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七期) > 正文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理据与策略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732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作者:冯建军

摘 要:全面认识和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前提。德智体美劳五育,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融通。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既要坚持“五育并举”,一个不能少,更要坚持“五育融合”,建构一个有机整体。为此,要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引领,确立全方位的教育观,实施全学科、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活动,推进与完善综合素质的评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必须把德智体美劳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考虑,揭示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逻辑。这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只有明确“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才能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合理策略。

一、“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独特性

五育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而提出的,因此,任何一育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部分。任何教育活动都是综合的,承载着五育的职能,而不只是一育的职能。教育活动具有多维性、整体性。但如果对教育活动实行综合应对,则会导致目标不明确,面面俱到,缺少着力点。因此,对于五育既要全面兼顾,又要有针对性,根据其独特的任务和价值,打造每一育的独特性。德育教人为善,智育教人求真,体育教人健体,美育教人臻美,劳动教育教人在劳力上劳心。五育依靠其独特的内涵,共同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

1.德育的独特性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组成一个共同生活的社会,就在于人与人在交往中遵从共同的规则,这一规则就是社会伦理。社会伦理内化在个体中,就是道德。所以,道德是社会性的核心,也是人的精神的灵魂。人无德不立,德育为立人提供德性支持。德育是个体对社会伦理规则的内化过程,它通过有意识有组织的活动,将社会伦理规则转化为个体德性。德育有大小之分,小德育是指道德教育,大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等。大德育的每一个亚种,其任务和规律不尽相同。政治教育指向公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政治信仰,思想教育指向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教育指向人的道德品性与道德行为,法治教育指向人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心理教育指向人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

德育既指向人性中永恒的德性,也指向人的社会属性,包括公民的政治属性、社会要求和法治素养。因此,德育既有永恒的成分,也具有变化的成分。德育中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治教育都反映特定国家意识形态的要求。因此,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德育的内容不同,任务也不同。但从形式上看,德育的任务主要是:第一,引导对德的认知,即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认知。如新时代要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第二,激发对德的情感,如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第三,践行德的行为,德不仅包括个人的私德,还包括社会公德和国家、世界的大德,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2.智育的独特性

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促进人的心智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持。智育始于知识传递,也以知识传递为核心,但又不止于知识传递。近代以前,智育辅助德育,为德育提供理智的基础。近代以来,智育逐渐成为一种传授知识的独立形态。近代在知识有限的情况下,教育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当代随着知识的爆炸,信息量剧增,教育无法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因此,智育必须从教学生“学会”转向教他们“会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此,智育的当代内涵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递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探索问题的方法,打牢学生科学文化基础,发展学生智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育学教材中少有智育的专门章节,但一般都有教学的章节。这并不意味着教学等于智育。教学是完成智育和其他各育的途径,教学中有智育的任务,也有其他各育的任务。智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重在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任务:第一,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智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础。知识传递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把知识转化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养料。因此,智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本身,还在于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第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智力是一个人心智技能的表现,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核心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行为特征。智育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要活化知识,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发展智力,培养智慧和能力是关键。第三,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智育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给予其科学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经历科研锻炼,激发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体育的独特性

斯宾塞指出,身体是心智的基础。洛克也指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近代以前的教育家关注体育,都是与身体发展紧密相连的,如康德认为,一个人出生首先要进行的是体育,包括保育、管束和教化。婴儿期的保育顺其自然,从幼儿期开始,需要进行管束,甚至合理的惩罚。教化是通过游戏,锻炼儿童的力量、技巧、信心和胆量。[1]康德没有使用“体育”一词,他使用的是“自然教育”。斯宾塞开始使用“体育”一词,在他看来,体育要符合生理学的原理,重视儿童的饮食营养、穿着和身心卫生,让儿童在运动中自然发展。[2]

现代的体育由“体操”转化而来。中国1904年把“体操”列入课程,1922年改称为“体育”。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传授健体知识、技能,培养体育品格和体育精神,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体魂健全。

