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教学世界的镜像,学科教材具有较强的空间属性。依空间思维剖析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材,学科生活、劳动世界和图文体例依次构成劳动教育的空间载体、实践本源和叙事手段。面向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追求,以劳动幸福引领学科意义建构,以劳动创造支持学科知识理解,以劳动服务驱动学科素养表达,突破学科生活的价值、思想和情感空间,成为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材的空间重构逻辑。参照学科教材的组成结构,遵从劳动世界的实践存在样态叙写阅读文本,关照劳动世界的人性解放本旨设计教学对话,依循劳动世界的情意表达方式建构实践任务,建构可学、可教和可做的劳动教育空间,成为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材的空间叙事逻辑。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科教材;空间逻辑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1],拉开了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课程教材的帷幕。面向新时代高质量教育的发展诉求,学科教材必须遵循劳动教育育人机理,创新劳动教育融入思维,彰显劳动教育时代内涵,夯实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当代教材内含学科知识、探究实践和教学交往等主线,已然成为“在向未来拓展的不断变化形态的物质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存在”,构成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空间”[2]。以空间思维审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材问题,剖析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材的空间构成,探索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材的空间逻辑,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教材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一、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材的空间剖释逻辑
依空间思维剖析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材,学科生活、劳动世界和图文体例依次构成劳动教育的空间载体、实践本源和叙事手段。三者应当回应时代诉求,助推学科教材空间的有序开放,实现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入和教学生成。
(一)学科生活作为劳动教育的空间载体
科学史研究表明,空间是知识生产的重要变量[3]。学科人员只有处于具体的空间场景中,才可进行操作、观察和分析等个体行为,才能进行分享、交往和争议等群体活动,赋以科研成果特定的内涵、情感和意义。这些探究活动、人际交往、意义建构和知识创新构成了科研人员生活的基本向度。然而,学科共同体可能凭借学科话语体系削弱成员的好奇和想象,致使后者失去创新的自主权利。科研人员需要突破学科空间的内在关系限制,尝试“在与其他空间的复杂关系中开展出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具体的自由”[4]。
2022年新课改以来,学科课程不断突破原有的知识形态边界,还原学科知识的过程性和情境性内涵,恢复学科生活的完整性与生动性特征,大体形成了以探究体验、问题解决和教学对话为核心特征的内容空间。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课程实践需要坚持实践育人理念,建构学科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真实性关联,引导学生“从本源学习”“以做为中心”[5],养成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因此,课程建设需要继续打破学科内容边界,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空间。
回应核心素养教育诉求,当前学科教材注重以真实生活为本源,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项目单元为载体,建构容纳价值、思维、情感和行动的实践育人空间。学科教材建基于真实的学科生活世界,能够扩展劳动教育的融入位点,改进劳动教育的渗透方式,提升劳动教育的融入品质。以此为基础,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知识生产的情境性特征,切身体会劳动观念的实践性意义,真正地养成未来社会生活所需的精神品质。
