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3年 > 第10期目录(总第一百九十六期) > 正文

中国教育现代化战略推进的难点解析与主题聚焦

作者:杨小微
阅读数:360

来源:《人民教育》2023年第8期


摘 要: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出台,意味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正式形成。要把这一宏伟蓝图变为发展现实,我们将要面临总体战略层面如何协调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关系,全面战略层面如何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三大变革,运作战略层面如何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等必须攻克的难点问题。基于难点分析,未来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将聚焦在以科教与人才战略的融合来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愿景,以质量、效率和动力三大变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评价改革促进各地各级各类教育战略目标落地。

关键词:中国教育现代化;战略推进;难点与主题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从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意义上,重申并强调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从而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推进擘画了新蓝图。

一、中国教育现代化战略形成的背景扫描

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化建设,最初以“四个现代化”的方式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后续又依据认识和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完善“四化”的内容和目标内涵,这是经典现代化理念在社会各领域中运作的过程与结果。与此同时,教育的现代化战略布局则同步展开、逐步明晰。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为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明确了到20世纪末形成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相应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办学效益,实行分区规划,加强社会参与”等具体的发展战略。应该说这个时期对教育的战略定位,还主要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正式表述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很好地回应了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

2019年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意味着中国教育现代化从目标到任务再到实施的战略布局搭建成形。到党的二十大,则以系统整体的思维,将教育与科技和人才三者整合于一体,定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回应和实施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即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至此,正式形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战略蓝图。

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国教育现代化战略蓝图的核心内容,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其战略任务包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在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何谓战略?从本义上讲,战略可被描述为一个从上到下依次由总体战略、全面战略和运作战略三个层面构成的金字塔模型。“总体战略”在政府直接控制之下,位于“金字塔”顶端;总体战略之下,每一领域均各有其“全面战略”,位于“金字塔”中部;在每一领域内又有特殊战略,这就来到“金字塔”底部,即第三层面的“运作战略”。[1]在国家现代化总体战略中,教育的现代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社会领域,其自身要有一个全面战略意义上的布局,而各地各级各类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则需要有运作战略意义上的策划。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蓝图,需要把教育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下才能深刻理解。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呈现如下走向:(1)加快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重大科技创新正在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教育必须着眼未来,推动变革,抓紧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一代新人。(2)实现向经济强国的跨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教育的作用在于助力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开发,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形成发展新动能。(3)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将显著提高,国民财富将快速增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更为多样,必须加快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4)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定文化自信,迫切需要充分发挥教育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5)中国正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政治、经济、安全、气候等方面诸多挑战,促进包容性发展,在国际合作中创造新机遇,必须办出更高水平、更为开放的教育。

这一时代对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体现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上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战略目标上的尖端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基础性,二是战略任务上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三是战略实施上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四是战略举措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是战略成果上的高水平和高效益。

二、达成中国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难点解析

自明确中国教育现代化目标以来,全国上下已积累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丰富经验,如:“以评促建”,自上而下推动教育现代化区域发展;“示范区引领”,为区域教育现代化先行探路;“信息化拉动”,赋能教育现代化的未来发展;“第三方介入”,唤醒基层的教育治理现代化发展活力;“城乡一体化”,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教育优质而公平地发展等。但是,中国式现代化愿景、中国教育现代化目标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现实之间,仍存在不小的落差;要达成各个层面的战略目标,仍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总体战略层面:协调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关系是难点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集合为一个命题,不仅体现了一种系统的或整体的思维,更是提出了一个厘清并处理好三者关系的挑战性任务。

众所周知,“四化”指的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并未提到教育现代化。但是,邓小平同志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到一个关系,即: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其所蕴含的道理,就是教育要通过培育人才来推动科技创新,以实现“科技现代化”这一关键的现代化。多年后这个道理更有深意,揭示的是教育与科技之间,经由“人才”构成一种互动的内在联系,即:科技作为人才的“需求侧”,教育作为人才的“供给侧”,共同指向科教兴国这一战略目标。这也是厘清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关系的起点,是认识上的难题。进而,在现代化行动中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则需要探寻教育与科技这两大领域之间的协同机制,这构成现代化实践上的难点。

具体说来,实践中最大的难题,是科技和教育在理念、目标、规划、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上实现真正的融合,以及人才发展在其融合中的准确定位。总体看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现代化建设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立足点;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发力点;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是牵引点。这三个定位,应是破解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融合难题的切入点。

