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5、6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三期) > 正文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教育之为

作者:江涛 苏德
阅读数:98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

教育的本体性、社会性等“综合集成”优势,使其必然成为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战略,要求民族地区的教育行动彰显助力民族群众个体赋能、助力区域产业迭代进阶等价值取向。实践中,要遵循“立足当下”与“观照长远”相结合、“统一教化”与“分类施策”相结合、“惯性解构”与“性格再塑”相结合等行动逻辑;要基于终身学习理念,秉持广义教育观,甄选生活教育模式,突出受教对象的民族性特色,通过以教襄业、以教化人、以教塑文、以教美村、以教强治等五个关键举措,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民族乡村振兴愿景。

关键词:民族地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教育必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民族地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关键抓手。在乡村振兴的价值导引下,如何积极发挥教育的本体性、社会性等综合集成优势,是亟待思考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澄明的是,本研究所论的教育并非狭义的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各类各级的广义教育,是一种针对民族地区社会全员的现代教化。

一、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应然取向

(一)助力民族群众个体赋能

人才振兴是引领乡村振兴实施的核心灵魂,从民族区域社会建设的“内源”主体来看,如果说精准扶贫阶段需要依托扶志扶智来激发、重塑民族群众,那么乡村振兴阶段,则需要通过“英才教育”来培养一批向心力更强、自觉性更高、素质更硬的民族区域精英,进而来应对更为高阶的民族地区发展诉求。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教育行动取向,就必须突显助力民族群众个体赋能的应然价值。一是要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激发民族群众的团结意识和向心力,助力“政治”自觉;二是要通过“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激励教育,塑造民族群众崇尚勤劳创新、崇尚超越自我的进取意识,助力“民志”自觉;三是要通过持续性的现代化生产生活知识“赋能”,优化民族群众的能力素质架构,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助力“民智”自觉。

(二)助力民族产业迭代升级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物质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需依靠领域更趋尖端、水平更趋高阶、进取更趋良性的产业支撑,以此来会聚精英人才,加速技术迭代,为其他维度的振兴奠定先导性基础。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教育行动取向,就必须突显助力产业升级的应然价值。尤其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要有意识地提升教育内容(生产知识)的高深程度,进而推动区域社会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助力民族群众积累更多的试错资本,激发其挑战更趋高端的类型产业,实现民族地区产业的自觉迭代。

(三)助力民族文化扬弃跃进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之魂,是促进民族群众个体现代化和滋养区域特色经济的根基。教育助力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其本质就是要不断革新区域社会的小众文化,不断推进区域文化的进阶扬弃,实现民族区域文化的融合化、现代化、特色化。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教育行动取向,就必须突显助力少数民族文化振兴的应然价值。一方面,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打破原有文化的平衡系统,解构原有的文化惯习,彻底消解贫困文化残余,重构民族乡村的家风、村风、民风,实现既有文化的扬弃跃进。

(四)助力民族区域宜居宜业

环境对于个体思想和群体文化的塑造具有重要价值。早在古代,人们就意识到环境之于文化和人的深刻影响。“孟母三迁”表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价值的影响,“靠山吃山”表明了自然环境对人生活方式的浸染。时至当代,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则详细地论述了族群文化和群体生产生活环境的相关性。除了文化价值,生态环境的人居价值也是民族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未来,青山碧水、恬然怡静的生活环境,悠然采菊、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将是乡村与城市媲美的有力筹码。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教育行动取向,就必须突显助力环境生态化、助力民族乡村宜居宜业的应然价值。

(五)助力民族社会和谐理序

国人历来重视所处区域社会的伦理秩序,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就有“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等相关论述。这些都体现了国家的基本构成单位——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李泽厚先生更是将这种“里仁”的内涵拓展为“调节、协商、和睦、关怀、帮助”,并认为其“可以突破原子个人主义和机械型集体主义的弊病,而起着稠密人际关系和人道情感的功能。”[1]可见,崇仁尚礼、遵章守纪、安定团结、文明有序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特别是在小众场域的熟人社会里,融洽和谐的社会秩序将是乡村优势的又一表征。但目前,我国“农村民生领域历史欠账较多,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需加强。”[2]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教育行动取向,就必然要彰显其助力构建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秩序的价值。

