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作者:周虹 陈时见
摘 要:文化共享理念为跨境民族教育在现代化语境和全球化趋势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实践路径。在“一带一路”倡议将跨境民族地区推向开放发展前沿的时代背景下,跨境民族教育要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兼容并包的教育发展观,建设开放共享的公共文化平台,充分利用优质在地教育资源,构建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文化共享;跨境民族教育;合作共赢
一、研究缘起
由于地域、政治等原因,跨境民族在长期的迁徙、交往过程中形成了较其他普通民族更为复杂的政治与文化属性,这引起了研究界对其文化、社会发展的关注。国内对跨境民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申旭、刘稚(1988)出版专著《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跨境民族》后,以“跨境民族”为研究对象的成果相继问世。这些研究大多基于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视野,跨境民族教育要么被作为跨境民族研究中社会、文化背景资料的一部分,要么被杂合于民族教育或边境教育研究中,尚未形成系统的问题领域。2006年以后,陆续出现了针对跨境民族教育的研究:钟海青(2015:17)对跨境民族教育多方影响因素进行实地调研,探索其发展对策。柳翔浩(2013:Ⅱ)基于对云南德宏州的实地考察,指出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国家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失谐,提出建构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和合教育网络体系。何跃(2010:40-44)对云南省与周边国家跨境民族教育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梳理,并从文化安全视角出发,对云南跨境民族教育问题中的文化安全因素(何跃,2010:35)、云南跨境民族教育软实力(何跃,2012:126)进行了研究。钟海青,王瑜(2016:137)剖析了跨境民族地区跨文化教育的本质规定和历史使命,认为跨境民族国家认同具有排他性与参照性,同向性与相对性,共同性与变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跨境民族国家认同的教育路径(王瑜,钟海青,2019:308)。王艳玲、苏萍(2018:87)在对云南边境地区缅籍中小学生跨境入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后,提出了规范教学管理的政策建议。何青颖、刘寒雁(2018:102)在对云南境内跨境民族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影响跨境民族学生教育选择的因素。尤伟琼、张学敏(2013:77)对缅甸、老挝、越南3国边境学生跨境进入中国学校接受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提出加强外籍学生管理,建设特色国门学校的建议。整体而言,关注跨境民族教育的研究者相对集中,现有成果也集中在对西南跨境民族地区,尤其是云南中缅边境一带的教育考察和个案研究,研究视角以国家文化安全、国家认同教育为主。
2018年,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被写入中国宪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文化共享”作为共享发展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强调要在最大限度、最广范围、最多受众、最基本要求上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消除人们之间的“文化鸿沟”,缩减人们之间的“文化距离”,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王永友,史君,2016:153)。这与新时代跨境民族教育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鼓励民族文化传承与多元文化交往,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推动整个社会向着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使命深度耦合。以文化共享理念指导跨境民族教育发展,将为处于区域多元文化交融,社会复杂性加剧背景下的跨境民族地区的教育和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将立足跨境民族地区在人口构成、文化生态、经济结构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从价值导向、资源建设、实践机制等方面,探讨文化共享理念下跨境民族教育发展新路径。
二、确立跨境民族教育文化共享发展的价值导向
全球化加剧了文化间的异质交往,在这一文化大发展中,跨境民族地区原有文化体系的传统性和相对独立性被打破,异域价值和本土价值共时性存在,传统价值与当代价值、主流价值与边缘价值相互交织并发生碰撞,跨境民族教育要构筑文化共享的价值导向,担负起守护、发扬本土文化、加强文化对话和参与全球治理的双重任务。
(一)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发展观
和而不同文化发展观体现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中国古代智慧,其核心是尊重文化多样性,通过对话与合作,使人类共有的知识文明在更开放的空间中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教育发展提供源泉活水与生机活力。和而不同文化发展观下的跨境民族教育,既要立足本土,维护优秀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要有开放的视域,积极参与全球性跨文化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建构。
