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增进个体高质量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目的。人类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根本标志即表现为人的个体发展获得了价值优先性。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现代化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个体高质量发展内容构成包括智力与体力充分统一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的主体性与现代性的发展以及个体知情意和谐发展。为促进个体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方向与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置教育目标,推动教育分类发展与特色发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治理体系,以数字化赋能个体高质量发展,破除管理主义与技术至上的“五唯”评价导向,回归教学现实生活世界。
关键词:个体高质量发展;教育强国;人的现代化
一、个体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作为三位一体的国家重大战略,列专章予以阐述,这在历届党代会中还是头一次。既说明教育、科技和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也说明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建设教育强国,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把我国教育建成世界教育强国;二是通过教育强国建设使我国成为世界强国。二者互为目的、手段与条件。无论哪一方面,教育强国建设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一系列软硬指标,比如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教育规模与普及率、办学条件、教育体制与政策、结构布局、科学研究与知识转化、社会服务能力、贡献与声誉等,但所有指标只有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幸福才具有意义,而人的高质量发展也是检验教育强国建设的最终尺度。由此看来,建设教育强国之根本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获得高质量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人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对于教育强国建设而言,人永远居于第一位置与核心位置。
二十大报告明确总结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其中第一条便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资源缺乏。14亿人,占据世界人口总数17%以上,不仅数量庞大,且结构复杂。我国人均可用耕地面积、淡水资源、基本矿藏等远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而现代化发展程度又比较低,国家经济发展主要以高投入、高能耗和高污染方式运行。这种局面难以持续,因此,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中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人才和教育,充分释放和发挥人的因素,集聚人才、知识、智力和创新优势,否则一切都可能是泡影。14亿人口,发展得好就是巨大的能量,发展得不好就是沉重的负担。要把人口资源转为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把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力红利和人才红利,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每一个人都获得公平而高质量的发展,除此之外,恐怕找不到任何其他好的办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截止2022年底,我国各类教育普及率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学前教育入园率接近89.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5%,高中段毛入学率91.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适龄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约11年,新增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十八大以来至今,总计接受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的人口超过2.4亿。所有这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积蓄了丰富的人才和智力储备,这是我国可以奋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提性保证。当然,也要看到,教育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尖锐矛盾。就教育体系看,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外延与内涵、效率与公平、统一与多样、借鉴与创新之间关系至今未能得到有效理顺;就教育目的与过程看,满足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教会学生做事与学会做人、统一要求与培养个性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集中于一点,我们的教育,依然存在功利化、划一化、封闭化和应试化倾向,教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适应学生个体多方面成长需要。这种教育模式下,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独立性和自我性缺场,独特性和创新性缺乏。对此,经济学专家钱颖一教授曾做过形象又深刻的批判,他说这样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平均值虽然较高,但方差却很小,即他们基础知识可能较好却无法冒尖;在为人处事上,平均值较低但方差很大,即学生道德素质普遍偏低,甚至滋生出精致的利己主义。总体上看,此种教育只适合于工业化时代所需要的批量化和高效率人才生产,适合于对先进国家的跟随和模仿。可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永远甘于落后,甘于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要发展就必须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和不断超越。党和政府早已制定了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和自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创新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重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国家对创新及其创新人才的渴望从来没有今天这样如此强烈。创新目标指向下,应试化和批量化的人才生产模式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不改变这种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就谈不上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谈不上个体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谈不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因此,如何让14亿人口中每一个体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都获得高质量的发展,都能发挥聪明才智迸发创新活力,展现精彩人生,是摆在教育面前的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神圣使命。
