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10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八期) > 正文

教学设计应关注伦理道德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210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年第5期 作者:金志远

摘 要:教学设计作为手段具有伦理道德意义。教学设计不仅要从教好和学好出发,而且也要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来思考。道德教育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合伦理性是不同的,二者是内容和手段的关系。教学设计的伦理性应表现在教学目标、内容、策略和媒体以及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然而,现代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内容、策略和媒体以及评价实践中存在伦理缺失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教学设计伦理意义认识不足、伦理审查繁琐、忽视伦理基础以及评价缺乏伦理指标等有关联。教学设计伦理尺度以内生道德为关键,外生道德为基本条件,内外生道德相结合。提升教学设计的伦理,充分认识教学设计的伦理意义,对教学设计提出伦理审查的要求,明确教学设计的伦理正当性,在教学设计的评价中确立伦理指标的标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设计;伦理道德;道德教育

教师日常所从事的备课、编写课时计划和测验题或练习题等工作都可以被视为在从事教学设计。[1]然而,无论哪种教学设计,都把“什么是好的教学设计”定义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合格的教学设计的界定,我们往往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是明确、具体、完整、全面,层次分明;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策略选择多样、运用灵活,选用恰当有效,体现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特征;教学媒体手段运用恰当有效;对教学评价要求有信度和效度,区分度高等。

研究需要研究伦理的审查,世界上很多国家对研究的伦理均作相应的规定,如澳大利亚的《人类研究伦理行为的国家声明》(2018年更新)。这是因为所有的人类互动,包括人类研究中的互动,都有伦理层面,因而研究涉及人的伦理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讲究学术伦理是理所当然。教学活动作为人类互动行为,理应涉及伦理问题。教学设计自然进行伦理审查,教学设计不仅要从教好和学好出发,而且也要考虑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来思考。

然而,对教学设计本身的伦理问题似乎关注不够。关于教学设计的伦理问题,以往要么从宏观的教育伦理层面或者中观的教学伦理层面有所关注,很少从微观层面的教学设计伦理上关注。以往即便对教学设计伦理进行关注,也只是局限于教学设计内容伦理或者教学设计某一个要素伦理的关注,而缺少作为实现教学目的手段——如何设计教学的伦理的关注。教学及其设计的伦理问题尽管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但只被当做个别的问题,没有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而且只是个别研究者的零星看法,未作教学设计系统的伦理思考。

总之,以往的研究,往往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学角度关注教学设计,缺乏从伦理学的角度关注教学设计。本文试图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考察或判断“教学设计为什么是一种伦理活动”,具体来说,探讨教学设计为什么要关注伦理?教学设计要关注什么样的伦理?教学设计怎样关注伦理?

一、教学设计本应包含伦理道德

教学设计既是技术活动又是伦理活动。教学设计中本来包含教学伦理,教学伦理是教学设计的应有之意。教学设计由教学与设计两个部分组成。教学设计关涉到“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三个核心概念。因此,教学设计是否包含伦理道德也应从这三个概念入手。

要回答教学设计是否包含伦理道德之前,应明白这里的伦理道德具体指什么。有研究者指出,教学的道德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外生道德和内生道德。所谓的外生道德,是指人类教学活动所体现的人类特定社会伦理价值。换言之,这是指教学道德的社会性。它是把既定的教学活动放在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的背景中而引申出的伦理道德和要求。它的最初源头来自教学的外部,故称为教学的外生道德。包括人道、平等和自由。所谓教学的内生道德,是指教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项创造和发明而必然体现的人类道德精神或伦理要求,它是教学这一活动方式的内在性要求,是保证教学活动得以存在的道德合理性基础,换言之,它是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一个内在要素。由于这种道德不是直接来源于外部,而是从教学自身中反思、推导出来的,故称为教学的内生道德。包括发展、合作和自主。[2]本文的伦理道德就是在这个意义层面上使用。

首先,“教学”是否包含伦理道德。这是毋庸置疑的,相关的研究成果比比皆是。关于教学的伦理道德问题研究的成果比较丰富,已经论证了教学的道德性。教学具有道德,换句话说,道德伦理是教学的内生要素和内在要求,[2]道德是教学的原点,[3]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努力,[4]这些都说明了教学的伦理道德性。