(二)全面战略层面: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推进是难点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探索,我国教育发展已经从以“高数量”为标志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了以“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亦是一种秉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理念的高质量发展。这种发展,需要经由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来实现。但是,质量标准的厘定、教育产出效益的界定、改革与发展动力的唤醒,仍然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关涉质量变革的难点,是破除单一的、只以升学论英雄的片面质量观,树立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全面质量观;关涉效率变革的难点,是摆正维护公平与讲求效率的关系,既不能为效率而牺牲公平,也不能削峰填谷、为公平牺牲效率,二者要形成相辅相成、相互成全的关系;关涉动力变革的难点,是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与培育新动能的关系,具体要破除以往为分数和升学率而不顾一切的“内卷式”旧动能供给,培育以发展素质为导向的通过课程创新、课堂变革、评价深化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新动能。

(三)运作战略层面:各地各级各类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化是难点

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各级各类教育各自的独特性,使得区域和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战略的筹划与实施千差万别,难以找到统一的抓手。实践中,任何大规模行动要顺利开展并达成目标都离不开评价,而“以评促建”早已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推进工作的基本路径。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坚持统筹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如何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以推动各地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战略实施,也面临诸多难题。

首先,评价本身就是最大的难点,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评价涉及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涉及不同主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攻坚克难的勇气、久久为功的韧劲,难有作为;不进行系统设计、辨证施治,也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其次,评价能否产生激励力量。教育现代化战略推进的价值取向是否正确,过程进行得如何,取得了何种效果,这种效果是否符合人们的意愿,等等,都需要基于事实的分析和判断而作出价值判断,这就是教育评价。“以评促建”之所以成立,有赖于一个公式的成立,这就是M=V×E(即激励力量=目标效价×期望值)。要在战略目标中体现人们所期待的价值,且这些价值又具备实现的可能,才可能产生激励的力量。这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来承载这些价值,制定出这样的指标亦要攻坚克难、久久为功。

最后,在评价的操作层面上,也会遇到评价工具、评价流程、评价主体协同以及评价结果回馈与应用等无法避免的难题。

三、中国教育现代化战略推进的主题聚焦

审视上述难题、寻求破解之法,还须区分轻重缓急、聚焦不同主题以各个击破。顺应前文难点分析的逻辑,尝试从以下方面来凝练主题。

(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愿景

教育、科技与人才的“三位一体”,构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而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愿景。这一主题可大略分为“关系研究”“机制研究”和“路径研究”三个分主题。

三者关系研究。有论者基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认识,阐释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的逻辑关系特征:“教育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这一外部关系规律,“必然要求教育与科技之间形成紧密相互作用的强外部关系,功能耦合,协同联动”。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即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来看,培养人的教育活动必须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来进行,必须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特别是与人才之间的关系。[2]

融合机制研究。走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关键一步,应是探寻科技与教育的融合之策。《中国科学报》一篇综合报道指出:“科教融合”正在从高等教育阶段向高中教育、义务教育等基础教育阶段延伸,一种新的趋势正在凸显。有论者回应:“近年来,在国际局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必须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置于人才培养链条的最前端,创新人才培养要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唯有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才能为创新人才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3]教育系统怎样在为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提供更立体、更开放、更灵活的成长通道?科研系统如何在向教育系统提出人才诉求的同时,也能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牵手教育助力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更灵活的体制、更有效的机制和更宽松的环境。

强国路径研究。有论者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路径的角度,提出了应加强党的领导,突出创新引领,坚持人民至上,深化自主培养等夯实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的系统性支撑路径。[4]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路径来看,以往在教育、科技和人才各自领域中各自为阵的探索,需要转向跨领域、跨行业、跨区域的协作探索,既可以三者中任何一方为主,与另外两方关联或渗透,又可超越三方形成更高层次的统筹行动。当然,这同样需要体制机制上的支持和环境的支撑,才能打破三者间的壁垒,走向真正意义上的融通。

(二)以质量、效率和动力三大变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这一主题的核心在于,如何理解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又如何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来实现这一转换。

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常态的主动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也列入了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成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如此一来,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是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总目标,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则是将教育强国愿景转化为现实的重要途径,所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理应成为我国未来教育战略规划的核心主题。

实现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一战略思路同样适合教育领域。如果说,经济领域中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转方式”,那么,教育领域中的“转方式”与经济领域的“转方式”有何不同?我的理解是,当下教育的“转方式”就是从追求速度、规模和硬件升级等的外延式发展转向追求公平、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发展,其具体特征是强要素、调结构、优生态,实现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整体提升。

着力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变革,一方面可以从经济战线吸取一些带共性的成果和经验,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教育自身的特质和特点,不能简单搬用。

