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18年 > 第8、9期目录(总第一百四十九期) > 正文

建立老年教育学刍议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86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教育研究》2018年第6期 作者:杨德广

摘要: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无论是从老年教育的特殊性,还是老年教育的重要性,抑或是从老年人身心特点出发,建立老年教育学都势在必行。目前,建立老年教育学,有作为学科建制应具备的外在和内在条件。为此,建立老年教育学应围绕老年教育学科的知识体系,探开展老年教育基本理论、老年教育的对象、老年教育的教学实践、老年教育人才培养问题、老年教育的体制、政策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教育;老年教育学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迅速增加,截至2016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2.3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6.7%。预计到2020年,全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43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7.8%,2050年将达到4.34亿人,占总人口的31.1%。[1]老有所养,老有所学,从老年人个人来讲,许多人期盼有学习机会,提升自己素质,满足自己的爱好,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看,老年安,则社会安、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可以说是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由此可见,无论从个人、家庭还是从社会、国家,开展老年教育利国利民。然而,老年教育如何应对和适应2亿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如何满足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能够从事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都是我们面临的需要抓紧解决的问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在国内教育界,对要不要建立老年教育学尚存在分歧,不少人持观望乃至否定态度。本文认为,在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开展老年教育,应探索建立老年教育学,并使其成为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

一、从老年教育的特殊性来看,必须建立老年教育学

教育学是伴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教育活动在哪些方面有了突破性发展,教育学研究便会深入其中,并产生新的教育学分支。最早的教育学分支只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而“高等教育学”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逐步被认可。高等教育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即使从近代第一所大学即意大利1158年的波隆那大学算起,也有800多年的历史,但“高等教育学”一直没有产生,没有被认可。八十年代初,许多人认为,“高等教育学”涵盖于普通教育学之中,不宜成为教育学下属的一级学科。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始人潘懋元教授坚持认为,高等教育是教育的特殊组成部分,具有矛盾的特殊性。高等教育有特殊规律,也有特殊问题,比普通教育更复杂,不是普通教育所能概括出来的,也不是一般原理所能解决的。他在1978年就提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实践为建立新学科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这样的新学科。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现在已经具备了需要与可能。[2]在潘懋元教授等一批高等教育学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高等教育学终于成为一门教育的分支学科。今天我们提出建立老年教育学,如同当年建立高等教育学一样,已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两方面的条件。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主要有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制度,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的任务、内容、途径、方法,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教师的职责、任务,学校的组织和装备、领导与管理等。教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按教育类别和教育对象区分,有幼儿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和特殊教育学。有人认为,老年教育学可以归入成人教育学之中,这是不现实的。成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在职的成年人,大多人在五六十岁以下在职人员,他们一面工作,一面学习。而老年教育的对象是五六十岁以上的退休后老人。老年教育学应该与成人教育学并列,同属于教育学分支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是老年教育学是以老年教育为研究对象,研究老年教育的目的、任务、特点,探索老年教育的规律,也是培育从事老年教育的教师、管理人员的学科。二是老年教育学研究的内容有老年教育的本质、性质和规律,以及它同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老年教育的结构和功能,老年学校的任务和职能,老年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老年学员的身心发展特征,老年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等。

本文之所以认为老年教育不宜列入成人教育,也不宜列入普通教育,是因为老年教育,的研究对象本质上与成人教育、普通教育不同。本质是作为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而其他事物不具有的属性,是区别事物间的根本标志,它不仅决定事物的性质,而且决定事物的表现内容,并通过这些内容表现该事物的本质属性。从本质上说,老年教育是教育活动的特殊形式,是从事老年教育的实践活动,具有与普通教育、其他教育完全不同的特殊矛盾性,这种特殊性具体表现在老年教育的“老年性”、“课程性”、“多样性”等多个方面。

老年教育的“老年性”,是指教育对象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的身心发展、学习需求、学习能力与青少年和成年人差距很大。“课程性”是指老年学校、老年大学的教学活动大多数是以课程教学、非学历教育为主,而不是以专业学习、学历教育为主。“多样性”则是指老年教育要面对多层次、多种需求的老年人,办学主体、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呈现多样化。总之,老年教育不同于学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而是具有特殊的矛盾性,是特殊的教育,不宜归属于教育下面的任何一个二级学科。因此,应把老年教育学单列为教育学下属独立的二级学科。

