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学报》2018年第5期 作者:刘铁芳
摘要: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需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着眼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基本落脚点,以着眼于民族、贡献于人类为基本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我国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出发点,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涵就是培养创造和享受文明幸福的中国人,学校教育的最终指向乃是立德树人,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信豪迈的中国人。深刻认识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需要切实把握时代精神,以促成当代中国教育的大格局。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目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
教育的根本问题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①教育目的的确立对于引领学生发展、提振学校精神、凝聚各种教育力量、提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视野与格局,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无疑就是一个国家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教育的灵魂。“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②我们今天需要切实把握时代精神,着力放宽眼界,以大视野、大气魄、大格局来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这是推进我国学校教育改革走向深化的极其关键的基础性的、也是根本性的任务。
一、把握时代精神是认识新时代我国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出发点
黑格尔在《小逻辑》的导言中说:“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1]我们今天思考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必须自觉地理解时代精神,从时代发展的深层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个人主观臆想出发,由此而达成我们作为个人的教育自觉与时代精神的内在契合。切实把握新时代的基本精神,是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出发点。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认识新时代我国教育根本目的的基本立足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今天的学校教育提出了什么挑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这说明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物质文化的范畴和层次,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③社会处于求富裕阶段,生存问题是首要问题。一旦生存需要趋于满足,个体发展姿态面临转型升级,整体性发展的诉求就逐步凸显出来:一方面,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等关涉公共精神与公共生活秩序的问题被更广泛地提出;另一方面,个体生命的深层价值认同与文化归宿问题也将逐步成为根本性问题。我们今天已经不再是陈寅恪所言“专谋以功利机械之事输入”的时代,逐步富强起来的中国已经到了“图精神之救药”,[3]以达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整体提升的时代。正如《管子•牧民》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今天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需要切实地培育礼节和荣辱的精神于今日文化与教育之中。
“从五四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4]从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需要我们切实地提升教育的文化精神品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安身立命”作为整体性的问题被提出。安身乃是安顿现实的身心,包括身体与心理层面的,从教育而言,包括知识技能,甚至包括基本素养的教育,整体上都是安身层面的教育。立命问题则涉及文化精神价值问题,这意味着教育着眼点的提升。我们需要切实地认识时代的要求,着力提升个体成人的高度,需要逐步把个体之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要求统一起来,把安身和立命统一起来。深刻认识今日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必须充分体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切实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要,放宽眼界,着力提升教育思考与实践的内在格局。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重新认识新时代我国教育根本目的的内在依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这是提升我们对中国学校教育目的认识的内在依据,这也是超越即成学校教育目的表述的核心依据之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少包含着以下三层含义。
其一,一个民族的复兴首先意味着对民族本根意识的自觉,也即自觉到国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的根基,离不开民族幽远的历史文化传统,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能始终保持向着民族之本根处的不断回返,以获得民族向前发展的内在精神资源。“中国道路是从中华文明里面走出来的,没有中华文明也不会有中国道路。中华文明是我们的根本、根脉、根基,是我们的底蕴、底色、底细,这就好像一棵大树,它长再高,影子再长,根都要在土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发展,道路再拓展,它的根也要它在土里,这个根就是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它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5]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我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根源的整体性自觉,在创造性地阐释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过程中激活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在开放性地面对今日世界与当代社会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活化传统,由此而保持中华民族的继往开来、承前启后。民族复兴的起点乃是文化价值的复兴,是一个民族的本根性价值的激活与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中华民族本根性价值理念的激活与彰显,是中华文明之大道在今日的弘扬。
其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不仅仅是一个宏大的社会愿景,而是需要实实在在地落实、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状态之中,体现为每个中国人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生命自觉,在每个人的身上活出时代的创新活力,同时又活出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之悠远民族的精神气象。文化自信与生命自信紧密关联,相互转化,相互支持。民族复兴的根本乃是人的复兴,是中国人作为中国人的生命形态的充分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最终落实为每个中国人自身本根意识的自觉,并且在新时代活出这种自觉的努力。
其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具体层面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不断改善,一方面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与技术世界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是生态环境秩序的改善与整体社会秩序的改进。
