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美丽中国到美好生活,美是国家和人民的价值追求与殷切期望,学校美育承担着涵养和激活精神力量、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培育和提升文化自信、理解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时代重任。调研发现,关于乡村学校美育价值的认知误区表现在地位认知边缘化、内涵认知技能化、方法认知讲授化三个方面。重新理解乡村学校美育的价值,一方面要理解乡村学校美育价值的普遍性: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中,以审美情趣涵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联动发展中,以自由想象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以美化人和以德树人的融合发展中,以情感体验内化学生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理解乡村学校美育价值的特殊性:感知乡村美的特质,以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培养学生的感受力与鉴赏力;激活乡村美的动能,以开放的空间与思想的碰撞提升学生的体验性与创造性;体认乡村美的价值,以情感共鸣与文化自信的生长培育学生的责任感与价值感。
关键词:美育;学校美育;美育价值;乡村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美丽中国”到“美好生活”,全面擘画了国家和人民对美的价值追求与殷切期望。学校美育承担着涵养和激活精神力量、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培育和提升文化自信、理解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时代重任。2023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将“乡村美育提质发展行动”作为8大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之一,不仅提供了乡村学校美育发展的新思路,还凸显了乡村学校美育体系的新价值。当前,乡村学校美育课程已经基本实现了“开设”“开足”的目标,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乡村学校美育课程开设得“好不好”的问题日益成为主要矛盾。因此,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科融合的浸润式乡村学校美育课程教学体系成为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主体激活与观念转型成为乡村学校美育面临的核心挑战。认知是理解的前提,理解是行动的基础。高质量发展乡村学校美育,首先要在认知层面回归美育本质、尊重教学规律、遵循政策导向。那么,乡村学校美育究竟有何价值?如何深化对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的价值认识?如何彰显乡村学校美育的特殊价值?本研究拟对以上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一、关于乡村学校美育价值的认知误区
本研究以浙江省某县为调研地。该县以美育概念统整育人目标,以乡村学校美育为突破口激活了区域教学生态,改革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本研究共选定8所乡村学校为调研对象,访谈了9位校长和18位教师,访谈内容涉及美育观念、美育课程开设和美育教学活动组织等。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价值认知误区在乡村学校美育实践中广泛存在,主要表现为地位认知边缘化、内涵认知技能化和方法认知讲授化三个方面。
(一)边缘化:对乡村学校美育的地位认知不足美育在乡村学校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反映了对美育地位的认知情况。从乡村学校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来看,美育一直处于边缘位置,乡村学校美育的价值被置于应试教育的框架之下,相关主体对其重要性的认知严重不足,这也成为调研县从美育着手探索乡村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因。
在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长期处于考试科目范围之外的美育课程也因此成为“副课”,在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之下,美育在课程体系、教学评价中被边缘化,成为考试科目的陪衬,美育目标被定位于调节学业压力、丰富在校生活、培养艺术特长等层次。在调研中,校长们普遍反映乡村教师受应试教育观念与升学评价制度的影响很深,老师们都一心只想着提升考试成绩,对于像美育这类科目,他们比较抵触,因为这会占用很多本来可以用在考试科目上的教学时间。
乡村学校美育地位的边缘化,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评价观念的“功利化”取向,即以工具性准则评判教育价值的结果。长期以来,在乡村场域内,农民大多以“能否解决生活问题”为标准来区分不同学科的教育价值,他们认为学了语文就能够识字、读书,学了数学就能够计算、记账,农民觉得此类学科具有明确的生产性,因此认为是有用的,而美术、音乐等学科,在农民眼里只能用来消遣和玩乐,这些知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在这些学科上加大投入是对时间和金钱的浪费,是耽误学习。在学校场域内,教师大多以“能否提高考试成绩”为标准来区分不同学科的教育价值,认为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等被纳入标准化考试的学科更有用,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对于音乐、美术等在考试范围之外的学科则关注不多。
(二)技能化:对乡村学校美育的内涵认知存在偏差
乡村学校美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哪些素养?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反映了对美育内涵的认知情况。从乡村学校教学实践来看,美育被视为艺术教育,美育课被视为培养艺术特长的技能化课程,美育的人格培育与创意生成等综合育人功能被忽视。
