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当代教育科学》2019年第9期 作者:张广斌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生活世界已由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拓展到信息空间,人类第一次面对自己创造出的智能“机器人”,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也将延伸到人与“机器人”的关系。智能社会到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自由发展的价值理想将逐渐成为智能社会价值教育的现实追求。本研究在人工智能时代价值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分析基础上,聚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时代价值教育新定位、内涵新特征,为建构智能社会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教育提供了分析框架、策略路径,期望对人工智能时代价值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人工智能;价值教育;自由全面发展
人类社会的一切关系归根到底都是价值关系,人类活动的最高追求是价值追求,一切实现人类价值的教育都是价值教育。价值教育与时代发展、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任何国家、民族和社会都需要与之契合的价值体系。当前,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席卷全球,极大提升了人类智力所创造的价值,拓展着人类的智能,推动着人类进 入人工智能时代[1]。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人类将实现财富极大积累,人类物质需要将得到极大满足,价值观念将变得更加复杂、多元、多维,马克思所提出的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理想也将成为现实可能。人工智能时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目标赋予了价值教育新使命、新要求,需要价值教育正视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按照与智能社会相契合的 价值教育体系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价值教育行动方案。
一、人工智能时代价值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人工智能研究经过 60 多年跌宕起伏,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出现,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大幅跨越了科学与应用之间的“技术鸿沟”[2],呈现出深度学习、人机协同、自主操控等新特征,迎来几何式增长新阶段。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改变着世界,改变着生产方式、就业结构,对人类价值观念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对价值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1.人工智能技术引发教育的技术反思。目前的人工智能尚处于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有专才而无通才的弱人工智能阶段,但其自身造成的风险也不容小觑,如软件错误、黑客攻击和“魔法师学徒”式的误解(指人工智能系统严格执行人的指令,却不明白指令代表的深层含义,从而导致误解误判)等[3]。我们要求人工智能不能犯错误,比 人更要科学理性。事实上,人工智能也会犯下不可饶恕但人又无能为力的错误,如埃塞俄比亚航空波音737Max 坠机事件。伴随着人工智能进入社会各个领域,技术风险引发的价值伦理问题将愈加凸显。这些问题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目标实现,需要价值教育做出积极有效应对。
2.人工智能技术挑战人类价值关系模型。长期以来,我们以“人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作为价值教育关系模型建构思路,如在思想品德等课程中常用“成长中的我,我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和世界”等为育人设计路径。人工智能技术出现后,社会就业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大批标准化、重复性劳动被人工智能取代,技术性失业正全面来临。大量失业将加剧贫富差距,撕裂社会“靠双手吃饭”固有价值认知、价值观念,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未来社会提供给人的工作将会越来越少,很多人将可能成为“无用阶级”。这些对以人为中心的价值思维提出了挑战,迫切需要价值教育对社会未来发展和人类技术性失业等做出方向预判和价值选择,甚至要重新定义人类劳动的价值内涵。
3.人工智能技术挑战人的价值伦理认知。在人类历史上,公民是人类文明社会赋予自身的专有社会身份,鲜有“非人类”被赋予人类合法公民权的现象。2017 年,沙特授予机器人索菲亚(Sophia)公民身份。索菲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颠覆了人类的公民认知,对人类社会秩序提出了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已直接参与人自身的改写和塑造,人工智能的深入运用将在本体意义上动摇我们原有的对人存在意义的追问,对教育的理解、判断和追求,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困惑和焦虑[4]。同 时,伴随人工智能自主活动,更给人类社会带来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交通法规等方面挑战,进而引发新的社会权利结构调整等新的法律和价值伦理问题。这些都需要建立新的价值体系,需要从未成年人开始进行新的价值教育。
4.人工智能技术引发人类生存价值危机。深度学习技术推动了人工智能自主学习的能力,人机共存将是智能社会的典型特征。人机共存社会,在智能方面, 人类生存将面临机器超过人类的风险。人工智能一旦超过人的智能,也将最终超越人类智慧。美国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曾预言,人工智能很有可能在 2045 年左右超越人类智能。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人类需要重新认识人类走向智能社会的技术风险,审视自己和人工智能的价值关系,重新思考智能社会价值教育的新定位、新内涵、新样态和新特征,进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价值伦理基础。
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价值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当今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世界科技时代发展、经济社会进步和政治文化新格局等诸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大的影响。改变着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着教育形态、教育方式、师生关系等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时代,价值教育迎来发展新机遇, 价值教育内涵拥有了更多层次、更广空间和更复杂关系,极大提升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认识新高度、深度和广度,为马克思终生追求和建立的“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5]实现提供了可能空间。
