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3年 > 第7期目录(总第一百九十三期) > 正文

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推进新时代教育民生工程

作者:贺武华
阅读数:101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微信公众号)》2023.8.10


要: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党和国家将国计与民生全面统一起来,赋予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战略发展新内涵新高度。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将更加坚定推进教育民生建设,开创教育民生工作新格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视域、格局与感召下的新时代教育民生建设,有着新的内涵与要求,重点体现在要继续高举教育先手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把握好教育主要矛盾以及秉持科学思维方式让教育民生政策举措更精准有效地落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统筹公平与效率、当下与长远,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民生领域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以及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等教育民生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进展,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首次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着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特色发展。这一新理念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民生思想,承载着新的更高的教育民生要求。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将更加坚定推进教育民生建设,开创教育民生工作新格局。

一、高举重要先手棋,夯实建设教育强国的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扎实下好教育发展先手棋,才能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重要教育民生工程办好。

(一)教育民生巨大成就离不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民生的逻辑起点是教育与人生活的关系,无论是教育纳入民生还是教育成为民生,本身就是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和政府公权履职的职责使命。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教育民生论的理论基础。我国从“穷国办大教育”“人民教育人民办”的艰难历程中走过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教育民生建设旧貌换新颜。最新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在校生2.93亿人,专任教师1880.36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8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这是巨大的教育发展成就,也是巨大的教育民生福祉。自2012年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超过4%,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跨入世界中上行列,其中部分指标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每一个成绩在展示教育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深刻揭示着我国教育民生建设的无比艰辛,这首先得益于重要先手棋。

(二)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民生建设必须下好重要先手棋

教育与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等一同作为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并被列为首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人口最大的国家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后发型国家,无论是从纵向比还是横向比,我国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基本保障问题依然突出。我们在肯定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开启新征程必然要遇到新问题新挑战。如我国有将近3亿的在校学生要上好学,有1千多万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需要“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工资待遇”,每年有数以千万的高校毕业生要就业,仅从这些基本的、常态化的数字来看,教育民生是一刻也不容忽视的国家战略、百姓大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作为战略任务加以明确,强调要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教育是国计民生,教育的民生基础使教育优先发展越发成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它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在新时代必将更加凸显。当前,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幼儿教育公办化、中小学校外教育托管服务等系列重要工作,实则是对政府履职教育职责边界拓展的需要,首要之举是加大财政投入。总之,过去我们得益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今后我们更需要依靠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对于教育优先发展、优先投入,各级政府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这是教育作为最大民生工程的题中应有之意。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思考一切问题时,其出发点、落脚点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成为时代宣言,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教育使命、教育价值与教育追求的本质体现。

(一)教育的人民立场是推进教育民生的核心价值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人民是阅卷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要始终恪守教育的人民立场,从民生角度来抓教育,要以人民满意为尺度,切实增强人民的教育获得感。“从‘教育为人民服务’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再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正式成为今后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最终目标,最美好的愿景。”教育民生有基础性教育民生、一般性教育民生之分,也有高标准教育民生和低标配教育民生之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从基本的受教育权满足到基于个体发展的教育机会和教育个性化诉求,再到稀缺性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性需求,教育民生与其他民生一样呈现出由低到高的连续递进态,体现为个性化、多样性以及动态化的过程。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都不能少”“同在一片蓝天下”“人人上好学”等教育理想或口号,是朴素教育民生的生动体现,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当下,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提供了价值遵循,“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现代化,是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破解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以及推动物质与精神共富的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内在性地规定了新时代教育民生的内蕴与要求,推进教育民生工程必然要体现“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教育生态系统协调”等特征,其最终诉求要放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学说的高度去理解,祛魅人的异化,消除人的片面发展、不充分发展、不自由发展,扎实推进“五育”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满意度是教育民生“水涨船高”的趋势图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我国已从教育理念走向生动的政策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民生问题是否得到关切、解决的效果如何,最终要经得起社会与受教育者的评价。衡量任何一时期教育民生的实现程度,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标准与评测手段,主观上看就是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教育民生的民意评价与测度又是一项难度与挑战性巨大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的主观感受性,二是它的动态过程性,三是其内涵本身的发展性。由此,教育满意度的评价标准是多元的,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育诉求也日益呈现出个性化色彩,体现为人们的心理预期、教育诉求的个性化追求以及教育理念的差异化表达。某一阶段有某一阶段的教育民生,人民对教育民生实现的满意度也会因此而不同,当前教育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既未减少,也不会简单化。在“人人上好学”与“人人有学上”的不同阶段,前者的教育民生满意度并不比后者的更易实现;追求教育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教育民生,并不比“普九”时期的教育民生容易解决,如始于2021年的国家“双减”政策,其破解“减负”这一旷日持久的重大教育民生工程的决心与行动是前所未有的。不同群体对教育的期待表现不同,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也会有差异,如有研究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教育资源越富集的地区,公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越低。另一方面,不同的时代,人民对教育满意的标准也同样在发生变化”。精神生活是教育民生的重要向度,集中体现在教育的人本性、民主性、包容性、生活性、人文性,表现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与公平感、尊严感等。“人的精神生活及精神属性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而是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及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的,是现实的人在从事现实生活活动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总之,教育民生除了物质意义上的人财物投入的不断增长和满足,更体现在教育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全、生态环境等精神、文化以及软实力方面的日益增长需求,这也正是新时代教育民生工程之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大意义、要求和挑战之所在。

