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19年 > 第4期目录(总第一百五十五期) > 正文

教育工具化、知识商品化与角色模糊化的危机 ——当代学校“慕课”化趋势的冷思考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187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8期 作者:梁健丽

要:慕课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它对教学流程的简化、实施条件的便利以及构成知识源、促进对话交流的优势使其成为当代重要的教育构成方式,但慕课在传统学校教育中的泛化和滥用容易制约教学活动的行为主动性。慕课作为认知盈余时代的结晶,为教育活动赢得了大量的自由时间,也为知识商品化提供了途径,从中却发现,学校应对认知盈余的知识保鲜能力在下降,“慕课化”会加速知识的贬值,亦会加剧教育资源之间的等级分化与依附关系,亦模糊教师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慕课”;教育工具化;知识商品化;角色模糊化;公共生活;认知盈余;教师角色

慕课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意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性课程。“互联网+教育”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慕课”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学校开放学习资源为学生创造在线和离线环境相结合的课程学习模式。从教育资源角度来看,“慕课”无疑是积极的、先进的,但将慕课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尤其是针对学生群体的专业学习而言,慕课除了不能取代课堂教学和教师劳动外,它还隐含着教育工具化、知识商品化和角色模糊化的潜在危机。当代学校的慕课化趋势让知识的交换价值增强,传统课堂教学和对外个性化教育服务正在走向并和,对慕课的不良认知模式和应用行为促使人们正视慕课发展的弊端,为其真正成为具有永久生命力的“智识工具”做出冷静思考。

一、教育工具化:慕课流程制约教学活动的行为主动性

(一)建立以支持服务为基础出发点的慕课模型

慕课课程主要由教学视频、阅读材料、在线测试和作业讨论等几部分构成,学生通过阅读教师规定的教学视频和材料,完成独立学习或伙伴合作学习任务。慕课课程对教学流程的简化、实施条件的便利以及构成知识源、促进对话交流等显而易见的优势非常受教师的欢迎,有的学校的慕课化趋势已经不再满足于“线下”发展,而将其作为一个教学辅助工具引入课堂。慕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出现解放了教师授课环节的“手动”付出,但同时也出现了教师授课制作等同于视频播放的严重问题。从行为主义教育理论来看,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对慕课的不良应用违背了教学活动的行为主动性,会将教师工作简化为播放视频,学生学习异化为“阅读与听力”,“丧失了教师刺激与学习者反应之间的主动性连接关系”[1],形成和终结全部由机器来自动生成,其弊端在于将一种学习支持服务变为了学习本身,将教育工具变为了工具化教育。因此,慕课应该建立以支持服务为基础出发点的教学模型,其重点应作用于对教师课堂导学、学生学习方式、课堂管理以及促学手段等教学效果的提升。无论是慕课本身还是慕课相关的教学工具和措施,都可以出现在课堂中,但教师要关注它们的存在是否合理,建立“问题式学习”的慕课应用流程,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行为主动性。

(二)增加慕课的课程黏性实现多样化沟通的可能

慕课的优势之一是能够在教学中提供问题假设的方案,即教师可以将慕课教学的课堂流程划分为问题方案、形成假设、确认事实和应用新知等教学环节。“慕课”出现的时机可分为“问题方案”和“形成假设”两个阶段。“问题方案”是课前准备,可以是教师对问题素材的整理,也可以是学生围绕教师命题的网络自主学习程序,它们会产生一个或几个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形成假设”。“形成假设”是将“慕课”引入正式课堂的主要途径,也是促使师生行为主动性的重要方式。对于教师来说,“慕课”的工具属性能为假设性命题带来明晰的未知术语和概念,在定义问题、组成对问题多种解释的系统清单上,“慕课”的电子化、多媒体化和互联化更为便捷和迅速,特别是在额外的信息收集、整合,分配学习任务,以及解析、分类和汇总资源方面,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师设计问题、驱动问题的方向性和策略性。对于学生来说,假设一个问题对他们产生的积极刺激是,它们提供给了学生合作学习产出的感知体验。慕课进入课堂教学,为传统学生的协同学习过程增加了相依关系和课程黏性,促使学生学习协作行为从被动到主动,其技巧在于通过慕课手段,实现同步互动和多样性沟通的可能性。教师使用“慕课”的水平高低即在于多样性沟通,几乎所有的网络课程都能实现同步互动,但能做到多样性沟通的却很少。例如,大多数教师都习惯给学生推送课程PPT、学习任务和相关情景演练,但整个过程是一个封闭的环节,师生双方都没有真正参与到“大数据”中去,“学生接触课程内容的广度增加了,黏性却下降了”[2]。慕课内容进入课堂一般包含前导性内容、当前内容、后续内容三个部分。慕课制约教学活动的行为主动性是因为它将课堂内容局限为记忆和陈述性的前导性内容,教师对课堂生成性内容捕捉不足,也没有持续跟进后续任务,因此,教师要多利用慕课来强调学科知识的交叉重组,关注学生在“大数据”中显示出来的兴趣点、疑点和难点,增加慕课内容的多维层次和多样化应用的可能性。

