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一百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不断探索与完善,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经历了孕育、确立、发展、稳定、曲折、成熟、完善的演变历程。在探索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理论中国化,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在与时俱进中同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坚持工具价值与人本价值的融合统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克服探索中的曲折与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持守正创新,学习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深刻内涵,做好党的教育方针宣传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五育并举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从1921年建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体系,使更多更公平的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一百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不断探索与完善,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经历了孕育、确立、发展、稳定、曲折、成熟、完善的演变历程,指引着中国教育发展方向并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党的教育方针概念指谓
目前,关于教育方针的主体及称谓比较常见的有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的教育方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等。如有学者将教育方针界定为“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求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1],把国家作为教育方针的主体。也有学者将教育方针定义为“一个时期党和国家有关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性指导方针和纲领性政策表述”[2],将党和国家作为主体。此外,还有研究将统治集团作为主体,认为“教育方针是一定的统治集团在一定历史阶段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针”[3]。可见,当前对教育方针的认识与界定仍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究竟什么是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的不同主体之间又存在哪些区别和联系?这两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回答,“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则将成为一句空话,即便常常被提及,也会出现混淆的问题,对教育发展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2021年5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通知》,界定“党的教育方针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地位和作用”,为今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供了遵循。按照这个界定,需要说明的是,1921-1927年,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权,颁布的与教育相关的纲领文件也没有明确提出教育方针的具体内容,但却为后期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确定奠定了基础;从1927年年底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在随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抗日革命根据地政权及解放区政权的区域内,中国共产党确立并发展教育方针,但这个教育方针并不能算作国家的教育方针,只是执政区域内的教育方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中国共产党掌握国家政权,将党的教育主张通过一定程序上升为国家的教育意志,自此,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合二为一。
二、党的教育方针百年演变
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遵循规律、追求真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形势下,探寻着党的教育方针。
(一)提高工人的觉悟,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去奋斗(1921-1927年)
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南湖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其中,《第一个决议》提出成立工人学校,基本方针是提高工人的觉悟,教育工人在实践中实现共产党的理想。这虽然不能算作党的教育方针,但起到了教育方针的引领性作用。1922年7月,党的二大讨论通过《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九个决议案,明确提出女子在教育上享受平等权利,实行教育普及,工会自身一定要是一个很好的学校,帮助工人接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的教育。可见,当时中国共产党能够很好地把工人、女子、农民等弱势群体的教育与阶级斗争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推行教育普及的理念,为革命积蓄力量。1923年6月,党的三大讨论通过《党纲(草案)》、《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党纲(草案)》指出要实行义务教育,教育与宗教要绝对分离。由此可以发现,党对教育的指引不仅仅局限于工人阶级,而且注重从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1924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进入了大革命时期。1925年1月,党的四大通过《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于青年运动之决议案》等11个决议案。其中,《对于青年运动之决议案》指出,“要调查青年工人的状况,再来定更适当的教育方针”。1927年4月,党的五大通过《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对于职工运动决议案》等,指出在各地方总工会均须有教育委员会的组织来发展工人教育,对工人阶级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深入。虽然在这一时期没有提出明确的教育方针内容,但是在相关的宣言、决议案中都提出了指导教育工作的方针性条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开创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北京党校、劳动学院等。
(二)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培养民族民主的幸福的人(1927-1949年)
192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八七会议”,中国革命开始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党的教育方针也逐渐清晰。1928年6月,党的六大通过的《政治决议案》指出,要加紧党员群众的教育,增加他们的政治程度。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指出“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阶级战争许可的范围内,应开始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积极的引导他们参加政治的和文化的革命生活,以发展新的社会力量”[4]。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教育总方针,即“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5]。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不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有独立的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举办列宁小学、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苏维埃大学等各类学校,成为共产党领导教育的历史性开端。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长征。1937年进驻延安,掀起了党的教育事业新篇章。同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围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倒日本侵略和解放中国人民这个总方针,迅速改变了过去的教育方针。毛泽东在十大救国纲领中提出“抗日的教育政策,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6]。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教育总方针,“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并且我们应当努力在工人阶级中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适当地有步骤地用社会主义教育农民及其他群众”[7],这也成为抗日根据地党的教育方针。此外,由于连年的战争及革命发展的需要,党对干部的需求日益强烈,在这个阶段出现了“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指导思想。在党的教育方针引领下,抗日根据地教育工作快速发展,产生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一批知名院校。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提出“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宗旨,应当是新民主主义的;就是说,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8]。
(三)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49-1978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月,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9]。按照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改造了旧教育,发展了新教育。随后,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转向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教育由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转向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1956年9月,党的八大指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基于此,党的教育方针必须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做出调整,要培养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人才。1958年4月,毛泽东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10]。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11]这些论述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教育科学文化问题上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左”的偏差,并发展成“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四)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78-2012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科学文化工作逐渐走上正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为了推动教育事业发展,1985年5月,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顺利召开。会后,中共中央颁布了配套文件《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取代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表述。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为培养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4年6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教育方针内容的贯彻实施。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为国家法律规范,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2]。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3]。这是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