一方面,以专业化技能标准制定美育目标。乡村学校美育以专业化的知识学习与技能掌握为基本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来拓宽其未来的职业选择空间,提升其生存能力。课题组在与某学校校长的交流中了解到,掌握一门技能成为乡村学校校本艺术课程和社团活动开展的主要目标,“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掌握一种技能,或许能给他未来带来一定的收入”。乡村学校基于地方特色资源开设的传统器乐、戏剧等美育课程,以学会一门乐器、学会一种唱腔、能够登台表演为目标。乡村教师们说:“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除了丰富他们的生活,主要还是让孩子们受益。最近清华艺校招的我们民乐队的孩子也有不少……像中间指挥的那个孩子,其实就可以成为我们婺剧里面的打板师,他以后就可以往这个专业方向发展,这能为他以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基础。”虽然为有艺术天赋的学生提供一条通往理想的路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并非每一个学生都能走通这条路。对于那些无法在艺术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的学生来说,美育课程对他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不能在此之外寻找到美育的意义,那么乡村学校美育的真正价值就无法得到彰显,乡村教师对学生发展的最质朴和最殷切的期待就有可能在整体上失去应有的意义。
另一方面,以学科化艺术课程划定美育范围。将美育简单理解为艺术教育,造成了非艺术课程的美育融合缺失,窄化了乡村学校美育的实践空间。“像民乐之类的可以和艺术教育搭上,可以往美育这里靠,但跟我们的学科教学内容没有特定的联系。”在一线乡村教师的认知里,艺术教育和学科教学是分离的。从实践载体来看,乡村学校美育主要甚至全部通过音乐、美术等专门的艺术课程来实现,美育目标与一般教学过程的联动性不大,美育活动与教学环境设计的贯通性不大,美育的综合育人功能被忽视。“大多数科目和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都不是美育,在课程目标定位和表述上美育目标一般不单独列出。”
(三)讲授化:对乡村学校美育的方法认知浮于表面
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乡村学校美育价值?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反映了对美育方法的认知情况。与认知型学科不同,美育活动的开展主要基于环境浸润,通过体验感受来唤醒和激活学习者的主体性。然而,乡村教师对美育教学方法的认知浅薄,在美育教学中多沿袭传统教学范式,将讲授式学习作为美育实施的基本方法,从而造成乡村学校美育教学的体验性、启发性和文化性不足。
首先,弱化实践感受致使教学的体验性缺失。现有的美育教学方式强调纸面上的理论学习和模仿复制,学生的动手操作一般以在教室中设计制作小手工作品的形式展开,学生走出教室亲身参与观察、实习、实践的机会较少,学校美育教学与日常真实生活的联系不紧密。以常识传授代替审美感受,生发于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中的情感体验与育人功能被遮蔽,难以唤起主体的情感共鸣,全景式美育空间的环境浸润不足,这类美育方式制约了对乡村学校美育教学成果的灵活应用和有效转化。“部分学校管理者仅注重美感教育的知识技能传授,忽略了心灵美、行为美的教育,使得美育在非艺术环境下的实践价值被忽视。”
其次,忽视思考创造致使教学的启发性缺失。一位乡村美术教师这样定义美术课的目标:“美术教材规定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美术课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这些知识。”在乡村学校美育实践中,讲授式依然是主要教学方式,教师较为注重知识内容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流动,较为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相对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尤其是自由想象能力和无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性反映的不是模仿,不是临摹,不是像不像的问题,而是想象,是创新,是新颖与否的问题。乡村美术教师很少能提出“让学生画一个世界上不存在的动物”这样的教学任务,自然地,乡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较难发挥出来,学生的美育兴趣和好奇心也较难激发出来,最终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限。
最后,遮蔽文化意蕴致使教学的文化性缺失。在功利化目标认知和乡村教师美育素养薄弱的双重影响下,艺术教育逐渐走向了“术”,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被形式技法遮蔽,在教学中,“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被过多强调,而关于“为什么”的内涵本质问题却被忽视了,“将美育过程简化为纯粹形式化的技艺教育,艺术作品的结构、技法、符号、规律等艺术形式得到最大程度的赞扬,而作品中蕴含的文化、道德、真理等内容被弱化”。
二、乡村学校美育价值的时代内涵
重新理解乡村学校美育的价值,首先要悬置乡村特质,将乡村学校美育置于美育大观念之下,理解乡村学校美育价值的普遍性,把握美育的魂。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中,以审美情趣涵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联动发展中,以自由想象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以美化人和以德树人的融合发展中,以情感体验内化学生的理想信念。
(一)从物质到精神:以审美情趣涵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重大实践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在于综合国力的增加,更在于大国精神的彰显。在国家层面,精神文明作为国家强盛与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在个人层面,精神文明承载着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意涵,代表着个体内涵发展所能达到的境界。当前,我国已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我国正处于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同步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多种可能路径中,美育可以通过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安放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的精神品格,从而达到涵养中华民族精神的目的。