1.人工智能为价值教育研究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拥有大数据、算法和超计算能力的人工智能,可以为智能社会价值体系智能化建设和价值教育研究提供强大的技术和数据支撑。人工智能技术能有效弥合社会价值理论与价值教育实践“两张皮”现象,进一步提升智能社会价值体系和价值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人工智能将为智能社会价值体系数据化、可视化建设提供质量水平;价值教育质性和量化研究有机结合,有助于改变价值教育量化研究真实性较弱、可视化不强的现状,为价值教育研究范式创新;人们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变革中把握价值生活状态和个性化特征规律,以及智能时代价值教育研究转型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目标实现提供大数据模型借鉴。
2.人工智能技术极大拓展了价值教育研究新视域。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为人的生理需求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人类突破现有物理和社会空间局限,推动人类生活由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向信息空间拓展,赋能人类信息空间以网络、虚拟等多维空间场景。人工智能为人类在智能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多维空间格局。智能社会到来,推动着人与自我、社会、自然的价值思维向人与机器人的价值关系延伸。同时,智能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推动着人的价值追求由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手段型价值向自我实现、终极价值等目的型价值转变,极大拓宽了智能社会价值教育研究空间。
3.人工智能技术为价值教育智能化提供空间。在深度学习技术和大数据支撑下,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价值教育活动提供无边界、多空间技术支撑,推动价值教育的育人智能化;可以超越学校、社会制度边界,穿越教育与其他领域的壁垒,实现教师与学生、单一知识与跨学科知识、个人学习与群体智慧的信息共享和价值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为价值教育提供实时认知,以及实时监控、反馈和信息改进等工作;为师生提供多重角色、多重身份和多空间自主学习体验,推动价值教育由粗放型、广普型向精细化、精准化转变,由单一资源供给型向供给多元化、智能化转变。
4.人工智能技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可能。以造福于民、造福于人类为目的的经济学上的价值积累,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任何人类历史的第 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 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6]。工业革 命以后,人类财富积累不断丰富,受制于物质条件束 缚羁绊的人类逐渐获得解放,让人们看到了人的全面 而自由发展和人类自由解放曙光。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智联网和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推动 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引发着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驱动 “无人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人类进入智能社会。智能社会把人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更多人 拥有目的型价值实现的机会,释放出人类更多创新创 造潜能,让人类第一次真正拥有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 展和人类自由解放的现实可能。
三、人工智能时代价值教育的新策略
人工智能如同蒸汽时代的蒸汽机、电气时代的发电机、信息时代的计算机与互联网,推动人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将是人类社会全新的大发现、大变革、大融合和大发展社会,将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目标实现,需要价值教育的哲学视野和思维拓展,重新认识人工智能时代价值教育新定位、新内涵和新特征,寻求价值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
1.人工智能时代价值教育的新定位、新内涵、新特征。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 越来越多的人从生产劳动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多时间、精力从事更有意义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成长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为人类树立了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标杆。人工智能时代,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将发生质的变化,人与“机器人”将相竞、共存、共生而存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将建立在“机器人”为人类服务、为人的个体发展服务的价值基础上,并在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中处于主体地位。价值教育新定位将有助于把人的价值视野和格局由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手段型价值提升到自我实现、超自我实现目的型价值层面,把对真善美的理想追求转变为人的价值现实。
人与“机器人”和谐相处是智能社会人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教育新内涵所在。在人类“群体”发展上,将表现为人类逐步摆脱生物性束缚,在人类自由解放的价值追求中与“机器人”共处。在人类“个体”发展上,将表现为一部分人寄人(机器人)篱下,为生存而奔波;一部分人将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而存在,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掌控者或技术人;一部分人将拥有更多社会财富和自由选择空间, 无限接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状态。为此,价值教育既要为人类走向智能社会提供价值引领,也要为不同利益诉求和价值需求的人提供价值视野。价值教育的多元多维多样性存在,不仅避免了手段型价值天花板造成人的利益碾轧现象,又为人们凝聚在人类共同价值空间共同面对人工智能的价值诱惑和利益遮蔽提供了价值空间。
2.建构人工智能时代价值教育新样态。价值教育新定位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为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和价值伦理等问题,提供了一个价值思维新框架:首先,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和教育最高准则。人类在通向自由的征途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前提是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上帝“万能机器人”来限制人类的自由。人工智能一旦发展到超人工智能阶段,突破“奇点”,人类主体地位将很有可能被超智能“机器人”取代,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人类必须未雨绸缪,在通向自由解放的道路上,始终把人类安全放在第一位。当发生生理、生存和尊重等手段型价值冲突,甚至人的真善美价值追求相互冲突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唯一能够使这些价值冲突达到和解的标准。其次,始终把人工智能的手段型价值放置于基础性地位,确保人的生物属性根基牢固。因为人在没有摆脱生物属性之前,一刻也离不开人作为生物人存在的基本生理需要。为此,人类始终要把手段型价值作为人的生存发展基础价值确立下来,并尽可能满足每个人的生存需要。否则,一切目的型价值都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第三,做好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引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整体推进和人类逐渐进化的过程。正如前面反复讲到的,人工智能在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财富,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智能技术支撑的同时,也极易造成贫富差距,出现人向“机器人”讨饭现象,甚至会导致人类社会混乱。当人类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与人的关系摆脱物质羁绊,人类社会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社会将不再因生存而发生战争战乱,对真善美追求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必将成为人的毕生追求。