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显现为三个基本层面,一是民族根本意识的觉醒,这是根本;二是国民自我生命的深度自觉,这是关键;三是物质世界的改善,这是条件。这意味着我们今天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出发,来认识新时代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体现这三重需要:从现实层面而言,需要激活、培育每个人积极适应今日世界与当今时代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凸显创新活力、创造个性与实践能力;从人的层面而言,则需要在切实培育个体的国际理解、公民意识、理性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同时,着力凸显个体置身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之中的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唤起个体生命的内在价值感;从民族层面而言,则需要在整个社会倡导民族文化的自觉,溯本追源,不断阐释、理解民族的起源与历史,在保持开放性的同时,创造性地延续中华民族之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与价值根基。三者的综合,意味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不断提升。新时代教育目的必须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而切实地提升今日教育的内在格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乃是确立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的价值依据
价值观念乃是时代精神的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乃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深刻认识新时代教育目的的价值依据。
我们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展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6]我们今天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切实地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以此作为个体发展的整体价值依据;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以此作为个体社会行动的基本价值指南;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并成为个体日常生活的基本价值基础。
价值往往具有深层特性,价值问题乃是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价值认同乃是对一个民族国家的基本生活方式的认同,这意味着价值的传承性。“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只有持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传承和延续中华民族思想精髓、精神基因、文化血脉,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使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7]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欲求的提升离不开价值观的自觉以及由此而来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自信。培养什么样的人,其核心就是价值观问题,或者说培养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意味着我们今天之教育目的,必须充分融入中华民族核心价值,我们的教育目的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四)“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是重新认识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的重要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如果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立足于民族,那么“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就是要把中国社会的发展置于人类整体之中,把中华民族的发展置于世界之中,置于人类整体之中。这是我们时代之大视野、大格局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
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需要把中国教育的发展置于人类整体之中,我们不仅需要充分地吸纳一切人类优秀的教育智慧,同时也需要彰显应对人类教育问题的“中国智慧”。我们自身能够以恰切的方式解决我们自身的教育问题,这本身就是在为人类贡献教育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教育的“中国智慧”乃是出自中国、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与中国实践、创造性地解决中国教育问题、进而能给他国以启迪和借鉴的智慧。“中国智慧”乃是依托于历史传统,创生于当下,融汇于现实的生动智慧,不是个人主观臆想,更不是僵化的教条。展现教育的中国智慧并不是妄自尊大,而是切实地回到我们自身的问题,从中寻求解决我们自身问题的鲜活智慧,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
我们今天的教育需要充分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把握教育的目标与方向;与此同时,中国教育还需要切实地面向我们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廓清我们自己究竟是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8]我们需要从我们自身出发,在着力比较借鉴的同时,切实地理解我们自身的传统与现实,找到解决我们自身问题的内在方案,建构具有深度解释力的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所谓教育的中国智慧,并不是简单地为传统辩护,更不是简单地复归传统,而恰恰是如何切实地站在古今中西之际,创造性地理解传统、解释传统、激活传统,在此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认识我们的本根,明晰我们的目标与方向,让我们更好地从此时此地找到通达现代化、通达世界、通达未来的合理路径。“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8]当我们真正以中国人的方式来解决中国人的安身立命问题,就是在彰显教育的中国智慧,就是在不断为人类做贡献。
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的传承与超越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不忘初心”,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教育目的具有继承性,新时代教育目的的思考需要我们从历史之中来认识党的教育初心,以此为基础来做进一步的提升。
(一)教育的初心:从“启文明而速进化”到“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我们来看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教育初心。1922年,孙中山先生在《命教育部核办女子蚕桑学校令》中提出,“查民国新造,凡有教育,应予提倡,乃足以启文明而速进化。”[9]孙中山先生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着眼点乃是“启文明而速进化”,“启文明”乃是站在中华民族历史与传统的意义上,教育如何开启新的文明;“速进化”则是从民族国家危亡的视角提升个体如何适应救亡图存的需要。同一年,孙中山先生又在广东女子师范第二校的演说中说到,“今民国既已完成,国民之希望甚大,然最要者为人格。我中国人民受专制者已数千年。我中国人民受专制者已数千年,近二百六十余年,又受异族专制,丧失人格久矣。今日欲回复其人格,第一件须从教育始。”[9]这里乃是立足于个体健全人格的发展。不难发现,孙中山先生对教育的地位与目的的认识,既着眼于文明进步,也着眼于现实要求;既关注民族历史传统,也关注个体人格完整。
我们再来分析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初心。1934年,毛泽东同志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10]这里提出教育的出发点乃是共产主义精神,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劳苦民众,教育的过程与路径是与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显然,这里的表达立意高远,较好地体现了教育理想与现实要求的融合。1940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体现。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11]在这里,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决定性作用被清楚地表达出来。其后关于教育地位与目的的论述大抵基于这个思路:“一九四九年的国民教育计划(大学教育,各种专科教育,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和成人补习教育)必须适合当前革命形势和革命任务的需要。”[12]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的教育方针同样大体沿袭了这个思路:“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3]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一次谈话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14]这里的表述无疑更进一步强化了教育作为政治、经济的从属地位。同一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教育方针的第一次明确表述,奠定了社会主义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
