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11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六期) > 正文

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路径

作者:谢小蓉 张辉蓉
阅读数:853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2年第5期

要: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评价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作用。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应扭转“唯分数、唯成绩”的评价导向,与教育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牢固结合,树立起为了学习而评价、为了改进而评价、为了发展而评价的价值取向。为此,只有厘清“谁来评价、评价什么”,即明确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同伴和家长)和评价内容(德智体美劳),才能保障学生评价的顺利开展。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的发展路径包括:关注学生的成长起点,基于安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开展全要素横向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基于形成性评价和增值评价开展全过程纵向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结果,基于总结性评价和比较性评价开展全方位立体评价。

关键词:学生评价;为了学习而评价;为了改进而评价;为了发展而评价


教育评价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1]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改革方向和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的发展走向,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故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2]学生评价是指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作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3]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作用,是评价教学效能和学校效能的重要依据。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评价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很多问题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其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破除“唯分数”的评价导向。[4]基于此,明确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厘清学生评价的主体与内容,有助于破除学生评价存在的顽疾,为学生评价改革带来新的发展路径,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落地与实现。

一、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

受传统教育评价观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强调学生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注重考试成绩,强调结果性评价,致使学生评价长期处于失衡状态。[5]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应转变评价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评价与教育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牢固结合,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改进作用。

(一)为了学习而评价

"为了学习而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1999年英国评价改革小组发布的宣传手册中。2002年,英国评价改革小组对这一概念作出了更为清晰的界定:它是指学习者和教师用来确定学生现在到底学到什么地步、目标应该在哪里以及如何更好地到达目标而收集和阐释证据的过程。[6]“为了学习而评价”是从形成性评价理念发展而来的,它是在继承形成性评价关注评价过程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的独特评价理念。[7]“为了学习而评价”的核心要义是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进而帮助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使评价活动成为帮助学生逐步完成学习目标的教学过程的一部分。[8]“为了学习而评价”应成为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相较于传统教育评价理念,“为了学习而评价”在内涵上发生了如下转变。

第一,评价主体从单一的教师主体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双重主体。“为了学习而评价”主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评价的主体,而不是仅将学生作为评价对象。[9]它要求教师预先告知学生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活动的方向,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内在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积极实现这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评价活动,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同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我评价明晰自己的学习目标、现有的学习水平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改进学习,促进自我发展。

第二,评价内容从注重学习结果转向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传统学生评价理念更为关注学生考试成绩,而“为了学习而评价”不仅关注学生考试成绩、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掌握程度,还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内容,充分注意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起点和学习途径,寻找效率最高的个性化学习的道路,突出评价活动对学习的促进作用。[10]由此可见,“为了学习而评价”不是为了测量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而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第三,评价结果从注重学生学业等级区分转向促进学生学习、鼓励学生超越自我。学习活动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进步、有所发展,那么其学习活动就可以被称为有效的学习。为了学习而评价有助于真正发挥“以评促学”的作用,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和个性发展需求,让学生能主导自己的学习。树立“为了学习而评价”的理念,有助于学生乐于接受评价、积极参与评价和有效开展自评。[11]

(二)为了改进而评价

评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为了改进而评价”(assessment for improvement)能克服当下学生评价过于重视学习结果的弊端,实现对学生学习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全方位评价,通过在不同时间节点采取不同形式的学生评价,可以有效改进学生的不足、促进学生发展。“为了改进而评价”关注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所有表现,包括课上、课下展现出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行为表现,并针对不同评价内容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评价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破除“唯分数”的评价导向,改变过度关注学生考试成绩、将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指标的现象。相较于结果性评价,增值评价更符合新时代教育对学生评价的要求。学生增值评价(students' value-added assessment.)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起点、过程、变化和结果的发展性、形成性评价,旨在测量学生发展的进步程度。[12]增值评价可以剔除影响学生学习成效但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因素,评价学生在可以改变方面的一段时间内的学业变化情况,能有效实现“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背景比努力”。[13]

