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18年 > 第7期目录(总第一百四十八期) > 正文

一流大学并非“排名排出来的”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刘尧

对于国内外各个大学排名机构发布的大学排名,人们往往议论纷纷、褒贬不一。然而,无论对其持什么态度,大学排名已越来越成为人们认识高校的重要工具之一。对此,我们所能做的不是盲目追捧,而是科学地认识与合理地使用各种大学排名。

一、一流大学并非“排名排出来的”

近年来,我国多所高校在多个世界大学排名中的名次迅速提升。2017年9月,《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提前发布的2018年全球大学排名显示,除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双双进入前30名外,还有多所我国高校的排名都有较快提升。同年9月,国内有关媒体在梳理了QS世界大学排名、THE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等四大世界大学排名后发现,我国同时进入四大排名前500强的高校已达到12所。我国高校在这些排名中名次的迅速提升,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是“排名排出来的”。

从评价理论上讲,世界一流大学在不同排名中均应是一流的,反之则并不成立。因为任何排名都是评价的结果,评价是建立在指标体系上的价值判断活动。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标准和权重,不仅与评价目的和目标直接相关,而且各种指标也仅是根据评价目标而设置的,其是否被认定为主要因素还由评价目的决定。

事实上,国际上对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统一认识和明确界定,英文通常用的“World Class University”(世界级大学)也是一个模糊概念,取决于人的主观认识和排名指标的设定,更多地体现为举世公认的水平、地位和卓越成就。一所大学被认为世界一流大学还是比较的结果,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其他同类高校的比较而言,在排名指标上相对名列前茅而已。就是说,仅是名次进入“世界一流”的高校,我们还很难认定它是世界一流大学。比如,一些高校盲目按照某些知名的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展开对标建设,而这些排名都如THE世界大学排名一样是重科研、轻教学的。如果高校将这些以科研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引入教育全程,那么其根本的立德树人功能和责任必然会被弱化。

剑桥大学前校长艾莉森·理查德曾说,“大学排名不科学,世界上伟大的高校都是不可以排名的。不同的高校之间区别很大,是无可比性的”。上海纽约大学副校长杰弗里·雷曼也说,“不同国家、地区的学校很难去比较,学生、家长在选择之前应该问自己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教育”。用评价理论来解读这两位校长的话就不难看出,大学排名是一种需要通过相互比较而获得结论的相对评价,不能不考虑评价对象的可比性。而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之间如何进行比较,一直是困扰排名者的难题。排名究竟应该采用评价对象哪些共有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在方法上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杰弗里·雷曼还曾说,没有完美无缺的大学排名,因为诸多排名都有自己的调查方式,在设计指标时也各有侧重,比如,有的侧重科研获奖,有的侧重同行评价,有的侧重论文发表,等等。这就是说,大学排名的公信力虽有高低之别,但永远不会出现一份“万能排名”。

二、全面看待大学排名的作用

尽管大学排名难以做到客观全面地反映办学水平,但它确实已经成为人们认识大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拿出现世界首个大学排名的美国来说,每个州公立以及私立的高校数量众多,“万紫千红”的高校孰优孰劣,令政府、企业、社会、学生及家长感到迷茫。正是在此背景下,一些媒体推出了各类大学排名。发布大学排名的机构主观诉求显示,排名主要是为学生选择学校与专业服务。比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在《美国高等学校排行榜》的说明中表示,该排名是为学生与家长优选希望就读的学校提供全面而丰富的信息。虽然社会对大学排名的批评之声此起彼伏,但是大学排名的确是社会认识高校的必要参考资料之一。提供信息服务的大学排名机构,则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者、提供者、管理者,尤其是数以万计“购买和消费”高等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来说,大学排名有很大影响。随着大学与社会关系进一步密切,社会各界会愈来愈关注大学排名。因为排名为社会各界提供了观察高校动态发展情况的窗口,也能促进高校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大学排名还是高校不可或缺的外部质量监控工具之一。由民间机构或政府组织对高校办学过程和结果实施的外部质量监控,以大学排名为主要形式,注重高校的社会满意度。

正因如此,一些高校在制定规划等时,均倾向于将资源分配给对提升排名名次有帮助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大学排名也成为一些国家政府决定是否认可外国高校学历的依据。从这些方面来看,大学排名是一种竞争机制、一种社会影响。排名确实有助于引导政府和社会将高等教育资金投向排名名次靠前的高校。因此,如果政府有科学的制度安排,就可以合理使用排名激励高校达成良性的竞争生态。

由于大学排名因有用而受追捧,排名结果使用给高校发展带来了高利害性。政府渴望摸清、提升高等教育实力,高校渴望在各种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排名结果使用上的高利害性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排名结果不仅可以影响高校招生质量的高低、影响政府拨款的多少,还能影响高校的社会美誉度。因此,高校对提升名次的需求很强烈,排名机构就可能有渔利空间,如果不对双方的行为进行监管,就可能出现排名乱象。

研究结果显示,提升排名已经成为一些高校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有些院校还建立了专门的机构,对本校的排名变化进行跟踪和研究。然而,高校单纯对名次的追求,一定会使高校远离教育正轨而异化。许多学者也认为,大学排名不可全信,如果过于看重大学排名甚至以此作为“指挥棒”,一定会导致高校办学的功利化与同质化。

随着排名影响力的不断增大,还可能引发高校之间的声誉竞争。一些急功近利的高校管理者甚至会采用不正当的手段,竭尽全力谋求名次的提升。201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全美大学排名显示,有5所高校因为伪造数据而受到警告或除名。

在笔者看来,除了坚决遏止大学排名中的不正之风之外,对大学排名要给予足够的包容,让其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笔者相信,随着大学排名机构对指标体系和方法的逐步改进完善,社会对大学排名结果的合理使用和排名公信力的确立,排名对于高校办学的监督和动态反馈、生源和资金流向的引导、高校之间良性竞争的促进,还是有较大积极作用的。

三、“双一流”建设不忘根本使命

目前,《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等发布的大学排名,倚重的SCI论文的发文量及引用率,无法全面展示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质量。虽然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能很好地衡量某一学科,尤其是基础性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但却忽视了应用开发研究及其在行业中的社会影响力。片面地追求ESI的引用数量排名提升以及进入ESI前1%的学科领域数量,实际上只是追求一流的某种表象,而不是追求一流的真正内涵。这也是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没有直接使用这些排名的原因。

从我国的“双一流”建设来看,在关注ESI前1%的学科领域数据等指标的同时,更加关注中国特色的目标与追求。我国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摆到了“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位置,即要求高校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追求学术上的卓越、形成自己的特色,为社会发展培养一流的人才、作出一流的贡献。

责任编辑:杨卉霖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