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3年 > 第9期目录(总第一百九十五期) > 正文

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十年征程   

作者:陈如平
阅读数:48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10期

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核心战略主题。十年来,党和国家持续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以“四个坚持”统领全局:一是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基础教育实现高水平普及;二是持续缩小教育差距,大力提升基础教育公平;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四是坚持因势利导,加快基础教育结构优化。经过十年努力,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已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正着力实现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

关键词:基础教育现代化;优先发展;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结构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教育现代化应推动“普及、质量、公平、结构等方面整体水平的提升”,不仅框定了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维度指标,而且明确了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衡量标准,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明确了目标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进一步把基础教育置于“全社会的事业”的高度,制定了一系列推动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经过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体系,总体发展水平已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实现了新跨越,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正在向更好实现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迈进,基础教育现代化水平更上新台阶。

一、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实现高水平普及

教育普及是教育现代化的首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把教育普及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实现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础上,持续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提升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9.48万所,在园幼儿4805.21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72万所,在校生1.58亿人;普通高中1.46万所,在校生2605.03万人。[2]基础教育在校生总数超过2.3亿人,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一是学前教育基本实现普及普惠。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学前教育”不仅事关教育公平,维系社会和谐稳定,更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普及普惠目标,即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左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这个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连续组织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截至2021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1%,比2011年的62.3%,提高了25.8个百分点,学前教育实现了基本普及。小学新生中接受过学前教育的比例达98.4%,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小学新生都接受过一定时间的学前教育。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具体措施包括补齐普惠性资源短板,优化普惠性资源布局,推动普惠性资源扩容增效。这为“办好学前教育”描画了新的目标任务。

二是义务教育全面持续巩固。为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十二五”规划新增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这一新指标,又称“在校生巩固率”,即初中毕业班学生数占该年级入小学一年级时学生数的百分比。为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学生失学辍学问题,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明确要求,“确保实现到2020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的目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家持续实施“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精准控辍、分类保学,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从台账建立之初的20万人到实现“动态清零”,同时强化控辍保学督导检查和考核问责机制,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考核体系,组织开展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专项督导,“义务教育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截至2021年底,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4%,比2012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三是普通高中教育取得新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普通高中教育普及发展进程进入快车道。2017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90%。国家连续实施了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711.86亿元,累计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4570所,普通高中56人及以上大班额比例由2012年的47.76%下降到2021年的4.81%,下降了43个百分点。2021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在实现基本普及的基础上,毛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到91.4%,比2012年(85%)提高了6.4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学校总数1.46万所,在校生2605.03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长7.97%和5.59%,为广大初中毕业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提供了更多机会。全国及各省份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实现90%的普及目标。与此同时,国家持续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教育基础薄弱地区为重点,着力补齐教育资源短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升。“十四五”时期,全面普及是高中教育发展的重点,《“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人学率达到92%以上,擘画了新的图景。

二、缩小差距,基础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教育公平的实质在于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一段时期,受诸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教育的区域、城乡、人群、校际差距,这已成为制约“人民群众希望有更好的教育”的主要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以公平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准绳,以“有质量的公平”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推动基础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一是大力缩小教育区域差距。教育的区域差距特别是东中西部地区差距是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空间表现。受各地自然、地理、文化、历史,以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财政投入水平的深刻影响,教育区域差距已是客观事实,省域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严重影响教育公平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为加速中西部教育发展给予政策和财政倾斜支持,加大教育援疆、援藏等对口支援工作力度。中央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资金80%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长10.9%,高出全国年均增幅2.7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条件得到大大改善。连续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重大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人4000多亿元,带动地方投入超1万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县级单位中,中西部地区占比高达95.3%。2021年国家监测复查结果显示,全国所有县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水平总体上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二是持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办学条件改善,扩大农村学生升人更好大学的机会。国家连续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将学前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实现“一乡镇一公办中心园”全覆盖,多渠道扩大普惠性资源。2021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78%。浙江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框架内,率先提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0%以上”的新指标,提高普惠性幼儿园的占比,还划定“15分钟公共服务圈”,对普惠作出更加清晰的界定。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落实“四个统一、一个全覆盖”要求,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在全国所有县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义务教育进入了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2020年,浙江省海盐、宁波江北区顺利通过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评估验收。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24个大城市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8.6%。县域普通高中是基础教育的龙头,一直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县中塌陷”现象,2021年末国家启动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升县中教育质量,实现县中全面振兴,为切实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供新路径。此外,国家还积极采取措施,如实施东西部协作计划和面向贫困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缩小区域间生源比例的差别,提高了农村考生升入重点大学的机会。