所以,全面发展中的体育,必须着眼于身心健康,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体育的任务可以归结为:第一,提高体育认知。提高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第二,锤炼体育品德。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的体育道德,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的体育品格。第三,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增强人的体质。体育必须落实到体育活动,转化为健康的行为。健康的行为既有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行为,也有注重饮食、作息和卫生的身体健康行为和保持6良好心态,调控情绪、适应环境的心理健康行为。

4.美育的独特性

席勒1873年发表的《美育书简》,从人性的高度论述美育的重要性,奠定了近代美育的基本思路。蔡元培任民国教育总长期间,发表文章阐述其“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的教育宗旨。1912年7月,临时教育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即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可见,美育与德育相连,是培养人的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的教育。

美育是以艺术为载体,但不等同于艺术教育,更不同于专业的艺术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以培养艺术专业人才为目的,侧重于艺术技能、艺术表达和创意。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面向人的审美发展的需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审美素养。美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提升人文情怀。

美育的独特任务是:第一,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美育借助于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艺术作品进行,对艺术的感知是美育的基础。在掌握欣赏美的知识基础上,形成艺术通感,引发情感共鸣。第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美既有客观的物质现象,更有主观的情感体验。对美的欣赏,取决于一个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和高雅的气质,自觉抵制低俗、庸俗,提高审美辨别力和鉴赏力。第三,提升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美育不仅培养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更要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并将其运用到社会之中,创造美的生活,增强美的享受。

5.劳动教育的独特性

教育产生于传递生产劳动经验的需要,因此,原始的教育天然地与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教育在生产劳动中,就是劳动教育。随着学校的出现,学校成为统治阶级的特权,满足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开始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大工业的技术发展,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了要求。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列宁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育和教学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4]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视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因为这样,才能使人做到体脑结合。陶行知认为,体脑结合不是劳力与劳心并重,“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5]

劳动的重要性还不只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指出:“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劳动还远不止于此。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6]习近平也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7]

劳动与劳动教育不同,劳动以创造物质财富为目的,劳动教育以劳动为载体,以教育为目的。劳动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洗衣、做饭等体力劳动技能。劳动中含有技术,而且随着劳动的发展,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但无论技术含量怎样增加,劳动教育的目的也不同于专门的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是谋求职业的教育,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生产劳动,达到教育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目的。

劳动教育的特殊任务表现在:第一,充分认识劳动的意义,培养劳动观念,激发劳动热情。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8]第二,掌握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能够从事基础性的生产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第三,激发学生的技术意识,培养创造性劳动能力。劳动教育不只是体力劳动,越来越具有技术成分,是一种复杂的技术劳动。劳动教育要激发学生的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

二、“德智体美劳”五育的融通性

德智体美劳的独特性,表明五育都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因此,“五育并举”,五育之间同等重要,一个都不能少。但“五育并举”不是五育各自独立进行。实践活动不可能只是一育的活动,充其量以一育为主。因此,五育之间的理想状态应是“融合”。[9]五育之间之所以能够融合,前提在于五育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贯通。具体来说,德育贯穿于各育之中,是其他各育的灵魂;智育为实施其他各育进行知识和智力的储备;体育为其他各育提供体质上的准备和生理的基础;美育以精神的力量助推其他各育的发展;劳动教育是对其他各育的综合实践运用与成果的检验。

1.德育与其他各育的融通

德是人性之魂,人无德不立。德育以涵养德性为本。全面发展,德育为先,就是要把德育渗透在全面发展教育之中,为其他各育定向、铸魂。

以德定才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人才成长的规律,也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亚里士多德也提出“德”“智”一体思想,“离开了明智就没有严格意义的善,离开了道德品质也不可能有明智”。[10]善赋予目的和价值,智慧选择手段,目的引导手段,以德性之“善”引导智慧之“真”。

