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4年 > 第6、7、8期目录(总第二百零四期) > 正文

未来课程的变革趋势

作者:靳玉乐,林浩扬,胡瑜洁,潘淑苹
阅读数:1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年第6期


要:当前人类正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且动荡的时代,人文主义价值观的萎靡、生态可持续问题的紧迫和信息时代技术浪潮的冲击等多重问题正在加剧全球矛盾与动荡,当下课程难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因此,以变革未来课程为契机,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拯救岌岌可危的地球,势在必行。未来课程以灵活契合性、多元融合性和跨界联合性为特征,立足培养学生的全球素养,使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并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为此,未来课程应逐渐显现出全球视域下的人文化、资源的综合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和创新的智慧化等发展趋势,聚焦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的关系,为实现人类社会更好地发展,维护人类共同利益赋予更多新的可能。

关键词:未来课程;课程变革趋势;全球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国在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开展多种多样的国际合作,从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教育的发展情况就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发布了三份颇具统领性和前瞻性的教育报告,即1979年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96年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以及2015年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些报告为我们了解全球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供了重要渠道。时过境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新世纪的主题词之际,人类再次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诸如前所未有的财富增长、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对环境适应和改造能力的大幅提高等。但是,灾难与成功相生相伴,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淡薄、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科学技术难以驾驭等进一步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因素。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2年发布了《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相比之前更加强调人类群体的共性,注重人类命运的可持续未来。同时,报告指出:“要塑造和平、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教育本身必须变革。”课程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变革是教育变革的主阵地之一。站在面向未来的岔路口上,审思课程的时代境遇,叩问课程变革的方向与路径,是未来教育寻求出路的明智之举。

一、课程变革的时代境遇

当前的世界充斥着动荡与不确定性,课程发展与社会变化息息相关,处在如此困境下的课程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人文主义价值观的萎靡、生态可持续问题的紧迫性和信息技术浪潮的冲击等,都在加剧着社会中的冲突与不平等,将我们与他人割裂开。人类迫切需要向未来社会转型,课程将发挥关键作用,课程变革将成为通向未来教育之路的关键所在。然而,要打破当下的僵局,使课程变革更好地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就需要弄清当下课程变革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一)人文主义价值观的萎靡

随着以共同价值和民主治理为基础的世界秩序受到冲击,个人主义、极权主义与排他性民粹主义的空前弥漫,不仅使我们在个人实现的道路上偏离航道,也将我们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拉开。世界局势动荡产生的危机使课程发展面临困境,课程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培养价值观的工具,处在当前历史的转折点上,需要什么样的课程变革把世界各国人民联系在一起,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事情。

21世纪对个人自我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个人善于分析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也要求能综合运用自身的资源朝自我实现迈进。自我实现有利于塑造全球性思维,树立自觉承担作为地球公民的职责,为保护地球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然而,巨大的鸿沟伴随着技术快速发展而出现,教育上不断扩大的不平等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只能掌握在少数精英阶级的手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衡逐渐加剧。这种失衡现象使越来越多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没办法得到保障,他们无法迎接未来的挑战。所有人理应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享有优质且多样的教育资源,自我实现的未来可以是多样的,应当重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事与愿违的是,不仅受教育权得不到充分保障,知识与文化共享也受到了阻碍,各地的种族歧视、专制主义与排他主义轻视不同文化的价值,歧视彼此之间的差别,企图利用霸权手段强行消除这种具有创造性的不同与多样。

拯救岌岌可危的地球单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在庞大的地球面前,个人力量显得过于渺小,将所有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才是唯一出路。教育不仅关系到获取技能,还涉及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而这是在多样化世界中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当前的教育将人们往一个极端、自私的方向误导,只重视个人短期功利性的目标成为现在的社会风气,忽视人类之间的团结、关怀和理解。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密不可分,如果不学会相互关怀,我们就无法学会关怀这颗生命之星。

