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国家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既是现实维度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表征,也是历史维度国家战略“四化同步”的持续深化。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不仅需要在国家发展的整体框架中对东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资源进行调整与配置,更重要的是要使民族地区积蓄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力量。这种内生力量,是促成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发展机制和发展路径等方面获得的综合性动能,包括在精神层面的共同体意识建构,在文化层面的文化基因传承和文化现代化转型等。通过教育赋能,使各民族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共同实现自身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在立体合力下推进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国家现代化;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教育赋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1]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不仅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同时也需要作为基础性工程的教育来赋能。厘清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解读教育如何赋能,为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提供根本保障和动力机制,意义重大。
一、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作为国家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既是现实维度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表征,也是历史维度国家战略“四化同步”的持续深化。
(一)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表征
中国的国家现代化进程,可追溯至清末西方列强入侵之时,并且在跌宕起伏的艰难探索中逐渐融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洪流。有学者认为,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民族—国家,一是民主—国家,前者是现代国家的组织形式,以主权为核心;后者是现代国家的制度体系,以主权在民为合法性基础”[2]。虽然中华民族作为实体已存在五千多年,但作为概念的“中华民族”是由梁启超率先提出。在近代探索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孙中山则是真正意义上以中华民族为旗帜建构中国的现代化国家雏形的第一人。虽然主权独立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但是,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主权才真正独立。中国开始以有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的“民族—国家”形态屹立世界之林。
关于民族与国家相互交融的现代化建设,有学者认为,作为社会学概念的56个民族,逐渐被凝聚和整合成作为政治学概念的“中华民族”,为中国的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了政治民族基础。而经过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所开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则为“中华民族”奠定了政治社会依托。[3]民族与国家的相互交融和促进,既是谋求建构一个稳定的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现代国家的权力保障;也是确保在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聚合下,各民族实现同步发展的政治框架。“中华民族”作为凝结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民族,在世代中国人民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艰苦奋斗中得以凸显。而现代化国家建设为加强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组织和制度的保障。因此,“中华民族”所包含的各民族的同步现代化,正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表征。
(二)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是国家战略“四化同步”的深化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根本目的,也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定位。在这一根本目的的统领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就开展了诸多现代化建设探索,改革开放后更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为应对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失衡等问题,党中央分别于2007年提出要加快建设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2010年提出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2012年提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四化同步”。可以说,在领导全国人民推进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党中央准确研判各时期发展问题,适时提出相应的战略规划。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即是对当下民族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工作的重要指示。
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是国家战略“四化同步”在民族地区的深化。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严重制约国家现代化的整体进程。在全球化叠加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际秩序急剧变化,随时可能对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构成巨大威胁。因此,现代化国家建设并非虚无设想,而是既以植根中华文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纽带,也以着眼全国各族人民同步实现现代化为方略。将推进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纳入国家“四化同步”的战略,就是要将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充分调动和整合全国性的资源,从根本上持续推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实现整体性的现代化国家建设。
二、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内生力量需求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实现各民族同步现代化,需要将民族地区纳入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整体框架。现代化的方向是坚定的,如何同步是关键。这不仅需要在国家发展的整体框架中,对东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资源进行调整与配置;更重要的是,要促使民族地区积蓄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力量。这种内生力量,是促成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发展机制和发展路径等方面获得的综合性动能,诸如,在精神层面的共同体意识建构,在文化层面的文化基因传承和文化现代化转型,等等。
