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4年 > 第1期目录(总第一百九十九期) > 正文

如何理解社会情感学习

作者:毛亚庆,鱼霞
阅读数:803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24年第1期


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情感学习成为了世界范围内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超越教育中只关注学生认知发展,注重促进学生适应未来学习、生活以及工作,达成人的全面发展所进行的重要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也是当下体现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学生全面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对于社会情感学习理论自身的深入理解,对推进现实基础教育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从社会情感学习产生的背景、社会情感学习中的“社会”“社会情感”“社会情感学习”如何理解以及如何更好地实施进行了梳理说明。

关键词:社会情感学习;社会;社会情感;基础教育


人是意义的存在,不是抽象的存在物,是具有时代内涵的存在。因此,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动物仅是不断的前后复制自己,而人是基于价值与意义的追求一代一代不断发展自己,发展就是人存在的历史。基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性的转换,从只注重外在的自然转向属人的世界,对人的发展定位与本质的认识也已由只注重理性的确认转向社会性关系的构建。与此回应,教育发展也从只注重认知水平的提升转向关注情感的培养,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情感转向”。作为这一转向具体体现的社会情感学习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做出了积极探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推进社会情感学习在中国的实践,有必要对社会情感学习本身进行充分的学理梳理。

一、社会情感学习产生背景如何理解

社会情感学习是世界范围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改变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的过于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现状,促进学生发展适应新世纪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工作的重要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也是新时代背景下体现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教育公平有质量发展、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旨在提高中小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或‘软技能’,减少学生问题行为和心理问题,建立积极关系和增加社会行为,促进学生学业成功和职业发展”。通过社会情感学习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这是人类共同体在基础教育中提升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自2002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推广实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涵盖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拉美、非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数以万计的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影响[1]。2014年3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教育部长在巴西圣保罗召开的非正式教育部长会议上一致达成共识,“应对21世纪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全面发展意味着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的均衡发展”。2015年8月,联合国193个会员国的代表一致通过将“包容、公平和有质量的教育”确立为2030年教育发展议程,提出教育要关注认知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需要关注儿童能够自主、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人生的自我发展目标,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多种关系的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2]。强调学生个人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是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过程中的发展,需要关注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强调了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在世界教育未来15年发展中的重要地位[3]。201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始研究制定“社会情感能力”国际评价框架,旨在对其成员国内10和15岁的学生进行测试,帮助家长、教师以及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如何提供支持、促进他们的发展[4]。在中国,国家教育政策和核心素养的构建中也开始关注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在实践领域,自2011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和项目省的专家团队承担了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改进”项目,率先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实践,区域涵盖全国十五个省份、21个地区、579所中小学校,实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二、社会情感学习中的“社会”如何理解

社会情感学习中所理解的“社会”,是强调社会是人构成的集合体,社会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对于社会的理解不是停留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生存方式,不是停留在基于物质层面的生活关系来看待社会,而是强调从属人的世界思考对于社会的认识。人之为人,社会之为社会,不是停留在西方工业革命的物质成果及构建的关系体系,是要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基于物质关系这一单一方面来考虑对于社会的认识,需要从“既包括人自身和人实践所涉及的外在世界的属人世界”,从“人与人的关系、从成为社会构成部分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从“人是具有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类的存在物”这些关系来认识社会,看待社会的构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于社会进行了描述:“因此,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普遍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5]。在上面的论述中,马克思看来,社会概念具有两个层次的关系:即由生产引起的人与人的种种关系和作为社会的自然与人的关系。而且强调自然作为“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成为“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但这一切“只有在社会中”才有可能。因此,人对自然界的关系只有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联系起来才能成为“人的关系”。同时,马克思强调:“人是类存在物,……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6]。这样就引申出社会的第三重关系:对人自身作为类存在的关注。对于社会的理解与把握就要从人与人的关系、自然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这三重关系来看待社会的构建,因此,从属人的世界来解读社会,社会就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人也是一种关系存在。特别是作为构成人的最为基础和本源性的生存境遇从对外在世界的寻求转向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人之为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呈现出超越个人、他人和自然而以群体化与组织化呈现的社会维度。