其次,“设计”是否包含伦理道德。从词义上来说,“设计就是指在活动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对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安排或策划。有超前性和预测性、差距性和不确定性、创造性和想象性等特点。”[5]“设计是指为了解决某问题,在开发某些事物和实施某种方案之前所采取的系统化的计划过程。设计和其他形式的计划的主要区别在于计划过程中所要求的精确性、仔细性和科学性的程度不一样。”[6]可见,设计一般是指对事物进行的先后顺序,常泛指一种人为的且带有目的性设定的,依照某种次序安排所进行的步骤。它是人们的目的性选择和安排,是人们的理性选择,并参与其中的人为过程,由此生成设计的伦理因素。从设计与伦理的关系上看,伦理是设计的内在蕴涵,或者说,设计都有其内在伦理价值。对设计伦理的理解有几种可能:第一种设计伦理以设计为参照系,强调伦理道德的设计,强调依靠设计的力量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在概念上常常把设计伦理表述为“伦理设计”“道德设计”等;第二种设计伦理是以伦理道德为参照系,它是指设计伦理化,强调设计本身的伦理性、合道德性,在概念上常把设计伦理表述为“设计伦理”“设计道德”等;第三种设计伦理是设计伦理化和伦理设计化的双向互动的统一,体现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本文中的教学设计的伦理是强调教学设计应以合乎伦理的方式进行设计,属于第二种。

再次,“教学设计”是否包含伦理道德。回答教学设计是否包含伦理,应明确道德伦理在什么条件下发生。一般来说,道德伦理在人与人之间出现,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教学设计与外在因素之间以及教学设计的各个要素之间就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存在着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学生组成的人际系统,而只要有人际关系就存在伦理要求。教学设计领域要处理好教与学这一特殊的人际关系。教学设计具有不同于其他设计的最明显特征在于教学设计的最终产品和终极目标是人,这就涉及到如何对待人的问题,而如何对待人本质上就是一个伦理问题、善恶问题。而且最终产品,每一个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身心发展离不开伦理道德的评判。由此对教学设计行为区分为善的或恶的、有利的或有害的、正义的或非正义的、合理的或非合理的等。教学设计不仅要从教好和学好出发,而且也要考虑道德、伦理的角度。“用邪恶的不道德的手段绝不可能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一最高目的,相反还会造成人性的沦丧和人格的扭曲。所以,一种手段,如果它是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所必需的、足够的,如果它与更高的和最高目的并不矛盾又不改变目的的道德性质,那么它应当是合乎道德的。”[7]因而教学设计应以伦理学为理论基础,教学设计要确立伦理规范。正如有研究者指出,“在教学设计领域,研究者应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也不仅仅是学习的认知过程,而应从人的整体发展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6]

教学设计伦理体现在教学的内生道德和外生道德两个方面。一是,从外生道德来看,教学设计存在伦理因素。对此问题研究者已经阐述清楚。教学设计要做到人道、公正、理性。“教育道德性的核心伦理范畴包括:人道、公正、理性。”[8]为此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学设计的伦理理念要做到人道、公正、理性。“教育伦理遵循以人为本、教育公正、和谐发展和民主协商等四大原则。”[9]教学以性善信念为伦理精神,以人道主义、正义性为原则,以教学民主、教学平等、教学自由、教学责任为伦理范畴,[10]等外生道德。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设计的外生道德是教学面临的社会职能和个体职能的关系。教学设计在处理二者关系的时候,就存在道德伦理问题。正如有研究者指出,存在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伦理设计,二者各有利弊。并提出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伦理设计,既能关照共性又能关照个性,既兼顾了教学的效益又兼顾了教学的公平。[10]可见,教学设计要兼顾教学的个体职能和社会职能,否则是不道德的。二是,从内生道德来看,教学设计包含伦理因素。从教学方面来看,不仅表现在教学的内涵上,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统一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我们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时,也应该提出学生学习中应有的伦理要求。”[9]而且也表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正如有研究者所言,“教学是需要道德调节的,以达到教学系统的动态平衡。一是教与学具有特殊性,教和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劳动,劳动过程中不仅有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而且还有教师与学生的利益关系,有利益就需要有准则来调节,有行为选择的自由就需要有道德的约束;二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具有复杂性,教师和学生在知识、经验、社会成熟性方面存在客观的差异性,有差异就调节,力求保持师生关系的内部平衡。”[10]

