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教育思想网》2018年10月11日 作者:郭山
教育应该让谁“满意”?当然该让“人民”满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近年教育界的共识。为“人民”办教育是天经地义的理论正确,让“人民满意”是各级学校的办学宗旨。
问题是,“人民”是个复杂的想象共同体,均匀、单一、同质化的“人民”并不存在。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层,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现实中的“人民”由无数个利益、价值、文化、素养各不相同甚至相互抵触的“团体”“个人”组成,教育诉求大相径庭,甚至判若云泥。所以,办教育往往陷入两难,甚至多难的尴尬。让这一批“人民”满意了,往往就惹恼了另一批“人民”。
比如,公办学校要“减负”,下午三点半放学,部分人民拍手称快,因为他们正要送孩子去兴趣班提高班,另一部分人民怒火中烧,因为他们或没时间接送孩子,或没钱送孩子上补习班;整治课外补习机构,一部分没钱上补习机构的人民纷纷点赞,另一部分有钱的人民则公开反对;取消学科竞赛,按学区摇号招生,孩子学习平平的普通家长欢天喜地,孩子有学科特长的学霸家长捶胸顿足。
教育从来没有像现在如此“众口难调”。世上难得两全策,不负如来不负卿。教育要想让所有“人民”满意,不仅不现实,也不可能。若能让大部分“人民”基本满意,就谢天谢地了。
一、少数“人民”绑架了多数“人民”的教育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理想;办“家长满意的教育”是现实。
当下,理论上看是政府、校长、老师在办教育,实际上是家长们在办教育。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越来越被家长影响;学校的办学行为、措施越来越被家长绑架,这是显而易见的现实。
绑架一:减负
减负的最大阻力不是来自师生,也非政府,而是家长。往往是政府和学校减负,家长强烈要求“增负”。前段时间,教育部在两会期间出“减负”新政,引发抵制的声音,不少主张“增负”的文章一度刷屏。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减负”是一场巨大“阴谋”:“减负”是富人针对穷人家孩子的一场阴谋,想堵塞穷人家孩子的上升通道;“减负”是西方国家摧毁中国教育的巨大阴谋,想削弱中国的核心竞争力。
最近有个真实案例:本地某初中,学生早上七点半到校,下午五点放学,部分初三家长围堵学校,要求晚上七点放学,因为当地某民办学校是晚上八点放学。有这么多亲生父母拼命剥夺孩子游戏和休息的权利,这个世界怎么了?
从概率论来说,按现行的“成功”标准(上名校、考名牌、一线城市有房有车),无论家长和孩子如何拼命,绝大多数孩子将毫无悬念地成为失败者。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结果可能是“输在终点线”,“病在起跑线”甚至“疯掉在起跑线”。
绑架二:补课
政府禁止学校补课,尤其是利用节假日补课。可现实是,绝大多数普通高中和部分初中,都在假期疯狂补课。有的学校一周休息半天,有的两周休息一天,有的一个月才休息一天。不补课不行,因为别的学校在补,不补课的学校甚至遭到家长“投诉”。
一次,笔者接到某家长的电话:
家长:老师,为何不利用午休让学生集中在教室学习?
老郭:学生需要适当休息,劳逸结合。
家长: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就好了,剩余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写作业,老师一边维持纪律一边辅导。
老郭:老师也需要休息啊。
家长:听说某某学校就是这么做的,人家学校成绩可好了,你们要多学习。
老郭无语凝噎。
绑架三:教育收费
现在的学校只要涉及“收费”,往往遭遇投诉。
收取一定的教辅资料用费(比外边书店便宜),家长投诉学校增加学生经济负担;学校只好推荐相关教辅,又投诉老师和书店串通;老师不再推荐特定教辅,家长投诉老师不负责任;过去节假日补课适当收费(比补习机构便宜太多),又被投诉“乱收费”;学校不补课了,家长又投诉学校不负责任。最后,逼得不少学校免费补课。
绑架四: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游是学生时代最宝贵的财富,也是达成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春游、踏青、学雷锋都是80后、90后满满的回忆。可如今呢?一是为了所谓“安全”,二是担心被“投诉”,这些教育内容都淡出了。有的学校要求在校园内开展学雷锋活动,每到三月份,老师办公室一天能被学生擦几十遍,而一出校门几十米,遍地垃圾无人问津;有的地市规定,校外活动一律上报市教育局,导致不少学校不敢组织任何校外活动。这自然是部分学校和主管部门出于免责的“懒政”,同时也凸显了家长们“投诉”的巨大威力。
绑架五:体育课和体育竞赛
教育不能没有体育,没有体育的教育不仅是残缺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体育活动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意外伤害。欧美国家很少会因此投诉学校,可我国却有不少奇葩“人民”,孩子在学校出现轻微的跌打损伤,家长提出天价索赔者不乏其人,诉诸于法院的也不罕见。
如此一来,跳山羊、掷沙包、跳大绳、三级跳、铁饼、单双杠、3000米、越野长跑、足球赛先后退出了体育课和体育比赛。有的小学为了避免学生课间奔跑导致跌倒,甚至规定学生课间不能下座位,上厕所的同学需要举手“报告”才能下座位。如此的“圈养”教育也可以说是少部分家长绑架的后果。
可见,由于民粹主义的强大影响力,会哭的家长有奶吃,少数会闹的“人民”可能会绑架多数沉默的“人民”。现在学校有成为“无限责任公司”的趋势,“无限责任”意味着“无限风险”,部分学校出于免责和自身安全的考虑,放弃应有的职业操守和教育立场,逐渐向“佛系学校”转变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影响教育方向的从来不是学生和老师,过去是政策,现在又加上了资本,这二者都开始服务于“人民”中的部分家长。很简单,政策的目标是要赢得政绩,而政绩的重要标志是家长的“口碑”;资本的目标是获取利润,而利润全靠收割家长的“焦虑税”。
当然,家长内部,也不都是急功近利、患得患失、三观不正的焦虑“人民”。明辨是非,目光长远,心胸宽广的“人民”仍然是主体。只是,这部分家长是“沉默的大多数”。毕竟,“投诉”的成本无限低,而解决“投诉”则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此以来,多数“人民”被少数“人民”绑架,也就不奇怪了。
