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四期) > 正文

劳动教育对青少年的价值引领研究

作者:魏艳平
阅读数:435

来源:《劳动哲学研究》2021年第2期

要:劳动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人们在劳动中生存繁衍,在劳动中得到不断发展。教育的本质蕴藏在将劳动中总结的经验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中,新时代教育要更加注重“引领”而非“灌输”,教育与生产活动的结合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然而,目前劳动教育出现了被边缘化、弱化的现象,部分青少年存在漠视劳动、不劳而获以及缺少劳动技能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劳动教育解决上述问题。由于青少年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和思想,需注重对青少年进行价值引领,因此,有必要探讨劳动教育对青少年的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在评价劳动教育的成果时也需秉持价值中立的原则。

关键词:劳动教育;价值引领;劳动;价值中立

一、价值引领:价值多元和冲突背景下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马克思看来,价值是指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其实质是人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利益关系。价值并非静止状态,它代表着主体对客体的动态判断,人们用此观念判断是非善恶,并且对事物的发展状况阐发自己的见解。从此种意义上看,价值与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引领”一词与“灌输”相对,“引领”更加强调主体的主动性,它不是将某种价值直接传授给受教育者,而是旁推侧引地让受教育者感受到正确的价值,主动澄清自己原有的价值,进而树立一种与党和国家发展相一致的新价值观。

我们在探讨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时,需要与“价值中立”相区分。韦伯主张的价值中立,其基本含义是不要依靠学术研究向他人尤其是学生灌输自己的价值观,价值中立可以运用于科学研究、社会治理和评价三方面。在科学研究方面,社会科学家在从事研究时,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情绪带入其中,应强调客观性、严谨性和事实性。在社会治理方面,公职人员应遵守回避原则,体现出公平正义性。在评价方面,尤其是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不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以防止因教学评价扰乱了正常的教学活动,评价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评价双方都希望能够以评促进。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而在评价劳动教育的成果时则需秉持价值中立的原则。

在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评价的激烈碰撞造成了青少年价值观的紊乱,并且产生了一系列的价值冲突。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影响了人们的价值选择,尤其是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青少年是处在人生特殊发展阶段的群体,他们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发展呈现出成熟化的倾向,但并未完全成熟。因此,他们在思想、行为习惯以及价值取向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在思想方面,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其次,在行为习惯方面,他们激情四射,充满活力,对身边的一切事物抱有极强的好奇心,喜爱追求刺激的感觉;最后,在价值取向方面,他们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由于缺少人生经验以及受到市场经济环境下不良风气的干扰,他们极易形成盲目攀比的心理以及产生眼高手低的现象,企图不劳而获。学校对应试教育的重视与对德育、劳动教育的忽视使得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产生了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在此种背景下,我们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并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

二、劳动教育的哲学意蕴

(一)实践、劳动、劳动价值

实践作为重要的哲学范畴,其主要形式包括:改造自然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以及探索未知领域的科学实验。实践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介,然而,从教育角度出发,实践被赋予了特殊含义。“社会实践”是指在学校的带领下倡导学生参与社会性的公益活动,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形成服务社会的良好意识。社会实践的形式丰富多样,其核心功能是发展学生的美德,因此,该活动也是学校开展德育的一个重要方式。

“劳动”作为劳动教育的出发点,首先要追溯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方能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开展劳动教育。探讨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人与自然:劳动作为物质交换活动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为满足自身的生理需求,必须通过劳动完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才能保证人自身的生存。“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自然界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原料,劳动则是将自然界提供的原料转换为可供人们直接利用的物质生产活动。作为人类生存条件的劳动不会因为社会状况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劳动是“一个社会摆脱自然力量的统治”的起点,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世界。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人们在劳动中学会直立行走,由于劳动需要分工协作,人类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在劳动过程中,人类不仅能维持自身存在,而且与动物相区别,获得了不同于动物的主体性特质。