首先,要夯实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世居中国东北、西北、西南的跨境民族,由于迥异的自然环境和族群来源,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文化样貌,但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他们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以中原文化为基础的汉文明的向往、认同和主动学习,汉文化也始终保持对各民族文化的容纳和吸收。这种互动融合的文化基调被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称为“融于一体的主旋律”(岳小国,陈红,2013:42),它最终促成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成为构筑各民族间情感交流、增加了解和团结的桥梁。跨境民族教育要以培育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知之明”为己任,将各民族的乡土情怀、人文风俗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大背景,挖掘共通的思想意涵、观念形态、道德规范,使跨境民族学生在共享历史文化记忆和现实文化形式的基础上,形成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格局的理性认知,进而形成继承并传播中华文明的文化自觉。其次,要推进多元文化理解和价值共识。跨境民族教育要遵循“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法则,以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知识和经验形塑民族社会成员,通过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认知能力,加深其对社会变迁、族际交往、文化多样的理解,引导区域内人民群众超越民族、城乡、地域以及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包容、开放的文化心态和进行友好族际交往的能力。民族成员与外部环境在交流互动中达成的文化理解和价值共识,有利于文化间的相互采借和吸纳,促进跨境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系统的再生和更新,为区域发展提供内源性智力资源。
(二)确立兼容并包的教育发展观
文化共享理念下的教育发展,既要坚持“兼而容之”,也要坚持“有所不为,择善而从”;既要鼓励文化经验、教育思想、学术理念的相互争鸣,也要有原则、有选择地容纳和吸收,在避免文化极端态度和泛西方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追求包容共享。在跨境民族地区,兼容并包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具有足够的智慧以适应全新时代的人。这种智慧和复杂性意味着能够在多元化且不断变化的文化形态中进行创新与发展的能力;这种适应,则表现为一种与时代共进化的价值观,一种能够在多族群交往中弥合冲突、增进信任、促进理解的文化力量。这一教育过程表现为两个层面的实践:一是在“人——民族文化——教育”生境中培养受教育者的跨文化能力。作为连接受教育者个体和民族文化的纽带,跨境民族教育不仅要将区域内分散的、独立的民族文化分支聚合成联系紧密、相互适应、具备教育适切性的文化联合体,还要以全球视野整合世界各民族文化中最具价值的部分进行呈现和传播,拓宽受教育者的文化视野和文化体验,使其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能够了解并尊重中国各族群文化和世界各国不同文化,养成包容、开放、平等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情感,能够与不同文化群体进行相互理解和充分交往。二是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生境中帮助受教育者进行文化身份建构。跨境民族地区繁复多样的文化样态使其成员面
对更多文化经验的差异、价值感分歧以及不同文化认同的冲突,家庭、学校、社会为空间载体的不同教育形态引导跨境民族成员适应新环境、新时代中的文化转型发展,在新文化格局中确立自身文化身份:家庭教育基于生活样法实现受教育者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习性养成;学校教育通过科学知识和思维方式塑造受教育者的文化价值观,培养其文化选择和文化适应能力;社会教育则在更开放的空间内通过乡规民约、传统信仰、民俗礼仪的流变与发展等使系统内成员直观感知文化与时代的调谐发展。
三、建设跨境民族教育共享发展的资源空间
人民群众是文化共享的实践主体,文化共享具有全民性和普惠性,强调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支持,跨境民族教育在发展中应当考虑到受众的多层次性和需求的多元化,注重新的文化空间建设和对已有教育文化资源的优质整合,通过提供丰富的文化作品和文化产品,多样化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受教育者的文化共享需求。
(一)建设开放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
建设开放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不仅要注重物理空间和硬件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软件资源的充实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使跨境民族地区全体民众不论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社会地区,都能享有平等参与社会文化生活、接受教育服务的权利。一是要加强公共文化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政府投入和社会参与,建设民族博物馆、文化馆、城市图书馆、街心公园、乡村文化活动站等场所,为城市或农村居民提供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空间场景;通过收藏、整理民族古籍、文物,撰写或拍摄民族志,组织民族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创作,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和竞技比赛等多种途径,充实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使公共教育资源成为学校教育资源的有益补充,实现区域内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二是要提升民众的公共文化参与度。将跨境民族地区全体民众纳入以“文化民生”为核心的公共文化空间,根据当地人民的文化需求,引入现代文化要素和技术手段,打造具有乡土风味和文化亲和力的文创项目,如传统节庆、生命礼仪性庆典,歌舞、戏曲、器乐表演,手工艺产品开发等,通过与日常生活的对应和延展,提高公共文化活动的互动性和感染力,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实现生活——文化——教育的相容相长。
(二)充分利用优质的在地教育资源
