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18年 > 第8、9期目录(总第一百四十九期) > 正文

学校教育视域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述评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212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民族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 作者:沈沫

摘要:对2008年至2017年国内学术界有关教育视域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状况进行反思性回顾,发现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在10年间明显扩展,研究成果有所增加,但仍存在理论针对性综合性不足、研究方法重思辨轻实证、数据支撑力偏弱、对决策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对此,未来要以民族地区学校的语言传承、知识传承、文艺传承为重点,统筹开展基础理论研究、问题诊断研究和公共政策研究,全面揭示学校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上的作用、功能及限度,并为改进学校文化传承活动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传承;述评

学校是文化传承、传统保护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对促进文化多样性、实现多元文化和谐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全球化进程加深和中国教育现代化提速,在教育发展水平与世界差距进一步缩小的同时,中国对文化重要性、独特性的自觉追求在不断增长,推动了学校教育与文化传承相关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迅速上升。2015年8月11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明确提出,要“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学校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定位及作用,已成为教育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学术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教育的公平和优质、民族关系和谐稳定、文化发展繁荣的政策问题。

一、近10年国内相关研究概况及议题分析

过去10年间,国内学者透过教育研究视角观察并分析民族文化传承的成果明显增加,研究范围有所扩展,在一些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笔者以“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查询到自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的相关学术论文222篇,其中期刊论文180篇、博士论文11篇、硕士论文23篇。

从论文的出版时间分布看,2012年以来相关主题的研究呈上升趋势,表明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研究聚焦的学段来看,义务教育学段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从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数样本文献采用的是偏重思辨的研究方法,尤其核心期刊论文中采用思辨研究方法的论文占76.4%,而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的论文占比较低;从研究内容看,学界探讨的议题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探讨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机制

一些学者关注文化纵向传递的过程,试图揭示传承活动所依赖的机构及其内在规律。如索晓霞提出,制度法规、生活渗透、道德传递和禁忌约束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1]赵世林提出,家庭、村寨、战争、族际交往等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而家庭村落中的亲亲强制与同族监督,在战争或交往中强化的本族意识以及祖先崇拜与宗教信仰等,则将文化意识渗透其中。[2]晏鲤波认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机制包括四种,即选择、适应、采借和参与。[3]杨建忠、胡双喜认为,丛林、火塘、寺庙、仪式以及家庭、村寨、社区等曾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但如今市场、学校的地位正变得日渐重要。[4]

(二)开展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基本关系的逻辑推演和思辨研究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问题颇为复杂,在学界的受关注程度也最高。如苏德、刘子云指出,发挥高等教育对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处理好十大关系,包括传统性与现代性、多样性与统一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理论性与实践性、封闭性与开放性,以及推动文化整合、促进可持续发展等。[5]这一论述指明了教育与文化传承双向关系中的基本范畴。

许多研究肯定了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强调教育本身就具有文化功能,通过筛选与传递、保存与重组、改造与创新,参与文化传承的全过程并由此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如索晓霞认为,学校应当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倡导和谐、鼓励勤劳、扬善弃恶等正向积极的传统。[6]钟志勇提出,由于学校是文化的参与式传承者和规范性引导者,因此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上相比其他场域具有更大优势。[7]孙国军、陈怡针对全球化语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指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部分地区暴露出文化保护意识不强、文化生态恶化、文化资源流失、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只有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和现代技术的最新成果,才能把准脉搏,引领文化传承的趋势和方向。[8]程文志进一步指出,教育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也体现在文化的交融和创新上,通过学校教育能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发展既保持原有特点,又实现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9]亦有研究提出了担当文化传承、保护文化多样性对教育的正反馈效应,如常永才、贺腾飞结合心理学关于文化多样性促进创新的实验结果指出,文化多样性有助于培育创新人才所需的人格和认知特点,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各种文化,包括弱势文化的多样性,习得文化互动胜任力,重视文化自觉。[10]

但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指出了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效用有限。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学校教育的规范化、标准化、强制化可能会对民族文化内容产生排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世界造成“抽离”。如张飞、曹能秀指出,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环境逐渐开放,现代生活方式正对民族文化传承场带来消解性力量。[11]王金宇以瑶族长鼓舞在当地学校中的传承为实例,进行调查分析后指出,民族文化的整体性、群众性、宗教性等特征依赖于一定社会场域与传承模式,而学校脱离了“生活化”环境的传承方式必然存在窄化、弱化问题。因此要通过对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以及相关课程资源的改革等,提升传承民族文化的效率。[12]