(二)生态可持续问题的紧迫性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始终经历着变化,从最开始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屈从,到“人定胜天”的二元对立,再到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共生理念,人类一直在摸索自己与自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尽管当前人类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自然已经深受破坏,各种生态危机频发,告诫着人类要迅速作出改变,从而能够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在这样的时代境遇下,培养学生适应、缓解、应对和扭转环境破坏的能力是教育的重要命题。为实现这一目的,课程也应该作出相应的改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说:“我们必须反思和重新构想课程,使学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人类作为地球组成部分的这一地位。”

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谈到,“正义”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自然界本身并不存在正义,但是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取向却存在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这种态度取向决定着人类到底是和自然长期和谐共处,还是只注重眼前短期利益,即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密不可分。然而,现代课程体系的发展深陷“功利主义”的泥潭,“工具理性”极度膨胀,个体情感发展长期处于亏空的状态,造成学生的自由发展和全人培养完全是纸上谈兵。换句话说,现代课程连社会正义的培养都无暇顾及,又何谈生态正义呢?仅仅告诉学生要成为自然的保护者的课程是不够完善的,这种课程并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学会重新平衡自己、平衡人类与生命世界之间的关系,不能帮助学生形成全球素养以及建立全人类观。课程的建构要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框架,将生态道德、环境伦理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课程要让我们重新学习该怎样与一颗生机勃勃却遭到破坏的星球互动,忘记人类的傲慢,这种傲慢已经导致了大规模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因此,要使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慢慢了解与地球有关的丰富知识,从而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人类在受损的地球上继续生存和实践。

在现实教学生活中,课程容易被简化为学科知识或经验活动,这就使得课程被维持在静态、封闭的空间里,以一定的方法套路呈现在学生眼前。这种状态下,课程仅仅被视为教学服务的工具,其本身并不具有目的,这就与课程变革的旨意背道而驰。未来课程要寻求一种生态化的课程价值观、知识观,建构生态化课程形态,从而与地球的生态现状相适应,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信息时代技术浪潮的冲击

走过了以学校产生为标志的教育1.0时代和以班级授课制、分科教学为显著特征的教育2.0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迈向了3.0时代。作为教育的核心要素,课程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和革新,比如,学科课程类别增多,知识容量增加,课程编制方式灵活多样。在信息技术的赋能下,创生出慕课、网络课程库等丰富的课程形式,满足了人类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诉求。

但是,信息技术浪潮席卷全球,进一步扩大了地区发展差异带来的结果,筑起了技术获取和应用的高墙。技术垄断致使欠发达地区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十分有限,形成了“单向度的封闭性”,课程发展举步维艰,在传统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追赶时代前进的步伐。此外,由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数字文明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知识爆发式的更新创造、技术日新月异对组成课程的各要素,如课程价值取向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课程评价体系的优化、课程实施环境的打造等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数字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应值得警惕,未加解读的数字、缺乏文化包容的连通、缺少赋权能力的信息,都不是人类发展的理想手段,也不会对人类发展有所帮助。如何统筹课程的组成要素,构建适宜的课程体系,培养面向未来的、能够掌握并利用甚至创造信息技术的具备良好数字素养的创新型人才,是课程发展变革需要回答的时代之问。

二、未来课程的特点

历史的发展终将淘汰落后的事物,忽视寻求自身的发展与变革终将湮没于时代的洪流中。信息技术剧变莫测、人文主义价值观萎靡、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犹如三座大山横亘在人类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使得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全世界应联手直面挑战,解决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迈出了重要一步,成立“教育的未来”国际委员会,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契约,其意义重大。

作为落实教育目标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课程变革既是新的教育契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破解人类生存和发展难题的关键。当代教育学忽视对当下课程与教学未来适应性的研究,难以让学生获得未来生活真正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世界各地大量青年将面临毕业后的失业或难以就业的问题,折射出所学知识技能难以胜任工作要求的无奈,关于青少年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等现象频发的问题,显然是受教育者素质不高甚至价值观扭曲的写照。由此凸显出传统课程的一些问题,如学生缺乏未来适应性、在生活中迷茫无助、价值信念薄弱、缺少判断力和辨别意识等,甚至埋下了危害国家长远发展、破坏社会长治久安、引发生态系统崩溃的种子。因此,世界各国和地区开始反思现有课程体系,积极寻求课程变革。