二、从老年教育的重要性来看,必须建立老年教育学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较早进入老龄化,老龄化程度比较高,因此很早就关注老年教育,也由此逐步认识到老年教育的重要性:由老年人是“社会包袱”认识到老年人是社会财富;由老年教育的救济观、福利观、休闲观,上升到权利观、潜力观、发展观;由养老教育、休闲教育,到潜能开发教育、参与适应教育。1945年,美国成立了老年学会。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社区学院成人教育中就有专门为老年人开设的课程。芝加哥大学和密歇根大学还开设了退休准备课程。1970年,密歇根大学教授霍华德·麦克拉斯基致力于老年学研究,在博士课程中也开设了老年教育学的研究课程。斯坦福大学等名校还专门设立“老年寄宿学校”,为老年人住校学习提供方便。1976年1月,《老年教育学》杂志在美国创刊,标志着老年教育学学科已成为新的独立学科。从20世纪70年代起,其他国家学者也开始涉足老年教育学研究领域。1972年,法国创立了第三年龄大学,目的是实施对老年人的终身教育计划,及开展老年教育的相关研究。1982年,英国剑桥大学成立了英国第一所第三年龄大学,为老年人提供了稳定的学习场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现出来。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即建国100周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完成三阶段的战略任务,实现宏伟目标,当务之急是提高国民素质。老年人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有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户的比重超过20%。每位老人关联着一个或几个家庭,全国有2亿多老年人,若1个老年人关联着4个人则关联着8亿多人。联合国第二届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的《政治宣言》提出,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发展的强有力基础。发展老年教育,通过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和参与能力,可以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助力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可以这样讲,办好老年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基础。

有人认为,我国教育资源有限,应该用于青年教育、成人教育,若用于老年教育是资源流失和浪费,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我们不能忘记2亿多老年人曾经付出的艰辛劳动,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作出的积极贡献。现在他们退休了,但多数人还有自理能力,身体健康,其中不少人迫切要求继续学习,要求弥补在岗位时因忙于工作和事务而失去的学习机会。我们不能无视这些老年人的学习愿望,更不能把他们边缘化。在精英教育时代,教育资源比较稀缺,应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于九年义务教育和对青年人的教育、培养上,确保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这是必要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然而,在我国进入大众化教育后期的时代,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扩大,现有普通高校2596所,成人高校近284所,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各1万多所,[3]有巨大潜力为老年教育服务。事实上,我国现有不少大中城市的中等学校为社区老年学校提供了可利用的资源,己有100多所普通高校举办了老年大学或老年大学分校。不少中小学及普通高校生源不足,完全可以拿出一定的教育资源用于老年教育。欧美发达国家的普通高校,包括一些知名学校都接收老年人入学,我们是否可以学习借鉴。

有些人可能对建立老年教育学不赞成,甚至是不屑一顾。在学前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学创建之初前后,也有人激烈反对,但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学前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学创建后,对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建立老年教育学,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来看,必须建立老年教育学

老年人与青年人或成年人相比,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一些不同,由此也就必须采取特殊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而也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老年教育学。

其一,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在生理上必然会出现规律性的变化,身体内部及各种器官组织会产生自动的“退行性”改变,个体对客体环境的各种适应能力也将下降。如人进入老年期,大脑的神经元数量将逐步减少;在心血管方面,心脏排血量将逐步减少;在呼吸系统方面,肺功能将减退,肺活量减少;在消化系统方面,肠胃运动功能将明显减退,以及骨骼疏松、肾脏萎缩、免疫力下降等,将在老年人生理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由此可见,面对老年群体这一特殊教育对象,显然不能用普通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的原理施之于老年教育,必须建立专门的老年教育学。

其二,从老年人的一般心理特点来看,人老了以后,在心理特点上也会发生变化。如在认知层面,与青年人、成年人相比,老年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都有一定程度的退化;情绪心理层面,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社会角色和社会交往的变化,往往会在情绪、情感方面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在缺乏关爱、缺乏温暖、缺乏学习的情况下,正面情绪将减少,负面情绪将增加,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自卑感,以及焦虑、抑郁、不安等情绪心理。相反,如果老年人处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能够得到关爱、温暖、教育,得到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则会增加正能量的情绪,增强自信心、上进心,对生活和人生充满了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也因此愿意把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智慧奉献给社会和他人。由此可见,开展老年教育十分必要,一方面可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增长他们的知识,开发他们的潜能,另一方面也可增强他们的正面情绪,克服负面情绪。老年教育学就是要研究如何针对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变化,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实施教育活动。

其三,从老年人的学习心理特点来看,老年人的记忆力、思维能力有所下降。但研究表明,人脑并非必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实际上脑器官越用越灵,不用则废,即用进废退。年轻人若懒于用脑,智力会降低,老年人若勤于用脑,智力不降反增;另一方面,由于生理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老年人往往存在自尊心较强、自信心不足、自主学习欲望较强、接受能力较弱,这就要求在学习上应放慢节奏,要少而精。面对老年人学习心理的特殊性,就不能运用常规的教育教学方式,而要创造适应老年人的教育模式、方法和内容。

