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12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七期)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意蕴

作者:郑金洲
阅读数:326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12月7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命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先行的现代化,教育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对教育提出新要求新挑战,如大力兴办教育事业、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和改进生态文明教育、积极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要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需要注重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谋划推动教育工作,积极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统领、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着力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新时代中国教育学,研制出台教育强国标准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和国家未来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势必带来教育领域的深刻变化,对教育产生广泛且深远的影响。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意蕴,挖掘其中内含的教育要求,洞察教育承担的使命和回应性变化,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先行的现代化

“现代化”本来是一个西方概念,一般与近代化相对,指的是一个现代社会制度持续完善、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日臻丰富、价值观念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西方国家进入工业化较早,也是现代化的先行者,他们的现代化理论主要是基于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提出的,具有浓郁的西方中心色彩。我国现代化肇始于鸦片战争以后,是在民族屡遭磨难后以一种被胁迫的方式加入现代化世界潮流的。多年的艰难探索,并没有找到一条发展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建设一个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工业化国家成为不懈奋斗目标。毛泽东就曾指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安下心来,使我们可以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现代化进行了深入思考。1978年10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他出访日本,在东京坐上新干线、参观日产公司,深有感触,“我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了”。1979年3月21日,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这个说法,叫作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五十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七十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4]邓小平当时提出“中国式四个现代化”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反对急躁冒进,反对照搬西方经验,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目标,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此后,党和国家围绕现代化进行了持续探索,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聚焦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论新理念新战略,极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创造性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充满自信自立自强的理论气度,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打破了“现代化=西化”的认识误区,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也不同于过去的苏联现代化模式。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和实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一体化发展。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论述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先行的现代化,是教育优先发展的现代化,也可以说,教育优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这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在部署未来“两步走”的战略目标时,把教育强国放在优先发展位置

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对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不难发现,两者在表述上有所不同,当时是“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教育强国”位序从第二位改为第一位,其间反映的是教育在现代化全局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的突出和重要,反映的是教育强国在现代化各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这也意味着到2035年,教育等领域要比经济社会其他领域提早15年实现“强国”目标、达到“现代化”标准。此外,即使在其他5个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领域中,也即“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教育”也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没有教育的发展,科技创新无法实现,人才辈出无法想象,文化繁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体育健康更无从谈起。教育先行现代化,是社会其他各领域实现现代化的前提保证。

(二)在部署未来五年和更长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时,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作为工作重点

从党的一大开始,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有对教育的重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代会,都把教育纳入社会领域之中,教育作为社会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出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放在“实施科教兴国,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之中来论述,而且置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后,这是第一次,体现出党中央在新时代新征程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对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支撑性作用的殷切期盼。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并提出“三个第一”的理念,即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第一”的基础是教育,“三个第一”的发展靠教育,“三个第一”的实现也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科学转变为技术进而成为生产力的枢纽,是人才从潜在状态转为现实状态的桥梁,也是创新的发生学机制和逻辑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以教育先行为牵引,以教育现代化为龙头,带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现代化,进而构筑现代化整体格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懈追求。

二、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征”的教育意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并用“五个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进行了概括。“五个特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标志,是区别于其他各种类型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这“五个特征”从内容来看,其实质就是人的现代化,是围绕人的发展展开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十四亿人口整体迈进现代社会,指向的是人的全体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决制止两极分化,指向的是人的共同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推动每个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指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向的是人的和谐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指向的是人的全球发展。对于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旨趣的教育活动来讲,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都有着深刻的教育意蕴,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要求。

(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求大力兴办教育事业

国内外有关现代化的研究都表明,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也就没有社会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就成了一句空话。现在全世界共有将近10亿人口生活在现代化国家,我国有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如果实现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必然会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思想观念、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的深刻变化,是人的全面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教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先发国家,无不在自身的发展中高度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着力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引领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锐意进取、团结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证。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一条综合现代化路径。18世纪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大多采用的是“两步走”的发展进程,第一步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主要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等;第二步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主要特点是知识化、信息化和绿色化等。我国的现代化是采用“两步并作一步走”的策略,集聚两次现代化的精华,规避现代化进程的误区,以未来世界前沿为目标,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并持续向第二次现代化转型。这样的现代化路径,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基本手段,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等渗入社会各个领域,并成了最为主要的活动,决定社会的表现形态。在知识社会中,由于知识的统帅作用,人们应当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播、转移、交流、复制和吸取,把终身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应当更有可能具有高度的精神情操、思想觉悟、文化教养和文明习惯,应当增强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的能力,应当自觉促进传统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应当成为在追求、发现、创造新的知识并在将其贡献于社会过程中获得最大快乐的知识人,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现代化进程中要着力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难题,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意味着我国已切实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上了议事日程,意味着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要围绕这一矛盾的解决作出系统性应对,也意味着教育必须在优质均衡发展、解决社会公平等方面作出富有自身特点的贡献。