基于此,树立“为了改进而评价”的价值取向的目的在于以下三点。第一,促进学生学习的改进。通过不同主体的评价,教育者可以全面详实地了解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进步和不足,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改进,真正做到“以评促学”。第二,促进教师教学的改进。学生在评价中表现出的不足,可以为教师教学策略的运用提供有效的依据,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以评促教”。第三,促进学校发展的改进。学生的发展是学校长足发展的“立身之本”,学校可以在完善各项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形成学校的发展特色。总之,学生评价能起到“以一带三”的作用,同时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改进。

(三)为了发展而评价

评价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评价需要树立“为了发展而评价”(assessment for development)的价值取向,让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指南针”。“为了发展而评价”的内涵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无时无刻不处于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以一次评价结果或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终身发展情况。

其次,只有实现全面发展,学生才能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了发展而评价”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与均衡,评价内容一方面要充分反映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素养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彰显每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最后,评价以学生的发展为尺度展开,注重的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后在身心各方面上获得的增长。[14]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各不相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以每个学生的具体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传统评价方式以成绩为基础、以分数为参照,过于重视考试结果评价,这导致了学生表现的日常性、成长的动态性和发展的差异性被忽视,[15]把学生的发展需要“掩盖”在成绩分数之中。在这种评价观的导向下,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目的不断式微。[16]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出“为了发展而评价”的三个定位。一是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评价来确定自身的发展是否达到了各级教育目的、目标的要求,是否满足了未来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是否具备了国家公民的基本素养。二是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不是工厂,教育的目的不是制造出质量、规格都一模一样的“产品”。作为独立个体,每个学生都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和特长,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育评价需要为学生个性发展创设公平和谐的外部环境,让每个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都能体现出自身的特色与优点。三是评价指向学生的终身发展。评价不仅要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基本的发展,还要培养学生长远发展需要的品格和技能,使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能具备在社会中获得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了发展而评价”的提出不仅是为了促进学生当下的发展,还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长远的发展。

(四)三种价值取向的内在逻辑

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的开展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有研究者认为全面发展存在两种理解方法:一是“达标式”理解,即要求所有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上达到规定的基本标准;二是“竞争式”理解,即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上得到同时发展,且发展程度越高越好。发展过程既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内部竞争,也包括不同学生之间德智体美劳发展情况的外部竞争。[17]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无论选取哪一种理解抑或两者兼具,都不会影响三种评价的价值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学生评价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至于学生要达到哪种程度的全面发展,取决于学生自身确立的发展目标。本文提出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的三种价值取向具有循序渐进的内在逻辑。首先,“为了学习而评价”是学生评价的基础,即通过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素养的形成,进而实现“达标式”全面发展。其次,“为了改进而评价”是学生评价的关键,即在“为了学习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改进在评价过程中显露的弱项或不足,从而实现“竞争式”全面发展。最后,“为了发展而评价”是学生评价的最终目的,即通过学生评价,帮助学生在实现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个性发展,并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三种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的确立,有助于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实践的改革与创新。

二、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的主体与内容

以往的学生评价改革往往将重心放在由注重学业评价与注重素质评价两种观念引申出来的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评价结果解释等方面的改进上,忽视了评价的主体与内容,这导致各种改革措施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18]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改革首先需要明确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这是学生评价顺利开展的保障,只有厘清了“谁来评价”“评价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选取相应的评价方法、科学运用评价结果,才能实现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改进和发展。“评价什么”和“谁来评价”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谁来评价”会直接影响着“评价什么”。[19]虽然学生评价的每个步骤都缺一不可,但明确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的主体和内容既重要且必要。

(一)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同辈群体-家长

评价主体是指参与评价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人或团体。[20]评价主体作为评价活动的实施者控制着评价活动的方向与进程,对确定评价内容、选择评价方法、使用评价结果起决定性作用[21],合理选择评价主体是学生评价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传统评价观导向下的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一般是学校、教师、家长等,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甚至在评价活动中会表现出害怕、恐惧、逃避或对立、应付、冷漠等态度。[22]学生主要处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中,在这之中与学生评价有关的利益相关者都可被视为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自身、同辈群体和家长。