(一)各民族需要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现代性包括理性、自由、民主、科学、法治等基本内涵,最深层次的则是个体的自我意识生成。个体意识生成作为现代性的本质规定,是社会结构朝着现代化进行转型的重要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将各民族包含在内的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基本前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各民族理解其共同性是如何生成的。这种共同性既包括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性认同,也包括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走向现代化征程的历史性认同。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性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基础。“中华民族国家的建构,不管是‘五族共和’,还是‘合众为一’,徜徉的都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民族观’,即所谓的‘夷夏之辨’从来不是一种族性的区分,而是一种文化的分野。”[4]这种文化分野不是源自民族差异的观念差别,而是以国家疆域为考量的观念差异。无论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还是中原文化向东西拓展而形成的华夏文化,或是后来辐射为更广阔的中华文化,“大一统”的观念始终植根每个人的心中,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无论是哪个民族入主中原,自身都会演化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部分,其文化最终都会融入包容性更强的中华文化母体。融合过程实际上是文化涵化和濡化的教化过程,也是各民族相互融合的过程,进而成为屹立世界之林的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凝结着国家意识形态的中华民族不断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注入现代性基因。在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遭受西方列强践踏的近现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多民族国家”为建国方略,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这种高屋建瓴的建国方略,既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更新,也体现了现代化国家建设所强调的民族平等和政治民主等思想,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性具备了现代性基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意识形态,不仅在个体层面规约人的思维和行为,而且在族群意义上指引民族发展的方向,更在国家格局指明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二)各民族需要共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
“文化基因的内容起始于文化负荷者早期的无意识,发展于与他文化互动中的自觉凝练、修正和抽象,是现代民族国家国家认同的重要影响因素。”[5]文化基因是文化系统的遗传密码,不仅使社会学意义上的具体民族具备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而且使政治学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以其伟岸身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除了体现于现代性日常生活,还包括全国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实现交融所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形象等。现代化国家建设不仅需要建构一整套稳定的共同体框架,而且需要凝练能被各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因,即我们必须找到各民族同步现代化和国家整体现代化的共有因素,并使其在同频共振中实现升华。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
如果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性框架,那么,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则是内在最为稳定的黏合剂。
正是因为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才使得各民族汇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具备同步的可能。现代化虽然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差异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共有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不仅使各民族在中华文化的共享和传承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且使各民族对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预期具有内在体验的同步性。各民族要同步实现现代化,既需要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为政治框架,也需要现代化国家为制度和组织框架。对于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言,只有通过中华文化基因来保证民族和国家的高度黏合,才能在保障民族平等和国家稳定的前提下顺利实现现代化。
因此,如何使各族人民共享和传承共同的中华文化基因,也是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内生力量要求。
(三)各民族需要实现自身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从文化层面而言,现代化发展在根本上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没有个体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整体性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必有缺憾。没有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化的整体特征亦难显现。但是,同步现代化,并不意味着,牺牲个体民族文化来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同质性文化。而是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保留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并使之实现现代性转换。此即民族现代化所包含的两个方面:一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存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二是如何实现各民族文化的现代性转换。
关于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存各民族文化,早在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对此就有关注与探讨。他对东北地区鄂伦春族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调研,提出“少数民族的现代化是否意味着更大程度的汉化”[6]的问题。他无不担忧地指出,“是保存文化呢?还是保存人?”这是两难问题。“丧失现代化将意味着民族的贫困,丧失文化传统则意味着民族的消亡。”[7]可见,由于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叠加效应,使各民族面临着文化消亡和人的发展相对立的困境。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各民族不得不参与现代化进程;赖以生存的传统生活和生产方式却已经发生重大变革,其传统文化面临着式微甚至消亡的困境。另一方面,虽然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理念已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但如果一个民族一成不变地坚持原有的文化传统,就很难与外部经济社会发生紧密联系,导致不仅不能实现现代化转型,甚至连被世界发现的可能性都大大降低,从而使“民族的”难以被“世界的”接纳。
对此,费孝通提出,“只有从文化转型上求生路”[8]的核心观点。民族的贫困和民族的消亡,都不是现代性的题中之义。人的存续是确保文化保存的前提,文化的转型应当通过现代性增长来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从而改善人的生境。尽管各个国家和民族对现代性的认知与选择不尽相同,但现代化作为历史的必然进程,已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裹挟其中。无论主动建构,还是被动参与,现代性增长都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然选择。唯一的区别在于,现代化模式的选择是根据不同的国情和民族文化差异决定;同时,各民族同步现代化的实现,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同质性汉化,而是包含有民族文化差异发展的同步现代化。中华民族文化正是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吸纳和融合各民族文化而形成。只有全部实现各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也会在更高的层次上牵引着各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因此,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既包括各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也包括整体性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这是并行不悖的包含与共振关系。