课程变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适应当下和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明确了课程变革的时代境遇及其对课程的要求之后,也就找到了课程变革的切入点,即以课程目标为导向,紧紧围绕学生未来应具备的素养来组织和实施课程,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于未来课程应培养学生何种素养和能力的问题,国际组织和特定国家都以核心素养为重点进行一系列探究和分析,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专家思维”和“复杂交往”,即认知性能力或素养、非认知性能力或素养。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门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即“为了迁移的学习”,是一种将一个情境中习得的知识应用于新情境的能力,体现出明显的通用性和跨学科性,它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新的社会现实,并成功地驾驭和塑造自己的未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则提出了“全球素养”的新概念,其主要内容为:在尊重人性和尊严的前提下,个人有能力以多元的观点评判全球性问题与跨文化议题;能充分认识差异,理解差异是如何影响自我与他人的,导致各方在态度、观点与诠释等方面有所不同;能够以开放的姿态、适宜的方式、高效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它指明了未来个人在与他人交流合作时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为人类福祉共同努力,这为未来课程变革指明了方向。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必备的素养,重新定义未来课程,也有不同的界说。有学者从未来课程的空间建构理解课程及其实践生成,以契合未来社会空间的深度变革。有学者指出,未来学校的课程构建将回归生本,走向真实情境和学科融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将知识技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品格和能力,自觉地发展成核心素养。也有学者认为,未来课程是一种全新的学习体系方式,是在未来社会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以回归学生真实学习需要为目标,将人与知识进行情境化融合,开展一系列未来学科智慧化教学。由此来看,未来的生本课程、个性化课程和灵活多样的情境化课程实施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以契合社会变革与时代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将未来课程界定为:符合社会发展及时代背景的,以培养学生的全球素养为导向,使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并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学习体系。未来课程的显著特征是灵活契合性、多元融合性和跨界联合性。

(一)灵活契合性

灵活契合性诠释了未来课程的个性化和弹性化趋势。随着知识变革和科技创新成果步伐的加快,课程体系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新的“知识地图”灵活地加以调适和更新,动态形成错综复杂但系统完善的结构,个性化课程将成为主流。阶段性培养目标、学生的需求和特性以及各地区的文化历史特色都决定了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模式。当课程适应性不佳时,课程内部各要素通过优化变通,找到最佳的课程组织模式,更好地发挥教育效能。例如,以保护环境为主题设计课程并开展教育活动时,同一国家处于热带地区的学校和处于寒带地区的学校将会基于当地环境考量,进行完全不同的设计,甚至同处寒带地区而一路相隔的两所学校,也因教育成员结构、校园文化传统、师生互动模式的不同而开发出各具特色的课程,对各自的受教育者施加独到的影响。未来课程将改变课程的划一性和保守性,彻底改变让学生在同一个模子里“印刻加工”的现象。

(二)多元融合性

多元融合性意味着传统的分门别类的学科模式不再是课程设置的唯一方式,而是与两种新的课程融合样态并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融合形成的信息技术化课程、多门学科交叉融通形成的跨学科类课程。信息技术赋予了课程更强的融合能力、更生动的表现能力和更具体的操作能力,而课程则释放并验证了信息技术的效能和科学性,两者在相互创生的过程中完成融合,成为信息素养、数字素养等培育的理想方式,也为跨学科类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跨学科类课程既不是各学科间简单的拼接叠加,也不是无序的重组综合,而是在分析学科特点、知识架构等基础上,遵从课程开发融合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多方矛盾与关系,形成的“多孔”跨学科整合。“多孔”指向学科知识之间灵活的横向联系以及相互渗透的知识本质,学科知识体系互相独立而又互相交织,最终打破学科间的坚固壁垒,弥合知识间的分裂,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领域,课程学习的结果不仅是成为“专才”,还是适应并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通才”。

