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10期 作者:王北生王程程
摘 要: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关注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及其给未来教育带来的冲击与变革,研究未来教育赋予的前瞻性,对今后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模式建构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导向和实践价值。本文紧密结合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特征与趋势,论述如何加强和改进未来教育的研究,从未来教育的模式、未来学校的变革、未来教育的发展走向、未来教育学科建设的本体、未来教育的预警、对待未来教育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等更宏观的角度把握未来教育的研究,并提出一些研究建议,旨在为未来教育研究提供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未来社会;发展变革;未来教育;走向特征;研究建议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日的教育实际上是在为明天的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教育如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既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也是教育研究需要关注的“未来发展”问题。其实早在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表明了“教育必须立足传统,面向现代化;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立足当今,面向未来”的前瞻性战略思想。我国教育必须了解和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经验,必须及时预测和研究未来社会的发展,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实践领域将会给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封闭的办学体系、传统的教学结构、固化的学校组织形态都将被打破,具体到现有的学习方式、教师角色、课堂模式、班级组织、教室布局等都会发生变革。社会上要求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呼声愈发高涨,这使得“未来教育”研究愈发显得迫切和重要。与此同时,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研究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参考国外各种核心素养框架和提法的基础上,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理性思维等18个基本要点。这六大核心素养的提出,实际上也是面向21世纪的未来教育培养人才应当遵循和参考的。为此,本文在现有未来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未来教育的模式、未来学校的变革、未来教育的发展走向、未来教育的学科建设、未来教育的预警、对待未来教育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等宏观的视角来把握未来教育的研究,既有紧密结合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特征趋势加强和改进未来教育研究的思路,又提出了如何加强未来教育的本体研究、如何对待未来教育的立场态度的研究建议,以期促进未来教育的深入研究,使未来教育能更好地适应和助推未来社会的发展。
一、加强对构建应对未来社会变化的教育模式的研究
2016年初,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年会的主题为“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认为未来社会将会是一个以覆盖全社会的数字移动互联和社交网络为基础的一个新社会。预测未来社会将呈现出“四个无处不在”:一是互联网无处不在,二是数据无处不在,三是电能无处不在,四是智能无处不在。也有专家认为,未来社会有三个显著特点:人工智能社会,虚拟与现实的融合,共享社会。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认为,未来社会发展对就业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到2033年,电话营销人员和保险业务员有99%的概率会失业,运动赛事的裁判有98%、收银员有97%、厨师有96%、服务员有94%、律师助手有94%、导游有91%、面包师有89%、公交车司机有89%、建筑工人有88%、兽医助手有86%、安保人员有84%、船员有83%、调酒师有77%、档案管理员有76%、木匠有72%、救生员有67%的概率会失业。当然,也有一些工作还算安全;也可能出现许多新职业,比如虚拟世界的设计师。”[1]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必将影响到教育的发展,也必然引起教育的巨大变革,尤其是社会就业部门和就业岗位的急剧变化,使未来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而未来社会对教育挑战的实质是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那么,这种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究竟需要哪些能力?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托尼·瓦格纳在《教育大未来》一书中提到,新的职场世界需要具备的关键力,归纳起来有七个:(1)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3)灵活性与适应力;(4)主动进取与开创精神;(5)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6)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7)好奇心与想象力。[2]又如,《地平线报告》成果由美国新媒体联盟发表,该研究于2002年启动,旨在勾勒出影响全球教育领域的教、学以及创造性探究的新技术。2015年的《地平线报告》指出了基础教育领域技术应用的六大趋势、在应用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遴选出六项具体可应用的技术,根据预期影响时间的长短,分为长期趋势、中期趋势与近期趋势。长期趋势为五年或五年以上,要求:(1)重建学校运作方式;(2)向深度学习转变。