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的教育方针,但在教育过程中却存在着“一育独尊”与五育的等级化、“分数至上”与五育的应试化、人文价值失落与五育的功利化、各育竞争与五育的内卷化、学科分割与五育的碎片化等问题。五育融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符合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诉求,彰显全面发展目标的整体性特征,提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式与途径。重建五育融合的全面发展教育,就要立德树人,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树立五育间平等与民主的精神;创新方式,提高五育融合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以课程整合、课程综合化与综合评价等统合五育;协同育人,以主题项目等新型教学方式汇合五育;以多样化活动聚合五育,促进五育融合经常化、常态化。
关键词:五育融合;全面发展教育;立德树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的教育目的,但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因五育地位不平等而引起的全面发展教育问题。那么,五育融合存在怎样的问题?为什么要重建全面发展教育?如何重建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全面发展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贯彻教育方针,就应该回答这些问题。
一、五育融合视域下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分散状态下并不存在的问题,在融合的状态下则可能成为问题。从五育融合的视域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实践过程中面临问题,亟待解决。
(一)“一育独尊”与五育的等级化
“一育独尊”即智育独尊,是指将五育等级化,使全面发展教育狭隘化、片面化,将人的全面发展异化为片面、单面发展的现象。这不仅表现为重智轻德,还表现为重智轻体、美、劳。一育独尊,弱化德育,忽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就很难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难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会迷失方向,即便掌握再多的知识,具有再高的本领,也解决不了“我是谁”“我为谁服务”的问题。一育独尊,忽视体育,学生就很难养成强健的体魄,也很难完成艰巨繁重的各项学习与工作任务。一育独尊,忽视美育,学生就难以养成感受美、鉴赏美、体验美、塑造美等基本审美素养,容易出现审美取向偏离,造成美丑不分、是非不明,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育独尊,忽视劳动教育,学生易于形成好逸恶劳、敷衍塞责、厌恶和鄙视劳动与劳动人民、浪费劳动成果等不良习气,难以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智育独尊,其余四育不举与式微的局面严重威胁全面发展教育,亟待扭转。
(二)“分数至上”与五育的应试化
在“应试文化”影响下,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直接的、主要的目标是教育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育人演化为“育分”。这种以考试能力提升为目的的教育,也就是“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学生所学的知识窄化为考试要考的知识,技能窄化为应试做题的技能。“分数至上”突出表现为以考试为目的安排教学内容,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中考、高考成为教学的“指挥棒”。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考出好成绩进行安排,以考试要求安排课程内容,以掌握考试的知识与技能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以考试成败衡量和评价教学,“分数至上”成为五育应试化的生动诠释。考试有局限性,虽易于考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但一些对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的素质,如责任感、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等,则是无法或很难测评的,在学校中自然没有应有的地位。既然考试主要考的是知识技能,那么掌握知识的好办法就是死记硬背,掌握考试技能的好办法就是反复练习,填鸭式教学与题海战术就成为教学中挥之不去的“风景线”。“分数至上”使智育沦落为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训练,至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则更容易被忽视。五育的应试化制约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落实,亟待扭转。
(三)人文价值失落与五育的功利化
代代相传的“薪火”就是人类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文化遗产,是存留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与意识、精神风貌、伦理道德、责任义务、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知识与技能等,实际上就是人文伦理。什么样的学校是一所好的学校?这本来不难回答,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但在旧的教育观念里,好的学校异化为中考、高考考出好成绩、好名次的学校。考得好的学生受人重视、羡慕,能够教出考试优胜者的教师受学生与社会敬仰。至于扶危济困、家国情怀、报国之志、人类和平、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这些人类共同的人文精神,在功利主义面前难堪一击。无论是智育还是其他各育,应该启发学生具有更宽广的视野、更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类情怀、更高的精神境界,不能让学生成为只为自己精打细算、斤斤计较、盘点算计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不能使其成为仇视社会、背叛祖国、数典忘祖的民族败类,而应该教育学生成为品德高尚、志向高远、热爱祖国、关心人民、坚忍不拔、奉献社会、不负韶华的时代青年,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四)各育竞争与五育的内卷化
在我国中小学,德智体美劳各育都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不同专业的教师与工作人员也承担着不同的职责。这自然就存在一个利益、权力、资源的分配问题。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要求五育之间并行不悖、相互扶持、融合发展,共同完成“全人”教育,但不少学校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放弃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不是五育并举,而是智育独进,甚至各育之间争夺时间、资源,协调不力,陷入似乎无解的内卷化。德育为先变成了口号,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矮化、弱化。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实现形式的智育成为灵魂缺失的知识传授、背诵与应试技能训练。五育之间的竞争成为考试逻辑的自我扩张与自我毁灭的“自反性双向运动”过程。功利价值代替发展价值,盛行一种任何活动都要拍照、上传、上网、留痕的痕迹主义,许多活动都是奔着名次、获奖、成绩和荣誉而运作的。体现教学的教育性、教育的教学性,警惕竞争导致的五育的内卷化,促进五育在竞争中和解、融合,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五)学科分割与五育的碎片化