(二)劳动世界作为劳动教育的实践本源
根据《纲要》,学科课程应当积极渗透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的劳动精神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在根本意义上,劳动世界是劳动价值观的实践本源,成为儿童体悟劳动价值观的理想载体。在劳动现场,实践主体遵照需要与知识建构劳动问题,凭借情感与意志感受劳动过程,运用技能和工具完成劳动任务,建构属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批判地讲,只有“使身心得到满足和愉悦”和“使人获得幸福”的劳动才能被社会成员认可,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关系伦理和行为准则才能升华为社会繁荣所需的价值观念[6]。由此,幸福劳动成为劳动教育的实践本源。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引发劳动生活的重大变革,即劳动技能的数字化、劳动认知的智慧化和劳动存在的美学化[7]。受此驱动,人民群众增强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信念,期待未来劳动具有更多的解放特征、更强的创造本质和更好的人文关怀。这反映到劳动教育的结果就是,以劳动幸福、劳动创造和劳动服务作为关键向度,实现从实用谋生到劳以成人、从知识应用到产品制造、从技术训练到面向对象的转向,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解放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劳动教育进学科教材须关照直面个人终身幸福的完整劳动世界。进而言之,劳动价值观需要还原为劳动幸福、劳动创造和劳动服务融为一体的劳动世界,隐现于立体化和真实化的学科生活世界。在学科世界中建构劳动世界,引导儿童以主体角色感受服务性劳动,经历创造性劳动,体验幸福的劳动,建构出完整且属己的劳动价值观,成为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材的内容重建思维。
(三)图文体例作为劳动教育的叙事手段
《纲要》要求“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内含学科生活与劳动世界建立本质性联系,学科教材合理重构劳动教育空间之意。在实践意义上,这需要教材编订者有效发挥图像、文字、体例乃至超文本等手段的叙事功能。就图像文字而言,学校教材常借助其对原初文化进行结构化、精致化、片段化等技术处理,改变人类生活样态的呈现剖面,重塑这些生活样态的内外关系,以学科化方式揭示生活世界的新鲜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科教材通过“图画叙事”和“图文共读”等手段,支持学生参与课程理解过程[8],逐步构筑起生存、生长、生活和生命的空间。
作为学科教材的构成成分,体例结构规范着生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展开过程,构成了教学空间的文本镜像。新课改以来,教材编订者以正文为基础,以栏目为支架,以活动为载体,建构出灵动的学习空间,推动教材向“学材”稳步转型,服务于学生学习和主体发展[9]。当前,学科教材遵照主动探究、自主发现和项目学习等现代理念,形成了以情境化、问题化、过程化和成果化为特征的体例结构,继续释放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发展潜能。
图文体例既能塑造学科内容的空间形态,又能形塑教学世界的主体关系,成为“劳动”与“教育”协同融入教材的重要叙事手段。就劳动教育融入教材而言,教材编订者需要借助图文体例等手段融化学科生活的空间边界,创造劳动价值、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乃至劳动世界的渗透通路。经由图像文字的修饰和表达,原生劳动世界被纯化、优化和美化,遁入求真、崇善、向美的学科理解空间,隐现于求实、创造和力行的学科实践任务。经由体例结构的引导和推进,劳动价值观会显现于劳动世界,化入学科支撑的现代职业精神。
二、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材的空间重构逻辑
遵循前述剖释框架,新时代学科教材当以劳动幸福、劳动创造和劳动服务为主线,突破学科生活本有的意义建构、知识理解和实践活动等边界,重塑学科课程的价值、思想和情感空间。
(一)以劳动幸福引领学科意义建构,拓展学科教材的价值空间
以劳动幸福引领学科意义建构,就是以幸福概念为中介建构学科与劳动的关系,揭示学科生活的幸福劳动意蕴,拓展学科教材的劳育价值空间。在目的维度上,以劳动幸福观重塑学科生活旨趣。学科教材以劳动幸福为指向,将劳动思想、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融入学科课程,加强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素养的积极联系,增强学科生活的劳动韵味。由于劳动幸福具有社会历史性内涵[10],学科教材可借机渗透学科生活与国家发展的必要联系,引导学生担当起民族复兴使命。