其一,优质均衡教育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共同富裕需要有一定的产业保证,需要一定数量的实体经济支撑,如果没有充分就业,共同富裕就只能依靠社会福利政策支持大量失业者,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社会危机,这不是我国共同富裕的理想状况。发展实体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自主创新,就需要充分重视和发展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就要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形成“橄榄型社会”。有研究表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在于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在于通过教育塑造大批高科技人才、高素质农民,在于加强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体的教育培训。

其二,优质均衡教育是共同富裕的指标。共同富裕不限于经济收入差距的缩小,教育上的共享共建也是其中重要的标志。一个地区是不是实现了共同富裕,要看该地区人民群众有没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回应人民期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教育区域间、学校间均衡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其三,优质均衡教育是共同富裕的抓手。要达到共同富裕,需要综合施策,方方面面作出努力,包括法律、税收、经济、文化、宣传、帮扶等,其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项重要的举措,也是各项工作中人民群众能切实感受到、体验程度高的重要内容。例如,义务教育具有普惠性、公益性等鲜明特点,义务教育阶段的差距过大,不仅有悖义务教育的性质,也为人民群众所诟病。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义务教育难题,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在一个地区建立统一的教学标准、升学制度,防止小学、初中抢跑,学校掐尖、家长攀比等不良现象,不失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突破口”。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切实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不只是物质财富高度聚集,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物质生产空前进步,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精神文明极大提高,思想觉悟和文化修养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与物质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从教育的角度来讲,两方面内容需要大力加强。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精神记忆,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五千多年民族历史文明的基础上进行的,引导教育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成长的精神营养,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凝聚力所在,体现在人民的性格气质上,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让学生深入了解祖国的璀璨文化,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把现代化建设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上。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代化建设无疑会促进物质极大丰富,在这一过程中,物质财富越丰富,激发的需求越大,而这些需求并不见得与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统相一致,价值观与物质发展脱节现象就会出现。如果人们的需求和欲望比经济发展速度更快,这种矛盾就会进一步加剧,甚至会诱发这样或那样的社会问题甚至是社会危机。同时,现代化进程中利益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社会群体自我意识上升等趋势将更为突出,如何维持一个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无疑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大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通过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措施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教育学生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对夯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道德基础非常重要。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加强和改进生态文明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而不走西方现代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按照我国现代化设计的预期目标,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全人类作出积极贡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就教育而言,很重要的就是要全面加强和改进生态文明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教育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人们将社会理想转变成现实能力的主要力量,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更好地认识自身生活和外在世界的关系,更好地掌握与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好地了解一些会威胁到和谐共生的问题的复杂性和相互联系,如浪费、环境恶化等,更好地学习如何在考虑到经济、生态、生活等诸多因素的前提下作出明智的决策。在这方面,我们以前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角度来看,还有不小的差距,无论是教育政策,还是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一定程度上都需要进行重新定位。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积极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

西方现代化的源头,是依靠殖民掠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可以说是靠殖民化、对外侵略、发动战争走上现代化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会走“逢强必霸”的西方老路,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没有侵略的基因,始终把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类主动构建的产物。教育通过唤醒人类本性,促进全球公民的责任意识和团结;通过主体间平等的对话与理解,构筑新型的教育交往方式;基于共享发展的理念,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实现全球教育共同利益。这些工作,都对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目标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以前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相关的教育类型有很多,如国际理解教育、跨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平教育、全球教育等,这些概念现在看来都难以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第五个方面特征的相关内容,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