考虑到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在两个不同维度上的可能影响,一些学者对教育的文化功能做出了综合研究。如曹能秀、王凌指出,教育对文化传承的影响,既有促进方面,如推动民族文化的内容选择、心理传承等;也有制约方面,如学校标准化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会影响文化传承的效果。[13]邵士庆亦以民族院校为例,指出即便民族院校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共存共生的“文化场”,但这一“文化场”既有促进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积极效应,也易形成阻碍交流交往的“壁垒”效应,故应加强引导,以集体主义进行文化“统摄”和价值引领。[14]王国超进一步指出,在思考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时,要重点关注传承内容、教育竞争和“联动共生”等三大基本问题,避免教育传承活动将民族文化整体内容无限化约、民族文化课程自成体系、增加学生负担等误区。[15]

(三)分析各级各类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上的角色差异

学校教育既是分类的,也是分层的。学者们分别探讨了各级各类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不同角色。

如在学前教育方面,衡雪玲以云南省大理市喜洲幼儿园为对象,分析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传承白族文化的方式与途径,鼓励将民族文化知识纳入少数民族幼儿教育内容范畴当中,寻找适宜本土生长的幼儿教育。[16]

在基础教育方面,杨玲玲在以云南省勐海县布朗族乡中心校为个案的研究中指出,准确定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功能,对于民族地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以及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效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通过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推进基础教育地方性课程改革,重视对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民族地区师资的培养,化解中小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困境。[17]

在职业教育方面,汤健、毛越华分析了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职业教育通过讲授现代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具体操作,使受教育者能尽快加入生产实践,围绕民族产业挖掘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实现在运用中的保护传承;另一方面,把民间工艺、民族的风俗习惯等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产生的时代、地理、人文等背景,获得传统手工艺等职业技能,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增添了一条就业路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8]

在高等教育方面,苏德、刘子云围绕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问题,对文化教育人类学、大学与文化关系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做了述评,建议进一步拓展对民族高等教育文化责任的整体认识与研究空间。[19]

在继续教育方面,李媚宇、王平通过对兰州市回族业余学校的田野调查发现,回族暑期业余学习班这种模式有效消解了传统回族文化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促成了回族群体适应现代社会能力的提升。[20]

在内地民族班方面,周巧云关于上海内地新疆班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指出,改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要直面当前存在的问题,开发多元文化课程,充分利用图书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加强教师对文化传承的引导作用。[21]

(四)探讨双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文化的传承需要借助语言,因此语言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王静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双语教育的显性功能是推动文化的交流和传承。[22]滕星、海路肯定了广西壮汉双语教育的价值,建议通过加强文化整合、培养双语教师、改进教学管理和改革教育评价等途径予以深化。[23]滕星主张,要扩大学校在民族语言文化方面的供给能力,为大学生选修民族语课程提供便利,为提升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和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24]蒙元耀认为,传承少数民族语言与保护文化具有同一性,因为语言之中蕴涵着多样而丰富的知识和经验。[25]古力加娜提·艾乃吐拉则强调了在推进双语教育时处理好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语言文字关系的重要性,既要发挥通用语言文字对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价值引领、道德养成作用,也要注重发挥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中优秀传统、良好习俗、积极规范的传承,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双语教育体系之中。[26]

(五)探讨不同教育要素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作用与问题

要将民族文化整合到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就涉及教育的主体、过程和要素等。研究者们十分重视教学、教材、教师、教法等要素对改善民族文化传承过程的作用。如赖艳妮通过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整合现状的调查发现,由于课程观念比较落后,课程目标取向单一,课程资源开发不力,相关教材缺乏,教学方式传统化,导致民族文化整合教育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建议在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加大整合力度。[27]王剑兰等对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调查结果也显示,由于民族文化课程和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缺乏、教师民族文化知识的短缺、经费投入的掣肘等因素,学校无力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急需制定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并定期组织学校之间、区县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提高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性。[28]冉红芳基于对鄂西南职业技术学校的调查研究反映了类似问题。[29]丛静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探讨了隐性课程对培育和塑造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作用,指出隐性课程注重内在的感染熏陶和文化上的潜移默化,相比起显性课程更可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较好的交往和互动。因此建议从学生个体层面培养多元文化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和参与能力,从教师层面树立多元文化哲学观和跨文化敏感性,从学校层面加大开发“开放式”隐性课程资源的资金投入力度,从社会层面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元文化意识形态。[30]杨俊生、苏德关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指出,课堂单向灌输、知识结构单一、情境化不足影响了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建议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对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加以合理融合,并在课程中增加民族文化与未来工作情境元素。[31]