社会情感学习中所理解的“社会”,也是强调社会是人作为生命体的最本质的生存方式与现实体现。它超越“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从生产的视角转换到生活的站位来思考对社会的认识,对于社会的理解不再是传统上注重经济等实体机构的构建,而需转向关注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作用。基于生产的视角关注的是对自然的占有、物质的丰富,注重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工具性情感为主导,以促进生产发展为目标,来构建社会及促进人的社会性发展。基于生活的站位是以马克思将“社会生活”作为人的最为基础和本源性的生存境遇,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回应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关注通过对人的精神层面的提升来把握对人自身及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关注的是社会成员在生活世界中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来构建社会及促进人的社会性发展。人所建立的关系与动物所建立的关系是不同的,动物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天性和本能自然发生的,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主动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发生的。而且人作为具有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存在物,人会不断地在展开自我的过程中与外在世界建立起超越自然的不同的关系,还会将对自身、他人及群类等这些超越自然关系的关系当作意识的对象来对待和考察,在人自身所具有的意识基础上投射到对这些关系的把握。在这种把握中,人的自我意识及与关系的感受就会产生既和谐也紧张的情感体验,进而影响其社会性的发展。为此,要理解社会就要理解人所建立起来的各种关系,社会是人最本质的生存方式,社会和人都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

从“物的依赖”转换到属人世界,从生产的视角转换到生活的站位来思考社会情感学习中所理解的“社会”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性要求和现实需要,时代需要社会的发展从对外在物质的占有转换到追求人自身的幸福。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西方以科技理性为标志的现代文明模式深入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生产带来了整个社会极大丰富的物质产品,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人与社会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与心灵的冲突的问题,使人们对于世界的终极实在的追问已然由对自然转向社会,由外在及自然的反映转向人自身,转向社会,转向以人自身的需要及发展,人的生存活动本身具有更为根本的奠基性意义。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看,当中国社会进入到回应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就从注重物质产品生产上的社会体系建构转向关注人的精神层面提升的社会体系发展,终极实在的追问也由外在转向人自身,转向以人的生活作为最为基础和本源性的“社会”。新时代需要适应和引领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应有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所需要的人之为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发展与社会人格的获得,这种人性基础奠定了的社会秩序,规范了社会行动,牢固了社会团结的纽带,形成了具有正能量的社会基础。

三、社会情感学习中的社会情感如何理解

“社会生活”作为人的最为基础和本源性的生存境遇,社会是人最本质的生存方式,社会和人都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个人与社会只有在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关系中才能被理解,才有意义,孤立的个人和与个人对立的社会都不是人们所期望的。个人“以独特的行为方式同其他行为方式相关联,而不是一种独立于其他事物的自我封闭的行为。从某种角度而言,任何个人都是一种联合。只有在人与人的内在关联中,人才可以称为人”[7]。社会就是人在发展中改变自己在社会中的空间位置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而构成的社会关系,人是这个社会关系网中的存在物。对于社会的理解就不仅是传统上意义上注重实体机构的构建,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在当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作用,关注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的主观感受与经验的获得,重视人个体与人的沟通协作、相互促进并不断生长。强调从当前社会所处时代的历史阶段性与现实生活二者之间的关联中来理解把握人当下的生存状态,来体悟个体自己的感受,体验自己的生活状态,估测自己的命运,理解人生的意义,完善自身社会性的发展,促进自己“人性”的提升。“情感构想为社会关系的普遍经验,而不是特殊情况。不能将情感简化为个体和社会结构,而是必须分析这两个层面之间的互动关系”[8]。社会情感是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体验基础上的经验积累,这种积累蕴含了人丰富的情感感受,同时也通过这种感受促进人掌握运作社会关系的基本品质。因此,对于社会情感的理解就应是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基于自我体验的形式反映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它是促进人个体社会性发展和人性提升的重要过程和基础。对此需对社会情感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更好加深对它的理解。