(三)跨界联合性

跨界联合性是对多元融合性的延伸和扩展,即课程的变革创新除了发生在学校及教育领域内部,还跨越学校空间场域以及教育领域的边界,实现纵横联合,释放课程潜力。一方面,未来课程联通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搭建更丰富的课程库,为生活教育、实践教育提供有力支撑。课程学习、素养培育不再是“孤岛式学校”的特权,校外广阔的平台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因走进不同的学习场域而更加活跃和主动,课程与知识因校内外的实践活化而更富有育人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未来课程开辟出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生态等领域的交汇新路径,依托政治教育、经济教育、文化教育、生态教育等形式,营造真实有效的教育情境,为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可能。因此,未来课程进一步实现了知识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深度联合,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广泛深厚的基础。

三、未来课程的走向

面对多样的挑战与困境,人文关怀、资源利用、生态可持续和创新发展等能力将会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点。关键能力的培养需要以课程为载体,发挥课程的导向功能,未来课程应围绕未来教育目标进行变革,形成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推动未来社会转型。为了充分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未来课程的变革应体现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一)全球视域下的人文化

弘扬人类的价值和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全球素养的时代新人,以充分彰显课程的人文化特质,是未来课程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1.实现学生自主发展

未来课程变革要致力于实现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未来课程应该要覆盖到全球每位受教育者的身上,让那些全球各地身处不同环境的年轻人都能够有机会获得优质课程资源。未来课程是拥有智慧技术的课程,有着动态、丰富和便捷的特征,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各地优质资源有机整合起来。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不公,也能保障全球公众的受教育权。

其次,学生的自主发展不仅意味着身心和谐发展,也使年青一代能够在自我选择的道路上成就个人价值。未来课程以网状连结式形态变革,以学生的自我需要为中心,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起点,使每个学习参与者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课程计划,最大程度保护学生的个性,使教育更加精准化,甚至做到一人一张课表。同时,未来课程可以利用智慧手段全程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价机制,为个性化课程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撑。

2.促进人文主义思维融合

随着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我实现的追求,人文精神才能体现时代的进步以及人的更高追求。因此,未来课程不仅要强化人文主义思维的培养,还要考虑世界多样文化与民族本土文化的关系,在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突出民族文化的本土性特点。既不盲目追寻世界的多样文化,摈弃自身本土性文化,也不歧视外来文化,只有在二者中找到平衡点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繁荣。平衡点的寻找有层次之分。首先,“各美其美”是增加自己民族文化认同的起始。其次,“美人之美”是在肯定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允许其他民族文化发展。最后,“美美与共”是指在不同文化中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点,最后实现“天下大同”,做到求同存异、兼容并包。

未来课程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致力于将多样的世界文化与本土的民族优秀文化融通,凸显多样文化带来的独有价值,引导学生直面歧视与不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向上向善。未来课程不仅要注重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发展,也要兼顾学生情感的获得与锻炼,因为理解、宽容与同情的关系品质可以涵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智能与个体追求核心价值的意志。通过引导不同背景、性格和已有经验的学生在同一课程中的深度交流,促进相互理解与支持。在文化差异的碰撞中照顾每个学生的情感获得,增强其文化理解能力与人文关怀能力,做到兼容并包。在一个充满温暖与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中,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生命美好的理解,珍惜生命的可贵,有利于他们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学会传达善意与关怀,明白自己生活在一个相互连通的世界,而非孤立的个体,树立起全球思维。

3.培养学生全球意识

在全球化背景下,未来课程要以培养学生全球意识为导向,关注全人类的发展。在未来课程变革的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内化到课程的各个方面,将合作、包容、共赢的理念贯穿到未来课程当中,充分发挥课程优势,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事实上,如果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就会自觉担负起作为全球公民的责任,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全球发展联系在一起。我们处在一个偏见与分歧与日俱增的全球背景下,所以更要坚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改善社会发展的方式,塑造相互联系、相互分享、欣欣向荣的新时代。当下,迫切需要培养学生全球团结与合作的能力,为迎接全球挑战做准备。如今的课程太过于闭塞,只关注本土政治、生态与文化等方面,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世界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拘泥于自身反而容易深陷其中,未来课程要包含世界政治、生态和文化等的发展动态,让学生清楚产生问题的外部环境,从容面对挑战并以全球公民身份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未来课程通过融入肩并肩式的共同协作学习,将背景不同的学生融合起来进行沟通与合作,培养同理心与关心他人的能力,携手向共同愿景出发。未来的趋势必然需要人们携手并进,未来课程应更加注重培养与人交往和在团队中协作的能力。一方面,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可以在团队中担任任何角色,并为团队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提升学生沟通能力,使他们善于聆听、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想法,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解决问题。