21世纪前夕,“德智体美”四育代替了“德智体”三育,“四育并举”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新标准。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大会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4]。教育方针的表述更加丰富,从“一为”到“两为”,从“一结合”到“两结合”,内容日趋完善。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5]。这次表述突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2010年7月,第四次全国教育大会召开,推动贯彻实施会前印发的《教育改革规划纲要》,此次纲要中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表述继承了“两为”、“两结合”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表述。
(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2年至今)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6]“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被提出,突出了育人中注重道德的重要价值导向。2015年12月,修改后的《教育法》在原有“德智体美”后边加上了“等方面”的表述,表明对于全面发展的内涵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7]。进一步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提出要推进教育公平。2018年9月,第五次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8]。由此可以发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代替“德智体美”四育并举,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内涵,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彰显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鲜明时代特点。2021年4月,最新修订的《教育法》将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
三、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的内在规律
一百年来,党的教育方针不断丰富,但我们始终离不开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人的全面发展及实事求是。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理论中国化
回顾历史,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作出了榜样,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先后创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教育方针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下,不断发展完善。在培养人的方法方面,马克思(Marx,K.)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0]。在此基础上,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不断升华。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21]。随后,党的教育方针经历了一个从“德智体”三育到“德智体美”四育,再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发展历程,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一次又一次升华,引领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进步。
(二)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在与时俱进中同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
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共15条约700字,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制度,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开启了党对中国革命事业的领导。自此,从《第一个决议》提出成立工人学校,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提出的教育方针,再到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都明确要求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无不体现着百年发展历程中党的领导地位。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其中第一位就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在不同历史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教育方针是与时俱进的,是同中国教育实际紧密结合的。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Engels,F.)都论证过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从而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方针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教育发展规律和前景的准确把握。此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指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求党的教育方针从“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向“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转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教育的主要矛盾随之变化。此外,国际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各种政治思潮激烈交锋、“卡脖子”问题亟待破解。在这个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重要论断,凝结了共产党人百年拼搏奋斗的宝贵经验,体现了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道路自信。
(三)坚持工具价值与人本价值的融合统一,本质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教育方针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必然要将党的主张融入教育事业发展,从而引出了教育的价值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价值观认为,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两种基本职能,[22]即教育的工具价值和人本价值。在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发展历程中,工具价值与人本价值的融合统一逐渐清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侧重“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以破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侧重“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体现了教育的政治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后,逐渐侧重“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经济价值取向与人本价值取向双维度融合;在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更是要求“五育并举”,并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方针的价值取向更加体现对人本身的全面发展。
不论是工具价值取向,还是人本价值取向,抑或是工具价值和人本价值取向的融合,从本质上而言,党的教育方针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与建党初期提出的为共产主义奋斗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共产主义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当实现共产主义后,人们将实现自由的发展、全面的发展,这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早在2012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在讲话中指出“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3]。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遵循。
(四)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克服探索中的曲折与挑战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在探索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但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法宝,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实事求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24]。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出现问题后,我们不回避问题,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积极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思路,先后在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左倾”错误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方针,使党的教育事业重新走向正轨。
邓小平指出“共产党也难免犯错误,但只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改革,走自己的路,不犯大的错误,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25]。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出现了很多新风险、新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要求,解决了很多教育领域的难题,党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显现。
