉煌70年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1949-201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226-227,446.

[6]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2012-03-21.

[8]秦玉友.新发展阶段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定位与战略布局[J].人民教育,2022(5).

[9]秦玉友.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教育内涵发展战略转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

[10]赵克荣.论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1(1).

[11]“五位一体”谱华章——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N].人民日报,2021-09-08(5).

[12]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R].2013-12-27.

[13]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7(1).

[14][16]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Z].教科信〔2021〕2号.2021-08-03.

[17]谢兰荣.从“教育学”一词的演变看教育学的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03).

[18]王炳林.构建新中国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12-19.

[19]梁启超.学与术[A].汤志钧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梁启超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470.

[20][21][23]田心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科学内涵与相互关系[N].光明日报,2020-05-15(11).(下转第35页)

[22]瞿林东.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21-08-02(9).

[24]徐秀丽.中国古代家训通论[J].学术月刊,1995(7).

[25][英]赫伯特·斯宾塞.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M].王占魁,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2:26.

[27]教育部.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2022-09-14.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Strategic Design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Qin Yuyou


Abstract: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s the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has both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the world and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huge number of students in school, the pursuit of educational equity, the coordination of concept construction and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the complementarity of student development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the mutual promo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other systems have internally defined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The modernization of peopl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and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re the strategic bases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To promot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we need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and strategic supporting position of education,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nnected, coordinated and integrated, high-quality education system,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education, learning society and a learning country,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system, academic system and discourse system of pedagogy,and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and lead the public's awareness of educ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connotation analysis; strategic design


初审:赖冬梅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