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研究》2018年第5期 作者:胡君进 檀传宝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分别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教育学原理三个维度对劳动价值观进行过十分重要的理论解释。其中,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政治经济学强调,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剥削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本性,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原则;教育学原理则强调,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劳动价值观决定了劳动教育观,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只能是促进学习者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观
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曾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教育学原理三个维度对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观进行过十分重要的精彩的理论解释。其中,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是一种将人类物质劳动作为出发点的劳动史观,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一种基于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政治经济学,而教育学原理则主要是一种强调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解放学说。认真发掘、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劳动价值、劳动教育的文献资源,对于我们今天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价值、把握劳动教育的本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是马克思用以分析人类历史发展的核心范畴之一。在马克思那里,人类历史是以人的物质劳动作为载体的历史,劳动在整个人类社会和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处于关键性地位,这使得劳动不仅是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钥匙,更是历史唯物主义得以建构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劳动范畴的辩证运用不仅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骨骼,而且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和社会革命等重要原理的逻辑展开。[1]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用劳动的观点来认识和把握现实世界的发展,或者说,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才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入口,历史唯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马克思的劳动史观。具体来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马克思对人类劳动的基本价值进行的分析主要表现为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这三大主张。
首先,劳动创造世界。马克思认为,构成人类赖以存在的现实世界的关键要素之一正是人的劳动,而且这种劳动并不是抽象层面的劳动,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感性物质劳动,即作为人类实践活动最基本形式的“生产劳动”。马克思认为,这是区分人与动物的关键。“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2]
从这里可以看出,人类的生产劳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其试图创造出一个可以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世界。不过在马克思看来,从事生产劳动的个体“并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3],这使得劳动个体的生产劳动并不只是单一地生产出外部物质世界的现实性,而且还生产出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性。因此,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世界,本身是人类的现实生产劳动的结果,而不是与人类的现实生产劳动无关的抽象的外在实体。也正是通过劳动,人类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原先自在意义的自然世界逐渐成为自为意义的人类世界。在这一世界中,关键性的问题不再是通过劳动来解释或直观,而在于改变或改造世界。作为人类最基本实践活动形式的劳动,也不再只是单纯地依靠人的感性活动,而是将感性活动转变为人的现实社会活动。由此,马克思正式揭示了劳动的社会规定性,并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层面来理解和把握劳动,从而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之前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性超越。
其次,劳动创造历史。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人类的生产劳动才真正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基础,才是解开人类历史发展秘密的钥匙。他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4]表明,只有立足于生产劳动才能真正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只有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人类创造历史的行动蕴含在日常生产劳动之中。[5]
马克思由此批判了各种独立于人的生产劳动之外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并将劳动看作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切现实性都离不开人的劳动过程。对于马克思的这一伟大发现,恩格斯曾经鲜明地指出,“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的应有之义此时终于获得了承认”[6]。总的来看,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劳动被看作“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和“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性活动”,其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起点,亦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正是通过劳动来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作用,发现了人类社会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并由此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继而发现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7]而这正是马克思全面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理论准备。
另外,劳动创造人本身。马克思深刻指出,劳动不仅创造出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同时也创造了人类自己。“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8]这是由于为了能够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类必须使得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而当人类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所处的社会生活及人类本身。因此,“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9]。对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依据当时的科学研究成果,从人类起源的意义上论证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这种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不仅在人类的起源意义上,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且在人类的进化意义上,也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0]正是在改造世界的劳动过程中,人类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而劳动就是人类能动的类生活。人只有通过作为类生活的劳动,“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1]。总之,劳动不仅是人的本质规定,更是人类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创造过程。
二、政治经济学语境中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不仅是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亦是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一种对劳动的哲学规定,它主要是从劳动的社会历史形态、劳动的存在论内涵来把握劳动的价值;而后者主要是一种对劳动的政治经济学规定,它提出了劳动者是劳动主体、劳动创造价值、按劳分配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学命题。马克思将劳动作为构建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基础概念,并对处于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劳动的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试图创建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价值论。其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价值是谁创造的,是被谁占据的及如何被分配的。具体来看,在政治经济学的语境中,马克思的基本主张包括: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剥削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本性,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原则。