二、个体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内容构成
教育强国从本质上是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它既要服务于人的现代性成长,也要支撑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需要。既然个体高质量发展对建设教育强国以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如此重要,我们必须首先认清其理论基础,分析其内容构成及运行机理,如此方能施以针对性的对策。
(一)关于个体的理论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中国抑或外国,在如何看待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问题上,向来存在论争。西方一直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二元对立。个人本位论认为,个体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没有个体就谈不上社会,个体优先于社会而存在。同样,个体的价值高于社会或集体的价值。个体为了实现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自愿地让渡一部分权利组成集体或社会,但是,这种让渡只不过是个体为了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不意味着个体被组织淹没和取代,相反,个体应时刻提防集体或组织对自身利益与价值的侵害。
古希腊哲学家在探讨世界本原时,持有一种原子论主张,认为世界是一个个孤立的原子构成的。在价值哲学领域也是如此,认为个体都是独立存在者,都有自身的价值、需求与本性,它们均为先天自然生成的。一千多年的中世纪欧洲是一个基督教神学统治的社会,也被称为黑暗时代。所谓黑暗,不仅是野蛮入侵文明,更意味着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完全被抹煞,人的一切思想与行为都被宗教势力所控制。欧洲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人性的重新发现和人的解放,是个体理性对外在目的论和神秘论的祛魅。后期兴起的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也都是以个体精神解放和倡导自由意志为旨趣的。法国思想家卢梭就极力推崇自然主义教育,他为了避免丑恶的制度和环境对人思想的毒害侵蚀,宁可把鲁宾逊放逐到无人的荒岛上孤独地生活。英国哲学家洛克在其《政府论》中指出,个人为了更好发展,获得他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达到的善,就必须建立政府,但政府是个体授权和同意建立的组织,其目的是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因此,政府不是、也不能凌驾于个体之上,它必须尊重个人的意志与自由权利,接受个体的监督。自由主义一直是西方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不管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还是罗尔斯和哈耶克为代表的现代新自由主义,都将个体或个人置于绝对优先地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他人就是地狱。哈耶克认为,人类的一切真正的伟大发明和创造,无论是科学发现还是社会制度,无不是基于人的自然、自发和偶然的创新行为,不是也不可能是组织的人为算计和预先构建,没有哪个政府或组织能够全面掌握和充分控制社会的全部信息,更没有所谓神圣的力量可以改变一切,相反,那些集体主义乌托邦神话所设计的人间天堂,反而因为不承认个体力量而崇拜统一计划最终带来了人间惨剧。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和发挥个人的自由意志,才能创造出适合于自己的,也因此适应于社会的自然秩序和良好生活。
与个人本位论相反,社会本位论认为,社会存在优先于个人存在,社会价值也优先于个体价值。人与动物不同,他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将人的本质抽象为爱的时候即深刻地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承认人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在这一点上,人与其他动物没有多少区别,受自然性或必然性规律支配。自然性就是自利性,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然而,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够从自然性中超拔出来,进而能够从他人和社会总体立场与利益出发处理各种关系。人不是孤单的独行者,中国儒家就反复强调人的群性,所谓仁者人也,仁就是关系存在,就是社会秩序,就是人的本体。仁与义直接相通,义即是正当性与合法性,提倡君子谋义不谋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中国自古以来,无论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给个体主义留下空位,在儒家心中只有群体。同样,儒家思想中没有个人利益,只有群体利益,视个人利益为洪水猛兽,与禽兽无异。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实质是将个体至上的理念变成了制度现实,即从制度上肯定和维护个人价值与利益。美国学者弗兰西斯•福山在他的《历史的终结》一书中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自由选择的偶然性产物,也是到目前为止人类最好的社会制度。在那里,每一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地位都能够得到承认,而获得承认是调动和激发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进而可以带来无限的财富和活力,相反,其他的制度尤其是集权国家由于抹煞个体价值,社会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状态。不过,西方社会由于过于强调个人主义,也产生了许多弊端,如极端利己主义、人情冷漠、贫富分化严重等资本主义现代化通病,引起先进人士反省。近年来,社群主义理念异军兴起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社群主义不赞成个人本位理论,认为人是社会性的、群体性的,只有在社会群体中生活,个人的价值才能得到尊重、需要才能得到满足、目的才能得到实现。好的社会制度,不单单为了个人,相反是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因此,社群主义理论强调只有建立良好的社会治理体系与秩序,方能充分发挥个体和群体的能力。
当然,按照现代性理论,所谓现代社会,就是以科学技术、物质生产、世俗生活和人的自由四个支柱展开的活动,它彻底摒弃了传统社会下人类生活中先验性的目的论原则、服从于宗法等级权威原则、集体先于个体的原则。现代社会是建立在人类成员个体基础上的,不是共同体先于个人,相反,个人先于共同体。共同体的产生及其合法性都来自于其成员个体的同意与认可。而这也就意味着,共同体的合法性来源于成员个体,来自我们每个人自己,即人类个体获得了本位地位,个体是理解与衡量各种关系与事物的基点和尺度。因此,在现代性社会里,每个人类个体具有同样基本的道德义务与人格尊严,具有同样基本的法律地位与法律责任,具有同样基本的政治权利与政治责任。
(二)关于个体高质量发展的内容来源
个体高质量发展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加以认识和理解。
