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3年 > 第11期目录(总第一百九十七期) > 正文

高校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其实施路径

作者:张怡凡,张莹
阅读数:649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2023年第10期


摘 要:创造性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造性劳动是人们利用其文化知识、实践技能、科学思维,通过创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产生新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劳动。创造性劳动教育的主体具有“师生双主体性”,内容体现“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性”,实施过程体现“认知与实践深度融合性”。为此,我们需要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造性劳动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育人成效。

关键词: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创新型人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创造性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劳动精神和创造性劳动理念时强调,要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创造,并通过这个过程磨炼意志,实现自我提升。[2]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创造精神”。[3]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重地,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内涵,厘清当前创造性劳动教育开展现状,探索创造性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对新时代高校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开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便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创造性劳动教育思想,提倡劳动结合丰富的智力活动,[4]激发学生对创造性劳动的兴趣以培养其创新才能。创造性劳动是一种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劳动,是人们充分利用其文化知识、实践技能、科学思维,通过创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产生新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价值、弘扬劳动精神等内容进行深刻论述,在2013年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上号召全民“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把学生“长大后能够创造性劳动”列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创造性劳动教育就是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创造性劳动,引导学生以手脑并用的方式,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过程。高校将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内容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实效的必由之路。

(一)学生与教师双主体:主体意识是创造性劳动教育高效实施的基础

学生与教师均是教育过程中具有主体性的元素,师生双主体性是对教育关系的本质概括,是设计和实施创造性劳动教育的依据。发挥学生与教师的主体作用,强调两者的“主体性协同”,是提高创造性劳动教育成效的前提条件。

第一,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创造性劳动教育的能动性。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使受教育者内化教育内容,提升受教育者的才学、能力和思想品质的过程。因此,教育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是受教育者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吸收、创造和超越是其主体性的体现。王阳明主张“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传习录》卷下),指的是人要有所成就,其发展就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天赋、才能、兴趣。在与外部事物交互的过程中,人对自身行为和观念的认知、评价、调节构成主体意识。创造性劳动教育使学生的天赋、才能、兴趣得到施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生发挥主体性,享受参与创造性劳动的获得感,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创造性劳动的能动性。

第二,主体意识驱动教师组织创造性劳动教育的自主性。教师是组织教育活动的主体,是高校创造性劳动教育队伍中最直接的实施者,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主体意识体现于认识自觉和实践自觉两方面,[5]是指教师深刻认识到创造性劳动教育的目的,认同创造性劳动观,明确教育职责,理解教育使命,乐于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劳动,在创新实践过程中点亮、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劳动教育教师的自主性,在认识自觉和实践自觉的基础上,体现为有效地调配教育教学资源,在施教过程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探索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创新方法。育人亦是自育的过程,[6]教师与学生作为双主体在创造性劳动教育过程中积极互动和反馈,使教师的自我价值得到彰显,教育教学技能得到长足进步。

(二)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价值体认是实现创造性劳动教育目的的支柱

高校创造性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习得具体而充实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创造性劳动技能,深植热爱劳动、热爱创新的价值观念。为实现创造性劳动教育目标,高校要深入挖掘创造性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精心挑选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等内容,调动学生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创造性劳动教育过程中切实提升育人能效。

第一,劳动知识传授和劳动技能培养是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任何劳动形式都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支撑,创造性劳动的首要条件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在劳动过程中的有效运用。创造性劳动是人们创造新产品或新生产方式从而更好地从事生产的劳动,这一特征决定了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围绕着提升学生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的能力,围绕着研制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来展开。高校要充分挖掘创造性劳动中的前沿知识、精湛技能、创新科技,在充满智力活动的创造性劳动中,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萌发新的构思和设想,推动技术迭代。

第二,价值观念塑造是创造性劳动教育的中心内容。价值观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劳动观直接影响学生参与创造性劳动的精神动力与方向。高校的立身之本是立德树人,因此,创造性劳动教育要解决塑造什么样的劳动观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他提出劳动的“四最”观,即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7]倡导树立创新思维、创造性劳动等理念,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高校要充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构建价值引领体系,在创造性劳动教育中融入创造性价值观念。当学生把参与创造性劳动视为内在需要时,受这种信念的驱动,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创造性劳动,把以创造性价值观念为主的劳动观内化为创新内驱力。