(二)资源的综合化

课程资源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讨课程变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学者吴刚平按照资源的功能特点,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相当于课程的“软件”,指那些能够直接充当课程构成的要素和材料,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条件性资源则相当于课程的“硬件”,尽管不能直接提供素材,但决定着课程能否成功实施。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下,两种资源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然而,网络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海量资源,却让教育工作者陷入信息爆炸的困境。信息碎片化、分散化使得诸多知识资源不够深入,难成体系,导致优质课程资源匮乏,给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课程要想实现有效变革,必然无法绕开课程资源综合化这一现实议题。

1.素材性资源的选取与组织

如前所述,信息化浪潮引起了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巨变,加速缩小了不同国家人民、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距离。有学者基于全球共同利益理念,提出学校课程变革要处理好“全球视野与国家认同”“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以及“完满个体与全球公民”三对基本关系。未来课程素材性资源的选取和组织也应当重视这三对关系的平衡,其原因有以下两条。首先,上述三对关系都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而全球化趋势将长期且持续地发展下去。教育作为全人类的事业,为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必然要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其次,教育理念与目标集中体现在课程内容中,课程素材的选取和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培育结果。所以,在开发和选用课程素材性资源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扩大资源库,走出国门,纳入国际。同时,资源的组织要平衡好国际与本土、世界与个体之间的张力,既要关注国际也要坚定国家和民族立场,既要展现多样的世界文化也要发展本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既要培育世界公民也要重视个体的实现。

另外,知识作为未来课程的重要素材性资源,要实现网状联结的转变。网状联结是指课程的内容是由各个相互独立的知识点动态组织形成的,知识点之间有联结的中介,当被选入课程中的知识点联结足够多时就会形成网状分布的形态。在这样的课程中,由学生依据自我的需要自主组织知识资源,将分散的知识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消化重组,最后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这样的课程资源形态打破了学科界限,由学生与课程进行融合,实现各类知识的整合和创生。进一步说,网状联结为学生处理全球视野与国家认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民族性、完满个体与全球公民提供了适宜的途径,真正让课程动态化、开放化、生活化,增强了知识的实践性,还原了课程内容的“自由度”。

2.条件性资源的升级与融合

条件性资源的未来发展,主要从教师资源的提质升级以及校内校外资源的开放融合入手。尽管将课程资源按照功能划分为两类,但二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其中教师等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上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既是条件性资源,也是素材性资源。教师作为课程开展的主体之一,负有筛选、挖掘和使用课程资源的责任,是课程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同时,教师自身所持有的知识、价值观等也能够作为课程的素材来源,充实和丰富课程。因此,从课程资源的角度来说,教师的培养及优秀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重要,教师不仅自身要与未来世界相适应,具有更加开放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还要从发展的视角塑造全人。要合理开发并利用教师个体的知识、思想、价值观等,活化课程资源,实现以生命影响生命。同时加强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提升资源挖掘、筛选和使用的能力,丰富自身的优质资源库,持续推动课程资源的综合化。

校外资源的开发利用旨在改变当前课程囿于学校课堂的现状,尽管目前的课程已经尽力走出学校,走进社会,但是校内与校外资源仍然未能建立起有效的联结。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可以走出学校的课程形式,但如何使校外资源的运用更加常态化,使其能够自然地融入课程,从而提高其利用率和效率,是未来课程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毕竟,学生最终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课程学习要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如此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性,从而破解学生陷入校内与校外矛盾的困局。总之,课程资源不仅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实现校内校外的双向互动,推动课程资源的开放融合,实现诸如博物馆、爱国教育基地、图书馆等社会资源的育人功能。