跨境民族地区作为多族群文化的原生场,蓬勃多样的文化生态为学校教育与本土文化资源的互动提供了独具民族文化特征的土壤与环境。跨境民族教育要充分利用在地文化资源,构建与族群原逻辑思维和文化心理场、各民族生存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相契合的教育场域,建立受教育者与教育情境的有机联系,实现教育文化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的相辅相成。首先,挖掘在地资源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跨境民族教育发展要充分考虑这一地区文化构成的复杂性和复合型,加强文化、教育主体、环境之间的连接,从与人们生活空间紧密联系的文化场域中挖掘教育资源。区域内文学艺术、节庆仪典、服饰礼俗、图腾、史诗、传说等丰富的人文景观不仅植根于民族成员的日常生活,融入其成长环境,也是各民族生命体验、价值、信仰的表达,教育就是要从这些“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文资源中甄选、提炼出具有优秀文化基因、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元素,通过整合、创新,转化为能够与个人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互动、融通的教育资源,让受教育者在一个富含自己文化惯习的教育生境中,保持“经验的连续性”(王秀萍,2015:137),促成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民族教育发展。其次,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融入学校发展,开发贴近学生村社生活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化解民族学生可能因对现代文化理解的无意义感引发的对现代学校教育的拒斥(孙杰远,2011:66)。如广西壮族地区学校在实践课上组织学生观看、讲解濒临消失的蓝靛染织全过程;云南西盟县将当地佤族的甩头舞、木槌舞,傣族的孔雀舞等纳入学校艺术课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民族中学基于那达慕大会传统习俗每年举行博克比赛和以十三敖包祭祀庆典为主题的国际游牧文化节。通过课程资源建设、文化资源储备,以优质在地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推进传统教育习俗和当代教育文化结合,实现国家课程宏观导向下现代教育与民族文化原生场域的连接与共生。
四、建立跨境民族教育文化共享发展的实践机制
中国跨境民族地区大多处于陆上丝绸之路要道,是中国古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文明传播的重要枢纽,长期处于多元文化交融并蓄环境中的跨境民族自古就开始了与他国文明的对话、交流与互鉴,这种开放包容的品格不但深度耦合文化共享的发展理念,也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建设原则高度一致。跨境民族教育应当以此为契机,建立以文化的互鉴融通、共建共享为核心的新发展机制。
(一)建立从宏观到微观协同联动机制
文化共享的教育实践则关涉到政策指导、资源供给、人员配置、资本保障等多环节的配合。要实现文化共享理念下的教育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学校、社会等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建立宏观到微观协同一致的联动机制:一是国家层面的统筹引导与政策沟通,进一步完善跨境民族教育治理体系,将其作为新时代国家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双边、多边、次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以学分互认为基础,衔接区域内各阶段、各类型教育,为实现教育成果互学互鉴、先进文化跨越疆界的“地方性流动”提供畅通渠道。二是地方政府的资源调配和平台支撑,发挥地区文化资源优势,探索区域内教育准入资质、教育过程监管、教育结果认证的通用标准,与毗邻区域开展教育合作,形成互联互通、创新开放的教育联盟,将跨境民族地区打造为区域教育辐射中心和教育对外开放的枢纽。三是各级学校的主动参与和有序推进,立足跨境民族人才培养,完善教育教学软硬件建设,科学谋划人才培养、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对外交流等各项工作,实现学校发展、跨境民族地区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在文化生态和价值主张上的和谐共进。四是社会力量的有效发动,吸纳和利用民间资本、民间智慧,通过灵活、富有弹性的合作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使跨境民族教育发展和文化延续在更广大的空间得到关注与支持。
(二)建立区域教育合作发展机制
在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跨境民族教育要积极寻求与周边国家或地区教育共同发展的契合点和突破口,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课程建设、教学资源、文凭互认、就业创业等为着力点,协同联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的合作框架。第一,推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育内容通过音频、视频、Flash、VR等信息技术手段转化为数字资源,经由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跨校际、跨界域共享,形成“互联网+”跨界融合资源空间,以新技术和新教育观念促进跨境民族教育转型。第二,助推教育市场开放合作,挖掘跨境民族教育服务产业价值,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在教育市场的有序流动,打破传统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办学模式,挖掘、利用国内社会力量或国际资源,鼓励行业办学、企业办学、境内外合作办学,扩大区域教育的包容度、开放度和社会参与度,推动“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教育流动。第三,开展教育成果互学互鉴,教育成果包括人类创造并积累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化存继的经验与智慧、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力资源,对他国或其他民族教育成果的互学互鉴,将为跨境民族教育融入新时代开放发展浪潮,推动区域内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注入持续活力。