以德健体魂。体育不仅育身体,提体质,而且健体魂,育体魄。体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动力。一个人的身体的能量不只是取决于其生理的体质,更取决于体魂、体魄。健全的身体,也不只是身体的健康,还有心理的健康。所谓健康的心理,是指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环境良好的适应能力。身体的健康由生理规律所主宰,但体魂、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则由人的社会性主宰。体育培养高尚的体育道德、体育风尚、体育精神,需要德育的涵养。只有德育与体育的渗透,才能育体魂,健身心,强体魄。

以德悦美。美丑相对,美善相连。美的事物一定是善的事物,善的事物也是美的事物,美善一体,以善促美,以美促善,德育与美育同构。美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增强辨别美丑的能力,就是要以德悦美,以德养美。以高尚的道德培养人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愉悦生活,创造美满幸福的人生。

以德塑造劳动品格。劳动教育不同于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它以养成劳动品格为根本。劳动品格包括对待劳动的态度、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和劳动道德。劳动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伟大,从而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尊重和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劳的品格,做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智育与其他各育的融通

人的健全发展,不管具体包含什么要素、多少要素,都必须包含健全的心智。健全的心智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因此,智育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的核心。传统的心理学把心智看作异于物质的一个实体,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因此,它主张形式训练说,对心智进行适度的训练,“这些心能因练习而发达。正如筋肉可因操练而发达一般”。[11]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心理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心智不是独立的存在,是一种对外界事物反映的心理状态。因此,心智的训练离不开具体的内容和活动。在这个意义上,智育虽然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承担传授知识、培养心智的任务,但没有任何一个教育教学活动,只培养心智而不承担其他的教育任务。心智的培养必须与其他各育相结合,不存在脱离其他各育的智育。同理,其他各育也离不开智育,因为“人们的道德观、审美观、健康观、劳动观等,都建立在一定的道德认知、审美认知、身体认知、劳动认知的基础之上。智育,特别是智育所突出的心智的培养,为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提供了知识和智力的基础”。[12]具体表现在:

智育是德育的理智基础。历史地考察,智育首先是作为德育的理智基础而出现,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显著增加,智育与德育逐渐拉开距离。但日趋“智育化”的教学活动,也不能说只承担智育的任务。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明确了教育必须、也必然担当道德教育的任务。现代德育不同于宗教信仰,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道德的发展也需要经过知情意行等环节,道德认知是道德形成的首要环节,因此,德育必须以智育为基础,只有通过智育,才能掌握社会道德规范,提高个体的道德认知水平,发展道德判断、推理能力,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理性的基础。

智育为体育提供科学知识和科学训练方法。健康的身体锻炼是以科学知识和方法为前提的。体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获得体育运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地进行身体活动以及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科学地开展体育锻炼和体育训练。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以智育为基础。通过智育,学生具备了科学的生理学、运动学、卫生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身体运动的规律,能够科学地开展体育锻炼,有效地增强体质。

智育为美育提供认知的工具和心智基础。蔡元培首次将美育与其他各育并举,他对美育的认识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13]美育以审美情趣和情感陶冶为根本,但需要以丰富的美学知识和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为基础。只有通过智育,掌握了丰富的美学知识,培养出高度发达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才能具备欣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工具,才能具备科学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基础。

智育使劳动者获得劳动的知识和本领。劳动教育以生产劳动为手段,而现代生产劳动,技术性越来越强,这就需要劳动者不断地学习,掌握基本的劳动与技术知识和技能,才能进行科学劳动,提高劳动效率,在劳动中体验获得感、幸福感。使劳动者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既是劳动教育的任务,也是劳动中智育的任务。通过智育,具备了丰富的劳动知识经验和技术知识,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了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劳动与技术素养。