质量变革的关键,在经济上是提升生产质量,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在教育上则要通过内涵式发展方式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加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发展和现代人品质养成的教育供给,减少乃至避免升学主义导向下的“内卷式”或“过密化”的教育输出。推动质量变革,需要从培育时代新人的视角定义教育质量,在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导引下改进教育质量,在转变区域和学校改革与发展方式、更新教与学的方式、优化师生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的持续探索中提升教育质量。

效率变革的关键,是拓展效率视野、提升效率层次,追求效益优先。对教育而言,拓展效率视野和效率层次,意味着不能局限于成绩、分数和升学率高低以及学校发展规模大小、速度快慢等外显的层面,而是要以效益的眼光来看教育的产出。所谓教育效益,是指教育活动的收益,亦即教育活动价值的实现程度。具体地说,是指教育目标所含价值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之间的符合程度。教育上的效率变革,不仅要关注效果、效率和效益,还要体现出教育事业“在成事中成人”的独特性,也就是说,教育能够在不断提升教育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发展主体的“自我效能感”,即学生、教师、校长等主体对于自己完成当下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的能力充满信心,是一种由外在追求转化为内心素养的“胜任感”或“自信力”。

动力变革的关键,是调动发展主体的积极性。经济上的动力变革是适应高质量、高效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快劳动力从数量红利到质量红利的转换。教育发展的动力变革是要从外力驱动下的被动发展,转变成为内生需求激励下的主动发展。我国基层学校长期以来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根源在于政府对学校“管得太多、激励不够、保障不够、管理机制不健全”。对此,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针对“管得太多”“保障不够”,提出要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明确学校有“五个自主”,包括自主安排教学计划、自主运用教学方式、自主组织研训活动、自主实施教学评价、自主统筹实施跨学科综合性主题教学。还针对“激励不够”的问题,要求学校通过强化评价导向作用和校内激励作用来增强办学的内生动力。事实证明,课程开发、课堂变革、校本研修、资源共享、教师流动、跨校跨区域合作等举措,运用得当,都能成为地区、学校和教育者个体自主而主动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以评价改革深化促进各地各级各类教育战略目标落地

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评价方案的顶层设计和不同层面的具体落实的关系,涉及东中西不同梯度及城乡不同地区以及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共性与特殊性,还涉及到战略目标与评价指标、评价理念与评价工具、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等一系列要素之间的相互转换,既要总揽全局又要条分缕析。这里重点谈谈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评价设计中的关键指标聚焦问题。

我国不少省市区县以及科研团队对教育现代化评价体系都展开过丰富多样的探索,提出过不同的指标和指标体系,然而,主要的或关键的指标相对集中,可以持续性地深入探究,寻求新的突破。

在宏观层面,可聚焦科学、民主、法治、公平、共享与可持续发展,探寻区域教育现代化的价值维度,形成“一地一案”分区推进的生动局面。科学、民主和法治代表了经典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开放共享和可持续发展,则是在反思经典现代化负面影响基础上的价值重建,我国教育现代化在体现这些现代化共性的同时,尚需深入探寻“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体现中国国情和中国智慧的文化特质。

在中观层面,可聚焦公平、效能、赋权与生态,探寻现代化优质学校的质量标准,为“一校一策”的实施导向。公平与效能,体现了现代学校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相得益彰;赋权与生态,则体现了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刚性标准与学校发展柔性状态标准的相辅相成。两个维度的交融,构成现代优质学校的综合样态。现代化学校标准及其评价,在引领学校自主主动地内涵式发展的同时,还应有助于学校以合作共生的姿态实现共享发展。[5]

在微观层面,可聚焦学科素养形成,探寻各门课程学业质量特征的精准刻画,落实“一课一标”。2022年4月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新课程标准,首次明确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各门课程内容,对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的整体刻画,是引导和帮助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这需要各学科教师认真领会学业质量的内涵及学业质量标准的意义,结合课程具体内容及课标中各学段学业质量的具体描述,准确把握学业成就的表现特征,在切实用好学业质量标准的同时,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新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学业质量标准,使其成为深化课程教学领域评价改革的重要抓手。


参考文献:

[1]钮先钟.战略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3.

[2][4]陈涛,刘鉴漪.中国式现代化强国战略:政策特征、逻辑关系及支撑路径——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三合一体系的政策分析[J/OL].重庆高教研究.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50.1028.G4.20221226.1755.001.html.

[3]倪思洁,张春柳.科教融合的下一步要怎么走?[N].中国科学报,2023-01-11(004).

[5]杨小微.从优质到现代化:学校发展的目标与评价[J].中国教育学刊,2020(11).


初审:曹洪家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