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共同历史记忆具有共有性、时代性、建构性和凝聚性等鲜明特征,对展示中华文化符号,体现中华民族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重要的载体依托、桥梁支撑和价值彰显作用。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是由各民族共同拥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书写的革命文化、共同弘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符号和标识等组成,是各族人民的感情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需要我们守护、传承、阐释和弘扬。
关键词:历史;共同记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引领导向,是新时代新征程民族工作的“纲”[2]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是“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3]。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的真实记录,是先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和结晶,它昭示着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光明与希望,是最厚重、最深沉的共同记忆。共同历史记忆具有情感、认同、建构和凝聚等功能,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化中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支撑和价值性共振作用。
一、共同历史记忆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一)共同历史记忆的内涵
历史本身具有记忆的功能,它是指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事,并对以往事情的记载和描述。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首次提出“历史记忆”他认为“在历史记忆里,个人只有通过阅读或听人讲述,或者在纪念活动和节日的场合中,人们聚在一块儿,共同回忆长期分离的群体成员的事迹和成就时,这种记忆才能被间接地激发出来”[4]。也就是说,历史记忆属于集体记忆,它可以通过听人讲述、纪念活动和法定节日等方式存续、唤起和传承。中国台湾历史学家王明珂认为历史记忆还可以依靠图书馆里的典藏、山川河流蕴含的神话、民间口传歌谣与故事、文物古迹等保存、增强、重访和唤起[5]。这说明了历史记忆不仅可以通过神话传说、纪念活动、法定节日等非物质的形式承载与展现,还可以通过文物古迹、自然地理、图书馆藏等物质的形式传承与唤醒。哈布瓦赫与王明珂关于历史记忆的论述,为共同历史记忆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认识。
当前,学界关于“共同历史记忆”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和定论。赵琼从概念的“构件”入手,认为共同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同体成员对共有祖先的追述,这将有利于共同体塑造、强化成员认同感[6]。赵汀阳的论述扩大了共同历史记忆的组成范围,并强调其建构功能,认为历史记忆包括共同体的苦难辉煌和经验教训,是一个共同体值得追忆的事情,这有助于对共同体文化身份的构造[7]。倪永杰从国家统一的角度论述了共同历史记忆的功能和作用,分析了“台独”的存在是造成两岸共同历史记忆断裂的根本原因,建议两岸以增强历史连接为基础,通过梳理共同历史记忆形成两岸共同的历史观,从而创造新的共同历史记忆[8]。李静则阐释了“共同记忆”的内涵论述了共同历史记忆的价值意蕴认为共同记忆是共同体共有的、在一个群体或集体中大家共享、共传并共建的事或物,中华民族凝结成一个共同体最为显著的心理特征就是有共同的历史记忆,这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9]。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共同享用、共同传承的历史记忆,以神话传说、纪念活动、法定节日、名胜古迹、文献记载、自然地理、建筑物、文物等物质或非物质的形式为载体进行保存、唤醒与传递,使成员们在追溯历史、共享往事的过程中,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从而更好地使大家接受并珍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符号、视觉形象、情感依托和精神标识,这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建构和价值共识起重要作用。
(二)共同历史记忆的主要特征
1.共有性
共有性是共同历史记忆的本质属性。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共同拥有的事物,它是不同个体或群体相互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10]。从事物的哲学定义来讲,事物是事情和物体组成的统一整体。记忆的对象是事物,其含义是指对过去事物的印象,而共同记忆是“共同体共有的、在一个群体或集体中大家共享、共同传承并共同建构的事或物”[11],这不仅强调了共有性是共同记忆的根本属性,还说明了共有性是共同记忆的首要特征。共同历史记忆也不例外,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共同经历的所有历史记忆,主要包括苦难与辉煌的记忆、物质与精神的记忆。如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有许多辉煌的时刻,秦始皇“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唐玄宗开元盛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明朝郑和下西洋,“通好他国怀柔远人”;新中国成立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建美好家园,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等。这些各民族共同的经历凝结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感情,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共同历史记忆共有性特征的内涵还可以通过三个维度来阐释:一是共同性。共有历史记忆是一个共同体共同创造的精神成果,属于共同体成员所有,是集体记忆,其中共同性贯穿共有历史记忆的全过程,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意义。二是共享性。共有历史记忆的共享性体现在同一段历史记忆可以供不同个体和群体共同享用,前人创造的历史可以供今人和未来人共同追忆,一个国家和民族创造的历史可以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共同分享。三是共创性。共有历史记忆的共创性可以解释为多民族、多人或集体共同追忆、描述、书写历史记忆的特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共同创造的历史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彰显着共创的特质。
2.时代性
民族性与时代性是历史的基本特征,是历史创造和存在的两大支柱。历史的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所创造和享用的历史具有与其他民族历史相区别的特色和个性。历史的时代性是指一个民族所创造和存在的历史具有时代特征,代表着时代特色,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历史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是辩证统一的,民族性是时代性的前提和基础,时代性又为民族性注入新鲜血液。也就是说,任何历史都是由某一具体的民族共同创造的,因而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又是在不同的时期具体地被创造而存在,因而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样,共同历史记忆也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共同历史记忆的时代性内涵可以通过三个维度进行阐释:一是存在的时代性。任何一段共同历史记忆都存在于具体的时代之中,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共同历史记忆。二是创造的时代性。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都是在具体的时代被创造出来的,而每一个时代都在不断创造着各种共同历史记忆。三是扬弃取决于时代性。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共同历史记忆的传承与磨灭在不断重复着。