从中国式现代化明确的方向、阐发的特征来看,似乎应探索确立一个新的教育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这种教育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以培养造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为目的,走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教育发展之路,启迪心智,传承知识,使学生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地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拥有经济效能所需的职业技能,公平社会所需的公民素养,生活和谐所需的伦理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逐渐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种意识主要表现为基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所产生的命运相连、休戚与共、共生共荣、权责共担的价值理性。其本质是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界限,跳出“有你无我、零和博弈”的二元逻辑,将整个人类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个体和他人及群体的共在、民族与世界的共在、人与环境的共在等关系中衡量评判选择自身的追求和行为。它是一种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教育引领,通过这种教育,可以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并不仅限于以上所谈到的内容。上文只是择其要者作了简单的提炼和概括,许多要素和内容还需要在现代化实践中深化拓展。同时,我们还需要认识到,现代化对教育的诸多要求,归根结底是反映在学生的培养上,是体现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思路和举措,一定要考虑到如何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如何转化为师生交往的具体行为,如何转化为学生身心的真正成长。

三、充分发挥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国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中国教育的改革创新,离不开中国教育道路的实践探索。充分发挥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以下几方面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一)注重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谋划推动教育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其中之一是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应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充分表明我们所选择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正确的,而且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开拓本身就是在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典型特征,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等,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归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世界提供了现代化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样本。“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理解和剖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视角,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教育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随人类文明共存共荣,同时也是催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因素。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实施中,我们应该更多地从人类文明创新发展的高度和角度思考教育、看待教育,不只是把教育看作精神文明的手段、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而是要着力分析研判教育在“五大文明”中的定位和作用,在人类文明整体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使命责任,切实把握教育在文明延续、迭代与创新,在同一时空环境不同文明的交融互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赓续和传播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和运行方式。

(二)大力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积极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总体目标、战略任务、实施路径以及保障措施。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本遵循。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稳步推进,在教育脱贫、提高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推动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接下来,很重要的就是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部署新要求,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的各项任务进行对照分析,结合各地教育实际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案,并且做好政策评估、督导检查等后续工作,切实实现教育现代化各阶段的目标。“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进程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中国教育现代化在实践中闯出了新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才能展现出自身的形貌特征,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依据。“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上位概念是“中国式现代化”,从教育先行、教育强国先行的相关要求来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也要先行先试,在各领域现代化中率先成型,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新征程面对的重要课题,需要下大力气探索。

(三)坚持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统领,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未来15年特别是今后5年,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攻坚期,对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影响深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构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在以往我们关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主要是聚焦教育内部的课程体系、学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教育评价体系、治理体系等,注重的是这些体系如何结为一体实现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战略任务中进行统筹部署,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将教育、科技、人才整合到一起系统谋划,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这样的部署具有深远的战略考量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树立大教育观,将教育、科技、人才视为大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又要将其置于国家发展的宏观格局中进行审视,既要在教育内看教育,又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把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放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全局中去把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要靠教育的改革创新。只有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用改革解决改革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创新解决创新中产生的新矛盾新考验,不断扩大教育改革创新的集成效应,不断推进教育与其他社会领域的协调发展,既发挥教育的“适应功能”,更发挥教育的“引领功能”,才能推动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在满足和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中的突出作用。

(四)以研究教育现代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新时代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教育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在教育先行的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理应经过深入细致、集体攻关的探索研究,率先建构起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既为教育学科以及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贡献,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教育学的智力支撑、人才支持。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具有世界教育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如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数字化、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等,也有自身的显著特点,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立德树人等。我们的教育现代化走的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有着百年未有之大机遇,也有着风高浪急乃至惊涛骇浪的考验,在这当中,一刻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也在实践当中催生着新的理论萌芽出现。坚持以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以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和中国教育现代化问题作为教育学学术话语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教育概念,打造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教育理论体系,并进而形成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的教育学学科体系,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难得契机,也会大大加快中国教育学走出去的步伐。

(五)研制出台教育强国标准体系

2035年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现在距2035年,只剩十余年时间,抓紧时间研制、颁布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具体要求、指标体系等,对于明确教育改革发展奋斗方向、凝聚各方面力量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强国既是过程,也是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的教育目标不同,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期的教育目标,应该说具有更强的国际对标性、世界共通性。研究分析已经实现现代化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借鉴先行现代化国家的教育发展经验,对标国际组织对教育发展质量的一些衡量标准,是建构我国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基本条件。总体来看,教育强国的评判标准,大致有三类:一是定量标准,即教育强国指数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二是排名标准,即教育强国指数的排名处于世界各国的位序;三是定性标准,即教育强国在教育规模、结构类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学校治理等方面的状态描述。当然,在制订教育强国各相关标准时,不能一味沿用西方国家或者国际组织的已有指标,要深深扎根中国教育大地,把握中国教育具体情况,经过扎实系统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才能形成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参照性的评判标准。


初审:刘佳琦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