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个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架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命题,也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锐利武器。资本主义现代机器生产过程,在客观上造成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替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进而要求劳动者全面发展其智力与体力,或者脑力与体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体力与脑力的全面发展,是劳动者全面占有并自由运用自己的体力与智力。但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目的,依然将劳动者固定在严格的分工体系,使工人成为机器的部件,单纯地运用其肌肉的力量,导致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体力与脑力的分离,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马克思由此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反人性本质,指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实现劳动者体力与脑力的充分自由结合,由此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可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一种理想的人的发展形态,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尽管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具备现实条件,但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形态,需要为实现崇高理想不断开辟前进道路。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生产领域个体劳动者的发展,是每一个生产者个人的发展,正如他所指出的,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也说明,个人的智力与体力充分自由全面发展,与我们所说的个体高质量发展,具有内涵上的一致性。个体高质量发展,就是充分发展个体的智力与体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首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讲,教劳结合不仅是发展现代生产力的有效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全面发展及教劳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通过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个体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充分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还要发展其身体、审美、道德实践以及创造性劳动与生活的能力。
其次,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为个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代性内容。美国人类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Alex Inkeles)在研究了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并考察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问题后,写了一本专门探讨人的观念、人的心理状态与现代化的关系的专著《人的现代化》。这部著作拓展了现代化理论,即将通常人们所理解的作为物质技术现代化、工业化、世俗化,或者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现代化,扩展到人的社会心理结构层面。他在书中提出了“现代人”的概念,认为现代人不同于传统人,传统人是指那些尚未摆脱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保守观念束缚的人,国民的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这样的人,是现代化发展的严重障碍,如果一个国家及其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不可避免,再完善的现代制度和合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手中变为废纸一方。他在这里所说的那些落后的民族和族群,尽管其他国家或个人可以从外部给予其物质或技术的支持,甚至为之移植外来的先进制度,可他们依然无法进入现代化。
显然,英格尔斯的现代人的理念或人的现代化,指的就是人的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离不开世界范围和历史进程的现代化大目标、大背景、大环境和大趋势,也必须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包括人的现代心理结构。所以,个体高质量发展,就是促进个人具备现代人的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进一步,他提出了现代人的主要特质,即:乐于接受他从未接受过的新生活的体验、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准备接受和参与社会变革;思路宽广、观念开放,尊重和愿意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守时守约、珍惜时间;具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自己的社会能力充满自信,讲求实效;在公共事务与个人生活中有长远的规划;尊重知识、热心于创新、能够多方面学习新知;人与人之间讲求信任与支持;具有独立生活本领与特长,并且有根据知识专长领取报酬的习惯;敢于挑战传统,不守旧;人与人之间善于相互了解、尊重、自尊与合作;了解现代生产与社会生活过程。这些心理结构,若从内容看,则包括了现代科技、法制、民主、自由、创新等基本知识、能力与素质。
再次,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为个体高质量注入了本土元素。素质教育是中国学者发展起来的本土概念和理论,起初是针对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提出来的。应试教育片面强调书本知识、授受方式和应试技巧,考试与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乃至唯一标准,这种重知轻能、重智轻德的教育,严重束缚着学生的发展,不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随着讨论的深入,素质教育从基础教育扩展到高等教育领域。就后者而言,素质教育是针对传统高等教育的“五重五轻”现象提出来的,即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基础、重共性轻个性、重统一要求轻因材施教、重科技轻人文。素质教育中所提倡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本钱、道德素质是统领、文化素质是基础、科学素质是核心、心理素质是动力。如此,个体高质量发展,也就是个人素质全面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下个体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现代化理论以及素质教育理论,为个体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和框架内容。同时更要强调的是,无论是上述理论,还是个体发展本身,均不是过去时而是进行时,是开放、动态和多样的,随着时代发展变迁而不断扩充和增加新内涵。进入新时代,我国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实现新目标新任务,有赖于整个国家、民族、社会以及个体的更高质量的发展。如此,个体高质量发展也必须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和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所有这些,又无一不与人的发展、人的和谐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归根到底,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更历史性地超越了基于资本逻辑的一切西方现代化理论对人的发展的认知局限,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思想新理念。