(六)关于学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研究

由于民族文化的教育式传承带有公共物品的特征,是一个公益性很强的过程,因此必须由政府、学校、社会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在制度规范、财政资金、师资人才、基础设施、科学研究等方面构建系统有力的保障体系。如谢红雨、肖荷认为,教育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设置、效果考核等,无一不影响着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质和量。[32]李娜泽指出要在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中整合民族文化传统,使课程成为容纳、吸收、渗透民族文化符号与资源的重要渠道。[33]吕虹针对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性,提出要通过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校本课程,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进教材、进课程、进学生头脑。[34]詹中志主张将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活动引入教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35]吴正彪认为应将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传承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职责写入法律法规。[36]慕良泽在对藏族、回族、壮族乡村进行调查研究与比较分析后指出,对民族文化保护可以采取“属物取向”的原则,以区别于单纯的“属人取向”和“属地取向”,推动民族教育和文化传承由“全面倾斜”向“特殊照顾”转变。[37]金海燕指出,只有改革民族学校教育评价制度,将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纳入课程资源,在理念、师资、设施设备、制度规范上加强整合创新,才能有效发挥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力和作用。[38]

(七)关于民族文化传承中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的配合问题

马会芳通过对凉山彝族家支教育模式的考察发现,当前学校教育采取的大众化教育模式忽视了受教者特殊的成长背景和文化背景,而凉山彝族家支教育模式所呈现出的文化濡化与教育相结合的特征,对现代学校教育模式改革具有一定启发和补充作用。因此建议将家支教育模式和现代学校教育模式相结合,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39]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教育视角来观察、思考和指导民族文化传承,有助于进一步廓清人们在民族文化与现代化、教育与文化等方面存在的模糊认识,是服务民族教育科学发展、实现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的客观需要,也是指导文化传承实践、改进政府文化教育政策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现行研究在这一基本问题上已呈现出一些共同的认知倾向,如承认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影响,认为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必须充分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必须借助语言这一渠道来发挥价值引领、规范渗透和知识教育作用,必须在课程资源开发、师资教育培训、教学工作评价、升学制度改革等方面配套推进,必须推动民族文化与现代主流文化的和谐共存和创新发展等。当然,其中也存在如下一些值得反思、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理论研究的综合性、针对性不足

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现代性的标志之一,对少数民族文化可能既有限制、又有整合的功能,而对此学者们关注不够。许多理论仅仅是简单地从相关学科移植或借鉴过来,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复杂联系缺少关注,难以充分说明学校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实际功能、内在制约和外部挑战。观点上的对立往往来源于理论认识的不足。当前迫切需要一种辩证、客观的理论视角,有助于研究者们辨析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重思辨轻实证

从检索的文献看,思辨研究是占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较少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由于这一局限,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定性或描述分析层面,对不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缺乏有效把握,对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分析多是静态的。总的来说,对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关系的研究,仍是一个理论推演与实证调查、数据分析等结合不够紧密的领域,缺少能够持续引起学者关注和讨论的议题,制约了研究向纵深推进。

(三)研究数据资料的支撑力偏弱

近年来,各民族地区学校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既体现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校内文化活动上,也体现在社会实践、考察调研等方面。要理解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不同角色、作用及限度,就需要对这些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效果等进行调查和比较。前文所述的一些研究虽借用了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中的概念,但没有设计指标来辨明学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不同维度和效果。比如,不同地区的学校分别侧重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哪些层面的内容,在传承少数民族语言、习俗、文化活动等方面各有何种效果和差别,未见比较深入的研究,也缺少共性结论。

(四)研究成果对决策的影响力不足

现实地看,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自身的有组织性、系统性、递进性决定了它是吸纳文化内容、开展学术研究、培养传承人才的主渠道。研究学校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终是为了找到相应的对策,充分发挥学校这一具有现代意义的传承场的作用,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实现。尽管相关研究在数量上看有了一定积累,且已较多涉及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民族事务部门和文化部门等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但这些建议能够真正影响决策的却仍不多,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未来研究路径建议

从教育的视角来看,深化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总体思路,就是要以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问题为讨论起点,以学校教育为什么能够传承民族文化、通过何种方式传承、传承什么以及怎样传承为问题导向,以民族地区学校的语言传承、知识传承、文艺传承为重点,统筹开展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问题诊断研究和公共政策研究,通过理论建构、调查研究、实证检验和政策评估,揭示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上的作用、功能及其限度,分析不同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同一少数民族文化的不同层面在学校中获得传承的状况与差异,从而为改进学校传承活动和政府政策提供参考。具体路径及研究内容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基础理论研究

即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理论,分析和探讨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关系中的主要问题,构建更为综合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视域。