我国学校教育主要以学科组织教学、管理教学、配备师资。虽然在中小学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这一课程在不少学校被置于边缘位置。教育内容的学科化易于造成学生人格的割裂与碎片化,易于形成所谓片段的人、单面的人、单向度的人。“‘五育’课程基本上是由各学科课程组装起来,散落在各学科教学或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之中。”就德育而言,有的学校将德育完全学科化,重视政治教育而忽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体育应该包括健康教育内容,但学校体育却常常以教育学生学习竞技技能与“达标”为主要目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都被忽视,教育内容狭隘化、空泛化、边缘化。美育被弱化为美术教育,只学习素描、色彩运用等技能,缺乏系统筹划,有的学校甚至任意减少美育课时。劳动教育更是被忽视,有的学校既没有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计划与方案,也没有配备专业教师,更没有评价与考核,往往以清洁校园、捡拾树叶和垃圾等技术含量较低的活动应付,《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与劳动技能等要求,在一些学校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观念、劳动态度与情感、劳动知识与技能状况堪忧。
二、五育融合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的逻辑
五育融合不是五种教育单纯、随意的安排,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全面发展教育有其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逻辑。
(一)五育融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由来已久的人格向往,也是现代教育事业进步的基本面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具有充分的合理性、科学性与价值性。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丰富。
一是指德智体美劳五育缺一不可,也不可互相替代。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
二是指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身体的全面发展指的是身体的各个系统机能完善,体魄强健,同时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心理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个体的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全面发展,心理过程(活动)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过程,即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还指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个体既要有良好的个性倾向,如动机、需要、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也要有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气质、性格等。
三是指在德智体美劳各育内部的每一个方面都全面发展。从德育内部看,要促进学生政治、思想、道德三方面的全面发展,不能只重视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从智育内部看,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力和个性,绝非仅仅掌握考试要考的知识与应试技能;从体育内部看,不仅突出体育竞技技能的提高,还要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养成学生强健的体魄、良好的体育习惯、生活习惯与健康的心理;从美育内部看,不仅要让学生感知美、体验美、鉴赏美,还要促进学生创造美,而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发展;从劳动教育内部看,不仅要促进学生劳动观念、态度、情感、技能、精神的发展,还要养成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并使其学习和掌握信息时代的各种先进生产技术。
四是全面发展指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指出,只有使女童、贫困儿童、农民子女、残疾儿童、新型移民子女、少数民族儿童等群体得到充分发展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五育融合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使我们看到了全面发展教育实现的曙光。
(二)五育融合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
五育融合的思想由来已久,无论是我国古代的“六艺”,还是西方的“七艺”“自由教育”,都蕴含共同育人的理念。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包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半工半读、理论联系实际等极富创见的全面发展思想。近代,蔡元培从养成国民健全人格的目的出发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融合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工厂法的教育条款第一次证明了智育、体育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可能性”,“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到了现代,无论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相关文献中,还是教育家的教育理想中,德智体融合的全面发展思想都被置于显著的位置,是人类教育的共同追求。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双重趋势看,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由片面的、单向度的人走向多向度的、全面发展的人,是文化“万花筒”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社会理想人格的显著标志。
(三)五育融合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现实诉求
五育融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彰显了教育由工具价值向内在价值的转变。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强调“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育”融合不是德智体美劳的简单拼凑和叠加,而是通过“五育”融入课程、活动,并相互渗透,从而实现不同于各育的一个新事物——一个整体的“五育”的整合生成体。通过五育融合培养21世纪的时代新人,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现实诉求。
(四)五育融合彰显教育目标的综合化特征