三、教育赋能是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核心动能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包含“复”,也包含“兴”;不仅意味着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归,更意味着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释放出耀眼光芒。中华民族,是将各民族包含在内的整体性存在。这意味着,实现现代化过程绝不允许任何一个民族掉队。这就是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深层内涵。教育作为发展动力,是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也是通过同频共振的方式推动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核心动能。
(一)通过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需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上实现同频共振。“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是没有意识形态的,因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要建立在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基础上。”[9]党的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深刻的意识形态教育,成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工作主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0]。“石榴”,喻示荣辱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石榴籽”,既意味着各民族的相互平等;也意味着,各民族只有团结一致和加强交流,才能实现文化的相互融合。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意识形态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通过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于对“四个共同”形成认同。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共同”理念,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1]辽阔的疆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伟大的精神,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上形成的整体性本质和结构性内容。
“四个共同”的认同教育,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教育内容,亦是促进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结构性核心动能。
第一,对祖国辽阔疆域的认同教育,关键在于对各族人民自古以来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疆域演化进行刻画。应让各族人民认识到,辽阔的祖国疆域作为一个实体性存在,是守护各族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镌刻在各族人民心中共同的美好家园图景。只有在疆域上确保各族人民具有共同的美好家园,才能为各族同步实现现代化奠定实体性的基础。
第二,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教育,关键在于使各族人民形成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感。不仅可使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与融合中寻找到生命坐标,而且可使各民族在同步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构筑共同的心理归宿。中华民族历史感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历史性发展的感知,这种感知通常会使各民族将自身的发展历程融入中华民族现代化发展的情境,并对其中关键的历史事件形成复杂和敏锐的意识。
第三,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认同教育,关键在于使各族人民形成共同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应使各族人民认识到,祖国悠久的灿烂文化不是单个民族的生活样态,而是全国各族人民为了更好地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所共同缔造的物质产品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更是各族人民在参与整个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中共享、传承与发扬的文化基础。
第四,对祖国伟大精神的认同教育,关键在于使各族人民充分了解,各民族所具备的精神特质共同荟聚成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出来,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信仰。
在现代化叠加全球化的浪潮中,“四个共同”的认同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凝聚力量。
(二)通过教育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
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需要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上实现同频共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不仅是各民族实现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核心纽结。虽然各民族的文化基因不完全相同,却在人类与文化相互促进发展的尺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关联性。譬如,洪水神话,反映的是东西方文化共同关注的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葫芦神话,则是苗族、壮族、侗族、毛南族、彝族、瑶族、水族、仫佬族、布依族、拉祜族、黎族、哈尼族及其他民族所共同拥有的神话记忆。[12]正是诸如洪水神话和葫芦神话及其他共同的神话记忆,使不同的族群产生了交流、共鸣和聚类,即产生了超越生物遗传学的文化基因传承。这类具体的文化基因作为存储文化遗传信息的基本功能单位,不仅在历史演变中凝练和提升为具有认同性质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而且使各民族在多元发展中形成一体化的中华民族格局。通过教育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传承至关重要,关系全面推进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顺利达成。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需要通过区域协调和资源整合来推进东西部与城乡间的深度合作。区域协调和资源整合,不仅包括经济层面,也包括精神、知识、技术和机制等层面的共建与共享。此类要素属于广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具有特定的文化基因。如果各民族共享着共同的文化基因;那么,文化层面的具体要素在传承中就会变得更加有效。这需要教育赋能。换言之,着眼推进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顺利达成,就要对教育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过程和方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一,需要教育来打造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精神纽带。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价值观教育来使各民族确立同步实现现代化的长远目标,使之成为各民族精神追求层面上的共同信仰,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现代化发展价值观。只有具备共同的现代化发展价值观,各民族之间的精神纽带才得以形成,才能使文化基因的存在方式具有共同的潜在根基。
第二,需要教育来提炼知识和技术在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尺度上的共同基因。精神纽带的形成作为潜在根基至关重要;但同样需要诸多显在的要素来表达共同的文化基因,如知识和技术。因此,需要通过教育使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在各民族之间产生共同的体验,使技术的共享共创在各民族间产生耦合。同时,还要使知识和技术在各民族之间的流动中实现融合。
第三,需要教育来强化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合力机制。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不仅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实现横向的协同发展,而且还要求在国家、民族和个体等层面实现纵向的深度融合,才能体现同步的合力。这就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机制创新,即需要从整体性的中华民族现代化目标出发,深入探讨各民族在各领域和各层面之间的现代化发展关系,强化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合力,实现真正的同步发展。合力机制的产生并非自发,而是需要教育来加以引导和赋能。
(三)通过教育引导各民族文化转型