教师作为学生评价的“首席”,其在学生评价中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一方面,教师作为学生评价的核心主体,其开展的评价活动及得出的评价结果是改进和发展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同伴和家长提供的评价信息,详细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学生成为评价主体能使得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更为凸显,其原因在于,学生自身作为评价主体开展的评价活动更具内在性和自发性。这在评价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学生调动评价中的一切资源来为自身服务,而且评价过程中学生形成的自主性将会影响进一步的学习和改进。[23]同辈群体可以掌握到教师和家长不易了解的学生心理、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来自同辈群体的评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也能为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提供更多素材。家长作为评价主体虽然在已有研究中常有提及,但其很难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目前仍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家长评价体系。究其缘由,家长由于缺乏相关的评价知识能力及作为评价主体的身份认同,通常仅把自己当成学生的“生活保姆”或“学习后勤者”的角色。[24]此外,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会因其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经历以及所处社会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丰富性和不稳定性,这也是家长评价得不到落实的原因之一。[25]

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要充分调动学生周围相关利益者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此保障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科学性。评价主体在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时,会基于给定的评价标准根据自身利益形成新的评价标准,并通过与给定标准相比较,得出评价结果,[26]这具体表现为两方面。第一,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各有侧重。例如,教师、学生自身作为评价主体时往往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同辈群体作为评价主体时会侧重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会侧重健康生活、身心素质、学习习惯、社会责任、劳动习惯等的发展。第二,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权重应有所不同。任何评价,一旦以主体多元化为基本准则,这就必然涉及不同评价主体在评价中的科学配比,即评价权重的问题。[27]在学生评价的主体中,教师的比重应该最大,其次是学生自己,再次是同辈群体和家长,而具体的每个主体要占有多大的比重,应该根据不同的评价导向确定,或通过研究者进行实验来确定。概言之,各评价主体之间对学生的评价可相互补充、互为佐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有效促进学习活动的改进和发展。

(二)评价内容:德智体美劳

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内容应该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依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8]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特别强调要“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29];教育部等六部门于202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明确指出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重点内容[30];教育部于2022年印发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将学生发展评价分为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艺术素养和劳动实践五项关键指标[31]。由此可见,德智体美劳已成为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德智体美劳为评价内容,范畴宽泛,涉及甚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

一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要求来划分。例如,《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将学生的品德发展分为理想信念、社会责任、行为习惯,学业发展细化为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学业水平,身心发展分为健康生活、身心素质,审美素养细化为美育实践、感受表达,劳动与社会实践分为劳动习惯、社会体验,[32]这种划分体现出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发展要求各有侧重。按照学生的发展要求进行划分可以更好地贴合学生的成长需求。根据这一标准划分学生评价的内容,需要为每个学段的学生设计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过程虽然较为复杂,工作量较大,但能体现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使评价活动变得更有针对性。

二是根据德智体美劳自身的内容体系来划分。德育的具体评价指标可分为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习惯、道德行为和道德素质等;智育分为学业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行为等;体育分为体育品德、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身体素质、运动习惯等;美育分为审美认识力、体验力、表现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劳动教育分为劳动情感、劳动认知、劳动态度、劳动兴趣、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等。[33]这种划分方式首先要确定德智体美劳自身的内容体系,再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设计评价内容,相比第一类划分方式能减少操作步骤。但根据学生的学段发展特点,制定德智体美劳评价指标体系的难度较大,因而需要保证这种划分方式能够尽可能地涵盖所有可能的情况。

在明确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基础之上,评价体系的设计者需要将二者综合起来考虑,进而厘清每一评价主体的相应评价内容。教师关注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发展情况;家长关注学生在家庭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发展情况;学生可以从自我审视的角度评价自己的发展水平;同辈群体可以从他者角度评价学生在日常相处与交流中体现出来的各方面素养。教师可以在收集其他三者评价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学生自身、同伴和家长也可以分别对学生作出评价,以此共同促进学习活动的改进和发展。