(三)认知与实践深度融合:身心参与是提升创造性劳动教育质量的核心

教育方法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采取的策略和途径,包括直接指向教育内容的教学方法、学生采取的学习方法。创造性劳动教育的方法的运用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正确运用教育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育任务、达到教育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创造性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创造性劳动包含丰富的智力活动,是使体力劳动尽可能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8]创造性劳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手脑并用,才能使人的身心素质均得到提高。高校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促使学生先认知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能力,强调眼到、手到、心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塑造学生的创造性品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没有手脑结合的创造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教育,人的手和脑都很难得到充分发展,也不会真正拥有创新能力。因此,创造性劳动教育必须重视手脑结合对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创造性劳动教育强化学生价值认同。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关键是实施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在讨论教育的本质时指出,教育是一种精神活动,是通过心灵意志的转移使受教育者的创造力由内在发展出来。创造性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将创造性劳动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使学生形成对创造性劳动观的价值认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认为,学生应具备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9]高度概括了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核心元素,在精神理念方面肯定了创造性劳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教育者要在实施创造性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内涵,使学生形成对创造性劳动意蕴的内在认同和积极信念。

二、当前高校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开展现状与问题

依托学校专门组织的创造性劳动教育,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才能与创新精神,高校创造性劳动教育究竟教什么、怎么教、如何体系化,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作出明确的回答。目前,高校在创造性劳动教育师生积极性调动、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尚未形成系统框架和实施路径,创造性劳动教育在高校的全面推进有待加强,创造性劳动教育体系有待于深入研究和系统建构。高校创造性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主体:师生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意识亟待加强

如前文所述,主体意识是创造性劳动教育高效实施的基础。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高校尚未将创造性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在创造性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上缺乏系统部署和有力指导,尚未建立专门的教师队伍支撑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开展,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配备不足,职能划分也有待进一步明晰,大部分高校缺乏对教师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的重视、鼓励和资源支持,难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作为受教育方的学生,因为多数高校仅把创造性劳动教育作为课余生活的补充,导致其出现边缘化现象,学生容易对创造性劳动教育产生抽象和混杂的印象,难以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学习行为上的积极追求。由于缺乏创造性劳动环境,在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愿望、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现教育与创造性劳动的有机融合中缺乏有效的场景,而这恰恰是高校唤起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创造的创造性劳动意愿的重要源泉。概言之,创造性劳动教育专门师资队伍不足,学生对参与创造性劳动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热情不足,制约了创造性劳动教育成效的提高。

(二)教育内容:创造性劳动教育内容设计亟待完善

创造性劳动教育的施教内容应包括劳动知识与技能、价值观念等,新时代创造性劳动教育要求高校系统地进行组织管理,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中完善相关设计,覆盖教育活动的统筹规划和具体实施的各环节。目前,部分高校对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的要求比较模糊,尚未制定创造性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仅在校内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试点,且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内容设计未从相关要求出发,忽视了对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劳动观、创造精神的培养,更多的还是囿于一般的劳动教育范畴,注重让学生学习劳动知识与技能,强调“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的劳动技能,而弱化劳动创新的重要价值,不能很好地引导青年大学生围绕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充满智力活动内容的创造性劳动中实现知识与技术的结合。比如,有的高校仍以简单的志愿服务活动、卫生清洁活动等体力劳动替代创造性劳动,未将大学生创造性劳动教育的知识、技能传授和创新性价值观念的引导结合在一起同步实现劳动育人目标。在此情形下,如何完善创造性劳动教育内容,点面结合、以点带面设计创造性劳动教育内容,高校应从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破解新时代创造性劳动教育实施难题。

(三)教育阵地:创造性劳动教育亟待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

创造性劳动教育应贯穿高校育人过程各个环节。从目前的实施状况来看,在第一课堂中,由于高校对于劳动教育和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实施路径尚处在探索阶段,多数高校创造性劳动教育仅仅囿于教育理念层面,缺乏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缺乏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构建创造性劳动教育属性的教材体系尚未落到实处,没有充分发挥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第二课堂中,部分高校没有区分创造性劳动教育与一般的劳动教育,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开展尚未与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专业实践、生涯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校企合作等重要渠道相连通,弱化了第二课堂的教育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部分高校忽视了创造性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创造性劳动教育的思想理念与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没有充分结合起来,创造性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尚显不足。