中期影响趋势为三年至五年,要求:(1)更多地采用合作学习;(2)学生角色由教育的消费者向创造者转变。短期影响趋势为一到两年内,要求:(1)更多地采用混合式学习;(2)STEAM学习的兴起。[3]2016年的《地平线报告》认为,长期趋势即五年或更长,推动文化变革与创新,学生将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实现亲自动手的体验式学习,课堂教学日益关注深度学习。中期趋势即三年至五年,用数据说话,日益注重学习的测量,重设学习空间,新形式跨学科研究兴起。短期趋势即一到两年内,发现式学习日益增多,更多地应用混合式学习设计,开放教育资源快速增加。[4]教育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改革发展。我们应结合未来社会变化的特点,增强未来意识和未来眼光,深入研究未来教育的变化,以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然而,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未来教育应在“教育模式”改革上进行深入研究,具体表现在:一是研究如何打破封闭的办学体系,实现将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共享的教育发展模式,为此要在体制、机制与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二是研究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具有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主动进取与创新精神等品质人才的培养模式;三是研究具有跨界与融合特点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学校发展模式;四是研究建构面向未来的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师生关系模式、学习共同体模式、教室布局模式等,以主动迎接未来社会带给教育的挑战。
二、加强对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学校教育变革的研究
教育模式研究是就宏观的教育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而具体则要通过研究学校教育的变革来体现。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数字时代,快速增长的海量信息以及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促使未来教育呈现出数字化、开放化、多样化、国际化的时代特征,也有学者概括为“开放化教育,个性化或定制化教育,混合式教育,社群化教育四个特点。”[5]基于这些特点的未来学校将发生巨大变化,围绕学校教育的变革应加强以下研究:一是研究未来学校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除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外,要借助互联网,推展基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的教与学,还要打破学科壁垒、班级界限,真正实现传统教与学方式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与学方式的融合。二是研究未来学校多层多类课程的整合。除了做到现阶段提倡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个性化、校本课程品质化,还要强调分科课程下的综合课程,增加学科间的相互关联,使课程形式呈现多样化,并融入多样性评价。三是研究未来学校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将由传统的“传道”“主导”角色转变为教育资源的选择者和组织者、个别化的教育者,成为学生共同学习伙伴,以彰显教师的“贵在引导、重在点拨、妙在开窍”角色品质。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学资深教授戴维·珀金斯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一书中认为:“我们需要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也关注未知。也许,我们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在复杂而多变的世界努力培养人的好奇心、启发人的智慧、增进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地、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6]四是研究未来学校教室布局的改善。未来学校的教室将呈现教育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借助先进的媒体、网络等技术创新,传统“教室”将变身为未来“会议室”,以支持学生互动交流为核心的协作学习。随着未来学校资源的丰富,还将实现家、校、社区的合作,形成融合互动的学习生态系统,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中学习。那么,未来的学校究竟应该怎么变?朱永新分析了以下15种可能性:学校会成为学习共同体,不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学校而存在;开学和毕业没有固定的时间;学习的时间弹性化;教师的来源和角色多样化;政府买单和学习者付费将并存;学习机构一体化,学校主体机构与网络教育彻底打通;网络学习更加重要;游戏在学习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学习内容个性化、定制化;学习中心小规模化;文凭的重要性被课程证书取代;考试评价从鉴别走向诊断;家校合作共育;课程指向生命与真善美;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7]这些都可以作为研究和探索未来学校建设的重要参考。
2006年9月7日,由美国费城学区和微软公司精心筹划成立的“未来学校”表明了未来学校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是必然趋势。这所“未来学校”既是一所能为学生未来工作、生活做充分准备的学校,又是一所他人能仿效复制的学校。它在建筑设计上除了充分考虑绿色概念之外,还将科技、课程及空间的因素整合在一起,所有的学习场所设计都兼顾鼓励性、灵活性、合作性、反思性及操作性。比如,教室的设计摒弃了传统教室的空间束缚,通过多向多重活动墙,随时可以将空间分割成多间报告厅、讨论室、开放式剧场、自助餐厅或教室。而校园内既有适合学生互动、合作学习的区域,也有供学生深入思索的安静区域。由于网络的便利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博物馆、学校草坪、餐厅等地方学习。[8]微软的“未来学校”计划在办学过程中实现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管理方式三大方面的创新,即学习方式实现无课本、互动性、研究性、个别化;学习环境表现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领域;管理方式呈现多类专家+三方(微软、学区、社区)。[9]对未来学校变革的思考要充分把握上述各种变化因素,可参考微软“未来学校”的办学思路与硬件、环境设施的改进,同时结合我国的学校发展实际进行总体规划、统筹设计、分步建设、综合配套。