3.推动学校价值教育向人工智能时代转型。学校是价值教育主阵地,课程是价值教育的载体,青少年时期是价值培育关键期。人工智能时代,世界万事万物将密切相连,各种错综复杂关系将被信息化、数据化,未来世界将属于掌握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拥有智能社会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新人类。教师是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变革的关键,是青少年学习人工智能课程的师资保障。人工智能发展极大解放了教师,让教师的工作重点回归人的心灵导师[7]。 智能社会价值教育首先要抓住教师这一关键群体,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目标转化为全体教师共同价值追求,植根于教师内心深处,并转化为教师自觉行动。为此,要把人工智能教育纳入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研修,重点关注教师“爱商”“数商”“信商”三大本领培养[8],整体提升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当务之急,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人工智能课程专任教师培养,做好人工智能教育的学校普及。如果教师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按照建构在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之上的智能社会客观实际做出主观的价值判断,但对于不懂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师,他随时都可能会弄错客观应该做出的价值选择。因此,价值教育既要关注教师、学生的主观因素,更不能忽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学生的必备客观基础(如经验知识等)。[9]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教育直接关系到智能社会人的生存发展和人类的主体地位,学校要按照人工智 能社会人才需求和价值要求对现有学校课程体系进 行调整完善。学校价值教育既要强调价值观形成的 个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更要重视社会文化的互动关 系,特别是与“机器人”的共存共生关系,同时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凝练出智能社会人类价值形成规 律和个体的价值成长过程。无论哪种模式和方式,都 要凸显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价值观的个体性,都要有 人的思考、感受、选择、沟通和行动等价值要素体现。
4.探索建立人机共生的智能社会价值文化。人工智能时代,人与机器人打交道将成为新常态,人机交互将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机器人”也必将要主动适应人类需求。价值教育要与智能社会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契合,要对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作出正确的价值认知和价值选择,更要对智能社会人与“机器人”共生共存社会价值文化氛围进行营造。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找到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共通的链接点和链接机制,如同人工智能借鉴脑神经网络模型创造了深度学习技术;第二,认清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价值伦理问题关键点在于人创造出“机器人”,风险点在于“机器人”有可能超越人类智慧“奇点”,以及深度学习技术让人工智能可能拥有人无从感知的暗知识;第三,厘清“自由人”智能世界出现的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回答人与机器人到底“谁听谁的”价值选择问题。诚然,人类走向自由全面发展的智能社会,必将以人的自由和主体地位为前提。因此,推动价值教育社会化,建立人与“机器人” 共存共生的社会价值文化,必须遵守价值教育的机器 人定律(阿西莫夫所提出)认知逻辑:零定律,机器人 不得伤害人类整体,或因不作为使人类整体受到伤 害;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 类受到伤害;第二定律,除非违背第一定律,机器人必 须服从人类的命令;第三定律,除非违背第一及第二 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10]。这四大定律是人类与 “机器人”价值链接的基石,是人类与“机器人”共存共生的价值基础,更是人类幸福安全地追求自由全面发 展的基础保障。这些原则定律不仅要植入近乎所有 机器人软件底层,作为不可修改、不可忽视的规定,更 要通过价值教育把这些原则定律作为全社会价值共 识和价值遵守。否则,人类和“机器人”任何一方出现 纰漏偏差,极易导致人类智能社会构建起的价值体系 土崩瓦解,甚至导致人类社会秩序紊乱或被“机器人” 取代。
人工智能时代颠覆性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必然会改变未来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战争格局样态,也必然会导致人类社会价值秩序重建。如果人工智能样样都比人类强,那么人类该何去何从?面对智能社会的诸多价值伦理和太多不可知不可控因素现象,很可能会导致彻头彻尾的灾难。人类只有提前构筑起社会价值伦理防线,堵疏结合、未雨绸缪,面向青少年开展前瞻性、警示性和防范性的价值教育,才有可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3]张广斌.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转型的认识与思考[J].人民教育,2019,(11).
[2]谭铁牛.人工智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智慧中国,2019,(03).
[4]唐汉卫.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将如何存在[J].教育研究,2018,(11).
[5]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83.
[6]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
[7]袁振国.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回归本源[N].文汇报,2018-11-25.
[8]李政涛.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与不变”[N].人民政协报,2017-11-01.
[9]董婷婷.智慧教育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8,(10).
[10]姚万勤.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03).
责任编辑: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