在过程维度上,以劳动幸福观注解学科探究实践。此种主张的实质是复原科研人员学科生活的幸福劳动本质,即塑造其为自我实现而劳动的美丽形象,揭示其为国家发展而劳动的光荣使命,表达其为人类繁荣而劳动的崇高精神,记录其为民族复兴而劳动的伟大事迹。学科教材从劳动幸福视角重构科学探究过程的意义,有助于儿童完整地理解科研劳动生活,体会科研劳动的合目的性,感受科研劳动的合规律性,确认创造劳动的和谐与自由,追寻劳动的美学意蕴[11]。
在内容维度上,以劳动幸福观审视学科知识学习。学科教材站在幸福生活立场上,启发学生探讨知识学习的劳动实践缘起,考察知识理解的劳动伦理向度,关注知识应用的劳动发展价值,恢复知识学习与劳动生活的直接性关系,能够消除学科知识单纯作为应试工具的教育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学科教材引导儿童运用学科知识理解劳动世界的种种现实情形,去除对物、人和神的过分依赖,形成建构劳动世界美好愿景的主体能力,回归“知识改变命运”的实践立意。这样,儿童才能体悟“劳动创造幸福”的解放意蕴。
(二)以劳动创造支持学科知识理解,厚实学科教材的思想空间
以劳动创造支持学科知识理解,就是以劳动问题为思维载体,以劳动工具为关键抓手,以劳动成果为检验标准,加强劳动世界与学科理解的关联,借此拓展学科教材的劳动思想空间。以劳动问题为媒介,对学科知识进行劳动化和问题化还原,揭示知识创新的历史实践本源和劳动创造本质,能够最本真地发现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协同空间。学科教材以人类劳动历史为基础,提炼关系性、生产性或情感性劳动问题,依之合理建构学科生活问题情境,能够增强学科知识的社会历史性底蕴。这有助于学生生成“学科知识的劳动起源”和“劳动创造历史”意识。
劳动工具是人的身体器官的延长,是人类劳动创造实践的关键条件。科研技术作为劳动工具,是学科知识创新的内在因素,是专业人员进行学科实践和介入社会生产实践的重要手段。学科教材聚焦劳动创造实践中的工具问题,加强学科知识的工具性反思和劳动工具的知识性批判,增强劳动生产和知识生产的目的-手段关系性认识,有助于儿童明晰劳动工具“上手”[12]的现代存在状态及其身体发展意蕴。这样,学科教材也将隐性嵌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观念。
在根本意义上,劳动成果是知识学习的检验标准。就此而言,学科教材遵循“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情理法则,将学科观念导向劳动世界,将学科思维导向劳动对象,将学科方法导向劳动过程,将学科精神导向劳动产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技能、方法和工具,化解劳动生产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借助学科实践活动,学科教材能够让学生经历物质世界的创造过程,参悟“劳动创造了世界”的实践内涵。
(三)以劳动服务驱动学科素养表达,丰盈学科教材的情感空间
以劳动服务驱动学科素养表达,就是增强学科核心素养表达的劳动实践指向,指导学生参与真实的服务性劳动,引导他们升华日常朴素的劳动情感。在现代劳动服务中,劳动主体要具有对象性情感,设法查明服务对象的生活处境,设身处地体会他们真正的精神需要,尽己可能设计后者所需的产品或活动。学科教材建构劳动服务的首要目的是,引导儿童施展学科素养去识别服务对象的情感需要,理解服务项目的情感功能,体悟服务过程的情感特征,衡量服务产品的情感效能,进而激发他们的职业情感理性。
劳动服务的前提是劳动主体具有情感能力,表现出良好的人文精神、平等观念和关怀品质,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并促动他者的情感表达。学科教材建构劳动服务的隐性功能是,运用服务性劳动激活儿童的学科情感素养,引导他们表达完整的学科文化去认识服务对象,表现积极的学科精神去触动服务对象,培育自身的劳动同情心理和劳动关怀意识。可以说,劳动服务的教材建构能够促进儿童主体的情感素养生成,让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充满情感魅力。
“成功的情感传播都是以相互信任为前提的。”[13]真实而完整的服务实践内含交互性关怀伦理,要求劳动主体与服务对象互相认识对方的生活观念,尊重对方的情感追求,满足对方的精神需要。学科教材建构劳动服务的关键环节是,引导儿童综合运用学科素养去参与和审视劳动服务实践,双向体验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的道德、智慧、身体和审美状态,持续性增强其劳动情感理性和学科情感体验。这样,学科教材能够让现代劳动生活与德智体美四育建立自觉、自然、有机的关联,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的劳动情感属性。
三、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材的空间叙事逻辑