现代教育有两种综合化变革趋势,一种是教育内容,即知识的综合化,一种是教育目的的综合化。许多复杂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只有与自然和人生的各种运行机制发生联系时,学生才算是完整、彻底地学习了课程内容。早在19世纪,德国教育家齐勒尔就提出了学科知识与人的意志的统合的观念,提出课程的“中心统合法”。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强调要以跨学科问题为单元组织课程,突出学生之间的协作。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经验课程突出了知识、技能、情感、行为的整合。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整合、情感领域与认知领域整合、学科与经验整合的思想。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人只有综合运用知识、技能、道德与情感等素质,才能立足并融入社会、日常生活与解决问题。进入新世纪,我国学者提出教育应培养整全的人的思想。可见,五育融合不仅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思想,也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教育思想。现代社会需要既有德又有智、身心健康、既有美的素养又有劳动技能、人格健全的整全的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教育综合化的必然要求。
(五)五育融合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以及统筹各学科、各学段、各环节、各阵地、各力量的“五个统筹”的理念。核心素养的培育单纯靠某一个学科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寻求融合的路径。无论是我国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还是世界各国、各地区与国际组织提出的21世纪学生发展素养,几乎都把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控制、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沟通与合作意识等品质置于核心位置。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只靠一育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五育融合才能实现。应该明确的是,核心与全面并行不悖,全面是有核心的全面,核心是在全面中的核心,重视核心素养的形成,就是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没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是虚幻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只能是片面的核心素养。可见,五育融合是现代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法。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重建:五育融合
五育融合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发展方向,也成为处理五育之间关系的重要方法,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等的广泛认同。面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只有科学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增强五育融合的有效性,才能充分发挥五育融合的巨大作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立德树人,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立德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立德,就是要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法治意识、科学精神、社会公德、品德修养等;树人,就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指在以德为先、为统帅、为灵魂的前提下,以德的品格和能量塑造德才兼备的人才。
在五育中,德是灵魂、方向、目标,因此要树立德育为首的理念,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立德的导向作用。要充分发挥智育的作用,以教学为中心,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知识理解、生产与应用过程相结合,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个性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批判反思、协调合作、自我管理与创新创造等综合素养。要发挥体育的作用,以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体教融合,让学生在体育中享受快乐,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要发挥美育的作用,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积极审美情趣和良好审美能力,自觉抵制庸俗、功利的审美情趣与低级趣味,不断提高学生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素养。要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教育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发展劳动能力。劳动精神既是劳动本身,又是对劳动的超越,是劳动和劳动认知的总和。
五育融合需要上下衔接、横向有序连接,通过培养融合型教师,开发融合型课程和教材,建立融合型资源平台,从而实现五育有效融合。“要树牢一体化发展理念,加强理念建设、组织保障、监督评价和宣传引导”,促进五育深度融合,形成整体合力。
(二)树立五育间平等、民主的全面发展教育精神
五育融合为德智体美劳平等地进入教育体系开辟了重要渠道。从五育的地位与作用看,五育融合本质上是对德智体美劳的尊重,目的是消除五育之间存在的高低、贵贱之别,消除智育独尊及“分数至上”倾向,形成平等、民主的全面发展教育精神。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德智体美劳五种素质缺一不可,人的品德素养、智力与智慧素养、身体素养、审美素养和劳动与技术素养之间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没有等级性,既不能说道德比智力重要,也不能说智力比道德重要,五种素质各司其职、各得其宜,共同构成人的整体性,人就是德智体美劳构成的多面体、综合体。五育融合为德智体美劳平等地实施提供了可能和机遇。从教育的角度看,五育具有等价性,正如真善美具有等价性一样。五育中的任何一育都应受到重视,不可偏废,应努力实现五育平等发展、均衡发展。把崇德、增智、健体、育美、育劳紧密结合起来,既是落实教育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有效方法。能否平等、民主地对待德智体美劳各育,是衡量与区分现代教育观念与“应试教育”观念的试金石。
(三)创新融合方式,提高五育融合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
五育融合的首要工作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就需要把五育的要求全面融入课程教材体系和学校管理体系,协同推进人才培养。从性质看,五育融合既是理念,也是方法。因此,要通过融合思维,创新融合模式,克服对五育融合的片面化、绝对化、机械化理解,不断提高全面发展教育质量。