第一,社会情感是一种主观的社会事实。情感是人类存在的核心体现,是人性形成的基本要素。情感是主观的,但同时其又具有共同性,左右情感的价值是个体的,但同时又是社会性的;人的情感活动有个体的形式,但由于情感所具有的价值取向,情感又是社会现象,在关系中会外化为人的行为,在所处的环境中就成为一种社会行动。存在于人身上的情感体验、情感规范和情感行为方式,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后天在家庭、学校、社会人际交往与教育中形成的,是一种赋予价值内涵的社会结构。融入到人的情感不仅是人的内在本性,归根到底也是外显的行为,是能够被人们认识的。“情感作为一种主观现实,总是要表露在外,成为被人认识的社会事实”[9]。情感具有社会的现实性,是一种主观的社会事实。

第二,社会情感与人在关系中所产生的社会需要相关。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体,这些关系就是“社会关系”。情感存在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是人存在的属性。没有情感,也就谈不上人,也就谈不上社会。情感的产生与这些关系中个体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同时也与人在这些关系中所产生的社会需要以及社会对人的要求是否满足相关。社会情感是人在社会条件下形成的高级情感,为人类所特有,人的情感倾向不是出自人类的自然本性,而是受到外在社会条件的制约。

第三,社会情感是一个社会化的结果。社会情感虽然是人的自我感受,但却是在社会关系的互动中而被体验到的,并基于体验而强化关系所赋予的内涵;基于情感体验而强化关系所赋予的内涵,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社会化,情感而达到内在化。因此,“社会情感是由所处的社会情境决定的,它与受制于本能、冲动的其他心理形式截然不同,是人的内在心理活动与外在社会情境相互作用的产物”[10]

第四,社会情感是通过主体方式得以实现。“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心理体验,但这种体验不是躯体下意识的被动反应,而是人有意识的参与体验的过程”[11]。“感情和情感是人们把握、体会以及从身体上反思进入社会形态中构成生命组织的那些方式”[12]。这些方式表现为在行为上通过个人的实践活动而具有社会意义;在形式上通过互动共享的方式而具有社会性;在路径上又通过自我体悟这一他人无法体会的方式获得个体的意义。通过这些方式构成了社会生活中情感产生的三个维度范畴,在这三个维度范畴中都会有情感体验的产生、情感的形成。

第五,社会情感具有强烈的价值取向。“情感并非单纯是对某人某事的感觉,而是一定的对人对事的价值观通过感觉的确认后的激活状态,激活的结果就是社会行动的产生”[13]。情感是人在社会关系的内在化过程中产生的,其在由关系构成的客观社会结构中所在环境的不同会产生千差万别的情感体验,形成情感世界被赋予的不同价值与意义;同时又会基于情感体验所获得的价值与意义,对于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及其关系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于社会现实和社会结构产生影响,促进社会现实和社会结构的构建。因此,社会情感具有价值选择和价值定向的作用,是人类价值世界的重要组成,是基于共同利益和需要而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们共同的情感。

第六,社会情感需在社会环境中加以说明。对社会情感的理解不仅要关注其主观的体现,关注人的内在体验以及情感的知觉、认知和学习的心理过程,还要关注情感的社会发生过程,关注社会关系所形成社会结构对个人情感的影响,从人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中对情感加以说明,理解情感在人类本性中的地位,将情感置于社会环境来加以考虑。

第七,社会情感要回应时代发展的历史性。由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社会生活构成了人的“在世结构”的最基本内容,这意味着社会生活是规定人的现实生活品质的最为重要的依据。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存命运都会受到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深刻影响,不同时代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规定了其在社会生活中应居于的位置与拥有的生活的前景。因此,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程度和人性提升水平与其是否回应合乎时代发展的历史性所需的社会关系的价值取向的内在关联程度紧密相关,这种相关决定着是否能够培养时代所需的人的发展新样态,决定着未来人们是否能够生活在人们所期望的社会,过上合乎人性的社会生活。

第八,社会情感注重积极人格的形成。社会情感关注受教育者在关系的处理中学会识别、体察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调控自己的情感状态,缓解身心的压力,通过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最终形成善于处理这些关系的积极的社会品质,发展适应时代所需的积极社会人格。