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是个体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和约束条件,个体发展及其高质量发展,不是抽象的,不是脱离客观规定性的发展,而是具体的、以对自然、社会、国家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发展,或者全体人民共同利益发展的适应性与促进性为根本性衡量标准的。换句话说,在这一根本遵循前提下,当前个体高质量发展应特别强调和突出如下方面:
一是个体身心和谐发展的基本素质。知识与能力、身体与心理、理智与情感的协调;能够对自我与社会发展做出全面客观地认识与对待。不仅追求日益丰富发达的物质生活需要,更注重精神生活的富足,这既是个体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之于个体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
二是符合时代精神与特色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个性品质。尤其是要有独立精神、独立人格、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和创新的品格,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及价值观,终身学习与进取精神,恰当而充分地展示个性。
三是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质量意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坚持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人民幸福而奉献的精神。心胸开放,具有历史眼光和世界意识,为构建人类新文明贡献才智。
三、走向个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没有个体之强,难以实现整体上的教育之强、国家之强和社会之强,即无法实现教育强国,无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促进个体高质量发展,需要开辟如下路径。
(一)适应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需要,确立以价值为导向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标
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绝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能停留在政策和文件层面,必须扎扎实实地转化和落实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此,要认真分析新时代国家发展新形势新战略以及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尤其是国内外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形势任务对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全面研判和把握国际教育发展新形势新挑战,从而在顶层上研制新的教育发展和改革计划,包括教育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结构体系、课程和教学内容等。
正如前面提到的,新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然而,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基于知识和智育为核心的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整体上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迫切需要进行整体改革。
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引领和根本标准。立德树人既是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性质的根本要求,又是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保证。同时还要注意到,立德树人不单是政治任务和意识形态对教育及对人的要求,它还是全面的价值引领和要求。在立德目标上,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继承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价值观,也要培养以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和平、发展为核心的全人类价值观,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本土化与国际化有机结合起来;在树人目标上,首先要培养中国人、现代人,还要培养世界人,不仅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还能够面向世界、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并且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贡献的世界中国人。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复强调的“学会做人、学习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二是以创新创业为核心重置教育目标。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目标总体上是以知识为中心建构的,所谓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三中心”的本质和核心是知识。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高等教育中的专业教育倾向,就是知识中心的集中反映。应试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这些年来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取得了进步,但其惯习力量过大,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依赖,加之国人对教育公平与平等的诉求,改革成效并不显著。教育理念、教育质量、教育评价依然围绕知识数量和知识深度展开,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屡禁不止,“双减”政策执行不力,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因此,面向新时代,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必须以能力为本位重整教育目标,改革课程体系与教育模式。以大中小幼儿一体化设置能力培养体系与进阶体系,包括沟通、表达、团队合作、分析综合、评价、创新创业、执行力、作用力和领导力在内的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系统设计,进而在根本上从死读书中解放中来,从源头上释放人的创新活力。
(二)推动教育多样性分类发展与特色发展
如果说强化立德树人和能力培养是厚植每一学生成长和发展根基的话,那么,教育的分类发展则是在共同基础上为学生个体提供的针对性的模块化方案或套餐。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和学生中心思想。