首先,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即把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的二重性统一于劳动过程之中。“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12]。在这里,马克思把商品看作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拥有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主要决定使用价值,而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则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由此,马克思将抽象劳动的价值视为商品价值的一般尺度,而劳动的自然尺度则是劳动时间,因而就可以用抽象劳动时间量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商品具有价值,因为它是社会劳动的结晶。商品的价值的大小或它的相对价值,取决于它所含的社会实体量的大小,也就是说,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所以,各个商品的相对价值,是由耗费于、体现于、凝固于该商品中的相应的劳动数量或劳动量决定的。”[13]可以看出,马克思非常强调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要生产出一个商品,就必须在这个商品上投入或耗费一定量的劳动。而我们如果承认某种商品具有价值,我们也就是承认在这种商品中有着一种体现了的、凝固了的或所谓结晶了的社会劳动。虽然当代社会的劳动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其次,劳动剥削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本性。马克思之所以要提出劳动二重性理论与商品二因素思想,其目的在于确立劳动与价值的关系,并以此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制度的劳动起源。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的全面剖析,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的价值增殖和资本财富快速积累的全部基础,就在于资本家对于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这里的“剩余劳动”主要是指“一切为养活不劳动的人而从事的劳动”[14],而且“支配着这种剩余劳动的不是工人,而是资本家”[15],因此,所谓的“劳动剥削”就是指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占有资本,土地所有者占有土地,而工人阶级除自身劳动力外一无所有,这使得工人阶级被迫以商品的形式出卖剩余劳动,而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正是依靠占有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才得以生存。可见,正是有了剩余劳动的存在,才会产生被剥削者与剥削者的社会关系。被剥削者是“直接生产者”或劳动者,而剥削者则是“非生产劳动者”。这里面的逻辑顺序是:劳动创造价值——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而资本主义社会全部的秘密就隐藏在剩余价值之中,马克思正是通过剩余价值的研究考察了劳动者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16]由此发现了劳动剥削就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本性,正是劳动剥削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阶级的对立,即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分裂直接形成了劳动者阶级与剥削阶级的对立。总的来看,马克思认为,劳动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起着支配作用,劳动逐渐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也逐渐演变为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的实质就是劳动的社会雇佣关系对于劳动的强制。
另外,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原则。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构想: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集体社会中,“不管个人所创造的或协助创造的产品的特殊物质形式如何,他用自己的劳动所购买的不是一定的特殊产品,而是共同生产中的一定份额”[17]。马克思认为,应该按照劳动者个人所提供的劳动量的比例,在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在这里,劳动是决定个人消费资料分配的同一的、唯一的尺度,劳动者据此从社会领取与他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成比例的一份消费品。[18]马克思同时指出,“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19]这里面的“生产”就是指人类的劳动活动。人类如何参与劳动的形式直接决定了人类如何进行劳动成果分配的形式,而这就是马克思按劳分配理念中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最初原型。而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念,总体上就是指由劳动者占有其生产的全部产品,或者分配到与其劳动量相当的全部价值。[20]可见,这种“劳动者得其应得”的分配方式关注的是对分配行为的道德衡量和价值评价,是从根本上否定不劳而获的剥削分配制度,故而被马克思看作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原则,其体现了对具备不同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有效劳动的承认,也体现了对不同劳动者之间劳动正当、合理性差异的承认。[21]
三、教育学原理论述中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及其劳动价值观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论述中占据着核心位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问题的一些重要观点和结论都紧紧围绕着劳动价值观展开,劳动及其劳动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最终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具体来看,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视野中,马克思认为,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
首先,劳动形成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2]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面向人的教育也同时面向人身上所带有的社会关系,这就要求,当我们考察教育对人的作用时就必须以人的社会关系作为考察的起点。而在人的社会关系建构中,人的生产劳动是建构其社会关系的主要载体,人正是通过生产劳动才形成了现实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并不是一种独立于或强加于人的事物,而是内生于人的生产劳动之中。基于此,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对于个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劳动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23]因此,研究发生在人身上的教育,就是研究人是如何学会通过劳动来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就是研究人与人之间具体的生产劳动关系如何影响人自身的生产。对此,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总结:“为了能够得到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教育就必须让年轻人不断地接受各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并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24]。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也是发生在人身上的教育。教育既承载于劳动,又服务于劳动,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另一方面承载着教育功能的劳动本身也使人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拓展自己的才能和实现自己的成长。
其次,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考察,特别是对工场手工业取代个体手工业、进而走向机器大工业历史进程的考察发现,不合理的社会分工会造成人的片面发展,从而提出现代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最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人在德、智、体、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而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讲是使人的生产劳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5]人的劳动能力主要划分为体力和脑力。体力是人体所具有的自然力,脑力则是人在精神方面的生产能力。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如此强调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因为当时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已经导致人的劳动能力逐渐丧失整体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以及体力、脑力的各自片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将限制和破坏人发展的全面性,而“当一切专门发展一旦停止,个人对普遍性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趋势就开始显露出来”[26]。因此,只有通过提高人全方面的劳动能力才能使人有能力适应工种的变化和创造出更多的劳动财富,而这启示我们,社会生产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也要求我们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内在结合。总的来看,劳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最集中表现,促进人的劳动能力的充分发展意味着劳动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整性、丰富性和可变动性,这无疑能够进一步实现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全面发展。[27]
另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马克思在教育思想上特别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形式主要是指“教育要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28]。之所以强调这一点,主要基于两方面的理由:一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其既适应了现代社会劳动形式的变化,又使得工人获得了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二是在马克思构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消灭了剥削制度,这就为教育和生产劳动的普遍结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29]因此,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看成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有效方法和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30]在马克思看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基本性质的体现。这正如列宁所言:“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31]毛泽东曾经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32]邓小平也曾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33]总之,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涵义,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视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和重要途径。