二、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行动逻辑

(一)坚持立足当下与观照长远相结合

乡村振兴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作为振兴手段的教育行动就必然要与振兴的阶段任务同频共振。如果好高骛远地过早追求振兴目标,则会导致民族群众因本领不足而滋生畏难情绪。反之,如果反应迟滞地固守低阶目标,则会因为失去振兴良机而助长民族群众的怠惰情绪。一方面,要确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的短期目标,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取得的物质基础,结合国家推动共同富裕的伟大战略,科学合理地预设新阶段的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短期目标、行动方略。另一方面,要预设教育行动的长期目标,统筹思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迭代变革、民族区域人口流动、城镇化持续推进等要素对民族区域群众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的深刻影响,充分依托教育助力产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振兴,建构民族区域社会持续向好的发展机制。

(二)坚持统一教化与分类施策相结合

从空间维度看,民族地区呈现着多民族混居的交叉性特征、单一少数民族聚居的原生性特征、城镇化水平相异的发展性特征等。从人群的维度看,民族地区的受教群体又可依据年龄阶段、学历水平、知识基础、发展诉求等划分为不同的群和个体。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民族地区教育行动,就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坚持统一教化与分类施策相结合。要重拾我国社会教化传统,以远超教育内涵的教化手段来助推民族地区人的振兴,通过民族乡村行政组织、乡村学校、民族艺术、大众传媒、乡贤族长、民间活动等载体,积极开展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教化。同时,尽管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教育助力由特惠变为普惠,但实践中,依然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要全面考量不同民族地区、不同民族群众的客观实际和主观诉求予以分类施策。

(三)坚持“离农助力”与“为农情怀”相结合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差距,未来,中国的城镇化程度必将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预示着城市虹吸效应对农村要素资源的持续索取,“以政治、经济、文化的‘权力’逻辑和‘利益’效应对农村进行宰制,并使其合理化。”[3]但从整个国家发展的角度看,决不能为了乡村振兴而刻意阻止城镇化,而应在顺势而行的同时,同步实现乡村本我的发展和持续的振兴。一方面,要尊重民族群众的个体选择,通过职业技术教育等形式,助力民族群众积累社会流动的资本,为其顺利地融入城市、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提供有力的教育保障。另一方面,要基于农村精英外流的现实,积极开展补差性的教育助力,通过对民族乡村留守群体的持续性教化,重塑现代民族乡村的价值体系,引导民族乡村群众过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方式,探索一条极具民族风情的个性化振兴之路。

(四)坚持惯性解构与性格再塑相结合

教育是以文化人的实践活动,文的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样态。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教育行动,其根本就在于通过文的改造,来实现个体意识与民族性格的再塑。不仅要对民族群众的贫困文化惯性予以解构,还要以民族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增加与乡村振兴诉求相契合的国家意识、现代文化。一方面,要坚持民族性格的扬弃性塑造,基于文化比较的视角,引导民族群众科学正确地认识民族优秀文化、认识区域社会小众文化、认识家庭原生文化,以惯习文化的解构和重塑来塑造民族性格。另一方面,要重视国家意识的认同性塑造,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

(五)坚持对标先进与自成一体相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教育行动,其本质是通过教育举措“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4]以此来化解我国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矛盾。但事实上,事物的均等化、绝对化发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囿于既定物质基础和独特精神文化,民族乡村必然要探索出不同于城市发展的振兴模式。一方面,要对标东部发达城市,准确把握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经济差、文化差,进而“知不足然后自反”。要基于发达城市的指标参照,创造性地革新教育振兴的路径。另一方面,新的教育行动也要“探寻出一条引领乡村实现新发展的道路,这一发展道路既能维持、延续着乡村的本色,同时又能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5]科学地将传统与现代、城市和乡村、某一少数民族和其他民族进行有机统整,从而塑造出极具个性、自成一派的新型民族乡村组织。