三、加强在未来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学校建设案例研究
我国已有一些学校在未来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正在按照未来学校的样态进行整体或部分的探索,已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尤其是2013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启动“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2014年10月“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正式成立,2016年1月“未来学校创新计划”被教育部列为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2016年3月全国20个地区教育局申报“未来学校创新计划”试验区。2016年11月17日《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正式发布。[10]与此同时,还先后举办过几次未来学校建设研讨会。比如,2015年11月8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成都举办“第二届未来学校国际研讨会”,主题是“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2016年11月17日,第三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深圳召开,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与深圳市教科院联合主办,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未来教育谷”承办。大会聚焦未来学校的课程构建,深入探讨了未来学校课程的“契合、融合、联合”问题。这两届会议的规模大,参加人数多,产生了较大影响。许多中小学校和学者已开始把未来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上了日程。比如,深圳市南山区前海港湾小学的办学理念就是要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用创新的视角把学校建设成学生最喜欢的样子,让学生找到兴趣,爱上学习。在这里,对教师来讲,带教案、用U盘已经过时了。在办公电脑上准备的教案通过教学平台,可瞬间传到学校各个角落。在教室里,他们没有讲台,讲台已经变身为一张可镶嵌各种高科技设备的操作台,具备无时滞上传功能,能对每个学生的练习一览无余,如有必要,可用它随时将作业搬上大屏幕做点评或者示范。又如,北京市中关村三小,校长刘可钦把学校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0版的学校有着农业社会特征,以满足读书、写字、算术为目标,要求学生学得对而快;2.0版的学校体现工业社会特征,一间间教室规整排列,使学科课程变得很精细,注重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纸笔考试,“批量生产”;3.0版的学校是生态社会呈现的学校样态,有多种空间组合和多形态的空间布局,强调分科课程下的综合课程,融入更多基于表现的多样性评价。“老师们没有办公室,和我们同处一个空间;操场悬在半空中,操场下面是篮球馆。”而中关村三小新校区的“班组群”则将三间教室联通,可开可闭,实现大班小班、混龄同龄、兴趣爱好等多种形式教学,通过跨年级的导师制,共同负责这个班组群的所有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认为,中关村三小的创造性变革是以极大的勇气对小学教育进行了突破,特别是突破了传统的理念、固有的模式和校园的藩篱。[11]再如,苏州三中和郑州二中等也在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要结合“未来学校创新计划”试验区等学校建设取得的经验,把这些好的案例学校的经验进行认真总结与推广,在我国尽快建设一批具有未来教育发展理念,具有未来学校前瞻的内容,具有未来学校教学、学习和管理样态的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
四、加强对未来教育发展走向的研究
未来教育虽发生在未来,却是现实教育的合理延续。对未来教育发展走向或趋势的分析,对于当今教育改革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根据有关资料和我们已有的总结[12],可以把未来教育的发展走向或趋势概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未来教育将打破封闭的办学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未来社会的教育将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成员参与其中的全民教育。未来社会将依托全球范围的云、互联网和大数据,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引发全民教育革命。在线教育、在家上学、功能融合的社会化网络、学习共同体将成为新的教育形式。
二是未来教育更加重视人的核心素养与综合技能的提升。根据未来社会将朝着智能化、虚拟化、超链接等方向发展,具备个性化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重视人的核心素养与综合技能的提升将会是未来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戴维·珀金斯在提出的“六大超越”中认为:“超越基础技能———21世纪必备综合能力与品质。在全球范围内,教师们开始致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和合作意愿、领导力、创业精神,以及在这个时代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其他关键能力与品质。”[6]
三是未来教育的课程会呈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样化、定制化与模块化趋势。未来教育课程开发会充分承认和尊重人们的意见和价值观的多元性,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增加学生选择的机会,使学习内容呈现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特征,以适合学生本人的知识结构和潜能发展。