3.体育与其他各育的融通

我们把人的发展分为身心两个方面,体育就是关注身体发展的教育,德育、智育、美育则是关注真善美的心灵问题。身心是不可分离的,身体是心灵的基础。1917年,毛泽东发表《体育之研究》指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体育是精神教育的先决条件,是其他各育的基础。“体育一道,配德育和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健康的心灵寓于健康的身体。在总体意义上说,体育是其他各育的根基。具体来说,体育对其他各育的支持表现为:

以体成德,体育孕育品德。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体育精神、体育风尚,这些都是德育对体育的要求。体育在培养高尚的体育道德和优良的意志品质中,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灵活、顽强、耐劳、坚毅的品质;体育比赛能够使学生自觉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和公平竞争的意识;团队比赛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为集体荣誉奋勇拼搏的精神。

以体益智,体育促进心智的发展。身体是工作和学习的本钱,特别是健全的神经系统是智力发展的生理基础。智育是一种高强度的智力活动,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投入,需要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体力作为保障。而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使学生劳逸结合,一张一弛,可以保证大脑长时间有效地进行工作,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改善注意力,对大脑产生有效的保护效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保持思维的灵活度,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让智力的活动更有活力,更好地提高记忆力、思维力。

以体健美,体育成就健康美。健与美是紧密相连的。体育活动中的体操、舞蹈、武术、田径、球类比赛,所展示出来的身体的灵活与柔韧、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以及优美的身姿、优雅的动作,本身就是美育的资源和审美教育。身体美是一种健康的美,而不是病态美。体育锻炼对于健康美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以体助劳,健康的身体提供劳动的首要条件。劳动教育借助于劳动而进行,尽管智力劳动也是劳动,但劳动教育之劳动离不开使用体力的生产与技术劳动。显而易见,一个病态的身体,肯定不适宜劳动,劳动以健康的身体为前提。通过体育锻炼,发展体能,提升体质,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为参加生产劳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4.美育与其他各育的融通

席勒的《美育书简》中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14]。在席勒看来,审美教育在于平衡感性与精神的力量,使之达到一种和谐与完美。马克思也提出人的实践活动的三个尺度:真的尺度、善的尺度和美的尺度。美的尺度是真与善的统一,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因此,美是自由的,美的境界是一种自由的境界。美育的根本在于通过培育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感,激发想象,展现美的力量,提升美的境界。在这个意义上,美育是其他各育的精神家园。具体来说,美育对各育的渗透表现为:

以美润德。不仅德美一体,而且德育与美育也同步进行。孔子就将“志道”与“游艺”结合起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现代学者也有主张“德育美学观”,以美育促德育。美育不仅利用其形象性、情感性改变了传统德育重理性和灌输的方式,使德育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而且美育本身就具有德育陶冶的价值。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情操以及对于美丑的鉴别力、创造美的能力,不仅蕴含着道德的价值,而且本身也是道德的表现。

以美激智。美的知识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美育传递美的知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精神修养,而且美育以情感为中介,激发人的智力和创造性。美育具有情感性,而人的智力的发展,不仅靠智力因素,而且靠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动力。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15]人对真理的追求是因为对真理的热爱、专注,情感的培养是创造性人才发展的动力。美育还能够保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培育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些也是智育发展心智的目标。换言之,美育以其独特的方式,促进着心智的发展。

以美健体。体育不仅使身体强健,而且使身体优美。体育是健与美的结合,健美既是体育运动,也是审美活动。健美是体育与美育的有机统一,以美塑造健康的身躯,以健康的身躯彰显身体之美。体育运动中,体操、舞蹈、武术、游泳蕴含着形体之美、运动之美。体育比赛中的坚韧顽强、团结拼搏的体育道德,孕育高尚的社会风尚美。

以美益劳。劳动是对世界的创造,这种创造是按照美的规律的创造。美育使学生掌握美学的知识和原理,具备欣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劳动中按照美育的规律,创造出美的作品和美的世界,建构出美好的生活。劳动之美,劳动者之美,是美育和劳动教育共同的资源,不仅有助于培养美的情操,而且有助于培养劳动意识、劳动情感。

