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3年 > 第7期目录(总第一百九十三期) > 正文

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   

作者:任少波
阅读数:85

来源:《教育研究》2022年第12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水平大学要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不断彰显新优势、探索新方案、实践新评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新路。

一、充分认识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优势”新时代新征程赋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优势。从全球范围看,新兴经济体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在受制于“依附发展”路径和西方发达国家“示范效应”影响的同时,也具有各自独特的巨大优势和潜力。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Prebisch,R.)等人提出的“依附理论”将欧美等发达国家描述为世界的“中心”,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则处于对前者的依附地位。阿特巴赫(Altbach,P.G.)在借鉴“依附理论”中的“边缘—中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巨大边缘学说”(gigantic periphery),将全球高等教育格局划分为居于主导地位的西方“中心国家”和居于依附地位的后发“边缘国家”。在他看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仍遵循西方模式,虽然体量巨大,但仍在世界知识生产体系中居于依附地位。实则,在更长的历史维度中,“后发”与“先发”本就是相对的,世界科学中心的历次转移与迭代亦证明了“中心—边缘学说”存在的理论和实践缺陷,“后发=依附”的既有叙事不断遭到质疑。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Gerchenkron,A.)创立的后发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工业化时期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少走弯路”、“效率激增”等优势。高等教育同样如此,也存在“后发优势”,我国的情形尤其突出。就内而言,我国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有着百年的奋斗史和探索史,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化、科学化、可持续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就外而言,我国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面对不同发展模式时拥有更强的自主选择能力和优势,可跳过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建设的某些探索性阶段,寻找特殊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一,创新机遇大、探索成本小的路径优势。在充分认识世界一流大学形成与发展模式的前提下,我国当前的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创新机遇大、探索成本小的优势。综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的路径由内外部多重因素共同决定,不同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形塑不同的发展模式。近代以来,英、美先发型国家大学主要遵循自然生长模式,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模式具有鲜明的国家规划特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坚,对国家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影响日益凸显。大学自身发展的巨型化、跨界化,使其离不开政府支持。世界各国大学因此日渐倾向于选择混合发展模式,即寻求自然生长与行政干预的平衡点。当前阶段,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应借鉴各国经验,不为单一的路径、标准、模式所禁锢。以往各国发展模式中的经验、教训皆可服务于一流大学建设的路径探索与创新。

第二,创新能力强、交易成本低的组织优势。组织优势体现为崇高组织使命、严密组织体系、严肃组织纪律的高度组织化特点,展现出强大组织动员力、行动力、战斗力。组织优势主要包括有组织创新能力强和对变革的快速响应,以及内部协调的“交易”成本低等因素。有组织创新能力强是指我国高水平大学能在现有体制下以强大的行政能力迅速调动各方面资源开展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身处科技创新前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备这一制度红利。对变革的快速响应是指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能够把握全球科技走向、回应世界发展难题,这有赖于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现阶段,世界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继出台未来发展战略,意图在第四次科技革命背景下取得优先发展机遇。得益于强大的组织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对这一历史机遇的把握更具使命性和整体性优势。

第三,创新资源多、推动成本少的社会优势。以系统论观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从属于教育系统,又从属于整个社会大系统,可将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动能转化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优势。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社会优势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系统同教育系统之间的需求联动、信息共享、资源互通。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丰富资源。一方面,大学充分吸收利用社会资源,通过社会服务与合作的形式拓展自身发展战略空间;另一方面,大学在与地方协同构建科创平台、服务地方发展的同时,利用其资源反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继而将高等学校与学科推向更高水平。

二、积极构建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整体取得长足进步。牛津大学马金森(Marginson,S.)将以我国为代表的东亚新兴经济体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整体崛起誉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儒家模式”,其核心是国家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对大学发展的引领与助推。因此,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在高远使命的引领下,全面走出对西方大学的经验、标准、模式、路径等的亦步亦趋,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方案”。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开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归根结底在于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举旗定向本身就是走新路、开新局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功能和属性,坚持党的领导,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持续发展,须进一步加强党对大学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健全上下贯通、引领一流的组织体系,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的融合,打造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径、新目标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坚持创新制胜,在承担国家使命中提升科技水准。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深度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当今中国,宏观经济正经历增长模式转变,知识经济浪潮与第四次科技革命对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全新的挑战。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可以乘势而上,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积极参与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应开展有组织科研,不断产生出新兴领域科研成果,打破传统思路,通过超常规布局,在基础领域构筑新高峰,在交叉领域打造新优势,实现非对称赶超和异军突起。为此,需变革科研组织方式,打破学术壁垒,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做大、做强创新团队,鼓励更具原创性的自由探索,在响应现代化建设创新需求中彰显担当和作为。