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劳动价值观。[14]教材编订者需借助图像、文字和体例等叙事手段,建构可学、可教和可做的劳动教育空间,引导儿童养成具有学科核心素养底蕴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观。
(一)遵从劳动世界的实践存在样态,多角度叙写学科教材阅读文本
其一,呈现现代劳动全景,揭示劳动幸福的完整内涵。学科教材应当积极借助图文手段呈现劳动人员的生产生活实践,描绘他们的工作热情、劳动成就、社会机遇和生活际遇,诠释他们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故事。教材编订者要紧跟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步伐,运用具有当代特征的话语表达方式,讲述科技专家推动社会生产发展、人文学者推动劳动伦理进步、政法人员推动劳动环境改善的故事,展示个体劳动幸福内含的社会关系特质。
其二,聚焦项目研发历程,显示劳动创造的思维结构。学科教材要立足真实的劳动生产生活问题,围绕劳动供给决策的问题化、劳动制造过程的最优化、劳动产品评价的科学化等进行情境叙事,搭建学生的活动情境或学习对象,增强劳动生产与学科创新的交相共振。教材编订者要使用流程图、结构图和概念图等技术,突出相关人员运用学科素养审视劳动生活、运用学科知识提出问题、运用学科思维分析问题、运用学科技能化解问题等心理过程,编织职业劳动创新的思维空间。
其三,外化情感意志心理,呈现劳动服务的主体视野。学科教材要遵循劳动服务的身心表达机制,运用生动的行为动词描述劳动者积极创造的身体过程和自我实现的身体感受,运用美观的人物图片展示劳动者脚踏实地的身体状态和快乐生活的身体表象,以表达新时代劳动者的乐观品格、积极态度和正向情感。教材编订者则要运用数字媒体等技术,从学科视野揭示服务对象的情感诉求,呈现服务过程的情感特征,讲述服务成果的情感功能,揭示“面向对象作为服务基础”的内涵,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过程即服务对象”的信念。
(二)关照劳动世界的人性解放本旨,多向度设计学科教材教学对话
首先,放眼劳动创造的社会意义,建立批判品性的评议栏目。学科教材需要围绕现当代劳动创造故事设计评议主题,引导学生从学科视域探讨其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影响,对劳动产品的传播过程进行专业化诠释,对劳动产品的社会功效进行专业化解读。评议栏目要从学科视角触及劳动公平、劳动正义、劳动伦理等问题,引导学生形成广义的劳动创造思想,奠基劳动解放的社会学与伦理学基础。教材还要围绕普通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设计对话窗口,让学生运用学科思想辨析民众劳动生产发展的困境与机遇,树立以学科创新解放劳动群众身心压迫的专业责任。
其次,着眼劳动服务的关系伦理,建构关怀品质的分享栏目。学科教材应立足于正文文本,围绕劳动服务的现象、过程、任务设计分享类栏目,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判断服务双方的心理状态,评析服务过程的道德呈现,议论服务结果的交往价值,从中体会劳动服务双方的人性关怀与精神解放。学科教材要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提问学科探究与学术创新的社会服务价值,发问学科态度与学科精神的自我服务意义,引导学生分享关于知识创新与社会繁荣、学科探究与个人成长等问题的见解,形成关怀集体发展的伦理意识。
最后,立足劳动幸福的身体逻辑,创建具身性质的体验栏目。劳动是形塑身体的文化场[15],身体是劳动实践的承载体,是劳动幸福的感知体。学科教材要立足于探究学习活动,设计涉身性质的反思性学习栏目,引导学生讨论科研过程的身心体验、科研成功的心理感受和科研结果的行动价值,加强对劳动幸福的行为性内涵理解。学科教材还要面向科研生产领域设计现场体验栏目,引导学生研讨生产劳动者应用新技术而得到身心解放,科技工作者为减轻生产人员身心压力而研发新产品的故事,规避身体的虚无性主张和异化性赞美,继而丰盈劳动幸福的具身体验空间。
(三)依循劳动世界的情意表达方式,多元化建构学科教材实践任务
第一,开发劳动服务导向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材面向真实的劳动服务对象,建构出知情融通的综合实践活动任务,推动学科核心素养进入劳动服务世界。综合实践任务应当注意服务性劳动的情感维度及其多元形态,使自身体现出必要的复杂性、模糊性和不定性,激发学生表达学科精神完成任务的动机。教材编订者应注意有序结合社会服务对象的诉求和学生服务主体的潜能,引导学生真正且有效地参与劳动服务交往,感受劳动服务的情义要求和情感心理,形成劳动服务的心理认同和身体表征,使自身成为社会责任和敬业精神、学科知识和行动能力融为一体的有机体,“以防劳动教育种下的美好劳动理想经不起劳动现实的冲击,发生变形或被消解”[16]。