(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

由于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的观念盛行,人类为了短期的利益而置长远的生存于不顾,导致地球被破坏,人类也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因此,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当前人类的重要课题和使命,未来教育需要符合生态诉求,课程变革也要走向生态化。因此,学校将着力建构生态化课程或实现课程的生态化。

所谓生态化课程或课程的生态化,通常是指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待、研究课程,并且尝试以生态化的方式来建构课程,使课程具备生命的特征,具有内在目的性、生成性和自主性。这就要求赋予课程以生命关照,使之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关怀人和自然、人和他人以及人和自己。基于这一认识,生态化课程要从生态的视角进行建构,纳入生命概念,将“敬畏生命、关爱自然”作为未来课程的核心理念,实现课程价值观、知识观的转变,从而推动课程的深层次变革。而“可持续发展”作为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有助于消除当前人类所持有的“人类中心主义”“利己主义”等观点,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观念,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其他各种生命共同发展,从而谋求人类未来长期健康地发展。

1.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课程本身的意义来说,未来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趋势是“改变我们在教育课程中讨论生命世界的方式,是重新平衡我们与生命世界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策略”。“敬畏生命、关爱自然”是未来课程的核心理念。这里的生命,不仅是人类生命,还包括非人类的自然界及生存于其中的万物生灵。通过这样的课程,能学会关怀这颗生命之星,使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符合“生态正义”,符合人伦,即课程要唤醒在现代社会备受冷落和歧视的人类的理想——和谐、合作、公平、正义、怜悯、理解等人类的非理性精神。但生态化课程并不等同于人文主义课程。“人文主义以抽象的人为基点,追求绝对的永恒的人性,脱离社会和外部环境”,从这一点来看,人文主义的设定与生态化不同,因为人文主义隔离了人与外部环境,而生态化讲求人与外部环境的联系。

2.推动课程走向动态开放

未来课程要逐渐突破工具理性的霸权,不将课程视为静态的封闭的客体,而是运动的开放的教育活动本身。从生态化的角度看,未来课程注重与生命世界的联系,因为在生态系统中,任何一部分都无时无刻不处于与整体的互动中。课程是教育系统的一部分,而教育系统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人类社会又是处在生态网络系统中,课程自然无从脱离与生态的关联,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无法脱离对各个组成部分及其联系的认识。因此,课程要变得开放互动且多样民主,而不是限定于某些教学课堂,“通过发展与自然世界的深层联系,将生态圈作为一个教育空间,思考如何‘重新野化’课程”。由此扩大了课程资源的选择,重塑了课程的组织形态。

3.强化课程知识的情境化

在生态学视域下,知识源于个体与外界的联结。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是“处于世界中”,而非“处于世界外”或“与世界相对”。人在世界中通过各种活动方式来思考、理解世界,与世界紧密交织,不断互动。因此,知识既不能脱离个体,也不能脱离它所产生的情境。在一个支离破碎的地球上,学生建构起来的知识或许是如何生存,如何改善环境,如何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而在情境化的课程知识环境中,学生会依据具体的情形,与自身、他人以及事物产生联结,关注自身的可生成性,明白与他人、与世界的共生与共存性,唤醒并担负起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意识和责任。可以说,课程知识的情境化使课程不再局限于学科的疆域,而是在具体的生活或自然情境中帮助学生建构相应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学生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创新的智慧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是创新的产物,课程变革同样如此。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调适和创新,形成智慧化课程,完成传统课程的转型升级,是未来课程变革的一个趋势。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存在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的浅层应用阶段。信息技术仅仅作为教师展示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的工具,没有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二是信息技术作为资源的开放式应用阶段。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使用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是知识搜集、合作探究甚至研发实践的新路径。三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方位整合阶段。两者相互融合,师生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体现于课程的方方面面。这揭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身心参与、投入程度与信息技术的不同关系,当二者的整合处于前两个阶段时,信息技术仍然是辅助教师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而当二者进行全方位整合、双向渗透时,学生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学习,便超越了传统课程的意义,实现真正的智慧化。