如上所述,老年人群是区别于青年人和成年人的特殊人群,老年教育是针对特殊人群的特殊教育活动,老年教育学就是研究老年教育活动的科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在知识经济、高科技革命的时代,老年人对学习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因此老年教育越来越不可或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把针对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用于老年教育,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必须有相对独立的老年教育学,以满足老年人的自我需求,开发老年人的潜能,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

四、老年教育学已具备学科建制的外在和内在条件

老年教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因为它已符合学科社会建制的条件。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认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建制大体上应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学会,这是群众性的组织,不仅包括专业人员,还要包括支持这门学科的人员;二是专业研究机构,它应在这门学科中起带头、协调、交流的作用;三是各大学的学系,这是培养这门学科人才的场所,为了实现教学与研究的结合,不仅要在大学建立专业和学系,而且要设立与之相联系的研究机构;四是图书资料中心,为教学研究工作服务,收集、储藏、流通学科的研究成果、有关的书籍、报刊及其他资料;五是学科的专门出版机构,包括专业刊物、丛书、教材和通俗读物。“本文认为,我国老年教育学已具备这五方面的条件。[4]

一是学会。1982年3月,中国老龄协会成立,原名为“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1995年2月,改名为“中国老龄协会”。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对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等重大问题和老龄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开展信息交流、咨询服务等与老年问题有关的社会活动,参与有关国际活动等。在中国老龄协会推动下,为了加强老年教育,1984年,中国老年教育协会成立,1988年2月,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成立,这标志着全国各地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已经联结成一个体系,其职能是:组织校际间的经验交流、信息沟通、资料交流,培训老年教育工作者,组织科研和教研活动,开展国家间的经验与学术交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成立了老年教育协会,这些协会机构在老年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为老年教育、老年教育学奠定了很好基础。

二是专业研究机构。当前,中国老年教育协会、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各地老年教育协会都建立了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研究探索老年教育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包括如何办老年教育,老年教育的目的、特点、内容、方法,老年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模式、老年学员的特点等。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组织了全国性课题组,对老年教育现代化、老年教育规范化、社区老年教育、农村老年教育、老年教育学等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五项重要成果,出版了五本学术专著。

三是全国已有各类老年学校5.97万所,在校学生677万人,有百余所普通高校举办老年大学或老年大学分校,已有60多所职业学院开设了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在校学生逾万人,建立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此外,老年远程教育也有很大发展。目前参加远程老年教育的学员有220万多人。上海开放大学、江苏开放大学已启动老年高等教育学历教育试点。上海老年大学与上海开放大学合作,开设了4个专业的学历班,包括钢琴独奏、声乐、体育保健、摄影摄像。已有64人经考试合格后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文凭,为老年学历教育开设了先河。

四是各老年大学都有专门的老年教育图书资料中心。老年教育方面的教材、专著陆续出版,说明老年教育学已经存在。1990年,熊必俊、郑亚丽编著的《老年学与老龄问题》,由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对老年教育与老年教育学进行了阐述,是我国较早提出“老年教育学”概念的专著。天津华龄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了《老年教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了《老年教育概论》,南京出版社,同年出版了《老年教育学学理探索》。北京大学老龄问题研究中心2008年编写出版了《老年学书序》,明确提出“老年教育学是在老年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是老年学和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培养老年人生存与发展能力及其规律的科学”,这是我国较早给老年教育学下的定义。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出版了《老年教育学》,黄河出版传媒集团2012年出版了《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5]。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于2014年编写了一套“老年教育理论丛书”(叶忠海教授任总主编),包括《老年教育学》、《老年教育管理学》、《老年教育心理学》、《老年教育经济学》、《海外老年教育》等。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为解决老年教育学教材提供了方便,也标志中国老年教育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五是学科出版机构。全国已有专门的《老年教育》杂志,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和山东老年大学主办。截至2014年,已出版了460多期。另外,上海等地都有老年教育研究的杂志,对交流老年教育经验、探索老年教育规律、推动老年教育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二五规划”已编撰一批适合老年学习者需求的教材和课程,共100本。首批“上海市老年教育普及教材”共58本已正式出版,可供老年学校选用,以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2014年,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组织编写的《老年教育理论丛书》一套五本由同济大学出版。201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全国老年教育师资培训教材”,包括老年教育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教育教学论。这些研究成果为老年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从内在条件看,发达国家从20世纪40年代起,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针对老年教育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老年教育体系,涌现出许多老年教育理论,包括关注个体的内在动力的生命理论以及“选择—优化—补偿”理论等,从而推动了老年教育的发展。[6]目前,来自国内、外的一些学者用教育学、老年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研究老年教育学。我国从2009年董之鹰主编的第一本《老年教育学》专著问世,至今已有数十本有关老年教育的专著,发表的论文也有数千篇,涉及老年教育理论的多个方面。

