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19年 > 第5期目录(总第一百五十六期) > 正文

基础教育质量观“三问”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132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19年第4期 作者:司成勇 李雨霜

摘要:基础教育质量观不能是仅仅停留于政府的政策法规、制度文件上的质量观,而是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学校实际践行的质量观。确立基础教育质量观需要追问三个问题: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的、基础的、简单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合格地做人、合格地做事的人,也就是“成人”。基础教育的目标包括普遍目标、起点目标与发展目标、向上目标,其中普遍目标、起点目标是首要目标。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包括纵向标准和横向标准。纵向标准是依次达成普遍目标、起点目标与发展目标、向上目标的水平;横向标准则是效果标准、效率标准。

关键词: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质量观

基础教育质量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议题之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探讨和解决这一教育难题。当然,有的国家解决得比较好,有的国家解决得却很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基础教育质量的差异呢?原因自然是复杂多样的。不过,基础教育质量观的差异恐怕是非常关键的原因。这里的质量观不是仅仅停留于政府的政策法规、制度文件上的质量观,而是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学校实际践行的质量观(这才是真实的质量观)。为什么基础教育质量观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基础教育质量呢?因为人的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笔者作为中国人,自然很关心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状况。坦率地讲,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和基础教育质量观并不让人满意。作为一个中国人,本应对中国基础教育质量及基础教育质量观感到满意,因为这样至少情感上是正确的。不过笔者以为,“一厢情愿”的情感乃至高大上的“理想”都不是判断基础教育质量的标准,更不是唯一标准、最终标准。

那么,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基础教育质量观呢?或者说,什么样的基础教育质量观才是正确的质量观呢?笔者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思考这样几个基本问题: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只有把这三个问题回答清楚了,基础教育质量观才能比较清楚。

一、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

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一些学者已经作过一些探讨。有人说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知识,如,孙喜亭先生就主张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文化科学知识;[1]也有人说是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态度与价值观;[2]还有人说是知识、技能、方法等。[3]此外,还有别的观点,此处不一一罗列。即便就这几种观点来看,我们也需要作一些分析和比较,看看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首先,知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吗?乍一看,知识好像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从心理学的分析来看,人的心理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包括知、情、意,个性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形成的,知又是情、意产生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知”似乎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从基础教育的实践经验来看,我们传统上一直强调“双基”,这个“双基”里面就包括基础知识。从我们的人生经验来看,似乎知识也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没有知识,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做事,不知道怎么做人。可见,基础知识是可以成为基础教育的“基础”的。

其次,技能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吗?在心理学上,技能一般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练习和训练所形成的熟练的操作行为方式。人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学习、工作、生活都需要技能,没有技能,一个人将寸步难行。从基础教育的实践经验来看,我们传统上一直强调“双基”,这个“双基”里面就包括基本技能。如果说人生的任务就是做人做事的话,那么技能显然是关乎做事的,基础教育就是为人生奠基的,基本技能可以说就是为培养会做事的人(当然也包括做人)奠基的,因而也可以说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能力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吗?能力是人们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能力的支撑。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就是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过程,能力是直接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因此基本能力可以说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方法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吗?所谓方法是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加涅在其教育目标体系中,就明确提出了认知策略这一目标,其实,这里的“认知策略”就是方法。在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许多情境中,要完成任务、达到某种目标,都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它显然是完成好某个任务的基础,它当然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础。基础教育就是为学生将来做人做事打基础的,那么,可以说,基本方法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技能、能力、方法这三大基础是什么关系呢?关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哲学已经有过讨论,笔者在这里不再赘述。由于三者都是跟一个人做人做事密切相关的,都是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水平相联系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本文可以淡化技能、能力、方法的区别。也就是说,在本文中,技能就是能力,能力中有技能;技能要讲方法,能力也要讲方法;一个人掌握了做人做事的方法,也就是掌握了相应的技能、能力。本文倾向于把三者作为一个问题来对待。