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需要在民族文化转型上实现同频共振。民族文化的转型需要教育来加以引导,才能契合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在现代化进程中,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主旨在于通过有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的方式,向受教育者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其他人类文明成果,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意识和全面发展的现代人。因此,教育自身的现代化不仅关系民族地区发展的现代化水平,还关系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同时,教育现代化并不只是某个民族发展的必然选择模式,也不仅满足在抽象共同体层面的建构想象,而必须切实引导各民族文化转型,实现各民族同步现代化和国家整体现代化。
第一,教育通过自身的现代化变革,推动民族文化转型。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需要依靠教育实现自身民族文化转型,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变革则是先导。教育的现代化,意味着外在的教育形态朝着现代化发生变革,内在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教育形态的现代化变革,通常会牵引着各民族文化在形态上发生变换。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京族“哈节”文化,就是在现代教育和传播手段的助推下,不断从京族内部族群特有的海洋祭祀文化演变成集祭祀传统坚守、学校教育变革、旅游产业扩大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海洋文化。他们不仅坚持每年如期在哈亭中举行传统的海洋祭祀活动,把富含海洋文化的独弦琴艺术和“唱哈”等京族文化,通过校本课程的方式有效融入学校教育;而且将“哈节”的举办过程,通过现代化的传媒进行广泛宣传。通过现代化教育以及注入新型传播形态,使京族文化这一传统文化越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为其他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同时,教育现代性的不断增长,是使各民族文化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内在动因。虽然现代性的内涵界定不一,但公平、效能、法治、绿色等要素被各民族广泛认可。教育就是要引导各民族对自身的文化形态、文化基因、文化发展方向等进行现代性的反思,使各民族的现代性要素不断放大,并最终共同汇聚成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第二,教育通过对文化范式的选择和改造,推动民族文化转型。“所谓文化范式,就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文化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世界观,包括文化理念、文化概念、命题、理论模式以及文化认知的方式。”[13]文化范式既是教育发展的价值体现,对教育发展的方向发挥根本性的规定作用,也是各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共同规约。当下与未来,世界范围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使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需要以“自然与人文共生范式”[14]来重新建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范式,需要教育对原有的各民族文化范式进行选择和改造。故此,通过教育审视传统的各民族文化差异,并按照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尺度,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文化和谐共生、文化与文化和谐共生等角度,延续和改造各民族文化的基因,使其更具现代化属性,为各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动力。
综上,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作为一种兼具基础性和牵引性的动力机制,为这一战略的实现赋予强大的动能。通过教育赋能,使各民族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共同实现自身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这涵括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的现代化进程,既是必然的,又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245-248.
[2]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J].东南学术,2006,(4).
[3]任剑涛.从“民族国家”理解“中华民族”[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
[4]张会龙,朱碧波.中华国家范式:民族国家理论的省思与突破[J].政治学研究,2021,(2).
[5]孙杰远.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文化基因与教育场域[J].教育研究,2013,(12).
[6]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37.
[7]郎玉屏.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0).
[8]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56.
[9]钱民辉.略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1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
[12]徐杰舜.文化基因:五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13][14]孙杰远.教育的文化范式及其选择[J].教育研究,2009,(9).
Educational Empowerment: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All Ethnic Groups to Achieve Synchronous Modernization in China
Sun Jieyuan
Abstract: As a basic requirement for national modernization, the synchronous modernization by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on of national modernization in a realistic dimension, but also a sustainable national strategy of the "synchronized four modernizations" in a historical dimension. To this end, we should, within the overall framework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adjust and allocate the economic structures and social resources from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more importantly, we need to encourage all ethnic groups to accumulate endogenous strength for modernization. The endogenous strength, a comprehensive energy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target orientation, developmental mechanisms and development pathways, includ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t the spiritual level, and the inheritance of cultural genes plus the transformation into cultural modernization at the cultural level. With the support from educational empowerment, we can make all ethnic groups forge the sense of the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nherit the cultural gen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chieve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so as to jointly promote the process of synchronous modernization for all ethnic groups.
Key words: the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national modernization; the synchronous modernization by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 educational empowerment
初审:赖冬梅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