其一,关于老年教育的功能。老年教育一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自我需求,包括社交、尊重的需求、自我价值的需求;二是促进老年人全面质量的提高,包括使他们的智力、体力、才能、素养等各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得以更好地融入家庭和社会,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三是开发老年人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老年教育可以把老年人的“余热”和潜能挖掘出来,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能继续服务社会;四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老年人是家庭和社会的长者,通过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全面素质,可以在家庭和社会上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老年教育学就是要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老年教育的功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促进老年人健康发展。

其二,关于老年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老年教育学以老年教育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探索老年教育的性质、目标、特点、规律,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不同类别、层次的老年人对教育、学习的需求;研究和探索老年教育的体制、形式、途径、方法;研究和探索如何培养老年工作人才、老年教育的教师等。

其三,关于老年教育的主要特征。老年教育学产生于老年教育。老年教育,顾名思义,一是姓“老”,二是姓“教”。姓“老”,就是必须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个人需求出发办教育,强调教育的差异性,关注“精神养老”,实施宽松的愉快教育、无压力教育,让老年人在教育中获得快乐、修身养性;姓“教”,就是教育性。按教育规律办教育,给老年人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教育过程中要将人文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素养。

其四,关于老年教育的体制。一是办学主体上以党政部门为主导,面向全社会,各系统举办老年学校、老年大学、老年培训;二是教育体系上形成了省(区)、地(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老年教育(大学、学校)组成的教育体系;三是教育类型和层次上,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教育,即满足所有老年人在教育方面的需求;四是教学模式上,采取讲课、报告、培训、学校教育多种类型,以课程教学、非学历教育为主,并辅以学历教育。

其五,关于老年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出发,老年教育不是以专业教育、学历教育为主,而是从课程教育、非学历教育为主,其教育内容也比较宽泛,具体包括:一是退休教育,为即将退休的职工提供退休准备教育,帮助他们做好退休的心理准备,科学合理地规划退休生活;二是娱乐健身、陶冶情操方面的教育;三是养生保健方面的教育;四是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以生活知识和技能为主。如学习防范人身和财产危险、自我保护,为有参与社会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后职业教育;五是生死教育。死是每个人无可逃避的归宿,到了老年期每个人都要面对疾患、病痛、死亡,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焦虑、情绪低落、精神绝望等方面的问题,生死教育可以帮助老年人理性对待老年期的病痛和死亡。目前,许多老年大学的课程主要包括以下13个专业大类:摄影、旅游、保健、武术、文史、科技、工艺、戏曲、舞蹈、外语、书画、音乐、时政等。

如上所述,无论在外部条件还是在内部条件方面,我国老年教育学的建立都有了较好的基础。

五、建立老年教育学的构想

老年教育学就是研究老年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老年教育学应列入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作为老年教育学学科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老年教育与老年教育学(内涵、历史进程),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老年教育的目的、目标、功能,老年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老年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老年教育的教学特点、内容和方式方法,老年教育教师的职责和素养,老年教育机构的体制和管理等。

当前我国有一百多所高校举办了老年大学,但却没有老年教育学专业。为此可率先在有条件的高等师范院校设立《老年教育学》学科(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老年教育方面的管理人员和教师。目前,全国各大中小城市有老年学校、老年大学等教育机构6万多所,社区、乡镇村级老年学校5万多所。这些办学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都是从其他行业转过来的,缺乏专门训练,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和教师。[7]再从理论研究的视角来看,老年教育在我国虽然已有40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一系列研究成果,但要成为一门成熟的、社会公认的学科,还需要不断努力。尤其作为老年教育学学科建设,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深入探讨和研究:一是关于老年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包括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基本特征、定性定位、功能作用、结构体系、基本规律等;二是关于老年教育的对象研究,包括老年学员的身心特征、学习需求、认知水平、基本素养、群体结构等;三是关于老年教育的教学实践研究,包括老年教育的教学原则、方式方法、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四是关于老年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包括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如何提高各级各类老年学校的教学质量;五是关于老年教育的体制、政策和管理工作研究,包括从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制度、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和制度、管理人员及师资队伍建设等[8]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总是从“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的漫长过程中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建立老年教育学,将其列入高等教育发展计划中,更好地开展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培养老年教育人才,在推动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上产生积极作用和明显效果,满足两亿多老年人口对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庆莲,宋晚生.终身教育视阈下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模式探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4).

[2]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18.

[3]教育部.2016年教育发展统计公报[EB/OL].

[4]费孝通.略论中国的社会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3(4).

[5]陆剑杰.论我国老年教育的治本之策[J].老年教育,2014(6).

[6]李洁.老年教育理论的反思与重构—基于西方现代老龄化理论视角[J].开放教育研究,2015(6).

[7]杨德广.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应着力发展老年教育[J].终身教育研究,2017(6).

[8]杨德广.老年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5-6.

责任编辑:桑尔璇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