第二,创设劳动幸福意向的学科反思实践活动。学科教材要立足于阅读文本中的劳动世界,让学生评析劳动精神和劳动能力对职业生活的促进意义,阐明劳动观念和劳动品质对学科生活的支撑作用,认同劳动价值观所具有的生命成长意蕴,进而生成对劳动者幸福形象的“知觉性或想象性建构”[17]。在此基础上,学科教材应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价值导向建构反思任务,让学生反省自己劳动成长的心路历程,用学科文化诠释劳动对象和劳动关系所具有的生命意义,用学科精神和学科思维重释劳动体验的幸福要义。
第三,研制劳动创造指向的学科探究实践活动。教材要关照劳动创造现实,推动学生进行学科探究和养成学科素养。一方面,教材要设计历史调查类实践,引导师生收集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制造故事,用学科核心素养去审视劳动群众的艰苦奋斗历程,探讨劳动群众的改革创新经历,提升学生的“劳动创造”和“工具创新”观念。另一方面,学科教材要围绕普通劳动群众的生存、生产和生活现实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儿童运用学科素养去感受他们的艰辛生产过程,探究他们愿望实现的技术性条件或工具性障碍,积极运用学科素养提出改善生产条件的可操作性方案。
总之,“关系是教育空间的本质,教育关系规定着教育实践的边界”[18]。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材当尊重教材的空间属性,以学科生活空间为基础,以现实劳动世界为素材,运用图文体例编辑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要素性、关系性和空间性重铸,有机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诉求的劳动价值观。这样,儿童才能走进专业素养支持的劳动实践空间,建构未来生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成为有本领、有担当、有理想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20-07-07)[2023-09-18].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7/15/content_5526949.htm.
[2]王嘉毅,马飞.教学空间的历史因缘、本质属性及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6).
[3]刘敏.科学知识的空间书写与地理叙事:基于科学实践哲学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11).
[4]杨大春.当代性与空间思维转向[J].浙江社会科学,2018(7).
[5]成尚荣.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核心要义与基本形态[J].中国教育学刊,2022(10).
[6]刘卓红,张彩玉.劳动幸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诉求与重要主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
[7]王惠颖.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三重转向与实施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1(10).
[8]黄凯.语文教材的插图叙事与教学空间的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4).
[9]石鸥,张学鹏.改革开放40年教科书建设再论[J].教育学报,2018,14(2).
[10]何云峰,王绍梁.论“劳动幸福”何以可能:兼对劳动幸福理论若干争议的回应[J].社会科学辑刊,2021(6).
[11]鞠玉翠.追寻劳动的教育美学意蕴[J].教育学报,2018,14(5).
[12]卢晓东.劳动教育与创新:从工具视角开敞的意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1).
[13]李建军,马瑞雪,周普元.论情感传播的特点和原则[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
[14]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J].人民教育,2017(9).
[15]张磊,倪胜利.身体视域下的劳动教育:文化内涵、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0).
[16]周勇.论现实主义的新劳动教育课程[J].全球教育展望,2022(5).
[17]陈晓辉.叙事空间抑或空间叙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18]王稳东.教育空间:内涵本质与三元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21(10).
初审:曹洪家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