四、社会情感学习本身如何理解

社会情感学习概念最早源于美国的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合作体(CASEL),该组织创建于1994年,其创始人之一是畅销书《情绪智力》的作者戈尔曼(Daniel Goleman)。这一组织不断丰富社会情感学习理论,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对于社会情感学习的提出必须提到两个相似的概念:社会智力和情绪智力。按时间顺序,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modike)提出了社会智力的概念,在其提出的“智力三因论”中认为人有三种智力:抽象智力(Abstract Intelligence),包括心智能力,特别是处理语言和数学符号的能力;具体智力(Concrete Intelligence),即一个人处理事物的能力;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即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能力[14]。他将社会智力描述为通过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部状态、动机和行为来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能力。对于情绪智力的研究始于1990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萨洛维(Salovery P.)和梅耶(Mayer J.)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被传统智力所忽视的智力,它关注情绪、情感、感情在智力活动中的功用以及它们与认知密切协同作用处理情绪性问题的能力。认为“情绪智力是社会智力的一部分,包括觉察自我和他人情感和情绪的能力,识别情绪并使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15]。1997年,他们又将情绪智力定义为:“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利用情感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分析情绪、运用情绪知识的能力;成熟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16]。这个定义着重强调对于情绪的感知,以及通过调节和管理来促进理智的发展。1995年,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在《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中,首次描述了情绪在教育和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7],并较系统地论述了情绪智力的内涵、生理机制、对成功的影响及情绪智力的培养等问题,初步形成了他自己的情绪智力的理论体系和基本观点。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五个方面:自我认知(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管理(妥善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自我激励的能力),共情(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18]。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合作体(CASEL)受其发起者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的影响,以社会情感学习的称谓将情绪智力理论应用在教育领域,并形成社会情感学习框架: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认知、人际关系技巧、做出负责任的决定[19]。进而将社会情感学习理解为帮助儿童和成人发展和提高有效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CASEL推行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在美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逐渐在美国各州的地方学校推广。

从社会情感学习产生的历史沿革的梳理,可以看出社会情感学习是在社会智力和情绪智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智力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能力,注重通过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部状态、动机和行为来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能力。情绪智力关注情绪、情感、感情在智力活动中的功用,注重识别情绪并使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在此基础上,CASEL提出了社会情感学习的概念,开发了包括五个组成部分的社会情感学习模型,并提出社会情感学习这一新的术语。社会情感学习用“学习”替代了“智力”这个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人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掌握的基本技能[20]。这说明,由于智力这一术语具有给人一种天生的、难以改变的感受,CASEL的主旨是想强调,社会情感学习所要达成的社会情感技能是可以学习的,进而将其称谓从智力改为学习。

从桑代克(E.L.Thmodike)首先引入了社会智力的概念到萨洛维(Salovery P.)和梅耶(John Mayer)提出情绪智力再到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基于对社会智力的概念和情绪智力持不同的观点,提出社会情感学习胜任力模型,建立社会情感学习框架,将智力转变为学习,并强调获得性学习的取向。这一变化在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学校的推进也得以体现,在教育领域,教育实践者和理论学者较少使用社会智力和情绪智力概念,而更多使用社会情感学习的概念及其胜任力模型,凸显了教育强调后天环境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梳理,我们认为社会情感学习是指开发学生获取社会情感能力所必须的态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凸显了要“超越学生个体以关注他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的效果”,关注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成为其核心,强调了学生在对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对他人与社会关系方面能力的获得与提升。因此,社会情感学习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这一能力“是发展学生面对成长和发展的复杂情境,在社会化过程中基于个人的自我感受和社会关系的互动体验掌握并应用一系列与个体适应及社会性发展有关的核心能力”[21]。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关系的构建,学会体察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调控自己的情感状态,形成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格品质。这体现在,在与自我的关系中形成合理的自我认知,热爱生命、享受生命,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等的品质;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形成学会识别、体察他人的情绪、情感,形成尊重、理解、宽容、体谅、同情、接纳等品质;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形成对群体的归属感、荣誉感,对社会的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正直感,对国家利益、民族命运、世界和平、人类发展抱有关切之心,忧虑之情等品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形成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品质。