四是未来教育更加重视通识教育。未来社会发展无疑会出现复杂化、综合化、多变性的特点,这就需要学校培养适应复杂化、综合化、多变性社会特点的复合型人才。而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加强通识教育,使学生对各种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以及主要的技术进步等有所了解和掌握,以便在未来的就业与职场转换中增强后劲。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真正实用的教育应教会人如何学习,如何发展新技能,如何理解,如何成长。正是一个人打算赖以谋生的专业,才是最需要通用的、甚至哲学思维来教授。在未来的15年间,他所从事的职业很可能不再与所学专业有关,这使得通识教育显得更加重要。”[13]为此,未来教育尤其是高等院校应当重视通识教育,明确并制订通识教育的目标,开设通识教育的课程,探索通识教育实施的途径。
五是未来教育将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未来的学习已经不限于学校空间,手机、平板电脑、移动PC、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都将成为承载教育的工具,可以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学习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和教师可以打破课堂与学校的围墙,实现无边界的自由教学互动,享受更丰富、更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的融合,将会使人类的学习呈现弹性化与自主性的趋势。
六是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变革。未来学校会是一个课堂与社区充分融合的开放交流网络、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体验中心。未来学校将以研讨会的形式,实行网络化小班学习,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通过智能终端就可以方便地查询和阅读图书资料,课堂将由一个单一演讲者主导的教室变为学习研讨室。
七是教师将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协助者和信息服务的主持人。如前所述,随着个体获取知识方式的改变,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要的转变。但笔者认为,未来教育中技术虽然会替代教师的一些职能和劳动,却无须也无法取代教师,教师仍将发挥应有的作用。八是运用大数据进行教育评价。未来教育评价的标准将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将不再局限于同一把尺子。
五、加强对未来教育的学理分析及学科体系建设的本体研究笔者认为,对未来教育的研究必须重视其本体的研究,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即建设完善的“教育未来学”。教育未来学是指运用未来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的发展趋势,并预测未来教育的一门学科。它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和要求,对未来教育的规模、结构、管理、内容、方法和技术等进行预测,为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而后持续得到发展。其研究内容主要是未来教育的规模、结构、管理、职能、内容、方法、技术及其实现途径等。[14]诸多未来学家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向作了预测。如美国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和《为明天而学习》中认为:未来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和面向未来的教育,指能培养受教育者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急剧变革等文化冲击的教育体系,着眼于建立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面向未来的教育管理体制,开设未来社会需要的未来教育课程,促进学生和一切受教育者增强未来意识,养成预想未来习惯和培养对付未来冲击能力的教学方法等”。[15]笔者认为,教育未来学的研究可有三大部分组成:(1)对教育未来学原理开展研究。教育未来学既是未来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又是一门与教育学交叉的学科。我们在既有未来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对教育未来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组成要素、发展历程、体系结构、研究内容及课程设置、研究方法和技术、实现途径等方面要进行学理性分析,真正建立起一门科学的教育未来学。(2)分领域进行研究。分别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未来基础教育发展、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未来学前教育发展,包括未来教师教育发展、未来继续教育发展等开展研究。(3)进行教育预测研究。教育预测研究可涉及未来教育的各个方面,但应把握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分析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对教育产生的总体影响和要求,根据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研究教育的变革,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二是对未来教育的规模与结构、质量与保障以及管理体制等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研究,包括研究未来社会人的发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如何紧密结合等,为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改革方略提供科学依据。三是研究适应未来课程、未来课堂、未来教学、未来教室等将发生各种变化的对策方案,为未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及早提供咨询参考。
六、加强对未来教育的预警研究