三、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的发展路径

如夸美纽斯所言,“知识、德行、虔信的种子存在于一切人类身上”,而学生评价要做的是“一种缓和的推动和谨慎的指导”[34]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要实现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改进、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应在明确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基础上,确立评价目的、评价参照系和评价标准,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在开展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起点、成长过程和成长结果,基于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将学生评价的所有要素全部联系在一起,以横向、纵向和立体等视角开展评价活动,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一)关注学生成长起点:全要素横向评价

“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35]。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条件和环境的影响,这使得每个学生的成长起点各不相同。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应重视学生的成长起点。鉴于此,这里的“全要素”一方面涉及学生的性别、年龄、民族、年级、班级、出勤率、是否留守儿童、是否单亲家庭、是否担任班委、是否本地生源、父母基本情况以及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等基本信息情况[36],另一方面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养的发展情况,以及已形成的情感、知识和技能等。横向评价是将评价对象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进行横向比较,进而了解评价对象各方面的具体发展情况。[37]也有研究者将横向评价解释为一种将评价对象与其他对象进行比较,在评价时不考虑评价对象的背景情况和今后发展趋势,只考察评价对象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的现实状态的评价方式。[38]由此可知,横向评价是判断学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的现实状态以及其在学生群体中的发展情况的评价方式。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的全要素横向评价可以通过安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来实现。安置性评价的具体操作方式为教师以问卷、访谈等方式调研学生和家长,从而掌握学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便教师识别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差异。诊断性评价则用于了解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发展情况,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参与性和非参与性观察、师生对话、小组座谈、学习交流等方式开展,同时辅之以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家长评价,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起点情况。

(二)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全过程纵向评价

在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导向下,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备受重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也明确提出“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39],这也表明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评价是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的重点和难点。纵向评价是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时间状态进行纵向比较,进而判断评价对象在一定时间内是否进步或退步。[40]纵向评价的方法要适应学生成长过程的阶段特征,评价内容是学生不同阶段的德智体美劳素养发展水平。纵向评价需要充分利用形成性评价和增值评价。形成性评价可以用来评价学生在短时间段的成长过程变化,如一节课、一天、一周内发生的变化;增值评价可以用来评价学生在长时间段的成长过程变化,如一个月、一学期、一学年、一个学段内发生的变化。形成性评价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困难与不足,通过不同主体的评价信息反馈,帮助教师和家长及时调整培养学生的手段和策略,进而促进学生对自身成长情况的认识和改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明确提出要扭转“唯分数、唯成绩”的导向,因而构建立足本土的增值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首先要明确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上的发展目标,其次基于发展目标来确立学生增值评价的评价目的,然后衡量不同评价主体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了解程度后划分评价内容和指标权重,最终由教师汇总形成增值评价结果,并将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评价目的的确立在评价活动中所具有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在,它制约着价值主体、评价视角、评价视域和评价标准的确立,从而制约着整个评价活动”[41]。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与增值评价,可以使二者取长补短,评价主体既能通过增值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也能借助形成性评价为改进学习活动提供事实支撑。

(三)关注学生成长结果:全方位立体评价

公正的学生评价需要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人类话语交往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公共的认识与统一的标准,而在于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论与错误,追求一种异质标准”[42]。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在关注学生的成长起点和成长过程的同时,也重视学生成长结果。学生作为不断成长的人,在一段时间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德智体美劳上得到了什么样的发展,是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必须掌握了解的。以学期或学年为周期评价学生的成长,既能审视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的成长情况,也能为下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参照标准、明确成长起点,如此循环往复,就会形成可持续的、全方位的学生立体评价。全方位立体评价体系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构建。一是搭建由评价内容、评价时间、评价主体构成的三维立体评价体系。例如,构建一个评价内容是x轴、评价时间是y轴、评价主体是z轴的三维坐标体系,在坐标中记录不同评价主体对学生在不同时间点的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情况,这样可以直观地了解、总结学生的成长情况。为了解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学习的最终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对学生成长起点和成长过程的评价,运用总结性评价公正、客观地判断学生的成长结果。通过长时间的评价数据记录,三维立体评价可以清晰地呈现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发展情况,进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二是搭建由成长起点、成长过程、成长结果构成的立体评价体系,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清晰地掌握学生在整个成长阶段的发展情况。在这一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既可以利用比较性评价了解学生在成长起点、成长过程与成长结果中的进步与退步,还可以了解不同起点的学生在成长结果上的差别,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改进方向。同时,可以利用比较性评价了解学生之间的发展差距,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身的发展。开展评价过程需要做到“面面俱到”,评价主体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起点、过程和结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评价的真正作用。