首先,通过感知美来丰富精神生活,体认美好事物,发现美好生活。在美育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自然与社会情境中各种美的景象,感受艺术作品表达的意义与情感,理解符号技法背后的艺术和文化意蕴,丰富情感体验,引发情感共鸣,体会愉悦感和满足感,理解世界的丰富,发现生活的美好,延伸生活的边界,靠近美的事物,提升生活品质。
其次,通过鉴赏美来安放精神世界,端正审美观念,培养审美能力。在现代化、全球化、数字化蓬勃发展的当下,社会生活交往频繁,网络世界信息冗杂,思想观念日新月异,对美的判断和筛选成为现代生活的必备能力。学生通过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的艺术特点和审美标准,能够更加敏锐地感知美的存在和价值。美育通过培养端正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学生的心中形成恰当的审美标准,从而让学生能真正理解和欣赏艺术,明辨是非,最终达到向往美好事物、选择美好生活的状态。
最后,通过创造美来塑造精神品格,提升精神品位,养成完整人格。对美的创造不仅仅是对艺术作品的呈现,更是对主体美感的建立,是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涵养的过程。它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将外在的道理内化于心,形成内在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将审美判断转化为积极行动,树立人生态度,激发内在潜能,协调人的感性和理性,提升综合素养,实现内心和谐,在潜移默化中形塑人格,使学生“成为知书达理、文明礼貌的观众和听众,成为懂得美的规律,并按照美的规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己进而把自己提升为全面而又和谐发展的人”。
(二)从科学到艺术:以自由想象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和第一动力。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科学和艺术对人类创造力的提升都不可或缺。
直观来看,注重逻辑、实证和理性的科学思维似乎与创新创造更加相关,科学思维遵循的是逻辑的严密性,依循的是逻辑推理和实证检验。而艺术思维遵循的则是感性直觉,具有发散性和跳跃性,它不经过逻辑推理,没有确定的思维程序和方法,而是以自由的方式直接认识事物本质,以灵感迸发的形态破局突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事实上,主导科学的理性逻辑和主导艺术的感性直觉是思维活动的一体两面,科学和艺术本身具有同质性,都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只是思维形态和呈现方式不同而已。人类的创造力是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是富有情感色彩的自由表现,美的概念中蕴含自由属性,自由是创造力的源泉。“艺术是自由的女儿”,“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审美的向度还依然保留着一种表达自由,这种自由使作家和艺术家能够叫出人和物的名称——能够命名其他情况下不能命名的东西”,艺术的开放性决定了创造没有标准统一的模式,这赋予了人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创造力生成的可能性。创造凝聚着主体性的新意象,艺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就是基于表象的理解、认知与重构的由内而外的自主生长过程,它尊重个性化表达,而不是预设思想的简单变现。
当前,“科学化”取向主导着美育实践,仅以求“真”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习标准的知识内容,培养其理性的思维方式,认为认知结果的重要性超越了感受过程的重要性,弱化了对“善”和“美”的追求,导致学生对事物的自主理解和判断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的价值,在于回归人的经验和情感世界,以感性经验形成个性化的认知图式,从而使个体迸发出具有冲击性的、突破性的创意、灵感,激活和探寻个体的内在本能与自然本性,唤醒其自由的、逻辑思维之外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实现颠覆性创新。
(三)从育美到立德:以情感体验内化学生的理想信念
“美育范围内育德功能的发挥讲究的是‘无言之教’,美育育德重在整体人格的建设。”以美育德的可能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育和德育内涵的统一性,美育本身蕴含着对善的追求;二是以美育德方法的有效性,美育以鲜活生动的情感体验内化德性。
一方面,美和善是相通的,都旨在“树人”,解决的是人的精神生活贫乏失落的问题,重在养成人的优秀人格,美育和德育在内涵上具有统一性,美育本身蕴含着对善的追求,艺术作品之中潜藏着道德意涵。“美育的内在功能则来自审美和艺术自身具有的道德养育作用。”艺术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艺术技法的呈现,也是对艺术家情感与思想的深刻和独特的表达,通过线条、色彩、声音、节奏等方式描绘人物、事件、情感,传达出其对善恶、美丑、正义非正义等的看法和态度,以隐喻、象征、对比等手法融入其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引发观众或听众的共鸣和反思,使他们感受到道德的洗礼和启迪,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思考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另一方面,美育通过生动鲜活的感性体验,以隐性自觉的道德体验代替理性说教的德育方式,使个体在体验和感受中焕发德性的魅力,将外在的道德规范从理性认识的“应该”向内转化为内心情感的“愿意”,奠定德育的情感基础,生成认同和信仰,树立坚定稳固的道德信念,激发人们的向善之心,激活人们的自主选择。在艺术欣赏、创作和表演过程中,人们直接感受到美的意涵,体验到美的力量,理解到美的价值,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无意识的、自然的情感反应,这种隐性的道德教育方式,比传统的说教式德育更易于被接受,也更能深入人心。“审美育人的过程,就是一个促成审美感性与德育理性相互浸润、综合协调的化人育德过程,促使德育对象心灵和谐、精神愉悦。”
