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24期 作者:王坤 张敏 王胜男
摘 要:回顾中国劳动教育70年研究历程,旨在为未来的劳动教育研究提供必要的知识图谱。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已有研究成果中的热点话题涉及劳动教育理论、劳动教育内涵、劳动教育价值、劳动教育的问题、劳动教育的现实路径五个方面。70年探索进一步明晰了劳动教育的理论内核,强化了多元化和本土化研究,有效促进了劳动教育的发展,然而劳动教育研究也凸显“号召”富于“行动”,“守旧”多余“创新”,“分散”胜于“集中”等问题。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要加强职普衔接研究、闲暇教育和消费教育研究、教育实践研究、完善劳动教育体系研究,强化研究的问题意识,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的深入充分发展。
关键词:新中国;70年;劳动教育;理论发展;知识图谱;职业教育
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之本,它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还为人类精神世界提供营养。劳动教育是我国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再一次强调了劳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总书记的讲话激发了学术界对劳动教育研究的新热潮。
一、研究概况
笔者运用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对1949年至2019年4月1日之间的文献进行分析。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中,检索条件为“主题=劳动教育”,采用模糊匹配的检索方式,最终获得3637篇文献。在中国知网开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中,将检索的全部文献纳入其中进行结果分析。根据研究需求,笔者主要对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1.“劳动教育”总体文献发表年度趋势
由图1(图略)可知,研究成果总体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我国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为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培养大量劳动者。这时劳动教育逐步受到重视,但在1980年之前,相关研究文献还是较少。在1980—2008年之间研究文献数量有所起伏,但研究总体数量较多。2008年以后,劳动教育发文量持续升高,并在2012—2016年出现明显的研究高峰。
2.“劳动教育”研究学者
由图2(图略)可知,研究劳动教育排在前30位的专家最低发文数量为3篇,最高的是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赵荣辉教授,发表文献数量为10篇。从劳动教育研究学者的主要来源机构可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成果丰硕,30位学者中就有2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从学者来源所在单位地域可知,北方研究较多,南方较少,但总体来说,全国大部分地域都有覆盖。根据知网上学者研究劳动教育的时间分布特征来看,多数学者是在2000年之后进行研究。
3.主题词聚类分析
由图3(图略)可知,与劳动教育紧密相关的高频词有“教育”“劳动”“素质教育”“生产劳动”“劳动技术教育”“大学生”等,此外还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策”“德育”“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等重要词汇。
二、新中国成立70年劳动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知网上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所显示的总体文献发展趋势、重要时间节点和劳动教育总体发展历程,建国70年劳动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学习过度阶段(1949-1959年):劳动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1.学习改造时期
这一阶段,中国开始引进苏联教育理论,全面学习其教育体系,积极宣扬凯洛夫劳动教育理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全体国民五项公德应当包括“爱劳动”。徐特立认为,将“爱劳动”作为国民五项公德之一的主要原因是为建立劳资两者之间和谐的劳动关系,且应当将劳动的道德、权利、义务相结合,以保证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1]。1950年,钱俊瑞副部长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指出,要以苏联教育为榜样,建立新民主主义教育[2]。同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指出,教育发展应当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并开始对高等学校准入制度进行改革,高等院校开始加强与工农业生产劳动的联系,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人才。1952年,《中学暂行规定》《中学暂行教学计划》的颁布,使得学校开始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践行教育活动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劳动活动。此后颁布的《关于学生从事劳动宣传提纲》《小学教学计划》等政策中可以看出,劳动教育并未被正式纳入课程体系,1955年10月,在中央的号召下,从1956年全国师范院校开始普遍设立劳动实践相关课程。1956年颁布的《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对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每周上课时数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2.调整过渡时期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57年,毛泽东同志指出我国的教育应当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为后续劳动教育思想的改造做出铺垫。1958年,毛泽东同志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同年12月,陆定一发表《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结合生产劳动为中心指导思想的劳动教育全面展开。在教育结合生产劳动初期,劳动教育开始在学校改造方面呈现出多种办学形式,“校企合作”出现雏形,以街道、农场、工厂与学校开展联合办学为主要表现形式,并在刘少奇同志的建议下试行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同时,劳动教育在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中得到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为上山下乡等具有政治意义的实践活动。“大跃进”带来的消极影响在1959年逐渐凸显,教育体系根据政治历史背景做出了相应调整,劳动教育逐渐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二)偏离正轨阶段(1960——1978年):劳动教育在曲折中前行
在这一阶段,劳动教育的政治意义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将其与教学活动对立起来,把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放到了不同的位置,“左倾”思想严重干扰了教育发展,劳动教育沦为阶级斗争牺牲品。此期间刘佛年主编的《教育学》,恰好印证了劳动教育的政治色彩。