五育融合是灵活的、多层面的,包括各育内部融合、双育融合、三育融合、四育融合、五育融合等方式。各育内部融合是指在五育中的每一育内部都存在着内容融合的问题。例如,德育要实现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双育融合是指五育中某两育间的融合。例如,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体现教育的教学性与教学的教育性,发挥课堂教学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其他各育间也可以进行双育融合。三育融合最常见的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所坚持的教育方针;德育、智育、美育也可以进行三育融合,促进学生真善美的发展,德育的目的在于求善,智育的目的在于育智,美育的目的在于育美。当然,各育都可以与劳动教育融合。四育融合的综合性程度更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四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就是五育融合。
(四)以课程整合、课程综合化与综合素质评价融合五育
课程整合与综合化是课程发展的重要特点与趋势。早在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提出了课程综合化问题,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了经验综合课程观,20世纪,杜威提出经验课程学说,“二战”以后兴起了以体验课程为代表的综合课程。从德国的“合科教学”运动、乡土教育运动,到20世纪下半叶的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课程,再到21世纪以来的STEM课程或STEAM课程,都是课程整合与综合化的重要表现。我国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将其列为必修课程,主张在小学阶段的课程要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教育部在2013年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2014年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综合素质指人具有的学识、才气、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特长等综合条件,也称综合表现力。有的省(市、区)将综合素质评价划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有的则将综合素质评价划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都突出了五育融合。2020年,教育部提出的课后服务政策,也为学校通过社团活动实现五育融合提供了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鼓励将小学一至二年级道德育法治、劳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班队活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整合实施,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为五育融合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与方法指引。
课程整合也是五育融合的重要方式,包括学生经验、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整合等多种形式。应该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求巧妙设计五育融合方式,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及资源,组织跨学科学习、大单元教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化课后服务与学生社团活动,推进课程整合与综合素质评价等,提高五育融合的灵活性。
(五)以主题项目等方式聚合五育,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协同育人功能
主题项目式学习是以主题或项目为核心进行整体设计而进行的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其特点是以完成一个项目为目标,把与该项目有关的各类知识技能汇合起来。主题一般是指与学科知识学习相关,或与某项技能的形成有关的问题、情境或任务。例如,清明祭扫就是一个缅怀先贤、慎终追远的主题,可以通过到烈士陵园祭扫缅怀先烈,聆听演讲,了解先辈感人事迹,憧憬民族复兴梦想,进行使命感、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以育德;通过学习相关诗文和习俗、进行整本书阅读等以增智;通过帮助烈军属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为其进行信息技术辅导等以育劳;通过体会清明节的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以育美;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踏青、寒食禁火、放风筝等以育体。这些项目需要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等多方资源,把单元教学转变为大单元教学,实现五育协同育人功能。
应倡导“全息”理念,使五育融合浑然一体。“全息”(Holography)源自伽博(D.Gabor)于1948年发明的全息照相术,是指一种事物的部分与部分、整体与整体之间具有相同的信息或信息相似程度较大。世界的本体存在是一种量子全息状态,其部分不仅是整体的一部分,而且像全息图一样包含整体。“全息”的含义就是部分包含整体的信息。有学校探索并提出“全息式五育融合”的实践路径,以“用健全身心,以明智方式,做恰当事情,生美妙情思”的方式展开,有助于减少“零和思维”,避免五育之间相互排挤、加码,解决学生负担重而效率低等问题,全面提高培养质量。五育融合还可以通过“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科育人和全息育人”进行,通过五育进文化、进课程、进课堂、进生活、进评价、进治理和进生态来实施。
(六)以多样化活动聚合五育,促进五育融合经常化、常态化
五育融合不能靠刻意的应景化设计,而应贯穿于师生日常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五育融合经常化、常态化。
第一,要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门课程,特别要保证体育、音乐、美术、劳动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实践与质量,充分利用学科实践融合五育。
第二,举行经常性、计划性的学校综合性活动,如学校运动会、入学教育、清明扫墓、毕业典礼等,实现五育融合常态化。
第三,通过举办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劳动节以及经典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提高五育融合的规范性、系统性。
第四,发挥各校创新性活动的功能,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拓展训练、运动队、研学旅行、艺术团、文学社等活动,增强五育融合的生活性、趣味性、灵活性。
第五,用好各种学校教育阵地,既要发挥校园广播、影视作品、校报、板报、墙报、学习园地等传统教育阵地的作用,也要发挥新技术、新平台、新阵地作用,通过校园网、直播平台、微视频、慕课、混合学习、智慧校园、云课程等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五育融合,并建立适合全面发展教育的“教—学—评”一体化评价体系,增强融合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六,充分利用“双减”带来的机遇,科学设计和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创造性开展五育融合活动,使五育融合成为经常性、易操作、能见效、伴随校园生活的教育实践,实现综合育人、协同育人、实践育人。
(本文参考文献略)
初审:曹洪家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