5.劳动教育与其他各育的融通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世界。人类的劳动实践蕴含着德智体美诸因素,因此,参加劳动的过程不仅是对德智体美各育成效的集中检验,也能够促进学生道德、智能、审美、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以劳树德。劳动教育首先解决的是爱不爱劳动、愿不愿劳动的态度问题。因此,劳动教育必须把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品质作为第一任务,这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劳动态度的培养是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要使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劳动人民的伟大,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吃苦耐劳的美德,坚定“社会主义是干出来”和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以劳强智。劳动之德解决愿不愿劳动的问题,那么,会不会劳动的问题,就成为紧接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解决会不会劳动的问题,就要使劳动者具备劳动的知识与技能,尤其是现代生产劳动,技术性越来越强,对劳动者技术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劳动教育需要使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掌握本领。除此之外,劳动教育的实践,还可以使学生做到手脑并用,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提升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劳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把感性与理性、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智慧。

以劳强体。劳动教育虽然不是体力劳动,但劳动教育需要借助于体力劳动而进行,因此,劳动教育对于体质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强身健体,促进身体机能的发育,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磨练意志,锻炼吃苦耐劳的品格和耐挫能力,促进心理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以劳逸美。劳动是一种创造,是按照美的规律建构新的世界。劳动中蕴含着美,展示着美的力量。劳动是美的,劳动者是美丽的,因为它创造了世界,创造了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劳动教育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体系的实践策略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不只是五育都开设,而是基于五育的融通性,强调五育之间的整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活动,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要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引领,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树立全方位教育的观念;以教育活动为推手,实施全学科、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以评价为保障,开展综合素质的评价。

1.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教育是育人的活动,育人是教育的根本,这是教育的普遍规律。但在育什么人上,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要求。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立德树人,就是以德育为先导,全面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中国化实践,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德智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继承与发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新要求。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为谁培养人”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二是“德智体美劳”的素质要求。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着独立的内涵,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同时,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体系。

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要求,既有稳定性,也有时代性。新时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6]

2.树立“全方位”的教育观念

德智体美劳之间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然而,在我国,迄今为止,不仅仍然着眼于个人体力、智力与道德的发展来表述教育目的,而且还把德育、智育、体育的划分作为实际工作职能分工的基础”。[17]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不断有加强德育工作、美育工作、体育工作和劳动教育工作的文件,各级各类学校也有德育处、学工处、教务处等部门的分工,有德育教师与非德育教师之分,有德育活动与非德育活动之分,每一项活动、每一项工作,好像只为某一育而来,而不服务于其他各育。这种做法,即便是做到了五育并举,但也割裂了五育之间的有机联系。

民国时期,有学者已经看到了德智体分开来的局限性。“现代教育的原则是以个人全部(整体)为中心,决不可以将一个整个的机体硬切为德、智、体三部”。[18]“教育活动,就其客观而论,一而已矣,不能强分区域。吾人至多惟可从吾人主观方面,就其着重之点不同而分为智育、德育和体育耳。诚明乎此,则可知教育活动,犹如金字塔之有三面,而非如鼎之有三足。传统的教育家不明此一体三面之关系,而将教育之整个活动,强分三橛”。“新教育家为保持教育活动及儿童生活之完整起见,认三分为绝对不合原则之事,将前人关于三育之分野,一扫而空”。[19]