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劳动教育改革的过渡时期,规定了学校必须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但全体师生必须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1963年,照搬苏联教育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劳动教育与预期方向偏离。缩短学制、压缩文化课、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使“教育结合生产劳动”方针实施走向形式化、教条化。1964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劳动实习试行条例》规定要把体力劳动作为劳动实习的主要形式,这使得各级各类学校师生放弃课堂教学活动,把精力放到劳动实习上,且在毛泽东同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指导下,劳动教育逐步成为阶级斗争牺牲品,成为一种惩治手段。1966—1976年“文革”期间,教育领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教育成果进行了否定,并把劳动教育约等同于体力劳动,是一种惩治手段,劳动教育成为阶级斗争的牺牲品。“文革”期间,劳动教育的内涵被歪曲,被纳入同“走资派”斗争的行列[4],将原有教育体制等斥为“旧的”,并把劳动教育限定为体力劳动。
(三)崭新发展阶段(1978-2000年):劳动教育在兼收并蓄中发展
20世纪80年代,劳动教育迫切需要被重新定义,廓清内涵。许多学者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将劳动教育上升到促进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高度。在新时期,社会经济生产力等的发展亟须同文化教育联合起来,劳动教育不应限制在参与体力活动上,还应扩大到脑力劳动范围[5]。此时期的劳动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教育概念的廓清,以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探究为主。1987年,我国中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颁布,但劳动教育在中小学实践中依然不被重视。此时期的劳动教育研究主要围绕劳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劳教结合实践,这一时期研究深入挖掘国内外劳动教育思想并提出了思想启示。如,成有信等学者积极对劳动教育的形式、内容、组织开展研究,并提出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教育的锻炼和习得[6]。1995年,“教育与生产力结合”方针被正式确立,其后,《中国教育学刊》开设专栏,积极探讨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的相关问题。
(四)丰富深化阶段(2010至今):多维度提高劳动教育发展水平
进入新世纪,在政府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力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号召下,劳动教育获得深入发展。为积极摆脱自身发展的困境,探寻新的发展出路,劳动教育研究者不断提升理论自觉意识,从多维度、多视角积极探讨劳动教育,站在新的战略高度,深化与拓展劳动教育的理论视野。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要在小学至高中阶段设立综合实践课程,但如何把政策落到实处是大问题。2010年之前,对劳动教育的探究以新时期劳动教育改革及实践为主。如对劳动教育的地位及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黄济认为,劳动教育在培养青少年独立生活上其他四育是无法代替的,五育缺一不可,共同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展开服务[7]。2010年起,为摆脱“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打破劳动教育名存实亡的窘迫现状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必要,需要站在新的战略高度,深度剖析劳动教育,重新探究劳动教育的价值及未来展望。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硬性要求,它已经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及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8]。
三、关于劳动教育研究的热点综述
从已有研究成果整理、分析,将建国70年劳动教育研究热点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国内外劳动教育理论
1.马克思劳动教育理论研究
关于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从理论产生、发展方面进行阐述。如,胡君进等阐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观,认为劳动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9]王克勤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无产阶级的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10]
2.马卡连柯劳动教育理论研究
胡君进等从劳动、劳动集体到劳动教育,全景式俯瞰马卡连柯劳动教育内容和特点,以期改变学术界对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研究存在的片面化、经验化等问题。[11]杨显东从劳动教育与集体教育、劳动教育与纪律教育、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三方面阐述马卡连柯劳动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12]
3.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理论研究
胡继渊等学者从劳动教育的原则、形式和内容全面而深刻地管窥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13]陈建翔认为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劳动的“教育化”问题,因此,提出“教育劳动”的概念,这解决了劳教结合的中介问题。同时,陈建翔还从“教育劳动对象化”概念出发,着重阐述了其与“劳动对象化”的区别。[14]
4.毛泽东教育理论的研究
关于毛泽东劳动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思想特色、主要内容等方面。基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和职教思想相耦合,邱永成从以群众本位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以实践本位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出发,阐述了毛泽东劳教结合思想具有职业教育性。[15]李汝贤也认为毛泽东的劳教结合思想对于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该思想蕴含了对职业教育有益的办学机制——“两条腿走路”。[16]
5.邓小平劳动教育理论的研究
赵永嵩指出,1994年9月的学术研讨会中一致肯定邓小平劳教结合思想中所提到的教育是“大教育”思想,是“产—教”“教—产”双向结合。[17]栾敏等认为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的超越之处体现在教劳结合要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18]肖远军则从邓小平教劳结合的根本目的、基本原则、基本途径、基本要求四个维度进行阐述。[19]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