1.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主体和场域分析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中既有谁来传承的问题,也有在哪传承的问题。往往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需要配合不同的主体,比如风俗和饮食通常由家长或村落来传递,而宗教信仰、社会禁忌等是通过祭师、教徒来传递,技能技艺等则通过工匠来传递,知识、习惯、文化活动通过学校、社区等传递。因此,后续研究应揭示对应不同形态或层面的文化,宜分别由哪些社会主体来传承。

2.关于学校教育的特点分析

从类型上看,学校不同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村寨教育,具有政治色彩较浓、经历时间较长、地点集中、人员众多、知识密集、互动性强等普遍特征。从学段上看,学校教育又有普通中小学、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等不同层次或类型。后续研究应充分关注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存在的差异及其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涵。

3.关于学校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结构功能分析

学校教育之于少数民族文化,既有传承、涵育、延续、稳固的功能,也有选择、引导、更新、创造的功能;既可能在传播主流文化的同时带动少数民族文化的扩散,也可能出现主流文化挤占甚至侵蚀少数民族文化的现象;既可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可能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后续研究应从整体上开展功能分析,力求穷尽各种可能性,从而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二)问题诊断研究

即加强对学校传承民族文化实际活动和效果的现实关照,着眼于发现学校在传承不同层面和类型的文化时面临的问题,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回答。

1.语言传承研究

由于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外化的载体,脱离了语言就难以有效感知和衡量文化的变迁,因此研究学校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实践及成效时,语言调查和分析就非常必要。后续研究应关注少数民族语言的历史概况,在学校使用的范围、频率、效果,学生对双语学习的看法、态度以及语言对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转型与更新产生的影响等。

2.知识传承研究

通过将少数民族文化的显性内容体现在课程教学、实践安排和管理规范中,将隐性内容融合在学校生活、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中,并由此影响学生的价值选择、道德养成和学术认知,有利于实现文化潜移默化的传承。后续研究应当探讨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讲解、传授、传播情况,以及其他课程教学和学校生活中渗透少数民族文化的情况。

3.文艺传承研究

如果说语言和知识(信息)等属于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抽象成分,那么饮食、衣着、生产生活工具、艺术活动、技能技艺、节庆活动、习俗仪式等就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具象成分。尽管这些文化要素多属于能够直接被感知的文化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活动背后往往反映的是不同民族在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积淀及差异。后续研究可以关注学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活动(如音乐、舞蹈、文艺晚会等)、技能技艺传承(如服饰、乐器制作与演奏等)、习俗仪式演练等的情况,从而拓展对文化传承类型和方式的整体认知。

(三)公共政策研究

民族文化传承的公益性,决定了传承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需要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来调节和规范。这方面宜重点开展两类情况的研究:

1.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师资研究

由于学校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主要执行者是教师,应重点分析民族地区学校从事传承活动的教师及辅助人员的情况,包括:了解从事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师(包括双语教师)占全体教师的比例及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地域结构、民族构成情况,了解从事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师的编制、职称、待遇情况,分析民族地区外请教师特别是将掌握少数民族特殊技艺的民间艺人聘为兼职教师等情况。

2.政府对学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保障和投入研究

要遏制少数民族文化加速消失的态势,实现各民族文化在学校范围内的和谐互动,不能把任务全都推给学校和学生。后续研究要着重分析政府在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文化传承活动方面采取的保障措施和投入情况,比如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在扶持学校文化传承活动的机构建设、制度建设情况,教育部门对学校少数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扶持政策,把民族文化教育成效纳入学校考核评价的情况,以及对学校文化传承活动的财政经费投入状况。

如在上述思路和路径指引下开展研究,也可相应增加研究方法上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例如,基础理论研究可以采取文献法和必要的专家访谈法,但涉及学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不同层面、程度及其相关影响的分析,因需要在较大范围内收集数据、整理信息并对相应的理论框架进行检验,可更多采取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师生、家长等座谈的方式,到校园文化场所进行实地调研,开展校长、教师、学生的分类访谈或问卷调查,查阅有关方面提供的文本资料并剖析一些典型个案等。