二、知识商品化:学校应对认知盈余的知识保鲜能力下降

(一)适应慕课所伴随的认知盈余和知识分化需求

“慕课”是认知盈余时代的产物,信息技术同时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赢得了大量的自由时间,促使知识分享的理念和需求通过网络汇集,为知识商品化提供了可能。在认知盈余时代,教师可以整合高质量的知识产品,借助网络细分教育领域和受众,而学校和教师构成的知识精英群体是知识商品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慕课则成为了知识商品化的一种渠道和方式。在传统学校教育中,知识并不用作商业用途,线上教育平台对传统学校教育的冲击在于,一些网校、教育网络平台等专业教育科研团队、营销团队、市场公关以及知识包装促使课堂教学之外的内容输出、自媒体营销和教育品牌经营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窗口,O2O教育平台是未来学校竞争的必争之地。传统课堂教学和个性化教育服务走向并和,这意味着慕课伴随着知识需求的分化。传统学校教育的知识保鲜能力降低是因为知识内容与应用方式的一成不变,而慕课则带来了线上线下互动、群体分层与知识共享的新型教育关系,学校对知识信息及其组织方式不再局限于学业上的知识储备和认知需求,即慕课改变了学校课程内容对知识摄取的需求取向。以体育健康知识为例,认知盈余时代对体育健康的知识需求远远超过了科学体育锻炼、运动项目学习等传统领域,大量的网络慕课课程涉及专业运动损伤、新型体育训练技巧以及健身健美、运动减肥等知识内容,学生在网络、杂志和电视中都可以获得的体育健康知识并不比学校教科书提供的少,甚至更为丰富。所以,教科书知识贬值了,促使传统体育课程建设必须向“知识商品化”的互联网传播平台取经,通过学校“慕课”课程对传统教科书知识的内容和组织形态进行补充和代偿。又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心理教育课程中开设的慕课课程加入了“异性交往心态与礼仪”“爱情、恋爱与婚姻”和“性美的本质与特征”等远超传统心理教育课程大纲的知识内容,弥补了青少年性教育课程的滞后。学校慕课化趋势如果能脱离对互联网信息“形态”的追逐,而从教育内容上增进学校知识系统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方能维持传统学校教育活动的秩序和稳定,保障快速社会变迁和转型背景下学校知识供应的保鲜能力。

(二)厘清慕课的知识边界拓宽教师知识供给渠道

教师知识的商品化因素不仅表现在它是否被付费,而且还在于慕课化趋势形成了知识环境“将学校教师及教学活动放在一个更为宽广、透明的平台上进行竞争,接受来自学生、家长、同行和社会的评价”[3]。慕课促使学校教学方式进行网络化和个性化的改良,这在提高学校知识产品的使用价值方面是一个好消息,但也能看到学校应对认知盈余亟需突破传统知识结构的困境。在过去录制教学视频、复印资料和出版书籍的复制时代,并不强调教师的知识保鲜能力,但慕课时代的学生用户体验则加速了知识的贬值。以慕课为代表的新的知识格局并不仅是在传统知识观的基础上整合信息技术,而且“网络知识模型中教师的学科知识并不是以独立知识点而存在,而以知识结合体的形式而存在”[4],慕课让知识结构既包含有特定的信息功能,又维持着结构完整的知识点联结,技术知识、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三者的相互结合让各类知识的界定、厘清成为了现代教师知识储备和成长的重要课题。知识商品化导致网络信息工具在测量和传播各类知识时缺乏严格的区分标准,导致使用者的主观随意性较强,因此,学校教育领域解决知识保鲜问题既要通过强化技术知识、教学知识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它们相互选择、改进和创造,重建传统知识系统的严谨性和前瞻性,又要促进教师网络化学习中的个体知识和群体知识的转移。在传统教育系统中,教师偏好于个体学习、内化和记忆知识,“慕课的知识商品化特征则涉及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正式知识和非正式知识之间的转移”[5],它们发生在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当代教师应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科知识在网络交流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这是因为认知盈余时代,网络知识数量的总和超过了学科教学知识的数量总和。也就是说,学校教育资源应该过渡到社会资源中去,扩宽教师知识转移的“供给”渠道,由原先自上而下的纵向供给转向教师“横向选择”,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素质各取所需,可以是单向交流,可以是跨校教研,还可以从物理空间转移到虚拟空间,从制度化学习转向社会化学习,用互联网的思维去促进教师知识转移活动,强化教师的知识保鲜能力。