德智体美劳五育的融通性,强调“五育”的“合”,而不是“分”,不能人为地将“五育”割裂开来。任何“一育”都不是离开其他各育的独立存在,都是五育之中的“一育”。五育如同车轮,以人的发展为轴心,以活动为辐条,以五育为轮胎,轮胎是连结在一起的有机整体。所以,我们必须在“五育”中认识“一育”、把握“一育”、实现“一育”。所谓“全方位”教育观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方位。五育不是简单地在五育之间做“加法”,而是要在五育之间做“乘法”,以形成五育的整体倍增效应。[20]第二,每一育的全方位观。每一育不能只关注自己的任务,必须在“一育”中发现“五育”、渗透“五育”、落实“五育”。[21]第三,“全方位”的教育活动观。活动作为完成全面发展教育的途径,承载着五育的全面任务,而不是某一育的任务。第四,“全方位”的教师。每一个教师以“树人”为己任,不仅关心学生在某一学科的学习和发展,而且关心学生整体的发展。

美国小学实行全科教师制度,我们虽然是分科教学居多,但分科不能分家,要着眼于学科之间的联系,寻求学生的整体发展。树立“全方位”的教育观,虽说不易,但还只是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要在全方位教育活动和教育评价上下功夫。

3.实施全学科、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活动

德智体美劳共同构成了全面发展教育,它们是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因此,五育不属于对教育工作分类的依据,更不能作为教育工作者职责分工的依据。教育中的每一项活动、学校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教师都承担着全方位育人的任务,而不是其中一育的单一任务。现代教育的复杂性,不可能使一个教师承担所有的教育任务,教师之间的分工是发展的必然,但即便这种分工,也不是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肢解,不是某一教师承担德育、某一教师承担体育、某一教师承担美育,而是基于完成德智体美劳任务的不同教育手段的分工与合作。基于教育目的教育手段的分工,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过三种:管理、训育和教学。管理是为了约束儿童自发的“野性”和盲目冲动,使之遵守纪律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管理不是教育,必须在教育前消失。训育是直接影响儿童心灵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形成儿童性格的道德力量。教学是基本的手段,但教学不是单一的智育,而是教育性教学。民国时期我国学者也多吸收这一分类,如1905年,王国维所编著的第一本教育学就提出“训练”和“教授”两种手段。1916年,张子和编的《大教育学》提出“训育论”和“教授论”,并分析二者的关系:“训育与教授,一则专以稳练感情、强固意志为主;一则专以开发知识为主,二者固相依相助,完成心之发达者也”。[22]训育大致相当于现代的德育,以完成德育主要任务,教授相当于现代的教学,以完成智育的主要任务。但从二者的关系来看,都以“完成心之发达”为目标。没有这个目标,训育和教学很容易各自为政,迷失根本。

现代的教育学把活动分为课内和课外活动,以课内活动为主,课外活动为补充。课内活动分为教学、德育、班级、实践活动等。虽然说每种活动还有偏重,如教学偏重于学生的知识掌握、认知发展,德育与班级活动偏重于道德发展与行为习惯养成,实践活动偏重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总体上,我们在努力朝着“全方位”关系发展,努力完成五育整合的任务。

如在学科教学上,我们强调综合育人。一方面是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创新跨学科教学和主题教学。另一方面,在学科中按照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加强课题研究、“主题教学”项目设计、大单元整合教学、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学科核心素养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学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每一个学科所要完成的发展素养的目标。因此,学科核心素养是综合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在特定学科的综合体现。如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学科的这些素养就决定了高中思想政治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综合性活动型的学科。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是全面联系的,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学科”。因此,学科教学不是以往单一学科的教学,而是学科的综合育人。加之,教学本身也不只完成智育的任务,它负载的是完成全面发展各育的任务。

如在德育活动中,我们提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活动观,大大扩展了传统德育的外延,体现了德育活动的协同性、整合性和整体性。而且,我们还在探讨“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也突破了德育活动对道德发展指导的局限。

再如课外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都具有浓厚的课堂中心主义的倾向,急需要打破。课外活动,是作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为了提高对课外活动的认识,我们称之为“第二课堂”,把它纳入课堂之中。综合实践活动被纳入课程计划,被规定为特定的内容和课时。这些所谓“重视”课外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做法,其实是画地为牢,限制了实践活动的发展。我们需要的是拓宽综合实践渠道,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大课堂”“大课程”,引导学生在跨界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推进与完善综合素质的评价,发挥全面育人的引导功能