坚持自信自强,聚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战略部署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可以找到更加重要的定位和支持,在国家战略和民族复兴的共同伟业中凝聚人心,引育英才,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大学与人才成长的关系来看,大学既是卓越人才的汇聚之地,更是人才代际传承、群峰竞秀的培养基地。要把中国大学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精心研究名家大师、拔尖创新人才及其团队的成长成才规律,坚持以我为主融通中西,破除扫清人才培养的制度藩篱,扫清体制障碍,将新时代体制创新的举国优势转化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生态优势。

三、主动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评价”

当前,因“狭隘、竞争、被动、固化”被诟病的大学国际评价体系不仅没有缓和,反而进一步加剧,致使新兴经济体高等教育陷入“越追赶越落后”的怪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的要求。在国际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关键时期,伴随着我国整体实力的快速提升,势必要以“多元、合作、自主、引领”的“新评价”理念为牵引,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优势整合与力量汇聚。

倡导大学回归育人本职,以使命型发展鼓励大学多重职能共生。高等教育的使命根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既是立学生之德,也是立教师之德,要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师风师德、校风校纪纳入新评价体系,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作为办学立校的根本价值追问。一方面,在客观衡量科研评价成果的前提下,应强调将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实现与否作为评判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另一方面,在新评价体系中应更注重大学社会性贡献与学术性贡献的统一。[1]具体而言,要通过指标体系的设计更好地衡量大学通过科学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培育等多重路径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平正义、共同富裕中的作用。[2]

倡导区域共建,以合作共赢重塑全球高等教育版图。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人类世界已经联结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团结。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倡导用合作实现共赢,同时用共赢进一步促进合作。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而言,要尊重大学所在国的国情,推动特色发展,突破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中心—边缘”格局,鼓励高等学校通过构建区域性高等教育评价机构等方式,促进区域内部的人才共育、协同发展、交流协作,[3]以期实现求同存异、互利共赢。费孝通先生曾就处理不同文化关系所总结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原则,也应成为构建世界一流大学“新评价”理念和体系的准则。

坚定教育自信,重视教育主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这就要求政府和高等学校在“破五唯”的基础上,进一步破除以西方大学排行榜、数据库为主的评价导向,不以其作为“双一流”建设和学科评估中资源配置的标准。[5]“新评价”理念和体系应强调以“我”为主,坚定教育自信,重视教育主权,充分考虑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建设的动态水平,而不是以西方发达国家大学为唯一参照系,努力寻找和建立自身发展的坐标系。

鼓励多轨并进,以生态重塑引领高等教育发展。具体而言,要充分尊重不同类型一流大学在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发展阶段上的差异性,主张构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学科、不同区域高等教育评价的多元轨道,以适应不同功能定位、不同规模格局的多样化的高水平大学体系。[6]应通过打造更具高度包容能力和包容水平、长期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以及持续创新活性和创新活力的多轨并进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以一个整体在世界高等教育之林中齐头并进,协同助力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


注释:

①Altbach, P.G. Gigantic Peripheries: India and China in World Knowledge System[J]. Economicand Political Weekly, 1993(12).

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③Marginson, S. Higher Education in East Asia and Singapore: Rise of the Confucian Model[J].Higher Education, 2011(5).

④⑤⑥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参考文献:

[1]杨清华,等.建立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9).

[2]刘复兴.教育与共同富裕——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高质量教育体系[J].教育研究,2022(8).

[3]李红英.“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共生机制及推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8(9).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5]周志刚,宗晓华.“双一流”建设绩效评价下高校的“唯指标”办学倾向与规制效应[J].高教探索,2021(10).

[6]徐辉.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成就、挑战和变革[J].教育研究,2018(8).


初审:刘佳琦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