新时代拓展了美育的内涵与外延,强调美育独特的立德树人价值与机制,美育被赋予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内涵,即以优秀文艺作品为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革命奋斗文化,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三、乡村学校美育价值的在地化理解
作为乡村学校美育的具体发生场景,乡村场域的独特气质赋予了乡村学校美育鲜活的生命力。因此,探析乡村的场域特质,基于空间维度在地化理解乡村学校美育价值的特殊性,是重新理解乡村学校美育价值的另一面。感知乡村美的特质,以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涵养学生的感受力和鉴赏力;激活乡村美的动能,以开放的空间与思想的碰撞激活学生的体验性和创造性;体认乡村美的价值,以情感共鸣与文化自信培育学生的责任感和价值感。
(一)感受·认知·行动:挖掘乡村美的资源
美育常被作为“审美教育”的简称,顾名思义,审美也即美育的基本内核和本体存在。在此前提之下,欣赏美的事物、形成美的观念、塑造美的自我、创造美的生活是乡村学校美育的重要功能。既往研究多将审美力的培养视为美育的重要使命。如,有学者曾将美育的根本任务设定为培养生活的艺术家,“以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社会和人生。具体可表现为健康的审美观与较强的审美力、创美力”。还有学者将美的感觉力、美的感悟力和美的想象力作为鉴赏力的核心要素,认为“美育的使命就是促进鉴赏力”。审美的感知判断统一于实践行动,“为了使种种审美的词变得明确起来,你必须描述种种生活方式”。从具体内涵来看,乡村学校美育的审美向度指向“感”“知”“行”三个方面。
首先是生成美的体验与感受,即发展自觉的审美意识、敏锐的感受力、生动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美是事物的基本属性,美的要素蕴含在万事万物之中,在接触和领略人类共通的普遍性艺术之美、文化之美、自然之美的同时,乡村学校美育的审美独特性在于使学生重新认识地方资源的独特内涵及价值,以直观接触的方式领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生产生活,感知欣赏生活之美、地方之美、乡村之美,丰富审美体验,积累审美经验,提升审美素养。
其次是达成美的认知与判断,即掌握必要的美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习得对艺术作品的赏析、辨别、判断和筛选的能力,积淀人文底蕴,养成健康积极的审美理念和审美修养,挖掘乡土元素与地方特质的现代价值,在陶冶性情的基础之上从审美观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延伸,以美培元、以美化人,以美学素养向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进行辐射,形成积极的生活状态和稳定的内驱力。
最后是形成美的创造与表达,即聚焦行动领域,以审美意识、审美能力联动审美实践,实现从“审美”到“立美”的飞跃。一方面,将艺术作为一种语言,通过创造、制作美的形象与作品来实现美的表达;另一方面,通过对美的判断和选择来自觉规约行为,追求美的生活方式,形成完整人格,塑造自我,涵养精神力量,激活灿烂灵动的生命力。
(二)体验·探索·想象:激活乡村美的动能
乡村学校美育根植于乡村场域的独特性之上,乡村场域本身潜藏着深厚的创新意识与自由精神,全景开放的生活空间、交织碰撞的思想观念、率真灵动的教学对象,共同赋予了乡村场域以美的动能,塑造着乡村学校美育的自由创造空间。
首先,以开放互动深化体验。美育的灵魂在于以体验引发情感。乡村生活场景的开放性,赋予了学校和村庄之间自然互动的可能性,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式参与为学生提供了自主理解和自由感受的机会,丰富了其乡村学校美育的实践体验,拓展了教学空间。区别于工业生产的封闭性,种植、采摘、养殖等农业生产空间与生产方式具有开放性,农民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为美育教学提供了广阔而真实的背景,为乡村学校美育的实践体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学生能够在观察与实践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美的内涵。
其次,以思想碰撞激活探索。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在乡村社会中交互碰撞,异质性赋予了乡村学校美育以实践张力。伴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乡村社会正在由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在乡土社会内交织碰撞。一方面,传统元素在乡土社会中根深蒂固,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农耕文化积淀着乡土社会的文化底蕴,至今仍然是乡村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现代科技与文化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渗透到乡土社会,流行时尚、智能科技悄然改变着乡村生活。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传统的审美标准被打破,而新的标准尚未建立,复杂多元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乡村社会中纵横交织,产生了丰富的信息交流和观点交锋,提供了多元的思考视角和维度,这有助于打破思维定式,激励人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拓展人们的思维边界,激励人探索出全新的思考方式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最后,以理解尊重保护想象。与城市儿童相比,乡村儿童的生活环境相对简单,少了城市中的喧嚣和繁杂,乡村儿童参与的专业化培训较少,他们可以在田野里奔跑嬉戏,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种亲近自然、无拘无束的成长方式培养了他们的率真性格。同时,乡村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更加朴实,以民间故事、地方风俗为代表的乡村文化也为乡村儿童提供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成长空间,这让乡村儿童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展现出更多的童真和率性,乡村学校美育的价值和追求就在于保护他们身上这份难得的灵动率真的自然本性,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立德·育情·树人:认同乡村美的价值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们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就潜藏着道德意蕴和育德价值,将美作为内化的道德,通过情感陶冶的方式实现道德教化是传统美育的“德性”所在,“把伦理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在的情感要求,使之养成渗透于整个心理结构的道德情感……实质是以理化情”。