四、劳动教育观: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劳动价值观的粗线条梳理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劳动价值观的理解主要存在着三种相互联系的解释模式:第一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模式,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第二种是政治经济学的解释模式,强调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剥削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本性,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原则;第三种是教育学原理的解释模式,强调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这三种有关劳动价值观的论述,既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理解与应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通道。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对劳动及其劳动价值观的阐述能够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则在于社会主义的劳动教育观。也就是说,劳动观、劳动价值观决定了劳动教育观,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只能是促进学习者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基于前述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应当涵盖三个方面: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具有本源性价值,即劳动是创造物质世界和人类历史的根本动力,劳动、劳动者神圣光荣;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具有经济性价值,即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按劳分配是合乎正义的分配原则,不劳而获、少劳多得可耻不义;三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具有教育性价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而且热爱劳动、参加劳动才能实现个人的健康成长,不愿劳动、不爱劳动则会阻碍个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和国家对于劳动、劳动者、劳动教育等内容的一系列决策和重要论断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观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社会应认真贯彻和落实“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其中,尊重劳动作为四个尊重之首。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足见党和国家对于劳动以及劳动者的重视。在2015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34]2016年,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劳动。[35]这些重要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观。
当前,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较之以往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和历史使命。对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曾于2015年7月20日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关键环节和保障机制进行了详细阐释。《意见》在表述“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时,就开宗明义地提出,“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36]
虽然文件没有明确提出“劳动价值观教育”这样的概念,但这一目标表述中已经明确提出要促进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特别值得肯定的是,该《意见》格外强调要让中小学生理解“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这一道理,应该说,“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意涵已经得到了基本确认。该《意见》在对于劳动教育的推进上,有着明显的现实针对性。
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劳动及其劳动价值观的阐述,并进一步明确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具有重要现实的意义。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开展好学校劳动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任琳.关于劳动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逻辑起点的省思[J].甘肃理论学刊,2013(4).
[2][3][4][11][22][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郭忠华.马克思的历史观与“创造历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2).
[6][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8][13][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常卫国.劳动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探义[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1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4][15]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6]逄锦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8]周为民,陆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J].中国社会科学,2002.
[20]姜涌.分配正义及其劳动基础[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
[21]赵云伟.论劳动正义的逻辑框架——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学术论坛,2013(9).
[24][28]高放.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
[25]靳希斌.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原理简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6]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7]吴向东.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1).
[29]成有信.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1982(1).
[30]舒志定.人的存在与教育——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1]列宁论教育(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2]毛泽东论教育(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3]邓小平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4]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
[35]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6-04-30.
[36]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J].中国德育,2015(16).
The Marxism View of Labor Values and Labor Education
HU Junjin TAN Chuanbao
Abstract: The classical Marxists represented by Marx and Engels have given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of the labor values from three dimensions, namel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the principle of pedagog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emphasizes that labor creates the world, history and men themselves; political economics emphasizes that labor is the only source of commodity value, labor exploitation is the social nature of capitalism, and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labor is an important principle to realize social justice; the principle of pedagogy emphasizes that labor forms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 and labor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all-a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productive labor i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socialist education. The view of labor values determines the view of labor education, and the core goal of socialist labor education is to promote learners to form correct labor values. Seriously studying the classical Marxism view of labor values and labor education, and taking it a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to carry out labor education are practically significant to construct the socialistic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Marxism; view of labor values; view of labor education
责任编辑:亚力坤江·艾思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