(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成型
198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它虽然带有一定的过渡色彩,但却在我国恢复和发展教育时期起着拨乱反正的作用。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以法律的形式将“全面发展”载入国家根本大法,体现了国家对个体素质培养的深入认识。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第一次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规定了我国未来教育的性质、方向、途径、目标及其规格。这一方针的基本着眼点仍是现实政治经济的需要,由原来的强调政治扩展为经济政治的合一,由单一的政治要求走向多维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这一教育方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一是把“为人民服务”纳入教育方针,意味着教育的转向和目标的扩展,不仅仅是从政治经济出发,“人民”本身也成了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出发点;二是在个体素质上增加了“美”,审美品质的提出是教育功能的扩展,即教育不仅仅是对外在的适应,还要促进个体自身的审美愉悦,这也是新时期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具体化;三是增加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现代青少年要有开阔的社会视野,社会实践品质的深化乃是全球性的教育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来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述也成为沿用至今的人才培养素质结构与方向的基本表述方式,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核心精神。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颁布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教育方针的表述有如下修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主要改动的是突出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当代中国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生产劳动后面加上了社会实践,扩展了生产劳动的内涵,由此而强化个体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在素质结构上加上“等”字,表示素质发展的开放性,但整体上并无根本性的变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这样论及教育的地位:“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里提到了民族振兴和社会公平,但根本着眼点乃是以教育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整体上还是从社会事功层面来定位教育目的与功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方针。报告明确提出“育人为本”,无疑是对教育本真性追求的积极回应;重新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是对新时期教育成功经验的继承与发扬;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乃是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一教育核心目标的进一步肯定;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则是体现了人民教育为人民的宗旨。
(三)新时代新使命:教育目的的传承与超越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用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未来教育的性质、方向、途径、目标及其规格:“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颁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方针的表述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跟1995年的表述相比,这里主要改动的是突出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在生产劳动后面加上了“社会实践”,扩展了生产劳动的内涵,整体上并无实质性的变化。这也是目前关于教育方针的最新表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沿用了这一表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是去掉了“等方面”。这一表述可谓适应了中国社会求富裕阶段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里的着眼点已经从人力资源强国转向人民,同时把民族振兴和社会整体进步纳入教育的视野。我们再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教育的定位,就会发现其基本着眼点已经整体提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后面,紧接着有一段话:“要提倡勤俭建国。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13]无疑,这段话十分清楚地呈现了前面所谈及的教育方针的背景,那就是当时中国贫穷的社会现状,教育的指向乃是如何让我们的青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可以说毛泽东同志所提1957年教育方针乃是适应中国社会求温饱阶段的需要,而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所提教育方针,适应了中国社会“富起来”阶段的需要。
今天,中国社会业已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之“新”乃是一种时代的自觉,也即自觉我们今天时代的使命与任务: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把今天的时代置于历史发展的大视野、大格局之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合理定位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阶段与中心任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放宽视野、自觉赓续民族历史与精神血脉的文化理想;提出“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则是将中国置于世界之中,其间蕴含的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应以自身的发展贡献于人类的精神气魄。在此背景下,我们的教育方针应有更宏阔的视野和更雄伟的气魄,在继承以往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体现新时代发展的深层需要。
三、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这里的核心就是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根本着眼点,切实提升今日人才培养的格局;关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也即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是价值观问题,“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5]支撑就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也即价值观的熏染,基础正是中华文化传统,必须以优秀中华文化传统来观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培育、促进其价值自觉,由此而让中华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与时代风采生动地呈现为年轻一代自信豪迈的精神格局与生命形态。培育“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乃是我们深刻认识新时代教育目的的根本出发点,我们就是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野中着力打开、积极提升今日中国教育的内在格局。从培育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出发,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我们的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时,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这是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规定。