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3年 > 第10期目录(总第一百九十六期) > 正文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历史逻辑与现实理路

作者:胡金木
阅读数:127

来源:来源:《人民教育》2023年第9期


要:人是一种道德的存在,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一重要教育论述植根于中华民族崇德修身、德育为本的教育传统和新中国历来重视德育的现实教育方针政策,体现了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统一。新时代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引导青少年崇德修身,大德需要“明”,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公德重在“守”,倡导公共精神,遵守公共道德规范;私德落在“严”,严以律己、慎独慎微,时刻以较高的道德水准来要求自己。道德教育需要遵循由知识而价值、经协商而认同、在引导中建构、在实践中锻造、在熏陶中成长的实践理路,警惕德育知识化,教学要“讲道理”,尊重学生主体性,课程体现实践性,还要彰显不言之教。

关键词:道德教育;育人;立德树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郑重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问题关系到育人方向与教育成效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重大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内核性问题。“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1]

一、人无德不立:德立而成人的教育传统

人总是历史中的人,总是在延续优秀传统的过程中走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一重要教育论述植根于中华民族崇德修身、德育为本的教育传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视德育的现实教育方针政策,体现了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统一。

在儒家看来,人是一种道德的存在。是否有德,是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德行高低体现了人的境界高低。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不在于自然的生物属性,而在于社会道德品质,在于知义与不知义。荀子言:“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礼记·曲礼上》)没有礼仪道德规范,人与禽兽无异。“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礼记·郊特牲》)道德对于人来说具有本体意义,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人无德不立,有德乃立。“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崇德修身、立德树人成为中华优秀传统,“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以德为先的社会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特质,“明明德”是教育之道,“止于至善”是中国人不懈的追求。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一直把德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首位,“五育”并举,德育为先。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强调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中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的重要论述。[2]崇德修身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3]正所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才兼备,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个体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更好地为人处世,才能更好地为自己成长、为家庭幸福、为社会发展、为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4]

二、立什么德:崇德修身的内容之维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是深刻理解“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崇德修身,新时代的青少年儿童需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一)明大德:心怀国家民族

“大德”指的是居于最高层次的道德,对其他道德品质具有统领性,在社会治理与个体修养中处于核心的统摄地位。正是基于此,只有深刻认识、理解、认同与践行新时代的“大德”,广大学生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发展并提升其他层次类型的道德品性,不至于迷失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共同价值观念的高度凝练,是新时代各类型各层次具体道德品性的聚合,处于社会道德体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其余道德品性、价值观念的生成与运行,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大德需要“明”,要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广大学校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6]

(二)守公德:人人相善其群

“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7]公德指的是规范公共生活中人际关系、个人与群体关系的道德要求,是社会之德,指向公共生活与人际关系。“公共观念、纪律习惯、组织能力、法治精神,这四点亦可总括以‘公德’一词称之。公德,就是人类为营团体生活所必需的那些品德。”[8]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公德重在“守”,守住边界,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公共道德秩序与规范是公民生活的构成性要素,离开了公共的行为准则,社会生活将会陷入混乱与不安之中。人是一种共生性存在,不能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关注公共精神,承担公共责任,做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在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公民在社会生活与公共交往中,更需要思考“群己权界”,需要认识到他者的存在,他人所享有的权利以及自己所应承担的公共责任与义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三)严私德:严以修身律己

与公德相对,私德关涉的私人领域,是指公民在私人领域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是公民的个人之德。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大都属于私德,如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等。这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共同组成了社会道德内容体系。公民的公德与私德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于社会生活之中。梁启超认为,“私德、公德,并行不悖者也”,“私德者,人人之粮,而不可须臾离者也”,[9]“欲铸国民,必以培养个人之私德为第一义”。[10]可见,私德是公民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公民道德养成的前提,独善其身而后兼济天下。

私德在于“严”。私德与公德的监督约束机制不同,公民的公德受制于公共领域相关人群的监督、评价与约束,而私德则更多依赖于个人内心道德约束,如其他社会成员不会管你是否勤劳、宽厚,只要你不越界侵害公共利益即可,但你若是违反了社会公德,其他社会成员就会谴责、约束你了。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监督约束,所以私德重在一个“严”字,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学校要引导广大学生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良知,注重道德自律,严以律己、慎独慎微,自觉接受他人的监督,见贤思齐,时刻以较高的道德水准来要求自己。

三、如何立德:立德成人的实践路径

回答了“为什么要立德”“立什么德”的历史逻辑之后,则需要回答“如何立德”的实践路径。道德以及道德教育的属性决定了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知识教育不同,在“如何教,如何教好”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由知识而价值:警惕德育知识化

道德教育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道德知识,非常有必要理解与掌握“何为道德、何为不道德、如何进行道德行动”的规范性知识。只有基于此,个体才能更好地行动,德行的生成需要道德知识的参与。但是,道德知识不是德行生成的充要条件,知识传授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道德教育需要唤醒道德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与行为。要培养能够影响人们行动的“道德观念”,而不是教授那些“关于道德的观念”,“关于道德的观念”是外在于个体的,道德观念是内在于个体的。所以,外在的道德规范性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升华为内心的价值,成为日常行动的价值依据。

道德教育既不能忽视道德规范性知识的传授,无知难以成人,同时也要警惕唯知识化之路,认识到道德之知本是一种实践之知,[11]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12]知识与价值并重,在传授道德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引发知识背后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努力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经协商而认同:教学要“讲道理”

价值认同是道德教学的重要目标,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入脑入心才能外化于行,成为稳定的道德品性与行为。如何入乎耳,箸乎心?我们既不能仅仅使用灌输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也不能仅仅澄清价值而不加以引导,可能需要借助协商伦理来应对,通过主体间协商而获得道德共识。

协商对话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不压制学生的观点,不武断得出结论,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师生对于道德价值观与行为规范进行充分商谈,进而达成共识,形成价值认同。在协商对话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13]

(三)在引导中建构:尊重学生主体性

讲道理意味着尊重人,不压制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德育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首先需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去倾听、理解,充分承认学生主体地位,认识到学生身心特点与道德发展规律。不能离开对于学生身心特点的掌握,否则就没办法真正尊重学生,没办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4]

尊重学生主体性,并不否定教师的引导,教与学要有机统一。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5]在人的发展方面,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师的教”,优秀的教师是那种能够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师,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主动学习。道德教育离不开教师的讲授与引导,教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学生也要发挥主体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

(四)在实践中锻造:课程体现实践性

道德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德行生成的过程是一个实践化的过程。课程组织与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科逻辑,还要关注实践逻辑。如中小学德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是以社会实践生活为基础,回归生活世界是其基本理念。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6]

学校要鼓励广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校内校外教育相结合,在实践中磨炼德行。广泛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等不同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

(五)在熏陶中成长:彰显不言之教

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缄默知识、隐性课程等概念的提出使得隐性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教师开始认识到学校生活中空间布置、时间安排、人际结构以及相互交往方式,如校风班风教风学风都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认知与道德成长,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中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以文化人,重视文化习俗、家风学风对于人的熏染作用,关注榜样的力量,注重言传与身教的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7]行不言之教。

道德教育不仅要重视显性的教育,还要注重隐性教育的作用。对于学校而言,隐性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环境与风气氛围,二是教师、同伴的榜样作用,后者影响着前者的形成。这就需要广大学校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同时,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广大教师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8]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02).

[2][4][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3]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58.

[6]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7][9][10]梁启超.新民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9,38,25.

[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64.

[11]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

[12][13][15][16][17]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14]习近平.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01).

[18]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初审:王远琦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