信息技术提供了获取知识的便捷通道,“十年寒窗苦读”才能获取经世致用之学说的现象已成为过去式,但知识便捷的同时往往暗藏着知识获取的表面性、碎片化的危机。对学生而言,他们在使用信息工具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工具能力等同于自己能力”的误区,过分依赖工具,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轻视甚至无视个人努力和深度思考,浅尝辄止的结果是他们不易做到融会贯通,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最终难以作出超越性的创新。课程创新的智慧化变革要求加强学生关于信息技术对个人能力赋权的理性认识,关注传统知识习得的重要性,使学生不致迷失在信息的洪流之中。

1.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数字世界所要求的不仅是基础性的信息工具应用,还伴随着对信息技术的理性思考、自主审辨,否则个人将难以驾驭信息技术,甚至被反噬,成为制造偏见、煽动分裂、破坏和谐的工具人。新型的智慧化课程将更重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续航能力,创设各种有意义的信息情境和资源库,辅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确保在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中,熟练使用,进而达到有意义、创造性地使用它,将其服务于个人成长及团队协作,有效形成全球素养。

2.建构信息化的课程文化

形成信息化的课程文化是智慧化变革的有效支撑。信息化课程文化是以学生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文化。课程文化离不开空间性要素和时间性要素的构建,空间性要素包括课程研发者、教育者、课程环境等,时间性要素则体现在课程编制的过程中,如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等。对信息化的课程文化而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条件,在保障区域教育公平的同时,为缩小数字鸿沟带来新的可能。而培养高质量的课程研发者和教师队伍,以有效影响课程编制和学生发展,则是重要保障。在信息化课程编制的过程中,需要凝聚广大的专家学者、教师乃至家长的智慧,发挥他们各自的创造性编制出具有多样性的信息化课程,以实现课程文化的构建。

3.促进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

探究技术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并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同样是未来课程变革与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技术是构成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辩证地看待它:技术对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证自明,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又会阻碍社会文化的发展。课程充当桥梁的作用,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技术与社会文化有效契合,减小技术的排他性。一方面,有效的智慧化课程对技术提出了内在的社会文化要求,符合特定的思维方式、人文理念,才能发挥技术的效能,否则就成了无本之木;另一方面,课程培养出来的具备相关信息素养的人具有对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和能动性,对社会文化的塑造产生一定的作用。


(本文参考文献略)


Trends of Future Curriculum Reform

JinYule LinHaoyang HuYujie PanShuping


Abstract: Currently, human beings are living in an era full of uncertainty and turbulence. Multiple problems, such as the weakening of humanistic values, the urgency of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nd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re aggravating global contradictions and turbulence, which puts forward new demand for educational reform.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al content, curriculum is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educational values and goals. However, current curriculum is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future human development and make corresponding contributions to chang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so we need a curriculum reform. Future curriculum is characterized by flexibility, integration and cross-border unity,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global competency, so that students can adapt to the needs of future development and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future curriculum should show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umanity, resource integration, sustainable ecology and innovative wisdom under global perspective. Among them, humanity is committed to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each student and uses intelligent education to support students’ needs. Future curriculum focuses on the quality of student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concern and highlights the unique value of local ethnic culture under the premise of maintaining global cultural diversity. Guiding students to link self-worth realization with global development and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as global citizens, cooperation is the future trend and future curriculum will enhance students’ sense of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 ability by integrat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Resource integration reflects the sel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balan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g and little” in massive resources and fully excavates, reconstructs and upgrades resource system, so as to enrich the inventory of high-quality resources. Ecology of curriculu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dvocates harmony, openness and interaction in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concept orientation, organizational form and context setting, so as to break prevailing utilitarianism and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awaken the love and care in students’ hearts. Innovative wisdom emphasizes the use of innov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curriculum reform,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eet the needs of information age,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improving students’ information competency, constructing informationized curriculum culture and promot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ology and social culture. To sum up, trends of future curriculum reform are based on realistic problems and future needs and focus on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people and nature, and peopl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main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global competency, giving more new possibilities for achieving better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safeguarding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mankind.

Key words: future curriculum; trends of curriculum reform; global competency


初审:曹洪家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