2.人与社会:劳动是社会联系的纽带

劳动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更是人与人相互联系的纽带。人对自然界的改造并非是孤立封闭的活动,劳动过程本身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个人由于能力有限,无法单独完成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因此,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协作会产生人的交流与互动,社会关系不是通过外在强加于人,而是内含在劳动之中,是劳动的内在因素。在马克思看来,任何劳动“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是劳动无法脱离的两个方面。劳动离不开社会中的人们,它是社会关系中的人根据自己的目的改造自然并创造出价值的活动。同时,劳动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人的社会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3.人与自身:劳动确证人的本质

古典经济学家把劳动仅仅视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马克思的进步之处在于他发现了劳动的本质属性,即通过劳动确证人的本质。马克思发现,人通过劳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人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不仅产生了人化的自然界,建立了人与人之间丰富多样的社会关系,而且在整个过程中确证并发展了人自身。人在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一方面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客体之中,另一方面,人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并发展了自我,倘若没有对象性的活动,人将无法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劳动正如一面镜子,让人们认清了自身。因此,马克思认为,劳动作为物质交换活动不仅满足了人的生理需求,更重要的是人在劳动过程中确证并发展了自身,人借助劳动创造自身、维持自身、丰富自身。

价值的经济学意蕴是指劳动者通过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劳动的目的是让使用价值产生增值,价值的哲学意蕴是指客观事物呈现给主体的意义。在教育方面,劳动价值包含两层含义:劳动的价值和劳动对教育产生的价值,前者指的是劳动对人的生活产生的意义,后者指的是劳动对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意义。劳动价值观是人们对劳动价值的主观认识,下文会对劳动价值观展开论述。

(二)劳动教育的本质属性与育人功能

以上部分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层面探讨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上述探讨的劳动必须是积极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劳动创造的产品能被劳动者自己占有。倘若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自由劳动,就需要彻底消灭分工,在自由人组成的联合体中借助“联合劳动”实现,这种“联合”形式的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的本质是发展人、解放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将劳动与教育结合起来开展劳动教育符合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正是因为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所以,我们可将劳动教育视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人在劳动教育中获得生产生活的知识和技术,掌握劳动技能,将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融合在一起,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能够引导人复归自身的本质。人要获得自由解放,需要以高效率的劳动创造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为基础,高效率劳动的实现首先需从根本上扬弃异化劳动,消除异化的根源——分工。而消除分工需要依靠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逐步将社会制度过渡到自由劳动状态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人类通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形态,这意味着人类仍需要持续提高自身的生产力,培养具有崇高理想的新时代劳动者。劳动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实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增加人的劳动体验,培养人艰苦奋斗的劳动意志以及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情感,树立追求创新的劳动精神,为实现人本质的复归做好思想和实践方面的准备。

三、劳动教育对青少年进行价值引领的路径分析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论证了劳动创造人的观点,认为教育的源泉是劳动。他在《反杜林论》中批判了杜林所秉持的拘于形式的劳动与生产相结合的思想,认为唯有将劳动与教育真正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符合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劳动价值观教育、劳动育人观教育以及劳动实践观教育中,我们需要切实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使青少年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取向,促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目的。

(一)劳动价值观教育: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取向

劳动价值观是劳动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其决定了劳动者对待劳动的认识与态度,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劳动教育的内核,因此,可以说劳动价值观教育关系到劳动教育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口号。基于此,笔者认为劳动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取向。