民族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人类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寻求整合的道路(钱民辉,沈洪成,2012:4),这与文化共享,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理念高度契合。文化共享理念也为跨境民族教育在现代化语境和全球化趋势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实践路径。在“一带一路”倡议将跨境民族地区推向开放发展前沿的时代背景下,跨境民族教育面临新的要求:一方面,要在发展中处理好教育与经济社会,以及教育内部发展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推动区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跨境民族教育要通过与他国文明的对话、交流与互鉴,实现文化的包容发展与成果共享,使人类共有的知识文明打破政治地理边界和文化差异的藩篱,在更深远的时空中获得绵延与繁荣。文化共享理念下的跨境民族教育,既要夯实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又要推进多元文化间的理解和价值共识;要在确立兼容并包的教育发展观的基础上,加大公共文化资源和在地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建立从宏观到微观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和区域教育合作发展机制,通过高效的资源利用和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的族群互动环境,调和文化与经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发展使命间的关系,从更深层次为跨境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促进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青颖,刘寒雁.云南跨境民族外籍学生教育现状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何跃.云南省与周边国家跨境民族教育的兴起与发展[J].东南亚纵横,2010(6).
[3]何跃,高红.文化安全视角下的云南跨境民族教育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4]何跃,高红.论云南跨境民族教育的软实力[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5]柳翔浩.和合视域下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以德宏州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3
[6]钱民辉,沈洪成.从意识三态观重新审视现代性与民族教育之关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4).
[7]申旭,刘稚.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跨境民族[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8]孙杰远.文化共生视域下民族教育发展走向[J].教育研究,2011(12).
[9]王秀萍.中小学音乐教育应重视审美性与实践性的融合——基于对杜威“审美经验”的内涵的理解[J].教育研究,2015(5).
[10]王艳玲,苏萍.中缅边境云南段缅籍学生跨境入学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18(3).
[11]王永友,史君.“文化共享”理念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逻辑[J].南京社会科学,2016(1).
[12]王瑜,钟海青.论跨境民族国家认同的多维特性及其教育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9(2).
[13]岳小国,陈红.不被“整合”的向心力——民族走廊“国家化”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3(2).
[14]尤伟琼,张学敏.云南边境地区周边国家跨境就读外籍学生管理问题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15]钟海青.跨境民族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16]钟海青,王瑜.论跨境民族地区跨文化教育的历史使命[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ross -border Ethnic Education in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Sharing
Zhou Hong, Chen Shijian
Abstract:The concept of cultural sharing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and a practical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thnic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an era whe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ushes cross-border ethnic regions to the forefront of open development cross-border ethnic education must adhere to the cultural values of harmony and diversity, as well as the inclusiv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We need to set up an open and shared public cultural platform and space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high-quality local education resources to achieve cooperation and win-win development.
Key Words:cultural sharing; cross-border ethnic education; cooperation and win-win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黄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