研究未来教育,必须加强其预警研究。首先要正视风险社会的到来,并从风险社会的视角对教育进行预警。人类社会正在进入风险社会。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了他的“风险社会理论”,认为风险社会是继工业社会后并传承工业社会所有危险的一个新社会阶段,因此人类处于“文明的火山上”。[16]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生态危机、经济危机、战争危机、安全危机、道德危机、价值观危机、心理危机、就业危机等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深度焦虑。中国也不可避免地进入“风险时代”。风险社会理论必然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教育是一个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事业,需要从未来的角度考虑问题,需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因此,未来教育研究必须根据未来社会将要发生的变化,预测未来教育随之发生的变革,预判未来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趋势及其可能会引起的严重后果,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的预测依据,避免决策失误。笔者认为,应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未来教育发展预警研究:一是从未来科技快速发展必然引起社会就业格局与劳动就业岗位发生的变化预警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在预警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人才培养规模的增减、课程设置的变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加强学生的创新、批判思维、独立自主、跨界整合、学习、交往合作、处理信息、个人生涯规划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快速适应未来风险社会的挑战。二是预警教学组织方式的变化。应从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预警学校教学组织结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发生的必然变化,并根据变化的趋势及早进行前瞻性改进。三是从我国人口的发展变化做出预警。应主要从我国未来社会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预警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数量的增减、班级规模的调整以及招生规模的设定等。四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警。即着眼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各种社会思潮外来文化的不断涌进,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可能发生的变化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的建设。
七、加强对未来教育“适应技术变化与坚守生命发展”之关系的立场研究
在未来教育的研究中,无论是作为理论研究者,抑或作为教育实践工作者,首先要有基本的立场和态度。我们要看到当代科学的快速发展,技术的日新月异,在线教育的风起云涌,慕课(MOOC)、翻转课堂的广泛运用以及“互联网+”浪潮的席卷而来。毋庸置疑,互联网、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进步一定会给教育带来革命性影响,学校、教师、课堂、学习、教室,内容、模式、方法等的教育功能、方式、布局等都肯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对科学技术及其运用在教育领域引起的变化绝不能熟视无睹。但是,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怎么变,教育的本质是不会变的,教育的根本是不能丢的;教育不纯粹是学生对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要防止“技术颠覆教育”“技术决定论”的观点。为此,必须处理好“适应技术变化与坚守生命发展”的关系:做到教育适应技术的变化是发展的趋势,而坚守学生生命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应在坚守中迎接变化,在变化中融入坚守,使之“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一是坚守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谨防“技术决定论”倾向。应当相信,教育是以育人为目的的实践活动,育人是教育意义的根本所在。笔者赞同一些专家的观点,无论将来技术怎么发展变化,学校、课堂、教师、教室等仍要继续存在,学校里长期形成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开展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其浓厚的熏陶、感染作用是替代不了的;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人格魅力感染、熏陶,教学中面对面交流、教学相长是替代不了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真情帮助,师生间、生生间心灵和人格之间相互砥砺形成的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学习共同体是替代不了的。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认为:“教育本身有它的规律,其本质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把人培养成有理想信念,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这一点是不会变的。”他认为,学校和教师在帮助孩子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仍然起到重要作用,不会消失。[17]石中英也认为:“实际上,教育的内涵、学校的功能比单纯的在线学习要丰富得多、有趣得多。学校的历史传统与文化氛围、师生之间面对面的对话、学生之间的真实交往、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和文体活动等,都不是在线服务可以提供的”;我们发展“互联网+教育”一定不要犯“技术决定论”的错误。[18]