在现实中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定位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将“社交情感能力通常被作为一个总称,指的是一系列的能力,使个人能够在日常情况下表达、调节和理解自己的思想、情绪、行为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并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22]。有的将社会情感能力理解为“非认知能力”,使其与更容易被评估的认知能力形成对比。在英文语境中,社会情感能力(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e)与社会情感技能(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有时可以互换使用,但也有研究认为它们的范围存在一定差异,能力是更广泛的概念,其中包括一系列的技能。尽管对于社会情感能力的定位有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社会情感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指向个体在个人内部或是人际关系中驾驭和管理情感体验的各种能力[23]。在教育领域对社会情感能力的理解更倾向强调能力(Competence),而非基本的技能(Skills),关注的是在情境中所体现出合理处理社会关系的综合素养。社会情感能力不仅要关注个体与自我、他人、社会关系中的互动中的体验,强化关系所赋予的内涵,还要关注情感的社会发生过程,关注社会、群体对个人情感的影响,从人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中说明情感的产生,应与社会的价值取向相匹配。因而,社会情感能力具有复合性、情境化、实践性、发展性的特点。而技能(Skills)主要关注是人们在处理社会关系的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考察的是人们对处理社会关系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对于社会情感能力所背负价值取向及角色定位关注不够。由于“能力”是心理学和教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在心理学中能力更多的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而在教育中更强调人的综合素质。在教育中,人的能力是在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五、如何顺利实施社会情感学习

社会情感学习要在基础教育领域顺利实施,其定位就必须回归到基础教育的“本真”就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基础教育的“初心”就是培养学生作为合格社会成员所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积极的情感,使孩子从“自然体”转换“社会体”,具有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社会性发展,进而使学生具有人性,使其“成人”,成为本真的人。因此,在基础教育领域要实现教育的“情感转向”,就需倡导实施基于社会情感学习的社会情感教育,为此,必须形成这样的共识:社会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发展不仅需要以分数为代表的智力因素的发展,还需要诸如自信心、同理心、社交技能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使一个人在完整意义上成其为人的教育;社会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学习建立个体与自我、他人、社会的适当关系,并在其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从而达成人的素质的整体性提高和人性的完满发展的教育。

为此,在教育观念的认识上必须发生变化:第一,在人发展的理解上。人的本真发展应是按照身体、心智、情感而进行的,情感是人性发展不可缺少的“基因”,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也是奠定社会人格的基础。

第二,对教育的理解上。从“观物”到“观人”,从关注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性认识能力,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学生发展的外在关联到关注学生发展的更深层次的内在关联,确证人的存在、促进着人的生成。

第三,对智力的理解上。对于智力的理解要变化,不再仅仅是逻辑能力与抽象能力,应从德·加德纳对于智力的定义中获取启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24]。人的智力结构应是各种能力的整合,每个人至少都应有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等七种智力,在智力中凸显了人的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第四,对学习的理解上。学习是透过教授或体验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从而导致可量度的稳定的行为变化,审视过去的精神结构或建立新的精神结构。

第五,对教育质量的理解上。基础教育有两个取向,一是向外关注自然的人化,强调人的主体对于外在世界的征服与占有,采取的是工具——社会本体的取向;一是向内关注内在自然的人化,在本体中突出了“情感”,凸显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联,这种关联就是生命的体现,是人现实鲜活的存在,采取是情感——人为本体的取向。

第六,学校形象的塑造上。从“机械”的知识生产到“生命”灵性的彰显,学校应更像人一样是有生命的,是有灵性的,它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建立在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彼此开放、互动的主体,学校不是只被看成是孤独个人由于掌握知识的需要而机械地聚合在一起,彼此不沟通,不相互理解。

第七,学校管理的机制上。既要强调科学又要构建民主,学校的教育政策、制度、机制应体现人性化;又要强调集中与参与,使人的自由意志得以彰显、得以保证、得以实现。

为此,要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需要基础教育从以下方面努力:

第一,要提升校长领导力。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本质上是“关系的社会性构建”的能力,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校长领导力本质上也应是“关系的社会性构建”,核心在于建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与人”的关系,构建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所需要的安全、包容、支持性环境的要求。在学校管理中要关心他人,待人真诚,这种关心需要公开、透明和真诚,倡导对他人的积极关注,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的换位思考,关注人际感受而不仅仅是普遍约束规则制定的情境建设,构建人与人彼此观照的互动性氛围。

第二,构建积极向上学校价值。学校要致力发展相互关心的人际关系,构建学校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团队感,使学校的组织成员在学校中产生归属感,建立彼此的信任和相互尊重,使人们乐于帮助他人,团结更紧密,目标感更强;愉悦感,使学校的组织成员在学校中产生快乐感,快乐的教师会让学生家长也获得快乐,愉悦打开的心扉会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想象力的空间不会被窒息,创新的火花不会被禁锢;意义感,使学校的组织成员有共享的学校发展愿景,使组织成员基于意义的追问,激发出最大的潜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社会做更有益的事情。

第三,构建主持性学校氛围。支持性学校氛围与学校环境不同,更重视学校中的心理-社会环境的构建,更关注学校环境中教师和管理者的组织行为方式、学生和老师共享的价值观,关注管理中教师、学生在学校中对角色、人际关系的体验;关注组织的价值观、舆论水平、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及组织成员对学校的归属程度;关注组织成员的感受与情绪状态,注重组织中人际关系心理相容的程度;关注在学校组织中营造安全健康的积极氛围,使师生获得愉快、温暖的情感体验。

第四,采取合目的的教育方式。合目的教育的方式意味着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在对待人的方式上是合符道德的,学校文化、建章立制、班级文化的设计与表达上不贬低、侮辱孩子,传递积极的善意。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约束自己行为,不以非善意的、不道德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受教育者;不忽视人的基本权利,以排斥、歧视、伤害、冷漠等行为伤害儿童的心灵与情感。在教育中,教育者要站在促进人的精神全面发展的角度,以关爱、关注、引导、帮助等积极的教育行为,对待所有的儿童。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戈尔曼.情商:为什么比智商更重要[M].杨春晓,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4]OECD.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 Well-being, Connectedness and Success[R]. Paris: OECD Publishing,2018:30.

[5][德]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3.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

[7][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M].孙有中,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91.

[8][12][加拿大]戴尔·斯宾塞.情感社会学[M].张军,周志豪,译.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9][10][11][13]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14]叶斌.从社会智力到情感智力——对社会智力与情感智力理论的探讨[J].心理科学,2003(3).

[15]Mayer J D, DiPaolo M,Salovey P.Perceiving affective content in ambiguous visual stimuli: A componen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90(3-4).

[16]Mayer,J.D.,Salovey,P.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Salovey P. & Sluyter D.(Eds.),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ors[M]. New York: Basic Books,1997:3-31.

[17]Goleman,D.Emotional intelligence[M]. New York: Bantam Books,1996:217-236.

[18][美]丹尼尔·戈尔曼.查波.情感智力[M].耿文秀,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5.

[19]Osher D,Kidron Y,et al. Advancing 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Looking back and moving forward[J].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2016(1).

[20]Dhani P,Sharma 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history, models and measur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6(7).

[21]毛亚庆.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构建学生社会性[N].中国教育报,2019-11-20(10).

[22]Ingrid S.Towards an Integrative Taxonomy of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s[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1(12).

[23]J. R C.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e: advancing understanding of what, for whom, and when[J].Educational Psychology,2020(6).

[24]钟志贤.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How to Understand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MaoYaqing YuXia


Abstract: Since the mid-nineties of last century,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SE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 worldwide. SEL not only focus on students’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promoting students’ adaptation to future learning, life and work, and achieve all-round human development. SEL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refle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basic education development mod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connotation, implement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SEL theory itself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ing the practice of practical basic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background of SEL, how to understand “social”, “social and emotional” and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in SEL, and how to better implement it.

Key words: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ocial; social and emotional; basic education


初审:曹洪家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