西方哲人总会说的一句话就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中国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百个人读哈姆雷特,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形象。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通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即认为每一个人的智能与个性发展有着各自的方向与特点,有的长于计算能力,有的长于语言天赋,有的长于空间判断,有的长于艺术特质,等等。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人的六种职业类型理论,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等,他用六边形来加以形象地呈现,六边形的各个角分别是六种类型,而各个边则表示邻近两个角的类型之间存在交叉与过渡关系,对角线上的两对类型则表示它们不存在直接关系或对立关系。这一理论主要用于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不同人格类型,为学生选择学校与专业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可以借用这些类型学规律,对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进行分类,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
人的个体背景、心智水平与个性各不相同。与此同时,多样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多种多样的,不是单一的。现实经济社会与产业结构远不止三百六十行,甚至有几万种具体职业与工种,每一产业、行业、职业和工种,对人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都会有所不同,在教育全纳化、普及化时代,教育不再可能囿于一种单一的结构,以不变应万变。当一个组织不断扩展之后,其内部必然伴随着从单质到多质的明显分化,传统单一结构和单一目标的教育已经难以为继,必须以变应变、不变中有变,个体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得到现实性保证。当前,基础教育中推行新课程教育,就是一种差别化和个性化的教育;高等教育中实施的学术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的院校分类,以及建立在分类基础上的资源配置、教育空间、导师制、选课制、学分制、主辅修制等制度,也是针对个体多样化高质量发展制定的有效举措。归根到底,这种分类培养的目的旨在促进个体高质量发展。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适宜于个性多样化的发展,在其原有个性品质与基础上,促进其实现最大发展、最佳发展和全面发展,就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既能培养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又能满足大多数人的主体发展需要,做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
(三)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治理体系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校的主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所在。无论是教育发展还是教育改革,衡量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都是是否有利于学生个体成长成才和高质量发展。而要达到此目标,又必须积极创设有利条件。国家提出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笔者认为满意不满意,学生有最终的乃至决定意义上的发言权。令学生满意的教育,应该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价值和主体人格,促进学生个体高质量发展,使学生“成为主角,以辩证与审视的思维面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在新质量观下,需以“学生中心”为理念统领。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能力倾向,也不止于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虽然都很重要,却只是学生中心的具体呈现方式。而最能体现学生中心,促进个体高质量发展的,归根到底表现在结构上,即以制度形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保证学生合法权益,比如学生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表达权等,这些都是现代人所必备的素质,也是学生个体高质量发展的优先选项。
就知情权而言,政府和学校需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包括信息来源、使用和发布,使学生了解学校招生、考试、专业、课程、教师、教学质量、升学、毕业、就业、资助、评奖等基本情况,这是学生能否成为学校主人的先决条件。就选择权而言,应该使学生在充分了解理解信息基础上,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升学与就业等自主选择。目前在高等教育中已经逐渐开展了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甚至学生自我制定课程计划等,这是明显进步的表现,只是这种选择还受到资源与管理制约,范围与程度比较有限。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与表达权,应该充分发展学生团体如团委、学生会、班级、社团等学生自我组织的作用,在学校决策体系架构中应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代表加入,不只是简单地听听学生意见或建议,更要确保其投票和表决权利。在这些以学生为中心的治理体系中,培养起学生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所需要的民主平等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学生作为现代公民能否承担起未来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经实践环节。
在学生参与治理体系中,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培养学生历史眼光、全球化视野与国际治理的能力。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面对国际化、全球化大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现代化必然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应该从学生时代就要形成他们的本土意识与情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增进对世界各民族与国家文化的理解、包容和尊重,加强国际与区域文化交流合作,树立全人类价值,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力、胜任力和领导力,探索颠覆性、原创性、引领性的创新超越路径,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性、好奇心和想象力。
(四)以数字化赋能个体高质量发展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曾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到,“数字化是人类步入新世界的生存福祉,没有数字化,就没有人类的前途”。当今世界,数字化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少年学生是彻彻底底的网络原住民,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提升和促进学生个体高发展质量。