3.建构性
建构原属于建筑学词语,是指建筑起一种构造有美化、建立、健全的意思。后来被应用于文化研究以及社会科学和文学批评的分析上,具有建立的意思。与建构相对的是解构,其意为分解、消解、消除等,这一概念源于海德格尔著作的《存在与时间》它适用于任何研究领域和实践。建构是一种理性的、漫长的过程,解构却是一种任性的、瞬间消失的过程。在共同历史记忆建构和解构关系的处理上,应采取既坚持解构性的建构性,又固守建构性的解构性原则,使两者保持适当的边界和必要的张力。而在共同历史记忆建构和解构的关系上,应以建构为主,解构为辅,建构包含解构,解构则受建构的支配和统摄。如以共同历史记忆建构国家或民族认同时,必须以其建构性特征为主导,强化历史和文化认同,解构和甄别被人随意歪曲、篡改、编造、夸大的历史,保留真实、具体、鲜活、完整的共同历史记忆。
4.凝聚性
凝聚的意思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心血等集中地体现在某一事物上[12]。历史是某一民族和国家编写的,其本身蕴含着向心的力量和共同体的品质,共同历史记忆也是如此。共同历史记忆是国家和民族认同赖以形成的根基,它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体验和共同情感,对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增强成员归属感起着核心作用。从精神层面来看,共同历史记忆的凝聚性是一种昂扬向上的价值取向,它能唤醒一个国家和民族所有成员共同经历的苦难辉煌记忆,并散发出强烈的感召力,从而凝聚起国家和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一种向上的合力。历史上,所有的民族复兴运动都有赖于共同历史记忆的凝聚性特征和集体性归属。当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唤醒中华民族共有的灿烂辉煌、华彩夺目、彪炳青史的历史记忆,激发家国情怀,凝聚民族情感,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3]从而汇聚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二、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构成
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是千百年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符号和视觉形象的结晶,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强化着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血脉。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是由各民族共同拥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书写的革命文化、共同弘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符号和标识等组成。
(一)各民族共同拥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和标识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是保存前人的成就并在现代生活中以历史遗产的形式展现。作为中华民族为适应自然、人文地理环境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而创造、积累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就像一个不断吐故纳新的生命体,具有继承发展性特征。历史上的多次民族大交往、大互动、大迁徙、大交融不仅成为了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传播、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还成为了增强中华文化共性与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综汇百家悠长、兼集八方智慧的特点[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绚丽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1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孕育发生到雄壮强大经历了不断吸收、变革、更新、整合的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最终凝练为中华民族的标识符号,主要由古代哲学、传统美德、语言文字、古代文学、书法绘画、乐舞戏曲、传统节日、传统礼仪、衣冠服饰、饮食文化等构成。这些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共同享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志性符号和视觉形象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维系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团结和发展,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而屹立不倒。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鲜明特点,并对中华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在世界文化交融激荡中汇聚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从而更好地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时代价值和时代特征。
(二)各民族共同书写的革命文化的符号和标识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在各民族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的革命历程中逐步觉醒。英国率先用鸦片和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紧跟其后,纷至沓来,他们肆意侵略、奴役、瓜分、欺凌中国。任人宰割的中华民族蒙受着巨大的耻辱,人民毫无尊严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从那时起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患难与共,拿起手中的武器,共御外敌,但是都未能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的革命面貌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结束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推翻了压在各族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更是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各民族在保家卫国的革命斗争中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和标识,彰显了英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历史符号和文化形象。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大疫情相互叠加影响,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战略安全环境不断恶化,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我们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丰富中华历史符号和文化形象的内涵。
(三)各民族共同弘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符号和标识