教学设计不仅在宏观层面存在伦理道德,在具体的微观要素层面也存在伦理道德。无论教学设计采取何种模式,无非是要回答教学目标、内容、策略和媒体手段以及评价等四个问题。由此可以推断,教学设计中体现伦理的意义也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媒体、评价以及四要素间的关系中。作为教学要素的教学目标、内容、策略和媒体以及评价理应存在人际关系,并需要伦理调整关系。实际上,有研究者对此也有所涉入,“整体而言,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是比较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既需要正确的伦理理念作支撑、伦理规范作规约,本身也包含着丰富而深邃的伦理意蕴。”[10]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学设计的伦理和伦理教育的教学设计是不同的。教学设计的伦理是指教学设计的主体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伦理规范和规则安排,即教学设计各个要素的设计伦理问题。伦理教育的教学设计只是道德教育的部分内容。二者的关系,看起来只是词序颠倒,但意义有很大差别。教学设计的伦理是教学设计的所有环节和整个过程的合道德性。教学设计的伦理相对于伦理教育的教学设计而言,它不是指教学活动中的道德问题,学生的人格养成问题,即道德教育问题,也不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如果说伦理教育的教学设计称为实质伦理的话,那么教学设计的伦理是形式、程序或过程的伦理,即形式伦理。伦理教育的教学设计关注设计的结果,而教学设计的伦理关注的是设计的过程与程序。对实质伦理而言,寻找的是有伦理的设计者,而对形式伦理来说,必须拿出符合伦理要求的教学设计。

二、现代教学设计的伦理道德缺失

从理想层面上,教学设计应关注伦理道德,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往往重视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而伦理道德往往被忽视。

1.内生道德来看,现代教学设计存在伦理不充分。

由上可知,内生道德包括发展、合作和自主。应该说,教学设计的有些要素涉及到伦理因素。从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来看,教学原则有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阶段性原则。[11]这里就涉及到教学的内生道德,即发展性原则。从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取向和原则来看,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是学科知识、学习活动、学习经验。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有目的性、基础性、心理性、生活性。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组织方法有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12]在这里伦理道德的意蕴尽管不够明显,但隐含了内生道德。从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要求来看,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思想性,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特征,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13]可见,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也涉及到内生道德,如自主、发展等。教学策略的实施和设计也不同程度地关注伦理问题,正如有研究者所言,教学策略实施的要求应注意“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注重发展的教学评价。[12]当然,有研究者也论及到选用教学媒体的基本原则,有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经济原则和教学最优化原则。[14]这里发展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直接或间接地和内生道德有关联。在课程理念上,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倡导课程的综合化,课程开发与管理分权化。在教学理念上确立主体观念、交往观念、活动观念、建构观念、差异观念等。[12]在这里涉及到发展、自主与合作等内生道德。教学评价至少遵循发展性、科学性和客观性这三条基本原则。[14]关注到学生发展这一内生道德。

然而,尽管教学设计在某些层次上涉及到伦理,但整体上缺乏伦理设计。在教学目标、内容、策略和媒体以及评价等方面都是如此。从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来看,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多地是考虑科学、精确、层次分明、简便易行和可操性。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是系统化、具体化、层次化。[14]完全是纯技术角度出发,没有伦理道德可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来源、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环节和方法上,往往注重事实性问题的设计,对伦理道德重视不够。教学策略设计的目的和趋向,更倾向于提高教学效率的技术层面来解决“如何能教得更好”,而这里的“教得好”主要还是就知识讲授的系统性、难易度、趣味性、可接受性的把握及相应的学生评价效果而言的,而没有考虑教学设计本身的合道德性和价值性。对于教学评价,有研究者阐述更直接,认为教学评价制度存在内生道德伦理问题,如评价标准的划一,平等价值的失落,评价主体的单一,自主价值的式微,评价功能的错位,发展价值的缺失。[2]类似的提法也有,如科学性、客观性、先进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等原则。[15]