三、探索符合校情的创造性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上文围绕高校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内涵分析了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实施过程,并分析了创造性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提出构建符合校情的创造性劳动教育体系,以提高育人成效。

(一)加强制度建设,激发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师生双主体参与积极性

高校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吸纳师生全员参与,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创造性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和教师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的成就感。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的人力基础,应充分保障教师在创造性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创造性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选聘专任教师从事创造性劳动教育,专门负责学生的实习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等。同时,可以聘请兼职行业劳动模范导师,聘请“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行业专家,指导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职业规划教育等。出台相应激励措施和项目支持孵化创造性劳动教育成果,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主题教学竞赛、成果奖励,激励教师提升创造性劳动教育水平,对优秀教学成果进行奖励。还可以把创造性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学生评教、督导评教、管理人员评教中增设创造性劳动教育评价指标,引导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造性劳动教育。第二,营造创造性劳动教育浓厚氛围。这体现着教育者搭建情景性的劳动环境的要求,学生需要在形式多样的创造性劳动教育活动和浓厚氛围中通过手脑结合参与创造性劳动,使创造性劳动观念入脑入心,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造性劳动价值观。高校要多措并举营造创造性劳动教育的浓厚氛围,如培育大学生创造性劳动主题社团、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相关讲座、在重大节日和时间节点潜移默化嵌入典型人物表彰和事迹宣传,利用校园文化墙、路演宣传等多种形式融入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内容,在校内浓厚氛围中促进大学生创造性劳动品质的形成、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弘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完善内容设计,制定以创造性劳动教育为底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完善高校创造性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是落实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关键。

第一,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方面,要充分利用第一课堂,把创造性劳动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融入课程建设,结合学校特色,完善与创造性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供给,体现创造性要求,将创造性劳动知识、技能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加快构建专精特新的课程体系。运用好劳动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同时要注重打造创造性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编写创造性劳动教育教材,通过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实施切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第二,价值观念方面,创造性劳动能力不等于简单的劳动能力的提高,在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和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下,一些非主流价值观念、消极思想正在侵蚀青年学生的价值观。高校要充分结合理想信念教育,构建价值引领体系,从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汲取力量源泉,在学生的创造性劳动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创新价值观。学生要把参与创造性劳动视为内在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创造性劳动,从而把以创新价值观为主的创造性劳动观内化为创新内驱力,学生在创造性劳动教育开展中积极创造、统一知与行,锻造良好的劳动素养。

(三)丰富教育阵地,打造多层次互通的创造性劳动教育阵地

第一,加强创造性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配合。创造性劳动教育中的创新价值观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创造性劳动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要内容。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应深入开展创造性劳动的思想教育,高校要以国家颁布的有关文件作为重要根据,不断丰富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并将创造性劳动教育内容纳入其中,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造性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培育纳入高校劳动教育规划,将劳动价值观的塑造融入创造性劳动教育。要充分结合理想信念教育,使创新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全过程。第二,加强创造性劳动教育与第二课堂教育的融合。要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创设创造性劳动教育的情景和劳动环境。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丰富第二课堂的载体与形式,加强第二课堂平台保障,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分层分类,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创业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高校第二课堂育人的重要手段,通过第二课堂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性劳动实践平台,持续推进创造性劳动教育常态化体系化建设,并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鼓励学生实现学知识向强能力的转化,不断拓展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实施深度与广度,深入挖掘创造性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打造为互动补充、互促融合的创造性劳动教育阵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10).

[2]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4][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译者:杜殿坤.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5]张姝,黄琳琳.主体自觉: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核心能力发展目标导向[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4).

[6]汪悦,梁红.思政课教师主体性生成的心理机制及模型——基于H大学S教学团队的扎根理论探索[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1).

[7]蒋从斌.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坚持和发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J].劳动哲学研究,2021(2).

[8]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创造性劳动”的理论[J].外国教育动态,1990(6).

[9]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初审:王远琦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