现代教育蕴含着深刻的公共属性,学校美育也自然不是价值无涉的纯粹美学,而是附着“真善美”的积极价值取向,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个体修养推至社会责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美能够激活人的感觉、情绪和意义,能为人带来基于喜欢而非基于想要的快乐。”“美育具有激发人的感性功能的作用,它使人的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欲望通过审美获得熏陶和理智的滋养。”区别于技术与理性的逻辑,超越欲望与功利的目标,美育通过切身的感性体验,引发个体的情感共鸣,以美怡情,浸润其道德修养,养成其人文关怀,激活其感觉和情绪,滋养其精神世界,使其富有直接、纯粹的情感底色。王国维和蔡元培作为将美育概念从西方引进国内的先驱,二人都将陶养情感作为美育的重要使命,所谓“使人之情感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乡村场域赋予了乡村学校美育连接乡土情感、唤醒乡土认同的独特情感向度。在生态文明、乡风文明的时代召唤下,秉承教育的公共属性,乡村学校美育作为乡村美育的一部分,在沿袭乡风民俗与民间技艺,承继精神风貌与文化基因,树立文化自信,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乡村学校美育的有效实施和深入践行对消解乡村教育的主体性危机也有着积极意义。由于人们对乡土认同的缺失,乡村教育面临师资与生源双重流失的挑战,乡村学校美育通过丰富具身的情感体验,调动个体的积极情绪,引发其情感共鸣,将其成长融入乡村振兴的伟大洪流中,培育其获得感与价值感,养成其责任感与使命感,进而激活其发展自觉,使其自爱自律,自尊自信,安心从教,安心就学,共同成长。
(本文参考文献略)
Re-understanding the Value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XuMeng WuZhihui
Abstract: From Beautiful China to a Better Life, beauty is the value pursuit and ardent expectation of the nation and its people.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bea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our times: cultivating and activating spiritual strength, inheriting and promoting Chinese civilization, fostering and enhanc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understanding and realizing a better life. The survey found that there are three misconceptions regarding the perception of the valu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including marginalization in status cognition, s skill-oriented cognition in content, and lecture-oriented cognition in methodology. To re-understand the valu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on the one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universalit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I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t nurtures students’ national spirit through aesthetic taste;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artistic thinking, it awakens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through free imagination; i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beautifying people and moral education, it internalizes students’ ideal beliefs through emotional experience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uniqueness of the valu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Percei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beauty, cultivating students’ sensibility and appreciation through natural scenery and folk culture; activating the dynamics of rural beauty, stimulating students’ experiential and creative abilities through open spaces and collision of thought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rural beauty, fostering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values through emotional resonance and cultural confidence.
Key words: aesthetic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schools; valu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rural education
初审:王远琦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