2.从外生道德来看,现代教学设计存在伦理不足。

外生道德包括人道、平等和自由。同样,教学设计的外生道德也对此有所关注。从教学设计的目标、内容、策略和媒体以及评价来看,集中在教学内容和评价层面。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相应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取向即是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生活的经验和学科知识。[15]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有研究者认为,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有方向性与发展性原则、科学性与客观性原则、全面性与一致性原则、可行性与实效性原则、公平性与宽松性原则等等。[12]这里的发展性是属于内生道德,公平性是属于外生道德。

但是,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教学媒体设计上对伦理关注比较模糊。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而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以及社会需要是必须考虑的三方面因素。[11]影响和制约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有教学任务和目标、学习者因素、教师因素、经济因素、时间、资源和环境因素等。[14]在课程与教学的价值取向上,认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12]这里隐含了外生道德的问题,但不够明确。在教学策略上,在班级授课制下,特别是在标准考试的指导下,教学过程的另一主要特征是划一性代替因材施教,以同样的方法、同样的进度来对待不同的学生,造成了划一对个性差异的扼杀。教学的划一性与标准化成了学生创新与想象力的屠宰场,与体罚相比,这无异于“精神暴力”。[8]由此可以推断,教学设计中伦理意义的缺失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媒体以及评价四要素间的关系中。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伦理道德教育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设计的伦理是不同的。表现在教学设计的目标、内容、策略和媒体以及评价等方面。教学目标,如三维目标、教学的思想性、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等。“教学的伦理目标要求教学要进行道德教化,体现道德教化的价值,其最终目标是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某种道德性格或健全的人格。”[10]然而教学设计作为手段却是缺乏伦理的。教学内容的伦理也如此。“教学内容的伦理意蕴,一方面人们总是在一定价值观念指导下选择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也总是要体现出一定的伦理价值。”[10]只注重教学内容设计的伦理教育,而忽视教学内容设计的合伦理性。在教学评价上,只注重认知评价,忽视情感态度、审美价值等。因此,不能以教学设计的对象和内容存在的伦理加以否定教学设计存在伦理缺失的命题和判断。

三、现代教学设计伦理道德缺失的重要根源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项好的教学设计都离不开对伦理价值的思考。理想层面上,教学设计应有伦理的要求,而实际上,教学设计缺乏伦理意义。为什么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其根源在哪里?这与对教学设计的理论认识、伦理意义的认识乃至伦理实践的繁琐有关。

1.教学设计理论认识的误区。

我们打开教学设计研究成果,没有一项研究不肯定教学设计的重要,但人们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往往就是技术层面的认识,而看不到它的伦理性,即便知道教学伦理,也很少和教学设计联系在一起。本来教学设计中就包含教学伦理,但有关教学研究人员对教学设计缺乏教学伦理的相应研究,由此导致从事教学活动的广大教师,对教学设计的伦理意义认识不清。如有研究者认为,“教学是通过信息传播促进教学达到预期的特定学习目标的活动。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原先不知道的知识,获得原先不具备的技能,形成原先所没有的态度,并进而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学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6]“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在于创设一个合理的教学系统,通过教学系统的实施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当前,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以及‘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形成了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代表性的有迪克·凯里模式、肯普模式、史密斯·拉甘模式以及马杰模式。”[16]“教学设计不是力求发现客观存在的尚不为人知的教学规律,而是运用已知的教学规律去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6]可见,我们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往往从知识技能角度,即便看到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目标,也是属于教学的任务而言,对教学设计往往从解决教学问题提出要求,而认识不到教学设计的伦理意义。