三、把握教育主要矛盾,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我们已踏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向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断。

(一)教育主要矛盾是我国教育关键民生问题的晴雨表

新发展阶段,我国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外部需求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从社会主要矛盾出发,教育中的主要矛盾也必然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教育主要矛盾堪称现阶段我国教育关键民生问题的晴雨表。“与教育领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当前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民生“三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更为丰富细腻,要做到“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实为更加艰难。共同富裕逐梦时代的美好教育,必然包含着“公平”和“质量”两大基本底色。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教育系统还不够公平、不够均衡协调发展,以及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体系仍然面临着一系列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学前、义务、中等、高等教育中的失衡问题依然存在;而公办与民办、普高与职高、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等教育类型之间的矛盾与问题也很突出。从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将各级各类系统中的瓶颈破除、矛盾化解、短板补好、体系贯通。以2022年修订后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例,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对诟病多年的“普职分流”这一教育民生热点进行了调整,初中后“五五分流”一刀切的做法得以改变。

(二)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更高的教育民生向往

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关键是要依靠高质量发展,大力提升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推进教育公平、普惠和共享,让人民享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是人们对教育的无限期待。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也作出了与时俱进的强化与重申,如2014—2022年依次强调如下:“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教育公平比较理论认为,令人感到公平并不是获得比过去更好的教育,而是与周围人比获得了更好的教育。当下教育民生将公平质量作为普遍性诉求,比“扫盲”“普九”“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时期的教育民生更加敏感和复杂,它已超越了教育扶贫意义层面的民生。世纪之交,我们通过“两为主”“两纳入”以及“两统一”等政策组合拳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保障基本受教育权;而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高中及高中后教育成了新的问题。新时代的教育民生更体现为精神层面,对美好教育的追求已经超越了物质意义上的教育民生。

四、善用科学思维方式,让高质量教育民生举措落地

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的教育民生,不是一法一策所能奏效,特别要善于运用科学思想方法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作为民生问题的教育,其实质就是要实现怎样的教育发展和怎样发展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这“七大思维”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视域与要求下的教育民生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论指导和能力要求。

(一)坚持战略思维,研判高质量教育民生建设的一般趋向

战略思维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法,要求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而具有战略定力。推动教育的高水平优质均衡,缩小教育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加快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些一刻也离不开增强教育战略思维。我们要坚持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历史地辩证地观察、思考和处理教育民生问题,尤其是要审时度势,根据变化的情势和发展需要去把握教育重点、破解教育难题。在党管教育、统领擘画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明确近期、中长期事关全局的教育民生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确定教育民生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准确判断、科学谋划、行稳致远。