三是加大特殊群体扶持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特困学生、残疾儿童、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等群体的教育问题。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得到优化,在教育精准脱贫政策的支持下,贫困家庭子女得到重点帮扶。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实现城乡学生全覆盖,学生资助范围进一步扩大,基本实现“应助尽助”。同时,为解决农村学生吃饭和营养问题,国家启动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营养餐计划,并不断提标扩面,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3.16万所,惠及3800万名农村学生。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制度全面建立,每年平均资助约20%左右的普通高中在校生,2015年助学金标准由1500元/生/年提高到2000元/生/年,十年累计发放助学金900多亿元,资助学生4800多万人次。这些政策的有效实施,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有力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积极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实施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针对学生不同情况,实施差别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全面推进融合教育,采取就读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实施教育。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努力实现“零遗漏”全覆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积极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按照“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要求,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四是切实缩小校际差距。教育的校际差距是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直接体现,也是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最大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多管齐下、分类施策,缩小校际差距。国家强力推进校际差距问题的解决,体现了在教育事权上的宏观视野和国家意志,推动各地统筹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行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流动可携带,推动各地制定义务教育生均拨款标准,更好保障学校运转。推进办学标准统一,推进学校办学规范化,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和校安工程,努力缩小区域内校际办学条件差距。稳步推进招生改革,实施免试就近入学,推动“划片入学”和“对口升学”等方式,合理引导教育预期。推行教师交流轮岗,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师资的均衡配置。一些地方探索实施学区一体化管理和集团办学模式,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交流任教,通过师资流动、资源整合破解择校难题。

三、改革创新,基础教育质量持续稳步提升

教育质量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其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发展和学校的生存,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中央关心,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重要主题,贯穿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历史性转变。

一是加强党对基础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出台有力政策措施,并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我们的学校是党领导下的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这一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明显强化。2016年6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强调坚定不移地把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坚定不移地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到各方面,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重要作用。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强调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要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持续加强党对中小学的全面领导,引领和带动基础教育战线加强学校党建和领导体制改革,擦亮中小学育人政治底色

二是增加教育投入是坚实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经济社会规划、财政资金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安排、优先保障、优先满足教育,不断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持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有力增强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2012—2016年五年间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总额首次从2万亿元增长到3万亿元以上,五年投入总额超过1952—2011年六十年的投入之和。2016年底,国家提出教育经费“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的要求,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的决心。随着国家财政状况向好,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0178.12亿元,首次超过5万亿元,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更是达53014亿元。总体上看,自2012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目标以来,这一比例连续9年保持在4%以上。每一笔教育经费数字的提高都转化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实际效能。各地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作为重要的“先手棋”,为“办好每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提供了财力保障。

三是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是内生动力。育人方式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人才成长规律,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基础教育领域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要求,把党的教育方针融入教育工作的各环节各要素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推进育人方式系统性变革,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切实落到实处。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新修订的普通高中、义务教育新的课程方案和标准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突出育人导向。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已在全国统一使用,覆盖所有年级。各地和学校不断完善以质量提升为导向的体制机制建设,以强化教学环节为核心指针配置教育资源、确定学校工作重点,促进课堂教学方式优化,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构建完善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体系,让每个学生获得最有效的发展。抓好中小学生作业、考试、体质、睡眠、手机、读物等“五项管理”,减少考试次数,降低考试压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四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基础工程。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和“四个引路人”的要求,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工作,逐步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引导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第一职责。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改革实施“国培计划”,先后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强师计划、优师计划,从源头上培养高素质教师。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持续改善乡村教师待遇,推进“县管校聘”和县域内交流轮岗,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和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改革教师评价,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完善校内激励体系,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五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逐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环境,目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已达99.7%,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新模式。2020年,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组织多方力量建设使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面向全国1.8亿名中小学生大规模开展“停课不停学”,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2022年启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第一期整合建设了基础教育智慧平台,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中小学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彻底改变了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授课模式,教与学的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莫大助力。