最后,情感态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吗?情感态度反映的是人们对人对事的心理倾向,是积极还是消极,是喜欢还是厌恶等。一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通常都会产生一定的情感态度。拥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对做人做事都是非常重要的,显然,情感态度是做人做事的基础,也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通过以上分析,似乎可以得出结论,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都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什么样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呢?知识的类型多种多样,有复杂的、高级的,也有简单的、基础的,按照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乃至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它们都是从简单到复杂向前发展的。因此,只有简单的、基础的知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那么,区分简单的、基础的与复杂的、高级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只能是它与解决人类复杂的生产、生活和工作问题的相关程度,如果相关程度是直接相关,且相关程度高,那就是复杂的、高级的知识,反之就是简单的、基础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方法是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方式,也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条件。技能和能力也是复杂多样的,同样也有简单、基础和复杂、高级之分。简单的、基础的技能、能力和方法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所必需的,而复杂、高级的技能、能力和方法则是专业工作、复杂工作所必需的,社会并不要求每个人都去从事专业的、高级的工作,大多数人只需要从事初级的、简单的、基础的工作即可。因此,可以说,简单的、基础的技能、能力和方法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情感态度是人们在做人做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倾向性。它们同样是复杂多样的,有初级的、简单的情感态度,也有复杂的、高级的情感态度。对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情感态度是比较简单的、初级的情感态度,如,爱日常生活、爱日常学习、爱日常工作、爱父母和家庭、爱学校和社区、爱读书、爱劳动等就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基础的情感态度,而爱祖国、爱研究、爱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爱国际主义、爱无私奉献等则是复杂的、高级的情感态度。对于基础教育的对象来说,首先要给他们奠定的基础应该是最基本的情感态度,如爱生活、学习、工作、家庭、学校等,然后才可能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世界、爱人类等复杂的、高级的情感。

因此,基础教育的“基础”究竟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就是基本的、基础的、简单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也就是说,基础教育的“基础”就是教给学生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基本需要的,做人做事的最基本的、基础的、简单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其实,基础教育的“基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基本素养。这种素养是全面的基本素质,即既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又有健全的人格,还要有基本的能力。[4]有了这些,儿童就有了发展的基础、成长的资本、创造的条件。

二、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关于教育的目的,国家的教育法规、教育方针政策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目的都有相关的规定和要求。那么,这里为什么还要来追问这一问题呢?是否多此一举呢?笔者以为,还需要继续追问。我们不仅要追问理论、追问政策,我们更要追问实践。因为基础教育的目标不能只停留于文件、政策、法规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教育实践行动之中。只有落实到行动中的目标,才是有效的目标,没有落实到行动中的目标只能算是理论上的目标、纸上的目标。它可能“看上去很美”,但就好比“水中月”“镜中花”,中看不中用,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基础教育不需要这样的目标。

那么,基础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认识和理解基础教育的目标呢?关于基础教育的目标,不同的法规和政策文件有不同的规定,文字表述上有很大的不同。到目前为止,最直接的、最明确的关于基础教育目标的文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该文件规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其总目标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5]这一课程改革的总目标也就是当下基础教育的目标。其中最核心的应该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罗毕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上给基础教育的目的的定位则比较低调:“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的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6]

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这些表述呢?基础教育目标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呢?其实,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要明确规定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那么,基础教育的目标就要规定基础教育对自己所要培养的人的素质要求。基础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基础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基本素质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而不是专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它实施的是基本的普通科学文化的教育”[7]。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够合格地做人做事的人。这是最基本的目标,或者说底线目标。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性质决定的。顾名思义,基础教育就是为人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基础教育的目标当然就要围绕着“基础”来做文章。

可以说,基础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能够合格地做人、合格地做事的人。这是普遍目标、起点目标,基础教育还担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的任务。这是发展目标、向上目标。基础教育首先要完成普遍目标、起点目标,因为这是基础目标,是人人都要实现的共同目标。这是作为人、作为公民,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权利和素质的目标。其次是发展目标、向上目标,这一类目标强调专业性、高级性、差异性,因此是个性化的目标。既然是个性化的目标,就应该允许人们进行个性化的选择,不必强求每个人都必须达成。因此,基础教育的目标首先要注重普及化、平等化、公平化,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基本的成长与发展,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工作、生活奠基;其次,才是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学生是否考大学、考什么类型的大学;将来准备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应该由学生自主选择。不能把个性化的需求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更不能作为首要目标。否则,就是对学生人性的不尊重、对人权的不尊重。那么,基础教育的普及目标、基础目标是什么呢?这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就跟前文讨论的基础教育的“基础”相关,或者说,基础教育的普及目标、基础目标就是要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必不可少的基础,也就是做人做事的基础。特别是在语言与文学(母语和通用语)、数学与统计、科学与技术、体育与卫生保健、艺术与审美、人文与社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态度。基础教育要为每一个儿童“成人”奠基,它必须把培养对象是普通人作为其认识和行动的基点,培养的结果是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8]“成才”,不是基础教育的目的,[9]更多的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任务。虽然在上述六大基础中,有所谓工具性的基础,它们相较于其他基础更具有基础性,但这不等于其他基础不重要,甚至不等于可以把它们分成三六九等,不能像现实中的一些中小学那样把课程严格划分成所谓的主科、副科,或者升学考试科目、非升学考试科目,而是要全面重视和开设好各门课程,打下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全面基础。这就好比一个人要保证身体健康就必须吃饭,既要吃主食,又要吃副食。不能说主食重要,就只吃主食,不吃副食。这也好比建造大楼一样,必须建立完整的、全面的基础,否则,大楼是很难建造起来的,即使建造起来了,也是很不稳固的。可以说,没有全面的基础,就不能培养一个个合格的人,发展目标、向上目标也将难以达成。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性质决定的。因为“基础教育处于整个教育金字塔的塔基,具有教育程度的基础性、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10]