2.对教学伦理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够。

教学伦理虽然和教学设计相比,被人们认识的时间比较短,甚至有些人对它陌生。但近几年,教学伦理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对它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肯定。但是,尽管如此,在教学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学习理论、教学系统方法和传播理论三种理论一直对其起较大的作用,而缺少伦理学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设计的早期发展阶段,教学设计明显地带有行为主义色彩。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及整个70年代,认知学习理论逐渐代替行为主义,成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研究者开始从教学的行为模式转向以学习者心理过程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到了20世纪80年代,教学设计研究者开始倾向将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综合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总体模式。赖格卢特的精加工理论和藤尼森等人提出的概念教学理论都属于整合的教学设计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理论起到了较大的作用。[6]由此可见,现代教学设计是在现代学习论、教学论以及相应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即便当年的赫尔巴特重视道德伦理学,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普通教育学,但也只是把伦理道德作为教育的内容,而不是把它当做手段层面的伦理。

3.教学设计伦理实践的繁琐。

教育管理、检查和考核部门对教师教学设计的检查,往往注重知识性和思想性,缺乏对其伦理审查的意识和要求。教学设计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教学评价指标,但在教学评价的各个要素中很难看到伦理指标。比如我们评课,关注教学目标的明确、具体,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教学方法的启发性,教学结构的紧凑、严密,教学效果的知识获得。主要与伦理设计本身的繁琐和不易操作有关,由此往往导致省略伦理的审查。教学设计的知识性甚至思想性相对来说容易把握,但对设计本身的伦理审查不容易做到,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可见,教学设计伦理检查的难度之大。这表面上和教学管理和考核部门有关,但其根源上和教师专业培养相关。“我国教师专业培训大致是在如下三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教育方针、政策、教育与教学观念以及师德层面上的培训,其任务主要是由教育哲学承担的;二是教育与教学的一般过程、原则、方法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其任务主要是由教学论课程承担的;三是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层面上的培训。其任务主要是由学科教材教法课程和教育实习承担的。”[1]由此看出,我国的教师专业培训忽视教学设计者的教学伦理相关内容的培训,使得广大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缺乏伦理意识和态度。

四、教学设计的伦理道德尺度

教学设计中,基于伦理设计的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教学设计要确立教学伦理理念,应做到几个方向的转变。

1.教学设计以内生道德为关键。

内生道德主要是处理教学内部的各种关系,特别是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它包括自主、合作和发展。教学设计理应把它作为伦理设计的关键。一从来源来看,它来源于教学的内部,是教学这一活动的内在要求,是对教学自身的反思,是保证教学这一活动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伦理道德合理性的基础,它是保证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内在要求。二从方式上看,内生道德是教学与其它社会活动相区别的重要道德向度。它不是把外在的社会伦理规范强加于教学而推演出的伦理规范,而是对教学这一特殊活动进行反思而得出的道德伦理规范,是从教学活动的内在道德中去寻找。三从性质上看,它属于深层领域,它从教学自身的内在要素或者解决现实问题出发,从伦理的角度来观察教学设计,将不难发现,教学设计本身是一个伦理的世界,存在着善与恶的矛盾。

2.教学设计以外生道德为条件。

外生道德主要处理教学和社会的关系。它包括人道、平等和自由。教学设计以外生道德为条件。一从来源来看,它来自于外部的道德,是把既定的教学活动放在外部的社会伦理道德背景中而引申出来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要求,而不是来自于教学的内部,不是教学直接的伦理行为规范。在一定伦理环境和氛围中的教学设计必然反映、体现或者符合一定的伦理标准。二从方式上来看,教学要体现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不是简单的直接移植和粘贴。外生道德必须经过转化以后才可对教学发挥有效作用。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经过筛选和加工才切合教学的要求,而且也真正落实社会伦理道德。三从性质上看,属于表层。它是社会对教学的约束,而非教学本身的反省。从伦理的内涵来看,不存在独立的道德和伦理现象,它渗透在社会现象的各个领域,包括教学领域。

3.教学设计应以内生和外生道德相结合为目标。

在性质上,内生和外生道德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同时也有各自独立的一面。外生道德是对内生道德的制约,制约着教学的内生道德的现实存在形态,内生道德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2]在功能上,内生道德和外生道德各有优势和局限,教学设计应优势互补,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提升教学设计伦理道德水平的策略