各民族共同弘扬的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历史是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后,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并探索适合我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指引了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小康社会已全面建成,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科学社会主义在我国焕发出强大生机与活力,同时,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思想理论、标志性事件、英雄人物、感人事迹和伟大精神等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共有共享共创的历史记忆,发挥着积极的方向引领和实践指导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要积极总结运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主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诠释好、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奋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精彩、真实、感人的中国故事,强化各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四)各民族共同创造伟大民族精神的符号和标识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接受的思想品格、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理想境界等,是这个民族在历史上长期共同生活与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和思想感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心态和气质,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16]。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信念弥坚、屡遭入侵而巍然屹立、饱尝艰辛而斗志昂扬、文明延续而未曾中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在维系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孕育形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17],这充分肯定了伟大民族精神的历史作用。他还从“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18]四个方面,深刻揭示了伟大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赋予了民族精神新的时代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近代以来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足以印证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也足以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成果和共有历史记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培育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充分发挥其向心力、感召力、凝聚力的作用,使我们在复兴之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更好地彰显伟大民族精神的符号意义和形象价值。
三、以共同历史记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重要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共同享用、共同传承、共同弘扬的历史记忆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是凭空想象的,而是由共同的政治立场、历史记忆、价值取向、文化鉴赏、生活追求等要素构筑而成的。
(一)共同历史记忆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和底色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文化、重要的历史事件、杰出的历史人物、伟大的民族精神和辉煌灿烂的文明,主要通过历史和文化符号记载、传承、弘扬并发展。共同历史记忆是物质的代码更是精神的代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必然建立于共同历史记忆基础上并加以巩固和强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依靠共同历史记忆汇聚和体现。共同历史记忆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素和组成部分,贯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全过程。共同历史记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最好的见证,是诠释历史发展和民族精神的“活字典”,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标志。作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共同享用、共同传承的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是呈现过去、面向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介体,是唤醒中华民族集体意识、价值追求和行动意志的积极力量[19],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代际传递打下了坚实基础,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永恒底色。共同历史记忆本身是共同体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目前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对于各族人民而言,能够使大家手拉手、心连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能够唤醒、激活大家共有的历史记忆,在共创、共有、共享、共传、共生、共情中感受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苦难与辉煌,更加懂得珍惜现在和未来,努力提升建设中华民族美好精神家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共同历史记忆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桥梁和纽带
历史是一条滚滚流淌永不回转的河流,是一条记录着无数辛勤劳动者命运的河流,是一条记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河流。历史证明,越是拥有和珍惜共同历史记忆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其文化发展就越繁荣,文明积淀就越深厚;越是懂得敬畏和铭记共有历史记忆的民族,其凝聚力和向心力就越强。中华民族共有历史记忆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产生,是各民族共同缔造、传承和巩固的,它纵向贯穿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起源、形成、发展的事实感知和记忆唤醒,激发情感共鸣;横向联通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识别和内心认同,从而增强中华立场、站位和共有精神家园意识。回溯中华历史,在辉煌面前,中华各族人民皆以国家富强为荣耀;在苦难面前,中华各族人民皆以民族复兴;为使命在未来面前,中华各族人民皆以团结奋斗为力量。质言之,共有的历史记忆是连心桥,是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纽带[15],它架起了连接个体与共同体的桥梁,促进了共同体成员之间的情感交融,没有共有历史记忆这个重要的感情媒介,就会失去成员与共同体之间的联动和同频共振的基础,不通过共有历史记忆这个基础孔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将较难推进。