二、教育不应过分强调“功能”
著名教育学者吴非老师说: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办为民族国家的未来负责的教育,也要办为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教育。这实在是切中时弊。所以笔者以为,健康的教育要兼顾家长的功能需求、孩子的体验需求、老师的职业需求,同时更要承担终极使命。
下图:教育的“功能”与“体验”的组合关系。
现实是:当下的基础教育过于强调功能需求,忽略了孩子的体验和感受;现在的中小学迎合家长的功能需求,牺牲老师的职业体验;管理层过分突出教育的短期效果,淡忘了“百年树人”的长期使命。教育在博弈中逐渐扭曲,距离“立德树人”的初心可谓渐行渐远。
教育片面迎合家长,未必能让学生满意,让老师满意,未必有利于民族国家的未来,甚至最终也难以让被迎合的家长获得真正满意。
孩子的成长是家长、孩子、老师、政府共同的事业,三者的目标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实践中,四者的目标却又严重错位。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博弈的参与者会选择短期利益优先的策略。即:家长更关注教育的提分功能,孩子更在乎教育的体验,教师更关注职业回报,政府更关注执政政绩和社会和谐。
因此,为了让孩子“增分”,家长可能会选择牺牲孩子的“体验”;孩子们为了“快乐”体验,可能会逃避家长和老师的高压;教师为了谋求职业回报,可能会迎合家长;学校为了生源和考核,往往选择迎合家长;政府为了政绩的短期利益,往往也会选择满足家长。博弈的最终结果是,几乎全部压力都堆到孩子身上,这一代人的教育成为了纯“单一应试功能”教育,出现了以下弊端:
其一,教育的功能日趋狭窄化。德智体美劳只剩下智育,智育只剩下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只剩下解题训练,全面发展退化成为片面发展,全体发展堕落为尖子生发展。高分高能是传说,高分低能不稀罕,低分高能被消灭,低分低能很普遍。
其二,学生学习、家长陪学、教师教学的体验日趋痛苦化。
学生:学生学习时间无限延长、作业无限增多、考试无限频繁、心理疾患学生日益增多,频频发生自残自虐甚至自杀事件,部分学生在重压之下和老师家长发生暴力冲突,酿成悲剧。
家长:家长陷入舍命陪学习、玩命陪作业、重金购买课外补课的状态,为陪孩子写作业,不少家庭几代人轮番上阵,陪出心脏病的已不是传说。
教师:教师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工作时间无限延长(很多学校的班主任开启7*24小时,白加黑工作模式。),职责无限扩大,工作独立性无限缩小,同时其物质和精神回报双重劣化,年轻男性教师比例锐减,普通中小学教师清一色“娘子军”,这正是教师职业回报恶化的例证。
其三,教育从育人不倦变成毁人不倦。教育的本质是发现人,成全人,如果教育成了限制人,毁灭人,那就走到了反面。大量学校正沦为剥夺学生学习能力、湮灭学生学习兴趣的流水线,此种学习正在批量制造大量识字的文盲,此等教育由薪火相传、文明传承的工具堕落为毁灭文化、摧毁文明的帮凶。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应该是慢的艺术,可是压力和焦虑使教育参与者失去耐心。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去年有家长致电某老师:孩子想提升文化课分数,能否辅导两小时,提高三十分。急功近利已到愚昧无知的程度。
三、教育如何回归“初心”?
第一,需要凝聚常识。
凝聚共识需要理性,回归初心需要合力。尽管要让利益不同的各种“人民”认同教育的最大公约数十分困难,但还是要普及常识,尤其是普及孩子成长的基本常识,最大程度批判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对教育常识的蚕食。批判的武器从来进程缓慢,思想的启蒙仍然艰难,教育常识需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第二,需要多维评价。
部分“人民”能够绑架教育的办学方向,关键还是重知识、唯分数、唯结果的评价体系起决定作用。新高考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建立综合评价的录取体系,把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业水平、综合素质和高考成绩结合起来,实行多维度综合评价的录取制度。多维评价的录取制度,会引导家长和学校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一定程度上遏制唯分数论导致的教育功能窄化和学习体验劣化。在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的当下,此项改革会十分艰难,但无疑已行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第三,需要教育定力。
家长需要定力,要放宽视野,从更宽广的领域,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既然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舍命拼搏,也该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理性准备。“望子成龙”固然可以理解,“防子发疯”自然也须提防。
学校和老师需要定力,回归教育规律和教育常态。如果家长无法遏制短期牟利的教育冲动,学校就该坚守教育底线,而不是与家长合谋。
监管部门需要定力。一是对于某些“人民”的所谓“投诉”,要理性看待;二是对学校和老师的业绩考核,淡化结果评价,加强政策监管;三是切实落实教育法规。教育法规汗牛充栋,但大多是“软法”,期待国家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教育界的“雾霾”,像落实“八项规定”一样落实教育法规。
也许,有一天,支撑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排名,而是兴趣;推动家长择校的不光是分数,还有孩子的爱好;鼓舞老师工作的不仅是奖金,还有职业的热爱。可能那一天,遥无可期,但是那一天,值得努力。
责任编辑: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