六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是有力杠杆。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符合实际、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督导评估监测机制,强力推进教育评估监测结果的运用,引导政府和学校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先后制定《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学业发展水平评价标准,系统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完善考试招生制度,稳步推进中考、高考招生改革,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破解唯分数、唯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等问题。规范面向中小学的各类检查、评比、竞赛、表彰等,尽最大的可能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干扰,让校长安心办学,让教师静心潜心育人。

四、因势利导,基础教育结构加快优化

优化教育结构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基础教育的全面普及,自然带来基础教育结构的变化,相应地对教育理念、发展方式、教育投入、治理模式、管理体制等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上经济社会结构、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优化基础教育结构成为必然和应然。

一是优化基础教育布局结构。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加大对基础教育资源布局的统筹力度,综合考虑区位地理特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乡村振兴、全面二孩政策、适龄人口流动等因素,逐步推行以常住人口为主要依据规划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在学前教育阶段,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步伐,以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新增人口集中地区为重点,强化城镇街道、城市社区、城乡接合部公办幼儿园建设,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实现每个乡镇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同时,优化乡镇幼儿园办园和管理方式,实行大村独立建园或设分园、小村联合办园,村级幼儿园可作为分园纳入乡镇中心幼儿园统一管理,保证乡镇幼儿园保教质量。在义务教育阶段,构建完善以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和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为主体、乡村小规模学校为补充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大力推进“两类学校”建设,按常住人口规模合理规划乡镇寄宿制学校。在普通高中教育方面,综合考虑办学效益、学龄人口分布、高考综合改革等因素,提升普通高中学校布局重心,逐步撤并乡镇普通高中,重点在市区和县级政府所在地新建、改扩建一批规模适度的高中学校。持续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标准建设,明确规定城乡幼儿园、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以及班额标准,大力化解大班额、大校额。

二是优化基础教育支出结构。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始终将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明确了中央和地方财政在相关经费方面的分担比例。在加大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保障力度的同时,持续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统一义务教育财政性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提高“三区三州”高寒高海拔地区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水平,加快补齐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短板,促进区域、城乡教育公平发展。同时,“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籍变化实现可携带,有助于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学问题。在省级层面上,各地积极落实教育投入责任,在实现“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统筹力度,持续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和经费支付方式,把教育经费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资金、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

三是优化基础教育管理结构。加快改革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省级统筹、以县为主”,即加大省级政府对省域内学前教育的统筹领导责任和县级政府对县域内学前教育的管理指导责任,完善学前教育规划体系,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合理的财政补贴机制;进一步推进办园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公办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县级政府办学主体地位,巩固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强化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完善教育督导工作机制,确立乡镇中心学校办学实体。探索建立以地市为主的普通高中办学管理体制,促进区域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同时,深化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改革,实行普通高中属地招生,坚决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防止县域普通高中生源过度流失。加强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优秀人才合理流动,尽力缩小城乡教育和东西部地区的教育差距,稳步提升普通高中的办学水平。

四是优化普职结构。自1985年以来,普职分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大体相当一直是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政策。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的全面普及,这一政策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一些地方在执行操作上结合当地实际有所调整。近年来,国家反复强调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调整和明确普高和中职教育定位,将中职就业导向定位调整为就业与升学并重。新定位给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解开了“套马索”,同时也对中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既要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又要夯实文化基础,扩大职业教育贯通培养规模,扩宽中职学生成长空间,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层次高移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EB/OL].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7673/49089/index.htm.

[2]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主要结果[EB/OL].http://www.moe.gov.cn/jybsjzl/sjzlfztjgb/202209/t20220914660850.html.


初审:李丽冰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