康钊从劳动教育的内容、目的和所依托的载体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认为劳动教育的内涵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载体,教授一切有意义的脑力、体力劳动,培养学生劳动知、情、技方面的能力,具有鉴赏、创造美的能力,道德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0]王连照认为,教劳结合思想中的一种实践形式就是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于目的而言是为了培养具有端正的劳动态度,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拥有良好的劳动习惯,且能为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服务的人。[21]王测认为,劳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参加生产劳动以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活动,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相关知识、技能的目的。[22]张童明等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认为劳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劳动态度上形成尊重劳动,在能力上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在意识上具有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23]
(三)劳动教育价值
劳动教育不仅能够促使劳动更具有教育意义,释放教育真谛[24],让劳动的教育意义显现于世,而且能消除社会中轻视职业教育的“毒瘤”[25]。由于社会中“物质产品观”长久存在,文新华从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窥探劳动教育的价值。[26]在思想方面,劳动教育具有德育价值,在人际交往品格形成、德育内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27]赵荣辉认为,儿童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逐渐生成自我价值、获得自我承认、确立自我意识,为以后的美好生活奠定思想基础[28];他认为劳动教育与生俱来就具有教化价值,能促使学生精神生活臻于完善。[29]杨晓峰认为“生产性身体”是关于劳动教育问题,劳动教育能够“安顿”浮躁之心,促使情感生成、认知转型,拥有审美眼光,体验审美情趣。[30]在行为方面,鲍忠良认为劳动教育在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31]胡继渊等人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出发,强调集体观念,认为劳动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32]
(四)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何欢基于课程的角度,认为劳动教育存在课程流于形式,劳动已然变成一种惩罚学生的手段、纯技能学习和在“高压”学习生活中进行放松的方式等。[33]王测认为中小学劳动教育欠佳主要是因为劳动教育者的劳动教育意识薄弱,且缺乏劳动教育基地、专职教师队伍和劳动教材,在实施劳动教育前处于无计划状态,也无科学的评估标准,任其放任发展。[34]白雪苹认为正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劳动教育定位不明确,导致把握不准劳动教育的内核,进而导致劳动魅力的高度丧失。[35]薛妍认为城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异化现象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实践方面,学校存在统筹力度不够,街道和社区未能提供足够的实践岗位。[36]鲍忠良从家、校、社会三个维度分别阐述,认为劳动教育在家庭观念中比较薄弱,在学校中整体有待进一步改进,在社会中又缺乏有效的载体。[37]
徐长发则认为,劳动教育在发展中存在地位缺失、课程政策刚性作用不强的局面。[38]康钊等认为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处在边缘化的境地,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与生活世界剥离,存在与“四育”的简单堆砌等异化现象。[39]赵荣辉认为受到价值取向和对劳动教育内涵挖掘不深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中存在轻视、误用、过度劳动等异化现象,蒙蔽了劳动教育的本真。[40]徐海娇认为劳动教育本真被遮蔽,导致劳动教育价值存在危机,主要体现在“外在化”的教育目的、“规训化”的教育方法、“去身体化”的教育途径、“去自然化”的教育环境等畸变现象。[41]
(五)劳动教育路径
针对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路径。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有针对教育对象和多方联动进行的探究。首先从教育对象来看。徐海娇认为劳动价值的回归应该强调身体“回归自然”,实现身体“在场”,达到“身体解放”,主动“贴近生活”,在劳动中“积极体验”。[42]赵荣辉认为劳动教育存在边缘化现象是由教育者理解偏差所致,因此,劳动教育要走进自然和生活,回归国家和教育共同体,最终使劳动教育的本真状态得到回归。[43]杨晓峰从身体视角探讨劳动教育拓宽了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为解决当今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策略;从“形式教育”看,可以构建系统的有助于身体各个器官得到平衡发展的谱系学、拓展身体参与劳动教育的空间等方面入手。[44]基于直觉思维视角,梁明月构塑解决劳动教育“失宠”的策略,即认知建立、建立美好链接、建立习惯三个维度进行探索。[45]其次,从各方联动来看。关颖认为应该实现良好的“场效应”效果最优化,在实践中强化“知行合一”,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开发主体潜能,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的品格。[46]姜中华阐述了自身关于劳动教育的管窥之见,认为校—家—社实现三轨同步,建立立体教育网络,逐步实现走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光明大道。[47]刘国飞等认为端正劳动观念是前提,提供实践机会是关键,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是保障。[48]
四、劳动教育研究的展望
通过对建国70年以来劳动教育研究的回顾,意在从宏观、中观、微观上分别对劳动教育研究发展态势、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解决路径进行把握。归根结底是为劳动教育的开展谋取最优道路。
(一)劳动教育研究的总体述评
1.获得的成就
通过查阅、整理、分析劳动教育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建国70年来经过学者们的不断努力,目前学术界已经取得系列成果,劳动教育实践也取得斐然成绩,逐步廓清了劳动教育的根本内涵,纠正了劳动教育“重形式”“轻内在”的局面,为劳动教育的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不断深化劳动教育价值,从以往工具性价值转向人本性价值,劳动教育人性价值、生命意识逐渐增强,促使劳动价值的“生命回归”。[49]对劳动教育现状有了深刻认识,深入了解劳动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深化了问题意识,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之于劳动教育的关键意义。研究视角呈现多元、本土化特点,从“照搬”逐步走向根据飞速发展的国情多维度、多学科研究劳动教育。
2.存在的问题
劳动教育研究“号召”富于“行动”,劳动教育研究中“号召”现象体现在理论研究多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主要徘徊于应然层面的“号召”,对实然层面的实验研究少之又少。劳动教育研究“守旧”多于“创新”,“守旧”是指劳动教育研究始终未能跳出国内外劳动教育思想、劳动教育的基本问题、劳动教育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这一框架,构建完整的劳动教育理论体系是无可厚非的,但就劳动教育研究在批判性、长效性、创新性等方面的研究具有较大空间。劳动教育研究“分散”胜于“集中”,“分散”是指劳动教育研究没有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存在对政策的过度依赖,未坚守学术固有本质。基于劳动教育研究存在的不足,今后学者研究方向应该注重向不足之处倾斜,为劳动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未来劳动教育研究方向
在倡导立德树人、工匠精神等崇高品质时代背景之下,劳动教育在实现这些品质培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未来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可从以下层面做出相应的努力:
一是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研究。劳动教育要走整合性、开放性的实践之路。整合性是指将劳动教育中需要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如课程、教师、基地等。开放性是指根据劳动教育形态及时更改教育内容。当今社会急需一批积极投身到劳动教育实践研究中的学者,探索劳动教育发展之路。
二是完善劳动教育体系研究。应该从时间整体性、空间整体性、实践整体性、理论整体性等方面把握中小学劳动教育,形成严密、科学的劳动教育思想体系。
三是研究应该不断强化问题意识。未来的劳动教育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话题,如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等。劳动教育不再停留在宏观的理论教育,而是要不断进行更加深入的实践研究,为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3]韩红升.毛泽东人民教育观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吴振成,宋学文.略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几个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5]王北生.对新时期劳动教育问题的再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1987(3).
[6]刘振优.定向培养农村卫生医学人才方案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1(9).
[7]成有信.劳动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上)[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6).
[8]黄济.关于劳动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5).
[9]谢丽玲.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6).
[9][11]胡君进,檀传宝.劳动、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重思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内容与特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2).
[10]王克勤.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新贡献——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论述的体会点滴[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2(2).
[12]杨显东.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中小学品德培养的价值[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4).
[13][32]胡继渊,陈文彬.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浅述与借鉴[J].外国教育资料,1992(5).
[14]陈建翔.论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一个贡献[J].江西教育科研,1992(5).
[15]邱永成.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职教思想的现代价值[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3).
[16]李汝贤.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17]赵永嵩.邓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伟大意义——邓小平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1994(11).
[18]栾敏.邓小平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新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5(2).
[19]肖远军.浅析邓小平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之新发展[J].山东教育科研,1996(5).
[20][39]康钊,祝蜜,万龙.劳动教育与“三生教育”关系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8(9).
[21]王连照.论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6(7).
[22][34]王测.中小学劳动教育亟待加强[J].中国科技信息,2010(16).
[23]张童明,丁玲.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再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8(7).
[24]刘盼倩.重申教劳结合教育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2019(1).
[25]严雪怡.再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现实意义[J].职教论坛,2004(13).
[26]文新华.论劳动、劳动素质与劳动教育[J].教育研究,1995(5).
[27]杜爱玉.劳动对于青少年德育的意义[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4).
[28]赵荣辉.劳动教育:儿童确证自我的媒介[J].教育学术月刊,2011(10).
[29][40]赵荣辉.劳动教育正当性之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6(4).
[30][44]杨晓峰.“身体”视域中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价值与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3).
[31][37]鲍忠良.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13(8).
[33]何欢.当前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内蒙古教育,2018(24).
[35]白雪苹.对当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缺失的“冷”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4(13).
[36]薛妍.城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7(17).
[38]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11).
[41][42]徐海娇.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及其出路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0).
[43]赵荣辉.论劳动教育的实践取向[J].教育学报,2017(1).
[45]梁明月.直觉思维视角下的“劳动失宠”及其矫治[J].教育发展研究,2016(24).
[46]关颖.少年儿童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道德与文明,2012(1).
[47]姜中华.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障碍及对策[J].生物学教学,1998(8).
[48]刘国飞,冯虹.新时期劳动教育的改进措施[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4).
[49]徐海娇,柳海民.历史之轨与时代之鉴: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回顾与省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8(3).
责任编辑:毛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