三、角色模糊化:模糊了教师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

(一)防止学校慕课化趋势对知识公共性本质的侵蚀

“慕课”是连接教育信息、教育工具和教育工作者的载体,它容易加剧教育资源之间的等级分化与依附关系,因此,很难说清楚在慕课化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究竟是掌握了教育主动权,还是丧失了教育主动权。“互联网+教育”在努力建构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新范式的同时,极易模糊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角色的职业角色。传统学校教育对教师社会公认的角色形象选择是知识教育者和科研者,它反映了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慕课化”伴随着知识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一些教师开始走向市场并拥有了多重身份,如创业者、学者、出版人等,他们在教职工作和学术研究中追求短、平、快,价值的天平发生倾斜,教师文化批判精神的独特个性被削弱,严重挑战了传统学校教育的知识公共性。学校教育及教师一贯是以公共形象和学术人的身份为基础来传递社会核心价值观,其知识供给具有鲜明的公共产品性质,因此,慕课化趋势要防止教师角色模糊对当代教育公共价值的消极影响。由于网络慕课的盛行促使学术资本主义的兴起,维护传统教育的公共属性提上了议程。保持学校教育和教师系统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无私关怀,认识到科研人员、学者、教师是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但不是知识所有者这一核心基础,才能防止学校慕课化趋势对知识公共性本质的侵蚀,惠及所有的知识生产者和学习者。

(二)慕课需体现对社会大众的公共责任和公共关怀

慕课化环境下教师应怎样处理自己的公共角色?传统教师更多处理的是教学问题,而“慕课化”让教师面临外部环境的冲击,亟需承担对社会大众的公共关怀和公共责任感的体现义务。传统教师用知识来表达公共责任,慕课时代教师的公共知识属性并不在于掌握了多少文化科学知识,而在于深刻地传递自身的公共良知和批判意识,要通过慕课的开放性体系关怀国家和社会上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不局限于做课堂流水线上的“技术工匠”,将教学工作转化为具有批判性与创造性的智力活动,致力于自身和学生公民性的成长。具体途径是利用慕课营建充满公共性、民主性的教育生活空间,并对课程知识展开启发性的反思,如“这是谁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否合理”“有没有其他可以选择或替代的知识”等。

当教师对慕课知识系统投入反思,慕课课程便成为了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智识工具”,“教师在其中与既定的传统教育模式、课程系统和价值观念保持着合理距离”[6],努力超越个体生活而不是模拟个体生活,引导学生对公共生活的热爱和兴趣,关心社会问题、关怀弱势群体,将课程知识和社会空间紧密联系。教师既是学科知识的执行者和传递者,同时也和学生一起投入到对现实生活的改造,利用慕课的开放性防止传统学校生活割裂师生的公民伙伴关系,从而塑造当代教师的公共知识分子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对象从来都是为实现师生主体性发展服务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角色亦是包含了教师个人发展和教学利益的客体,慕课化趋势下对教师公共知识分子形象的维护要认识到教师自身发展的现实指向,尊重教师作为教学利益客体的发展属性,鼓励“慕课”及其教学要素对教师主体性发展利益生成的健康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水香.知识商品化深化趋势中大学教师职业行为的变迁[J].肇庆学院学报,2016(3).

[2]向佐军.问题式学习慕课开发的原理与设计——以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慕课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6(6).

[3]许涛.美国慕课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7(8).

[4]缪静敏.慕课学习者在线合作学习体验探究——以教师专业发展类慕课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7(6).

[5]王海波.国外当前慕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4).

[6]林彦虎.慕课的意识形态实质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慕课化”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6(2).

责任编辑:亚力坤江·艾思格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