一是利用数字化转型,集聚优质教育资源并扩大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将数字技术“转变为对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的支持和保障”。二是升级教育教学系统,通过基于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教学革命性变化,探索自主性学习、交互式学习、沉浸体验式学习、团队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个体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形成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三是推进个性化的教学实践,只有适应学生个体特征,将教学数字化转换为新的教学业态,才能真正支持智能化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经过三年疫情,线上教学硬件条件逐步完善,但软件条件必须超前行进,要改变将传统教学线上搬家的做法,探索基于网络空间与数字技术的全新教学方式,赋能教学理念、结构与方式的全面改变。
(五)破除“五唯”导向下学生评价理念与方式
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等“五唯”教育教学评价,是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理念与模式的产物,不改变这种评价观念与方法,学生个体高质量就无从谈起,教育强国建设也不能真正实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发布以来,人们围绕“五唯”评价,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实践上也做了不少探索和改革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果,然而其进展缓慢,成果不显著,也不能令人满意。之所以如此,其中既有以往生成的惯习与路径依赖,也有利益因素和体制机制障碍。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向目标是明确的,政策上也强调系统集成,举措上破立结合,接下来需要做的是攻坚克难。与学生评价改革相关的,是大力推进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和综合评价,同时改革结果评价。改革结果性评价,自然要求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思想行动在时间上的多次考察评价,具有全面性、准确性与可靠性,以此对学生做出的评价往往比一次性结果评价客观。增值性评价是体现人的主体性与发展性的全新评价理念,基点不是在学生个体之间加以横向比较,而是基于学生不同学习和发展阶段进行自我比较,看自我进步情况,从而起到自我肯定和激励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提出过“明天之快乐”的原则,就是让学生看到每天的点滴进步,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使每一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与成长的力量。综合性评价借助于多种手段,传统的、人工的、大数据的等等,对学生学习、生活、交往以及能力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和立体地评价,反映学生综合发展水平。应该说,这些新的评价理念与模式确实有助于学生个体高质量发展。不过,它的确立需要学校、教师以及相关部门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时间和精力,如何调动学校和教师积极性主动性落实新的评价制度,需要认真研究。
总之,实现个体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反过来,建设教育强国,又必须落实到学生个体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目的上。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加快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归结为一点,就是让每一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本文参考文献略)
Power Reconstruction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Education—From Unidirectional Drive to Bidirectional Drive
TaoLei YangXin
Abstract: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digital driven education power is not only a cre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style education composed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education power, but also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global education proposition of “how to realize digital potential”.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e technological leap, infrastructure conditions, and policy orientation of digitalization can certainly provide high-quality external opportunit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ducation powerhouse. However, the practical bottleneck, theoretical blind spots, and governance risks of digitaliz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ducation powerhouse also mean unavoidable internal challeng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digital driven education power by actively advancing the layout of digital systems, cultivating digital talents to effectively respond to changes, and vigorously exploring new digital paradigms. In this way, the digital driven construction of an education powerhouse can not only fully absorb the external supply of digitalization, but also appropriately respond to the internal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ducation powerhouse, thereby opening up a higher quality, more contribution, and greater impact Chinese styl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path.
Key words: education powerhou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digital drive; high quality;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style education
初审:曹洪家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