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需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崇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价值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以此才能培养出学生对劳动的真挚情感,营造出崇尚劳动的氛围。同时,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使青少年认识到劳动不仅能创造出一切财富,而且能够推动个人的发展。崇尚劳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高度概括与凝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均与劳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本身就涵盖了崇尚劳动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目的是希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念,崇尚劳动就是积极的价值观念的直接表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在广大的青少年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确保其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取向。以劳树德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劳动教育塑造劳动道德和素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深刻领悟到劳动改造人主观世界的强大力量,最终让劳动教育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加强尊重劳动的价值引领,这意味着“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从以上这段话可以看出,尊重劳动解答了对待劳动的态度问题,笔者认为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情感,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需要阐明尊重劳动的逻辑思路。一方面,尊重劳动是指尊重劳动者及其劳动。社会中存在的利益至上的观念、忽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过分强调劳动生产的结果等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些都遗忘了劳动成果的创造主体在劳动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开展劳动教育需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劳动者以脑力或体力形式创造的成果都值得被尊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脑力劳动逐渐成为主流的劳动形式,部分人头脑中萌生了鄙视体力劳动者、轻视体力劳动的想法。基于此,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形成劳动平等的思想,认识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于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同等重要。党的十六大之所以将尊重劳动放在“四个尊重”的首位,是因为劳动是产生人才、知识和创造的首要条件,只有如此认识劳动,尊重劳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爱才惜才的风气。另一方面,尊重劳动是实现劳动幸福的前提。尊重劳动不仅需要思想层面的努力,更需要通过制度落实到具体层面,通过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且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敢于维护自身合法的劳动权益。当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的风尚、制定完善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后,劳动者在进行创造性劳动后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和收获,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新的劳动中,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劳动幸福。

(二)劳动育人观教育:价值引领的形成过程

劳动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一同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并且劳动教育相比其他四育具有强烈的现实参与感,德、智、体、美这四种教育已经融入青少年参与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因此,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可以通过劳动教育被潜移默化地塑造,同时,在劳动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使其强身健体、提高审美水平,从而达到以劳树徳、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目的。

实现以劳树德的目标需要从复归人的类本质和实现人的社会性两方面入手。在马克思看来,人在生产劳动中不仅改造对象世界,而且实现了类本质的对象化过程。学校在进行劳动教育时,应相应地引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劳动历史观以及实践观,以此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人无法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因此,劳动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而是应将其扩展到社会领域。人的主观世界随劳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而发生改变,尤其是青少年易于在劳动中塑造自身的价值观,从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通过“以劳树德”发挥对青少年的价值引领,其中“以劳树德”可以分为锤炼青少年的品德意志和培养他们的劳动情感两部分。人在劳动中改变了对世界的认知、展现出自身的优秀品德、磨炼出人的意志。辛勤的劳动能够磨炼人的意志、深化人的思想,同时培养人勇于担当的优秀品格。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正是最深刻、最直接的证明。青少年在劳动中逐渐对劳动主体和劳动客体产生独特的情感,这种浓厚情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必备的素养。青少年在劳动中一方面劳有所得、劳有所获,获得幸福的体验;另一方面感受到他人的帮助和关心,对他人以及劳动心怀感激之情,以此培养劳动情怀和情感。

青少年在劳动互动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合作、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智慧,最终促成“以劳增智”的目的。陶行知认为,劳动教育需“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在劳动的过程中激发出青少年的智慧,被激发出智慧的青少年又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劳动,不断提高自身劳动水平,在良性“循环”中青少年的智慧和劳动能力朝着共同的方向进步。人类从野蛮时代发展到人工智能时代,脑力劳动逐渐占据主流,“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做强做大实体经济、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等任务也随之被提出,这些都要求劳动教育必须突出“以劳增智”的功能。劳动教育是连接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的桥梁,青少年在劳动中检验知识、发展知识、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他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劳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了成就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劳动以人的身体为载体,促进血液流通、促使骨骼肌发育、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因此,开展劳动教育不仅锻炼学生的脑力,而且让学生的四肢得到伸展,最终达到“以劳强体”的目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学校通过与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合作,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创造多种劳动机会,比如,家务劳动、班级劳动和社区服务等劳动形式。但是,劳动教育并不意味着让学生简单参与体力劳动,体力劳动通常伴随高强度的体力消耗,将劳动教育片面地等同于体力劳动既违背了青少年生理的发展规律,也违背了劳动教育的初衷,因此,要避免劳动教育成为一种惩戒机制和变相体罚的手段。