二是坚守教育始终关注生命,注重“两个目的”的交融相汇,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善良品质的人。人应是完整的存在:人不仅有理智,还有情感;不仅有抽象之思,还有丰富之趣;人是追求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存在。因此,本真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与技能,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的教育。人的生成完整性要求教育要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实在目的,即使受教育者的现在和未来能够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生产的需求;另一个是超越的目的,即超出受教育者自然存在的直接需求,指向生命自我,生命心灵的畅适自足,生命意义的建构与提升。只有两个目的交融相汇,人才能成为完整生成的全面人。为此,不管现代技术如何变化发展,教育必须具有清醒的生命意识,学会关爱生命、完善生命,不断地激发生命的潜能、丰富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境界,要时刻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丰富其情感,使其掌握获取幸福的各种本领。有人称未来社会只有三种人:男人、女人、机器人。然而,只有用教育把男人和女人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和善良品质的人,才能真正驾驭机器人,使其真正为人类服务。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所说:“其实人的幸福和发展、人类的和平与发展都离不开善良的本性、健全的人格;人应具备善良的心灵,这是永远不变的原则,也是教育的本质”;“我们应该‘善’用互联网,充分利用教育的这种本质,让学生变得更美好、更善良。”[19]为此,教育要强化人本、人格、人文教育,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强化成人与成才并重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让学生拥有一个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在此意义上,强化“爱心教育”,也就是培养人的善心、善性、善行,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善良的品质。
三是在未来“技术化”的状态下,始终发挥教育的引领作用,坚守教育引领学生学会追求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教育本真是引导人之心灵,使其健康成长与发展的事业。在未来教育充分利用技术,出现“技术化”的状态下,千万不能忘记教育要引领学生追求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品质与境界,这是教育的品格与价值所在,也是教育的神圣职责。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术,更重要的是对其心灵、智慧的开发引导,对人性的陶冶、人格的培养、独立自由精神的养成,培养学生敢于迎接未来社会挑战的勇气和自信。忽视这些方面的教育,只能称之为教学,而不是教育。因此,教育必须传承、发挥积极的正面的教育的力量,引领学生学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追求,即引领学生追求意义与崇高,引领学生学会爱、追求爱;与此同时,也要引领学生学会自主建构,引领学会学习与创新,最终引领学生在主动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中健康成长,为一生的成功和幸福打好基础,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295.
[2]托尼·瓦格纳.教育大未来[M].余燕,译.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13:73.
[3]董筱婷,胡苗苗.《2015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解读[J].浙江教育技术,2015(4).
[4]2016新媒体联盟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EB/OL].http://www.sohu.com/a/58062517_107756.
[5]孙先亮.“互联网+”撬动教育未来[N].中国教育报.
[6]戴维·珀金斯.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M].杨彦捷,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引言.
[7]朱永新.未来学校的15个变革可能[EB/OL].http://edu.qq.com/a/20161202/001750.htm.
[8]新英才教育研究中心.http://blog.sina.com.cn/u/2633113005.
[9]冯大鸣.21世纪先锋学校的创新及预示——对美国费城“未来学校”的考察与评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7(06).
[10]罗运夫.未来已来——从未来学校的发展管窥教育投资[EB/OL].http://www.eduthink.com.cn/index.php/special/ztedutouzi/id/6html.
[11]教育空间“变形”改变了什么?——所明效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考[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6-10/06/c_1119667419.html.
[12]王俊明,王维,王北生.概论教育发展的七大趋势[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7(04).
[13]彼得·德鲁克.已经发生的未来[M].汪建雄,任永坤,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14.
[14]《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612-1613.
[1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77.
[16]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7]顾明远看教育: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N].中国教育报.
[18]石中英.在“互联网+教育”喧哗背后,别忘了教育初心[EB/OL].http://edu.gmw/2016-12/23/content_23324583.htm.
[19]翟小宁,教育需“善”用科技[N].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谭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