这里包含着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对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基本素质规定;二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基本方向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④这里明确提出“德智体美劳”,这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基本要素的进一步补充。教育的根本着眼点是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共通理想。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需要继续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理念融入其中,体现人类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命理想与价值追求,同时又指出我们今天青少年发展的具体素质发展目标,引领广大青少年在新时代“爱国”“励志”“求真”“力行”,[4]达成自我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继续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彰显教育的社会规定性与社会适应性。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教育都不可能自外于社会基本需要,个体发展从来就不是孤立的个人性发展,而是置身于时代主题与社会要求之中的社会性发展,我们的教育必须理直气壮地担负起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任务,以服务于时代与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4]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方向,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灵魂所在。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发展不能自外于社会,教育理所当然地要培养能积极融入社会发展需要之中的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4]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报告中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我们的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国教育目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④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始终坚持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在教育领域的自觉体现,或者,换一种说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最终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自觉培养上。
(二)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的中国人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同样提到了这一核心主题:“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德树人”的中心问题乃是价值问题,“立德树人”的提出意味着我们社会对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有了深度的自觉。关键在于,我们究竟要“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我们要“立”的“德”乃是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彰显时代新使命的“大德”,要“树”的“人”乃是置身中华文明历史发展脉络与人类文明发展整体格局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国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8]我们的“立德树人”,所要立的“德”、所要“树”的人就是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立德树人”,也非一般意义上强调教育要回到人,回到人的价值观养成。
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末提出文化自觉,[16]无疑是为置身全球化、多元文化背景中个体如何自处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我们当然不能故步自封,自外于今日世界,但缺少基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则必然带来个体深层自我的迷失。这里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彰显“民族”理念与文化意识,凸显民族文化价值引领的基础性与根本性,真正为每一个中国人提供自我成人的根本性价值精神依据。“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内涵正是文化的复兴,是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复兴,归根到底,是中国人及其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复兴。正因为如此,新时代中国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地以培育中国人为目的,这里的“中国人”乃是在本体性层面而非功用性层面对个体成人的基本规定,也即建立在中国文化认同之上的、对自我成人的根本与本源,也即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根源的认同与确证;与此同时,作为拥有中华民族基本价值根源的中国人,又能让自己保持向着人类文明整体的开放性,立足时代,秉持新命,放眼世界,广吸博纳,日新其德,健动不息。
历史走到今天,当我们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之时,中国教育需要一种整体性的、深度的精神自觉,这种自觉的根本就是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自觉:中国教育就是要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或者说中国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地以培养中国人作为其根本目的,以自信开放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来整合个体发展诸种素养与当今各种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由此而把当代教育直接置于中华文明之历史脉络中,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之中,承续中华悠远教育文化脉络,同时又能以开阔的视野吸纳今日世界优秀教育文化精髓,以扩展当代中国教育的文化视野,提升教育的精神境界,凝聚国民人心,提振民族精神,切实彰显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致力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强调中国教育要理直气壮地培养自信豪迈的中国人,当然并非故步自封,而恰恰是积极面对世界,放眼世界,开放创新。积极地回应时代要求,向世界开放,正是我们作为中国人之自信豪迈的基本表现。在这里,我们明确提出中国教育就是要培养自信豪迈的“中国人”,可以说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进一步延伸与体现,也即最终落实到中国人的生命自信,同时也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时代根本主题落实到具有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中国人的培养上。“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4]
(三)守护初心,培养创造并享受文明幸福的中国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今日中国教育需要着眼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跟1934年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一脉相承。与此同时,我们今天所要培养的人,不仅仅是文明幸福的享受者,同时也需要面向时代要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努力成为文明与幸福的积极创造者。正因为如此,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蕴含着两个基本层面:一是要培养享受文明幸福的中国人;二是要培养能创造文明幸福的中国人。两者结合,一方面体现了对当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的教育初心之继承,同时加上“创造”二字,着力凸显人民的主动精神、创造力量与吸纳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包容与学习姿态,体现了新时代的超越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劳动教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⑤这无疑是激励年轻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努力成为热爱劳动、主动创造属于每个中国人自己的文明幸福的一代新人。