(二)坚持历史思维,遵循高质量教育民生建设的内在规律

历史思维是把现实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中去正确认识和把握的科学方法。事关国计民生的教育走过怎样的路、有什么样的历史经验,从历史看教育,就是要洞察其中的内在规律。历史思维是一个长时段思维,也是一种整体性思维,更是一个过程性思维,这对我们新时代推进教育民生建设提供了具体要求和指导。历史是不可隔断的联系,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提升运用历史的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内在逻辑。故此,坚持历史思维也就是自觉对教育民生发展趋势的把握,进而在不断变化发展中去推进教育民生工程。同时,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要从历史思维中领悟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坚定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本来推进教育民生工程,如此才能更加清晰地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民生的理路与进路。

(三)坚持辩证思维,把握高质量教育民生建设的问题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内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坚持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矛盾分析法为主要思维方法。教育民生问题是教育自身复杂矛盾的直接体现,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民生问题,要善于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观念自觉融入民生实践过程,用辩证法的主要规律指导认识实践活动。辩证法思维告诉我们,在肯定教育取得巨大进步、大踏步前进的同时,也要看到教育问题随时代变化而变化,而且,一些问题长期困扰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些问题会更加突出。辩证地看,教育民生既宏观庞大又细微琐碎,教育民生施策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一个个具体的问题链、问题点上下功夫,要一项一项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实,力求精准到位,做细做实做到位。

(四)坚持系统思维,平衡高质量教育民生建设的系列关系

系统者,体系也,就是要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教育与外界的诸多关系构成教育的外部大系统,教育如何强化与外部的互动关系、支撑功能以及获得外界的全方位支持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同时,教育自身又是个大系统,各级各类教育内部又有多种多样的子系统。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处理好大系统、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唯有统筹兼顾,才能更好地发挥系统的整体效能。教育民生问题就是处在这些复杂的多维关系中,因此也要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关系结构、相互作用中去把握事物、思考问题,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解决教育民生问题要将其放置于系统思维视野之下,重视教育民生问题的整体性、关联性、开放性、时序性、层次结构性以及动态平衡性等特征。

(五)坚持创新思维,探索高质量教育民生建设的精准良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一样,教育工作是极其独特的,学生永远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也不是用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人的成长成才因要体现因材施教而变得匠心独运,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教育创新是永恒的主线。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今天,数字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优质教育扁平化离不开改革创新,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个性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等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去破解。教育民生所关注的更高质量的教育、更均衡发展的教育以及更顺畅的教育体制机制等诉求均有赖于时俱进地深化改革创新。同样,“兜底线”“补短板”“填洼地”的基础性教育民生工程,均需要坚持创新思维。教育深水区的改革成为民生关注的焦点,为此更要坚持教育创新思维,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近年来首都基础综合改革为例来说,“北京在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新常态下的教育民生观为引领”。

(六)坚持法治思维,夯实高质量教育民生建设的基础保障

依法治教是铸牢教育民生之基的关键,学校办学行为规范有序本身就是一种民生福祉,是让家长和社会安心的民生工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规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教育事务、确保教育民生可谓无处不在。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教育民生问题往往又与教育公信力失信、违背教育政策、不良教育风气甚至教育违法乱纪等行为有关。事关学生身心健康和百姓切身利益的事,一旦发生则最容易引发民意沸腾,成为社会关切焦点。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将提高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改善教育评价体系以及构建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等作为重点。尤其是像对待“过重学业负担”“校园霸凌”“校闹”“校园安全事故”等社会反响强烈的教育民生热点关切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法治思维推进教育治理,严加防范与重拳出击并举,实现标本兼治。

(七)坚持底线思维,聚焦高质量教育民生建设的低洼短板

底线思维指工作中充分估量面临的各种问题、困难和风险,立足实际设定最低目标、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思维方式。运用底线思维就是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都是天下父母的操心事、揪心事和烦心事,教育民生的底线思维要求我们充分估计、高度重视群众急难愁盼教育难题,未雨绸缪积极主动应对,切实托底补短板。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要将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教育事情视为民生大事,趋利避害、有守有为,诸如确保校园安全、坚持就近入学、不分重点班普通班、杜绝有偿补课等,这些实为教育民生的底线思维。教育民生底线思维要求加大对薄弱环节教育的优先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薄弱地区和学校的教育配置、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积极扩大普惠性资源,重点补齐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城市学前教育短板等。


初审:赖冬梅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