四、新时代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路径
回顾党的教育方针百年探索历程,不仅仅为了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更是为了开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一)坚持守正创新,学习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深刻内涵
提出并确立教育方针,根据形势任务与时俱进调整完善教育方针,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党的教育方针百年探索中,教育方针的主要构成要素既有坚守与不变,也有创新与发展。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提出让工人去接受怎样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去奋斗的教育,并实行教育普及,直至今天,仍然强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此外,党的历代领导人多次阐述党的教育方针的创新理论成果,并逐渐落实为国家法律规范,从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修正的过程可以看出教育方针的重要性,《教育法》经过了2009年、2015年和2021年三次修正,其中2015年和2021年均对第五条教育方针进行了完善,确保教育方针的与时俱进。
在建党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党中央进一步完善党的教育方针,使“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方向更加鲜明、内容更加完善、要求更加明确,必须认真领会这个根本问题的百年变化,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历史定力,坚定信仰信念,明确前进方向。关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6]。关于“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关于“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应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并重的价值取向,同时,要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为”服务,即“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深刻学习领会“为谁培养人”的内涵与外延。
(二)深刻认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大意义,全力做好党的教育方针宣传教育工作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有了新的界定和内涵,作为教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发挥着指引教育前进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认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对党的教育方针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不能再让党的教育方针停留在一句话、一个口号的层面,必须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宣传教育方针的深刻内涵、时代价值。一方面,在建党百年之际,开展党的教育方针全覆盖、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加强话语方式创新,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深入宣传阐释党的教育方针的精神实质,使党的教育方针耳熟能详,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在宣传内容上,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级各类学校考察调研、致信回信内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全面宣传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另一方面,做好行政部门负责人、大中小学校长、学校中层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等重点人群的专题培训,推动将党的教育方针纳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列为各级党政干部培训的必修课,既可以提升重点人群对党史的认识,也可以加强对党的教育事业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培训内容上,要结合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通过培训切实加强重点人群对党的教育方针的理解,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进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首先要抓好“立德树人”这一灵魂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学深悟透、弄懂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具体实施环节能够得到真正的重视。各级各类学校要推进思想政治课建设,通过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课课程群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家长要以身作则,通过家校协同育人,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作用,积极推动《家庭教育法》的出台,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拓展家庭教育空间,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的有机融合。
同时,面对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发展中的重大挑战,仍需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培养“五育并举”的人才。在德育方面,“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始终居于首要地位,党的教育方针也一直将“德育”放在首要地位,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智育方面,要满足新时代对智育的需要,不能片面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不能“唯分数”,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在体育方面,要牢记“健康第一”,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增强学生的体质,锤炼学生品质意志。在美育方面,坚持以美育人,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不断增强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劳育方面,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劳”赋予的新内涵,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在劳动中实现自身的梦想。同时,要深刻认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既强调各自的相对独立性,更强调“五育”之间的整体联系性,统筹推进“五育并举”。
(四)遵循教育规律,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规律系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教育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之间能动的统一,是教育现象或活动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活动及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7]与教育方针相比,教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基础性、决定性等属性。党的教育方针则反映的是党的教育主张,反映一定时期发展的总目标,具有主观性、总体性、权威性等属性。因此,党的教育方针的制定、贯彻、落实也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因此,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必须以坚持教育规律为前提,充分认清不同阶段教育规律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要在党的教育方针总指导下,探索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再到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把握各个阶段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区分各个阶段之间个性的、特殊的差异,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44.
[2]石中英.关于贯彻落实教育方针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7(10).
[3]杨天平.中国教育方针概念界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
[4]中央教科所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
[5]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8.
[6][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56,704.
[8]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3.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N].人民日报,1949-09-30.
[10]毛泽东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91.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N].人民日报,1958-09-20.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EB/OL].http://search.chinalaw.gov.cn/law/searchTitleDetail?LawID=332739&Query=教育法&IsExact=&PageIndex=1.
[13]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1997-09-13.
[1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09.
[1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1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1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
[18][26]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4/t20210430_529302.html.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56-557.
[21]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22]侯慧君.对党的教育方针的理解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12).
[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9.
[24]邓小平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3.
[25]邓小平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7.
[27]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7.
责任编辑:桑尔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