三、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是什么?

讨论了基础教育的基础和目标之后,基础教育的质量观是否就明晰了呢?在笔者看来,还没有。我们必须进一步追问“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只有解决了基础教育质量标准这个问题,才算为我们基础教育质量观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基础教育质量标准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有的人可能会说,这不是很简单的问题吗?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当中不是已经有规定了吗?的确,是有规定。但我们有了这些规定是否就足够了呢?基础教育质量标准问题是否就解决了呢?笔者以为,不尽然。我们知道,人可以说一套,做一套。地方政府和学校也难免落入这样的境地。古今中外,这样的现象屡屡发生,绝不稀罕。我们必须建构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落得实的标准。也就是说要建构能够实际观测的标准。只有这样的标准才可能有效落实。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就应该是一个学校落实基础教育目标的标准。一个学校贯彻落实了这一目标,就是达到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反之,就没有达到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具体来讲,评判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质量如何,就看其落实基础教育目标体系中的普遍目标、起点目标和发展目标、向上目标的水平和程度。如果水平和程度低,那就表示没有达到基础教育的办学标准。其首要的标准应该是达成普遍目标、起点目标的程度,其次才是发展目标、向上目标的程度。这个顺序不能颠倒,更不能只要一个标准,舍弃另一个标准。我国当下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两大不良倾向,一种倾向性表现是:要一个标准,不要另一个标准,而且主要是追求发展目标、向上目标这一标准。另一种倾向性的表现是颠倒了普遍目标、起点目标与发展目标、向上目标的顺序,把发展目标、向上目标看作首要目标,把普遍目标、起点目标看作次要目标。片面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就是这一错误倾向的典型表现。以上是基础教育质量标准的纵向建构。它要求我们必须把培养对象是普通人作为其认识和行动的基点,培养的结果是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11]

从横向来看,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应该包括效果标准、效率标准(即时间、精力、经费标准)。效果标准就是目标标准,基础教育质量好坏应该看其目标达成度。达到目标者方能称其为合格的基础教育,反之则为不合格的、低质量的基础教育。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目标标准,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即全面达成相应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效率标准就是要看教育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产出与投入的比率高即为高质量教育,反之,即为低质量教育。在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考核基础教育的质量,不仅要考核目标达成度,还必须考核效率,也就是要考核基础教育学校在教育教学时间投入上是否贯彻了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规定的时间标准,考核他们在教学精力投入上是否停留于要求学生反复操练、超时操练(比如布置大量的重复性的作业,而不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育教学效率),考核他们在教育经费投入上是否严格控制教育经费的使用,用有限的、合理的教育经费投入创造更多更好的教育业绩。[12]

总之,如果说教育质量以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教育需求满足程度作为衡量标准,那么基础教育质量就应该以基础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基本需求满足程度为衡量标准。基础教育的价值在于“发展”,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过去我们的基础教育往往奉行一种“完人逻辑”,这种“完人逻辑”下的教育模式把本应该进行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办成了精英教育,违背了基础教育、普通教育的本性。当下的基础教育再也不能继续遵循“完人逻辑”,而要遵循“人性逻辑”“个性逻辑”,要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之上,在基础教育的目标引领之下,按照基础教育本然的质量标准来发展基础教育,也就是践行先成人、再成才的基础教育质量观。

参考文献:

[1]孙喜亭.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上、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5).

[2]石中英.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的“基础性”[J].人民教育,2005(24).

[3]燕国材.论基础教育的“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05(6).

[4][8][11]司成勇.好学生=基本素质+特长[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3).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386.htm.

[6]谢宁.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33.

[7]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9.

[9][10]彭泽平,姚琳.“人才”不是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对我国基础教育实然培养目标的批判性分析[J].中小学管理,2002(5).

[12]K.巴班斯基,M.M.波塔什尼克.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修订本)[M].李玉兰,译.史根东,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

责任编辑:徐德欣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