三、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联动、特色、升级:以教襄业的振兴理路

首先,要建立联动机制。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科学性知识与民族乡村学生秉持的生活性知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科学性知识的城市取向引发了民族乡村学生的畏难情绪,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学校教育与民族区域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要打通民族学校与区域社会的壁垒,将民族区域社会的产业要素引入学校,实现学校课程、教材以及课堂教学、实践基地的民族化、地方化,进而为民族学生了解区域产业优势、助力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要抓住民族特色。民族地区拥有独特的环境、物质、文化资源,这些先天的产业要素是东部发达地区所不具备的。要充分发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资源转化功能,深度挖掘民族资源要素潜在的产业价值,帮助民族乡村建立具有区域特色、民族风情的个性化产业体系。依据区域产业转型迭代需求,重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技术技能推广培训;依据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需求,对接服务产业集群、服务产业链生产链,与产业合为一体,打造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最后,要助力产业升级。囿于民族乡村相对较低的人力资源水平,在脱贫攻坚时期,主要依靠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实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就必须依靠教育手段助力产业的迭代升级。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科研和技术优势,继续采取高等教育对口援建、对口帮扶的形式,在加大对民族群众技术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积极参与民族乡村地区产业布局规划,将高等教育的人才、理念和技术等要素资源直接作用于民族乡村产业,不断提升民族乡村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绿色化水平,形成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产业持续向好发展的良性机制。

(二)激励、育英、互嵌:以教化人的振兴理路

首先,要积极开展激励教育。个体诉求与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是个体行动发生、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必要前提。在达成了小康生活的目标后,个别人或可产生继续发展的迷茫感,或可滋生小富即安的安逸心态。这就需要开展持续性的教育扶志,通过积极正面的榜样示范、大众传媒的宣传推介、民族社区的舆论感化等,不断激发民族群众积极进取意识,为实现民族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其次,要积极开展精英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乡村振兴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引导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好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力度引导教育人才向基层和一线流动,全面优化民族地区师资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要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通过语言文字教育提高民族青少年学生的交流能力,提升其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所蕴藏的国家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要继续做好高校民族专项招生计划,招生向民族地区倾斜,加大民族地区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适契的人才供给保障。

最后,要积极开展互嵌教育。一方面,要加大民族群众融入城市的能力培训,破解民族群众在意愿、能力等方面的个体性阻力、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性阻力,为民族群众融入城市提供智力支撑。另一方面,要做好民族乡村回流精英及城市外源精英的在地化教育,对其进行民族乡村小众文化、群体价值、生产方式等的内涵解读,为协助精英群体开展民族乡村振兴锚定精准的逻辑起点。

(三)传统、创生、现代:以教塑文的振兴理路

首先,要进一步助力民族乡村文化的传统化。实现民族乡村振兴,不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完全颠覆,而是要“找回过去的乡情、乡德、乡风。”要积极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扬弃,对民族传统文化予以时代性的提炼概括,在深度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赋予民族文化新的共时性内涵。

其次,要进一步助力民族乡村文化的创生化。交流、融合与创生是文化发展与进阶的常态。为了使民族文化更好地承担振兴的使命,就必须积极开展民族区域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与国家主体文化的融构。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思想导向,以现代前沿技术教育为实践载体,不断提升民族群众的政治向心力、情感凝聚力、价值同源力,助力民族群众在生活理念、技术资本等方面与发达城市群众的同频共振。