评价是对育人结果的客观检验和价值判断。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有什么样的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尤其在我国现实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评价的价值引导功能,倒逼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注重五育的整合与融通,就必须实施综合性的评价。

综合性评价是近些年教育政策关注的一个焦点,但多应用于考试改革。因为在现实的情况下,我们特别重视考试,“一考定终身”,而且考试只有纸笔测验,其他评价形式运用不足。纸笔测验主要测试的是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学术能力,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则无法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是在考试改革的背景下提出并开始探索实践的。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试改革举措,试图在考试改革中加入综合素质评价,以改变单一分数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依据的流弊。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综合素质评价包括的内容是德(“思想品德”)智(“学业水平”)体(“身心健康”)美(“兴趣特长”中的一部分)。2014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对综合素质的内涵和外延又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做了更加具体的表述。201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突出考查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劳动实践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强化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导向作用。强化对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方面的评价。2019年颁布的这两个文件,都把“劳动实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的范畴,使综合素质真正体现了德(品德发展、爱国情怀、遵纪守法)智(学业发展、创新思维)体(身心健康、体质达标)美(审美能力)劳(劳动实践)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也纠正了全面发展就是平均发展的错误认识,把“兴趣特长”纳入其中,使全面发展成为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综合性评价既有普遍的、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也凸显学生在优势领域的特长,彰显学生的个性发展。

可以认为,综合素质就是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教育评价领域的别名。但理解综合素质评价的这些方面就如同理解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把综合素质看作是各类素质的简单相加或组合,而是要发现不同素质间的内在联系,使之融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所谓综合素质是作为一个独特个体所呈现出来的内在、有机、互融的整体性素质”[23],是对一个“整体的人”的评价。

从单一的考试分数到综合素质评价,使考试从关注分数、成绩到关注人的学科核心素养、人的综合素质,使“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助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但综合素质评价的探讨目前主要集中在中高考改革上,关注的是结果性评价和甄选性功能,注重的是如何发挥其在人才选拔中的工具价值,进一步的发展需要从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从注重人才的甄别和选拔到注重教育过程的诊断和引导,彰显其育人的内在价值,真正把综合性评价作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力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6-40.

[2]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4-15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6-557.

[4]列宁全集(第2卷)(第二版增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63-464.

[5]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6.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

[7]习近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428/c1024-21322617.html.

[8]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9]李帆.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J].中小学管理,2019(7).

[10]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90.

[11]吴俊升.教育哲学大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52.

[12]《教育学原理》编写组.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67.

[13]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74.

[14]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08.

[15]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

[16]光明日报评论员.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18-09-14,(1).

[17]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2.

[18]陈泳声.体育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1.

[19]吴俊升.德育原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2-3.

[20]石中英.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要处理好三个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2019(9).

[21]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一分为二看“五育”合二为一干“五育”[EB/OL].http://www.sohu.com/a/281693180_391284.Htm.

[22]张子和.大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155.

[23]刘志军等.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蕴、实施与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System for all A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ntellectualPhysicalAesthetics and Labor Education Rationales and Strategies

FEND Jianjun

Abstract: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oral,intellectual,physical,aesthetics and labor education is the premise of building an education system of all-round cultivation of the Five educations. The Five educations have their own uniqueness and mutual accommodation. In order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system for all a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Five educations,we should not only adhere to the equal importance of the Five educations,but also adhere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ive educations.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all round education view,implement all-disciplinary,allround and whole-process education activities,promote and improve the evalu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ies,and cultivate a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a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oral,intellectual,physical,aesthetic and labor.

Key words:equal education of five educations;integration of five educations;educational system for all a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ntellectual,physical,aesthetic,and labor education

责任编辑:王云霄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