探讨劳动中蕴含的美学意蕴是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之一。一方面,劳动是产生审美观念的必要因素。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劳动过程中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形成了对美的认识和评判尺度,基于劳动形成的审美观念不仅满足了人的精神追求,更为人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使人性得到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成为劳动教育“以劳育美”的理论来源。另一方面,“以劳育美”体现出美在社会层面的价值。人在劳动中塑造自我并且展现出属人的特性,为社会传播正能量,促使社会产生美的共识,这体现了“以劳育美”的社会价值。在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批批如王进喜、焦裕禄、黄大年等优秀劳动者,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了不平凡的功绩,他们的事迹被人人传颂,他们在劳动中凸显的优秀品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并且这些优秀品质引领了社会发展,在全社会形成了“劳动者最美丽”的普遍价值认同,这正是“以劳育美”的社会价值表现。青少年在创造劳动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对美好事物的直观感受,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同时,他们也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进一步促成了其大“美”概念的形成,使他们将带有大“美”的价值观念投入到以后的学习及工作里。

(三)劳动实践观教育:价值引领的最终实现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并将这种观念和态度带入劳动实践中,劳动实践观教育既是劳动教育的最终环节,也是劳动教育价值引领功能的最终实现。

青少年进行劳动实践观教育首先要端正劳动态度,参加劳动实践。劳动者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劳动结果的好坏以及社会的劳动风气,因此,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积极参加劳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指出了新时代对待劳动该有的态度,辛勤劳动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又是人类劳动的基本特征之一。纵观历史发展,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需要人们付出辛勤的汗水。即使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技术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人们换来的却是因发明和维护机器而付出的更繁重的脑力劳动。可见,辛勤劳动不会因为劳动方式的变化而消失,在每个人实现全面发展以前,辛勤劳动作为劳动的特征之一是不会消失的。诚实劳动要求劳动者在从事劳动时遵守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对自己的劳动能力拥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实事求是地对待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力戒好高骛远和不劳而获的思想。创造性劳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支撑,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同时创造性劳动对青少年的个人成长也发挥着重大作用。青少年的思维和身体正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倡导创造性劳动能够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其次,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榜样意识,增强学生的精神引领。开展劳动教育与弘扬劳动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向劳动模范学习,使学生在劳动中弘扬并传承劳模精神,争取让劳模精神成为师生道德建设的推动力量。敬业、实干不仅是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内核,更是学生道德建设的目标。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具有弘扬劳动光荣的责任。为了树立青少年劳动榜样意识,学校应邀请劳动模范进校园,让学生直观地、近距离地聆听和感受劳动模范的光荣事迹和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向劳模看齐、向劳模学习、争做劳模。劳模教育为劳模精神的发扬和继承提供了载体,劳模精神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因此,应引导青少年将劳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其融入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最后,拓宽劳动参与的范围,增强青少年劳动实践的能力。青少年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质须在劳动实践中得到提升,一方面需要拓宽劳动教育的参与范围,劳动教育作为学校组织的课程之一不仅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和家庭两方面的协同努力,让青少年在实实在在的劳动中付出辛勤的汗水,感受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以此增强他们劳动的获得感和体验感,杜绝所有虚假劳动。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巩固劳动教育的成果、夯实劳动价值观念、增强劳动能力,才能让青少年得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需根据青少年自身的发展规律制订详细的劳动教育方案,在儿童时期应让学生做简单的家务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在青少年时期应让学生参加生产活动或志愿活动,以此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在青年时期应培养学生专业性的劳动技能,以此使学生获得社会生存的能力。劳动教育的成果需要在劳动实践中检验,因为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发挥出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只有让学生参与劳动,才能够培养出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进而才能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

不过,在劳动教育成果的评价中需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通过观察青少年在劳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情绪变化以及劳动能力,对劳动教育成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量化考核的方式观察学生参与劳动的全过程,从而在整体上做出不带有个人主观意志和情感的评价,青少年应当以此为依据,不断改进,使自己努力成为尊劳、爱劳、继承并发扬劳动精神的新时代青少年,从而才能在劳动过程中收获可喜的劳动成果和幸福感。

注释:

①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⑤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第1版。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⑦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4月29日第1版。

⑧刘猛:《劳动教育:从陶行知到毛泽东》,《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⑨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7页。

责任编辑:王远琦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