四、结论

本文对过去10年来国内学术界有关教育视域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状况进行了一次反思性回顾,并指出了未来深化和创新这一研究领域的思路、内容、路径和方法。在笔者看来,这一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在上升,研究的任务也在相应扩展。总体而言,学者们不仅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努力呈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的总体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揭示其中的内在规律,也需要综合、提炼有关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关系的理论,基于多学科的视野,立足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学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面临挑战的类型、强度、应对方略等的整体分析框架。此外,从提供政府决策咨询的角度审视,也需要学者科学诊断学校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文化多样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当然,可以预见深化研究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其中最突出的是,包括语言、知识、文艺活动在内的民族文化本身是很抽象的,不仅难以找到适切性强的指标对文化的不同维度进行衡量,也难以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影响方式和方向进行辨析。尽管如此,这一交叉领域仍然可能是未来重要的理论增长点、学科生长点和政策创新点。因此只要坚持教育基本理论、文化人类学、公共政策等多个学科视野的融合,立足各级各类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突出鲜明的问题导向性,就有可能推动理论方面的交叉融合和多点创新,并以回应挑战和创新政策为依归,为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多元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参考文献:

[1]索晓霞.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运行机制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0(3).

[2]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3]晏鲤波.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J].思想战线,2007(3).

[4]杨建忠,胡双喜.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评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5]苏德,刘子云.论当代民族高等教育之文化发展中的十大关系[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1).

[6]索晓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文化精神与文化主张[J].贵州社会科学,2003(4).

[7]钟志勇.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J].民族教育研究,2008(1).

[8]孙国军,陈怡.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3).

[9]程文志.关于民族文化教育与民族文化交融的探讨[J].前沿,2015(11).

[10]常永才,贺腾飞.文化多样性与创新教育初探[J].中国德育,2015(20).

[11]张飞,曹能秀.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以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六哨乡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1).

[12]王金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限性研究——以瑶族长鼓舞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5:55-68.

[13]曹能秀,王凌.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14]邵士庆.民族院校的“文化效应”分析及其价值引领的教育路径选择——集体主义“价值统摄”的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6(2).

[15]王国超.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基本问题审思[J].教学管理,2013(11).

[16]衡雪玲.云南省大理市喜洲幼儿园教育传承白族文化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4:86-89.

[17]杨玲玲.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困境研究——以勐海县布朗族乡中心校为个案[D].云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5:50-57.

[18]汤健,毛越华.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J].贵州教育,2014(18).

[19]苏德,刘子云.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研究述评[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5).

[20]李媚宇,王平.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方式的适应性创新——兰州市回族业余教育的田野调查与思考[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21]周巧云.上海新疆内高班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成效探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5(2).

[22]王静.推动双语教育发展的利益诉求[J].贵州教育,2016(6).

[23]滕星,海路.壮汉双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广西民族研究,2013(2).

[24]白英,滕星.民族文化传承与双语教育发展[J].思想战线,2015(2).

[25]蒙元耀.双语教育与母语文化传承[J].中国民族教育,2016(3).

[26]古力加娜提·艾乃吐拉.论双语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J].双语教育研究,2014(3).

[27]赖艳妮.传承与创生:少数民族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研究——以龙胜各族自治县M校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4:52-60.

[28]王剑兰,张丽娜,廖素群,张成林,刘崇民.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现状及对策——基于对粤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4(4).

[29]冉红芳.教育传承场域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机制探究——基于鄂西南职业技术学校的调查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30]丛静.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3:176-177.

[31]杨俊生,苏德.建构主义理论视阈下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J].民族教育研究,2016(3).

[32]谢红雨,肖荷.文化教育人类学视野下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路径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1).

[33]李娜泽.接续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J].课程·教材·教法,2003(12).

[34]吕虹.关于建立贵州多元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机制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6(2).

[35]詹中志.文化的生命在校园跃动——贵州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纪实[J].中国民族教育,2008(11).

[36]吴正彪.民族文化知识进课堂与发挥学校教育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J].民族教育研究,2008(6).

[37]慕良泽.论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中的“多数”与“少数”——藏族、回族、壮族乡村的调查研究与比较分析[J].中国农村研究,2013(1).

[38]金海燕.辽宁省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J].满族研究,2015(1).

[39]马会芳.现代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模式的关系研究——以凉山彝族家支教育模式为考察对象[J].贵州民族研究,2016(1).

Review of Studies of Ethnic Culture Inherit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Education

SHEN Mo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ethnic culture inherit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in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in recent ten years (2008-2017).The findings show that in this field,though there is an obvious expansion of research scope and an increase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of lacking theoretical pertinence,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critical analysis than empirical studies,weak data support and lacking influence on decision making.Therefore,in the future,overall research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fundamental theories,problem diagnosis and public policy by focusing on the inheritance of language,knowledge and culture of universities in ethnic regions so as to demonstrate the role,function and limit of universities in the inheritance of ethnic cultur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chool's inheritance activities and government's decisions.

Key word:school education;ethnic culture;inheritance;review

责任编辑:张国彦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