教学设计怎样关注伦理,以实现理想与现实融合。在教学设计的意义、伦理审查、伦理正当性以及伦理指标等方面提出提升的要求。

1.充分认识教学设计的伦理道德意义。

这是教学设计伦理要求的前提。如何理解和界定教学设计的内涵是把握和实施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这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门、教研人员和教师,特别是作为教学设计者的教师更应该认识到教学设计的伦理意义。我们对教学设计的理解仅从为什么教和为什么学的角度思考,只看到教学设计的全面性、明确性和适度性,而看不到其中的伦理意蕴。因而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教学设计提出伦理上的要求,教研人员听课、评课的时候要关注教学设计伦理问题,教师备课及教学设计过程中,不但要考虑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还有考虑设计本身的合伦理性和合道德性。

2.提出对教学设计伦理道德审查的要求。

这是教学设计伦理要求的重点,是对教育管理部门和教研人员提出的要求。教育管理部门和教研人员,以往对教学设计的检查、评估往往注重技术层面的问题,只看到教学的重难点、知识点、能力点以及科学性、思想性和逻辑性,而忽视其伦理的检查。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和教研人员,要求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设置一个栏,填写并反馈伦理情况以便审查。把填写伦理情况作为一个优秀教案和一堂好课的依据和标准。

3.教学设计的伦理道德正当性。

这是教学设计伦理要求的保障,主要是对教学设计者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学设计的伦理正当性,主要是要求教学设计本身应有的伦理正当性。教学设计本身必须达到道德伦理的标准、符合伦理要求,否则就认定为不合格的教学设计,不能过关,不能加以实施。由此,实现教学设计从单纯的技术手段向技术伦理手段转变。以往教学设计只是如何教和学的纯技术手段,我们对教学设计的理解仅从如何教和如何学的角度思考,如教学设计的启发性、艺术性、实践性、个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而忽略了伦理的要求,至于手段本身的伦理因素很少去关注。在教学设计中关注伦理,不能把教学设计看成单纯的技术手段或技术选择的问题,其背后更需要特定的伦理价值原则作为指导和支撑,应关注教学设计本身的伦理因素和伦理问题。

4.在教学设计的评价中确立伦理指标的标准。

这是教学设计伦理要求的关键。这是对教育督导、教研人员和评课教师等教学评价者提出的要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以往有关人员对教学评价的设计往往注重的是目标是否明确、内容是否科学、重点难点是否突出、学生是否积极踊跃、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而忽略了伦理的指标。因而,今后教育督导、教研人员和评课教师,观察一节课、评价一节课,不但要评价教师讲得好、学生学得好,还要进一步评价是否符合伦理指标的标准。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现代教学设计[M].昆明: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4,13.

[2]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当代中国教学道德价值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79-82,49,152-155,82-84.

[3]刘万海.德性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

[4]伊丽莎白·坎普贝尔.伦理型教师[M].王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5]徐英俊.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

[6]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0,1-2,2,6-10.

[7]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9.

[8]孙彩平.教育的伦理精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139,306-307.

[9]李廷宪.教育伦理学的体系与案例[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7-62,133.

[10]胡斌武.教学伦理探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80-207,178-179,53,53,53,53.

[11]裴娣娜.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5,114.

[12]张传燧.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55-156,313-314,385-386,378,383.

[13]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08.

[14]黄甫全等.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25-226,278-280,154-156,223-224.

[15]汪霞.小学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5,100.

[16]李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9-24.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Ethics and Morality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JIN Zhiyuan

Abstract:Instructional design is of ethical and moral significance. It not only aims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and learning effects, but also should be appropriate from a moral and ethical point of view.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ethic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re different, being contents and means respectively. The ethic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should be reflected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teaching objectives, content, strategies, media,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However, in modern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 absence of ethics is a problem existing in all these aspects. The root cause lies in a lack of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thical significanc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 cumbersome ethical review, the neglect of ethical foundation, and a lack of ethical indicators in evaluation. The ethical standard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take endogenous morality as the key, exogenous morality as the basic condition, and endogenous morality and exogenous morality should be integrated. We should improve the ethic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fully understand the ethical significanc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put forward requirements for ethical review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clarify the ethical legitimac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establish ethical indicators in the evaluation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Key words:instructional design;ethics;moral education

责任编辑:王明慧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