最后,要进一步助力民族乡村文化的现代化。这里的现代化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而是凸显民族特色的民族现代化。在对民族区域文化革新的进程中,要实现民族乡村小众文化与外源文化的交流互动、融合创生。在社会教育领域,要牢牢把握“文化根植于一定生产方式”的科学论断,通过产业迭代、技术创新、生活方式转变等手段,不断消解历史惯性沉积导致的家庭贫困文化。在学校教育领域,要基于后喻文化的理念,依托接受新式学校教育、获得新文化的青少年,来反哺、回馈、影响民族成年群体,不断优化城镇化进程导致价值迷失的社会公共文化。

(四)宣介、塑美、例证:以教美村的振兴理路

首先,积极开展生态文化的宣介教育。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与群体的文明意识、与群体所从事的产业层级成正比。接受教育程度越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就越强,所从事的产业类型和产业层级就更加尖端。一方面,要积极发扬少数民族的生态传统,挖掘少数民族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经典范例。另一方面,要在教育场域中,积极宣传现代的生态理念、生态价值,引导民族群众守住绿水青山,促进民族乡村生态资本的快速增值,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优美的统一。

其次,突显生态环境的塑美价值。要坚持“以生态环境塑造生态价值”的美育观,突显规划引领、生态优先、民族个性的价值前提,教育民族群众依托现有的山川湖泊,合理地开发改造区域自然,充分保持绿色生态的环境格局。

最后,积极开展生态实惠的例证教育。要将生态教育贯穿于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全过程,通过开展绿色生态农业、民族文化旅游、现代科技产业等方面的知识教育,不断增加民族乡村的物质财富,进而激发民族群众依靠生态、青睐生态、坚守生态的绿色发展理念。要大力开展蕴含高科技的产业知识教育,不断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进而让民众体会到生态环境由自然到优美的形变。

(五)崇本、尚礼、唤起:以教强治的振兴理路

首先,推广少数民族友善之本。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少数民族形成团结互助的生存秩序。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教育行动,需要大力弘扬少数民族守望相助、尊贤敬老、团结友善的优良传统,通过历史中的民族团结、身边的典型、榜样的力量等例证教育,激发民族群众在血脉精魂中积淀的互助友善及多元一体的共生因子。

其次,培养民族群众的尚礼意识。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是实现民族乡村振兴的固本之策,而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则有赖于教育的化民成俗。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来提升社群的宽容度,引导民族群众建立增进人与人之间互信互敬互爱的态度、规范、价值、信念,引导民族群众向善近美、重义守信、睦乡友邻。

最后,唤起民族群众自治自觉。要实现教育本体功能的全面延展,在助力个体获取经济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唤起民族群众更加美好的生活诉求,提升民族群众对自身情况和社会管理的自省能力,助力民族群众构建本我存在和群体共生的自觉意识,实现民族群众的教育自觉、管理自觉、发展自觉。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06.

[2]章文光.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有效衔接[J].人民论坛,2019,(4).

[3]江涛,杨兆山.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教师阻力”问题及其破解[J].现代教育管理,2015,(6).

[4]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

[5]陆益龙.乡村振兴中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J].甘肃社会科学,2018,(4).

Education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Ethnic Areas

Jiang Tao Su De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advantages of education, such as ontology and sociality, make it inevitably a key actions to help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in ethnic areas. The “five major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endowed by rural revitalization requires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 to demonstrat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helping the individual empowerment of the ethnic masses and promoting the iteration and advancement of regional industries. In the practice, it is necessary to follow the action logic of combining “based on the present” with “long-term view”, “unified Jiao Hua” with “categorized policy”, and “inertial deconstruction” with “character reshaping”.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learning, uphold a broad education concept, select life education models, highlight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ducates, Through the five key measures of promoting industry with education, educating people, shaping culture with education, beautifying villages with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governance with education, to realize the vision of national rural revitalization of “strong agriculture, beautiful rural areas, and rich farmers”.

Key words: ethnic regions; education assistance; rural revitalization

责任编辑:谭紫薇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