(三)共同历史记忆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凝聚和向心力量
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是民族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历史是精神的展开,精神是历史的升华[20]。一切历史都是精神史[21],精神通过历史的形式展现自己本身的内容,具有民族凝聚、思想激励和价值整合功能。共同历史记忆是人心相通的桥梁,具有鲜明的共有性、时代性、建构性和凝聚性特征。没有共同历史记忆就难以产生情感共鸣,没有共同情感就难以形成价值共识和民族认同。作为精神载体的共同历史记忆不仅是一种精神的现象、过程和创造,还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精神家园的承载体和民族要素的构成体,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和维系一个民族的重要纽带,通过共同历史记忆凝聚民族感情、唤醒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归属感、提升民族认同感是其魅力和价值所在。共同历史记忆与精神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唤醒和强化共同历史记忆,有利于通过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认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四、以共同历史记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各族人民的感情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从共有历史记忆中汲取精神养分,内化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认同力,因此我们要守护、传承、阐释和弘扬共有历史记忆。
(一)守护共同历史记忆留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22]共同历史记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基因和根脉,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勿忘共同历史记忆才能更好地开辟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依靠共同历史记忆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一路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开发和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并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与之共生并存的承载着共同历史记忆的物质或非物质遗产,有文物古迹、经典古籍、思想文化、道德规范、历史名人、科技教育、生活习俗等理应被全体中华儿女用心、精心、细心守护[23]。“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24]。这就需要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专家、网络、媒体和个人等多方主体积极参与、共同发力,在摸清家底、分类保护、精准保护、修缮提升、研究阐释、活化利用、传承弘扬、法治保障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加大保护力度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血脉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二)传承共同历史记忆发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桥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25]共同历史记忆是一个民族的根脉,它事关一个民族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伴随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而来的历史自信、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一个民族抛弃历史、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可能团结统一、一致对外,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知道共同历史记忆的重要性;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知道共同历史记忆的价值性。中华民族共有历史记忆由各民族交融汇聚而成,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共同享用、共同传承的。历史上,共有历史记忆在促进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缔造统一多民族中国、推动中华文明发展与延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段时期以来,在共同历史记忆代际传承弱化的情况下,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大搞历史虚无主义,他们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大做文章,竭尽抹黑、丑化、污蔑、解构之能事;有的还发表虚假或误导性言论,认为中华民族史就是汉民族史把自身的民族自外于中华民族,否认各民族拥有共同的历史和历史记忆。他们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削弱我们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自信瓦解我们的政权根基,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当前我们亟需加强中华民族共有历史记忆的保护与传承。历史教育可以激发爱国情怀、培养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是传承中华民族共有历史记忆的主渠道。我们要将历史教育纳入全国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着力推动中华民族共有历史记忆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单位、进镇街、进社区、进村庄、进万家,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让中华民族共有历史记忆深深融入各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使历史真相不再被别有用心者所掩盖。如此才能让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代代相传、弦歌不辍,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桥梁纽带。
(三)阐释共同历史记忆夯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26]。中华历史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蕴含的思想精华、智慧、经验、教训和启示,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蕴藏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生活习俗和治国经验等,可谓多姿多彩、无比丰富。从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到孔子开创儒家学派,从中文汉字、唐诗宋词到武术京剧、音乐舞蹈,从节日、服饰、建筑到饮食、中医、丝绸。无论是大同思想、民本思想、平等思想、和平思想、德治思想、革新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等治国经验,还是克己奉公、仁爱兼利、礼义廉耻、勤俭持家、崇德向善、修身自律、夫妻和睦、孝悌忠信、尊老爱幼等道德观念,这些都是基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才形成的中华民族共有历史文化符号,是建设美好精神家园的宝贵精神财富。时至今日,它们仍然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民族共有历史记忆,为夯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做好准备。当前,从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来看,总体而言,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研究亟待拓展深化,其内涵、特征、功能、价值、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实现路径等不够充分。这就需要重点统筹全国各地高校、各级党校、社会科学院、党史研究院等相关研究资源,通过设立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研究中心、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学术论坛等形式,加强协同攻关,汇聚研究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合力,推动形成一批有价值、可操作、能落地的研究成果。