新时代我国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不仅能“创造文明幸福”同时又能“享受文明幸福”,这体现了我们作为中国的一如既往的积极进取、日新其德、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我们把社会发展的重心落实为人民的幸福,也即切实地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一方面体现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与促进作用,同时又切实地回到了近年来不断深化的人本理念,回到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乃是人民的幸福这一根本性主题;我们提出创造并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把文明和幸福联结在一起,一方面体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创造与享受,另一方面又上升到创造文明、享受文明的高度,以凸显民族复兴的主题;不仅如此,“培养创造和享受文明幸福的中国人”,这里的“文明幸福”既指立足于个人生活的文明与幸福,也指着眼于民族国家的文明与幸福,同时也可以指向人类的文明与整体福祉,正因为如此,“培养创造和享受文明幸福的中国人”,体现了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的统一。
综合起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把握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出发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灵魂;培养创造和享受文明幸福的中国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定性与具体内涵;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根本指向乃是立德树人,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文明开放、自信豪迈的中国人,这是新时代教育目的的最终指向。中国贡献于世界的不仅仅是器物与技术的发达,而是实实在在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而这种“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都需要落实在鲜活的中国人身上。“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培养创造和享受文明幸福的中国人,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做自信豪迈的中国人,就是要让每个中国人在创造和享受文明幸福的过程中,自信豪迈地担当我们自身的历史使命;自信豪迈地弘扬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同时又向着一切优秀人类文明开放;自信豪迈地走中国道路,传递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智慧,彰显中国力量;自信豪迈地贡献于今日世界,贡献于人类。
注释:
①习近平在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和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接连提到这一问题。参见《习近平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第2 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同样谈及“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参见新华社记者吴晶、胡浩:《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印发:《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提纲》,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参考资料》2017年11月15日第761期第24页。
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印发:《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提纲》,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参考资料》2017年11月15日第761期,第29页。
④参见新华社记者吴晶、胡浩:《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谈到,“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参见新华社记者吴晶、胡浩:《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3.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1,7,29,16,7,1,29,12,28,1,47.
[3]吴宓.吴宓日记(第二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00~102.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5]郭建宁.文化自信是中国道路的根基[Z].求是访谈第159期.
[6]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12-23.
[7]黄坤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7-11-17(6).
[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Z/OL].新华网,2014-05-05.
[9]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117,358.
[10]毛泽东.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15.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1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34.
[1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Cultivating the People of the New Era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The Implic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Aim of Chinese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LIU Tie-fang
Abstract:The aim of education is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a nation’s educational spirit.To grasp the aim of our Country’s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tak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the value guidance,take the People’s longing for a better life as the basic foothold, and take the focus of the nation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mankind as the basic Pattern.It is the basic starting Point of the aim of Chinese schoo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the people of the new era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is aim is to cultivate the Chinese people who create and enjoy the happiness of civilization,and the ultimate direc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morality and talents to enable everyone to become a confident and heroic Chinese.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he Current schoo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thus promoting the grand patter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education.
Key words: new era;educational aim;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Chinese
责任编辑:毛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