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七期) > 正文

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的实践要求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128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第7期 作者:李成

摘 要:在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内容一体化居于重要地位。在实践中,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的开展有三方面的要求,即层次性要求、主体性要求以及保障性要求。就层次性要求而言,主要强调的是大中小学不同阶段在教育内容上应该有侧重点,如小学阶段侧重“事”的教育、中学阶段强调“理”的说明、大学阶段要求“道”的践行;在主体性要求方面,要求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在教育内容方面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性、时空上的一致性以及操作上的互补性;从保障性要求来说,主要指的是坚持“五育并举”,即在德育中渗透劳动价值、在智育中传递劳动知识、在体育中强化劳动能力、在美育中铸就劳动精神。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内容;大中小学一体化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体系建构、实践展开、制度保障以及组织实施等相关内容作出具体规定。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开展中,要坚持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就当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现状而言,存在着课程体系衔接不够、师资队伍亟待优化以及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1]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中,教育内容是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素。笔者尝试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的实践要求作一些阐释。

、序列承接: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的层次性要求

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各个相互连接的学习阶段表现出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会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从学习阶段来划分,可以分为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在认知态度以及身心发展方面经历一个从感性情感到理性升华的螺旋上升过程,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提供不同的教育内容,并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不同阶段教育内容的有机承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是有层次、有重点的一体化,是教育内容序列承接的一体化。不同年龄段的教育内容在横向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在纵向上更要有机承接、循序渐进,即在教育过程中要有“瞻前顾后”的特点。也就是说,每个阶段的教育内容都向上一个或下一个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延伸一点,以促使各个阶段的教育内容能够更好地衔接,从而让教育对象能够有兴趣、有能力去完成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要求。

(一)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知事”、“懂事”,进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从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处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思辨思维较弱,模仿性思维较强,因此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内容应围绕着“知事”、“懂事”展开。这里的“事”主要指的是和劳动相关的“事”,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故事”、“小事”。学阶段的劳动教育,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教师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用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教养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劳动实践行为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进而“知事”、“懂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良好的劳动习惯不仅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养成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基本前提。试想一下,一个好逸恶劳、游手好闲、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人如何能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具体来说,劳动习惯培养在内容上就是要求小学生认识到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积极引导小学生参加学校集体劳动和家庭的家务劳动,初步养成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不浪费的劳动习惯。

(二)在中学阶段引导学生“明理”、“晓义”,进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知其然”,而且要教育学生“知其所以然”。相比小学阶段重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内容就应该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观念方面下功夫。相比于直接性的、生活性的劳动习惯,劳动观念则更多地渗透着价值性的要求,具有明显的理论性特征。因此,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必须在“知事”、“懂事”的教育内容基础上进行升华,实现从“事”到“理”的转换,重在教育学生“明理”、“晓义”。“理”、“义”是“事”的延伸和进一步,所谓“明理”就是明白劳动实现美好生活、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相关道理,“晓义”就是知晓劳动在实现社会价值以及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现实意义。中学阶段,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开始凸显,他们开始独立判断是非曲直。因此,这一阶段劳动教育的内容要围绕“理”进行展开,即对劳动价值观进行理论性的表达和传递。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要通过不同的方式,使得劳动教育内容的显性表达和隐性渗透有机结合、理论观点与学生生活相辅相成,让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历练中提升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澄清谬误、感悟真理,让学生在劳动教育的理论学习中初步感受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理论魅力。

(三)在大学阶段强调学生“信道”、“行道”,进而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在“事”、“理”、“道”的体系中,“道”具有最高层次的价值意义和价值要求。如果说“理”是“事”的系统总结和学理表达,那么“道”则是“理”的信念升华和实践追求,这里的“道”主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相比学生在中学阶段初步感受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理论魅力,大学阶段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就应该围绕着坚信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下功夫。大学阶段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开始形成,但是极不稳定。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即把“信道”和“行道”紧密结合起来。大学阶段不仅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连接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大学阶段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而且还要为学生走向社会岗位提供知识准备以及能力基础,从而为社会需求的满足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

、“三教合力”: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的主体性要求

马克思在论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强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在青年成长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重要作用。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要求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强调,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其他教育形式价值实现的重要承载者,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也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意见》明确要求,加强政府统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的推进,必然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协同以及同向合力作用的发挥。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在劳动教育内容上保持时空的一致性、方向的一致性以及操作的互补性。

(一)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在劳动教育内容上的方向一致性

相比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自发性,学校教育带有计划性、目的性、理论性的特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方面呈现出相对独立的特性,其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各有侧重,但是另一方面,三者又互相贯通、相互联系。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奠定感性的教育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系统深化和理性提升,而社会教育则又为学校教育的成效提供检验的平台和“场域”,使得学校教育能够在社会中继续深化。无论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多长时间,都不可能割断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同样,如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任何一方缺席,教育就会存在内容缺陷,进而可能引发连锁的负面反应。以新时代劳动教育中的劳动习惯教育来说,劳动习惯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最基础的内容之一,但是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密切相关。调查表明,全家人共同做家务时孩子“非常愿意”干家务活的比例最高;家务劳动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增强少年儿童的劳动意识;在学校中教师的表扬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劳动愿望;社会舆论对明星、精英的过度渲染会影响少年儿童勤劳务实精神的培育。[3]由此可见,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方向上的一致性,从而强化劳动教育的实践效果。