(四)弘扬共同历史记忆增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同力
“一个特定的历史日期被选出来作为一个神秘的开始事件的标志,这就发展出了一种持久的、作为国家记忆的卡里斯马”,“民族的历史记忆其强有力的情感力量在几个世纪通过仪式化的演示得到反复激活”[27]。重大的时间节点、历史事件、仪式活动等可以唤醒一个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这对传播一个民族的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民族历史文化情感的建构和身份认同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节日和纪念活动本身就包含着时间、事件、仪式等要素,而且互动性强、群众参与度高,可以促进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节日文化共享以及共同历史记忆的传承与弘扬。因此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认同力而言,我们需要培养各民族共同参与中华节日和纪念活动的意识,弘扬共同历史记忆无论是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中国法定节日,还是马克思诞辰、恩格斯诞辰、毛泽东诞辰、学雷锋、香港回归、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等纪念日;无论是汉族的元宵灯会、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维吾尔族的麦西热甫,还是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节、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都需要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和共同互动。另外,我们还要让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表达形式和弘扬渠道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具体地讲,就是要适应各族人民群众的价值需求、传统习俗、宗教信仰、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道德规范,通过小说、戏剧、美术、歌舞、电影等各种形式,运用报刊、书籍、电台、电视台、抖音、快手、微视、微博、小红书等各种载体,借助学校、家庭、博物馆、美术馆、互联网、图书馆、革命旧址等各种阵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共有历史记忆,让各族人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并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凝聚力和认同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22-10-26(03).
[2]郑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院校课程思政建设[J/OL].民族学刊.
[3]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光明日报,2021-08-29(01).
[4][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3.
[5]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历史研究,2001(05).
[6]赵琼.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历史记忆问题——以对共有祖先的追述为视角[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03).
[7]赵汀阳.历史观:一种文化还是一种知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04).
[8]倪永杰.增强两岸历史连接形塑美好共同记忆[J].台声,2015(13).
[9]李静.共同的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J].中国民族教育,2020(12).
[10]李建军,马瑞雪,周普元.论情感传播的特点和原则[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
[11]李静.共同的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J].中国民族教育,2020(12).
[12]大辞海编辑委员会.大辞海.语词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2486.
[13]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光明日报,2021-08-29(01).
[14]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
[15]李建军,张玉亮,李宗赫.以语言的内聚性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OL].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6]陈立新.世界变局与历史观的复兴[J].中国社会科学,2021(04).
[17]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N].光明日报,2020-09-30(01).
[18]人民日报评论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论习近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2018-03-22(05).
[19]李雅玲.以历史记忆建构国家认同的三重维度论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20(01).
[20]岚山.人民网评:历史莫敢忘吾辈当自强[EB/OL].(2021-10-25)[2022-10-25]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1/1025/c223228-32263109.html.
[21]林贤治.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1.
[2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01(02).
[23]熊文景.以历史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
[24]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N].光明日报,2020-05-13(01).
[25]习近平.在保护与传承中凝聚强大的前进定力——习近平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福建纪事[N].光明日报,2021-08-02(04).
[26]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N].光明日报,2022-05-29(01).
[27]阿莱达.阿斯曼,陶东风.创伤受害者见证(上)[J].当代文坛,2018(01).
初审:杨 静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