总而言之,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评价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是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改革的重要推手,能有效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的改革发展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43],坚持“为了学习而评价”“为了改进而评价”和“为了发展而评价”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出学生评价应有的作用与功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注释:

①作者简介:谢小蓉,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张辉蓉,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②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重庆市教育评价改革研究”(02-ZD-01);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课题"新时代小学生增值评价体系研究”(BJZK-2020A3-20017)


参考文献:

[1]肖磊.学生评价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19(24).

[2]刘志军,徐彬.论我国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体系的建构[J].中国教育科学,2022(2).

[3]田友谊.当代学生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4]柯政.学生评价改革的难为、应为、须为[J].教育发展研究,2021(18).

[5]刘志军,熊杨敬.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生态的失衡与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7(9).

[6]Assessment Reform Group. Assessment for learning:10principles [R].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2:2-3.

[7]叶倩,何善亮.“为了学习的评价”的基本理念与实践要求[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6(3).

[8][10]韩宁.从关于学习的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评价[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9(8).

[9]冯翠典.“为了学习的评价”:一种新的教育评价理念[J].基础教育课程,2010(7).

[11]袁益民.为了学习的评价:教育评价哥白尼式的中心转移[J].江苏教育,2021(6).

[12]谢小蓉,张辉蓉.五育并举视域下学生增值评价的发展困境与破解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1(11).

[13]辛涛.“探索增值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小学管理,2020(10).

[14]徐朝晖,张洁.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困境追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

[15]宋乃庆,肖林,罗士琰.破解“五唯”顽疾,构建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观: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11).

[16]郑智勇,宋乃庆.新时代基础教育增值评价的三重逻辑[J].教育发展研究,2021(10).

[17]柯政.学生评价改革的难为、应为、须为[J].教育发展研究,2021(18).

[18]苏启敏.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94-195.

[19][26][27]刘丽群,刘桂君.谁来评价高中综合素质: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8(1).

[20][21]蔡敏.论教育评价的主体多元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1).

[22]张敏.学生评价的原理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3.

[23]彭亮.学生成为教学评价主体的探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6).

[24][25]唐松林,张辰宸.两种外在教育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差异、辩证与对话[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8]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364.

[29]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

[30][32]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EB/OL].

[3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EB/OL].

[33]谢小蓉,张辉蓉.五育并举视域下学生增值评价的发展困境与破解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1(11).

[3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2.

[3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55.

[36]谢小蓉,张辉蓉.五育并举视域下学生增值评价的发展困境与破解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1(11).

[37][40]马永霞.教育评价[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37.

[38]姜凤华.现代教育评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6-7.

[39]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

[41]冯平.评价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84.

[4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知三联书店,1991:7.

[43]陈重穆,宋乃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兼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J].数学教育学报,1993(2).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Student Assess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Xie Xiaorong  Zhang Huirong


Abstract: Student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occupies the coreposition in the whole educational assessment system. It is a key tool to guide, diagnose, improve and motiva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student assessment of basic education should reverse the orientation based only on score, firmly go with the need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 the orientation of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al, it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subject ( teacher, student, peers and parents) and content ( moral, intelectual, physical, aesthetic andlabor ) of assessment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cess of student assessment.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student assess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s as folows. First, payattentionto the start of student growth and carry out all-factor horizontal assessmentbased on placement assessment and diagnostic assessment. Second, pay atention to the growth process of students and carry out the whole-process vertical assessment based on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value- addedassessment. Third, pay atention to the growth results of students and carry out all-round three-dimensional assessment based on summative assessment and comparative assessment.

Key words: student assessment;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assessment for improvement; assessment for development


初审:王丽红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