(二)巩固学校、家庭、社会在劳动教育内容上的时空一致性

我们今天谈论的劳动教育,从时空定位上看是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但在实践中,部分家庭或社会单位在这一点上并不总是能够与学校保持时空上的一致性。就家庭教育而言,受传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错误劳动观点的影响和制约,部分家庭在教育子女时要么是有意无意地忽视劳动教育,造成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空场”;要么是用不正确的劳动观念教育子女,其目的是教育子女要光宗耀祖、光耀门楣,鄙视体力劳动的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屡见不鲜。从社会教育来看,社会上的一些机构和用人单位的劳动教育存在着重劳动轻教育的问题,单方面强调劳动者劳动技能的培养和劳动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劳动过程中忽视了对劳动者劳动价值观的教育。显然在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的进程中,如果家庭的劳动教育“空场”或“错位”,那么就会动摇学校劳动教育的前提基础;同样如果社会层面不能正确处理好劳动和教育之间的关系,那么学校劳动教育的成效就会被社会所瓦解和侵蚀。

(三)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在劳动教育内容上的操作互补性

劳动教育的内容体系庞杂,不仅有知识性的内容,而且还有技能性、素质性以及操作性的内容,在表现形态上不仅有常识性的内容,也有理论性和价值性的内容。从内容上看,家庭的劳动教育往往是一种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的教育,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导向性,劳动教育内容的理论性和价值性难以得到有效彰显,急需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补充和理论强化。相比较而言,学校劳动教育具有系统性、理论性以及价值性的特征,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学校的劳动教育能够“包打天下”。相反,学校劳动教育的技能性、素养性以及价值性内容是否有效,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检验。社会劳动教育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及时性以及补偿性的特点,它能够针对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综上所述,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各有所长,有时一个特定的教育内容可能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不能顺利完成,但是社会教育却能顺利解决,反之亦然。只有三者在内容的操作性上相互补充、协调一致、取长补短,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才会真正得以体现,劳动教育的成效也会事半功倍。

、“五育并举”: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的保障性要求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从直接目的上看是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助力时代新人的培养,但是从根本上却是作用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时强调: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本质。[4]劳动以及劳动教育不仅成为丰富人的本质内容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占有人的本质的根本途径。在人占有自身本质的过程中,需要德智体美劳等不同教育形式同向发挥合力作用。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5]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目标是: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显然,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五育并举”从本质上讲,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创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的开展必须坚持“五育并举”的方针,在教育内容上实现德智体美劳诸育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

(一)在德育中渗透劳动价值

德育有大小之分,小德育主要指的是道德教育,大德育还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以及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但无论是大德育还是小德育,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具体体现。德育既指向人性中永恒的德性,也指向人的社会属性。从本质上讲,德育是一种价值性的教育,这种价值性的教育在内容上理所应当地包含劳动价值教育的相关因素。在“五育并举”的实践过程中,德育发挥着价值彰显的重要作用。劳动教育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和生活技能教育,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是提高劳动素养与培养劳动价值观。[6]也就是说,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这一方面,劳动教育和德育具有天然的价值契合点。在德育的内容以及实施过程中,要积极渗透劳动价值观方面的相关内容,让受教育者充分“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7]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德育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在德育过程中必须渗透和传递劳动价值观的相关因素。这种渗透一方面有助于保证新时代德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也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载体和教育形式。

(二)在智育中传递劳动知识

人的发展无论表现为哪一方面的内容,都必须以个体健全的心智为前提和基础。健全的心智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性因素,“智育,特别是智育所突出的心智的培养,为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提供了知识和智力的基础”。[8]如果个体心智不健全,那么其他方面的教育就会受到影响。就智育和劳动教育的关系而言,前者为后者提供最基础的知识支撑。新时代社会发展面临着知识经济、数据思维、信息社会以及智能技术等方面的挑战,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学生必须具备面向知识经济的劳动能力、面向数据思维的劳动能力、面向信息社会的劳动能力以及面向人工智能的劳动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人工智能教育时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9]因此,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对劳动者劳动知识方面的要求,在智育的内容中充分传递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劳动知识。如此才能提高劳动者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才能为时代新人的培养提供知识支撑。

(三)在体育中端正劳动态度

以劳强体、以体助劳,是体育和劳动教育之间关系的生动诠释。体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健硕的体魄,而劳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劳动者体力的使用。在传统错误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影响下,体力劳动往往被人所看不起,“下人劳力,中人劳智,上人劳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错误观点在青少年群体中仍有存在的空间。基于此,《意见》明确要求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出力流汗,而出力流汗都是体力劳动的领域,也是体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广大劳动群众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10]在体育中要渗透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把体育和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育中正确认识到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的重要地位和社会意义,进而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

(四)在美育中铸就劳动精神

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改造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和要求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劳动的开展也离不开对美的追求。劳动不仅按照美的要求进行,而且还能发现美、创造美、构成美。习近平总书记在同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11]劳动之美,劳动者之美,是美育和劳动教育共同的资源,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美的情操,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情感。[12]在实践中相比于其他教育形式,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13]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展现美的力量,提升美的境界。青少年在美育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在激发审美情趣和美的想象力的同时也体会到劳动之美以及劳动者之美,在潜移默化中铸就劳动精神。无论是以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美学,还是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的美学抑或是李泽厚的实践美学,都强调美的获得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必须以劳动实践为基础和前提。把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美育的过程中,让青少年学生在美育中铸就以勤俭、奋斗、创新、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精神,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玲.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0(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173.

[3]关颖.少年儿童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道德与文明,2012(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5][7]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6]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J].人民教育,2017(9).

[8]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67.

[9]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9-05-17.

[10]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

[11]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

[12]冯建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的培养体系:理据与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

[13][德]席勒.美育书简[M].译者:徐恒醇.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08.

责任编辑:唐家莉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