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19年 > 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五十八期) > 正文

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及路径选择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3957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民族教育研究》 2019年第4期 作者:王易 陈玲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安全稳定的威胁和破坏,民族地区本身还存在着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消极思想残余,加之地域差异性与文化多元性的客观影响,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面临诸多现实问题。通过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民族地区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力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推动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等路径来应对现实困境,从而实现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共识。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成果,是新的历史背景下民族工作的思想主线,也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旋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直接关系到实现国家安全和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繁荣发展。目前,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如何结合民族地区的发展规律,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实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心理、评价和认同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和,[2]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应有之义。

(一)筑牢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的思想根基

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各民族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各族人民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关键在于对国家、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有高度的认同感,对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具有归属感,对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具有荣誉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强烈的信任感和责任感“五个认同”是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和底线,是筑牢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的思想根基。如何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以及各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是树立“五个认同”意识的关键所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费孝通先生曾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国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已经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大家庭。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中不同成员之间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增强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意识,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来强化“一体”的概念,从而凝聚各族人民团结之心,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二)实现各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始终关系着各族中华儿女的切身利益。在救亡图存的国家危难时期,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自发结成抗战联盟,共同抵御外敌入侵。在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团结一致,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推波助澜,不懈奋斗。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利益诉求和美好期待。正是各族人民将民族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形成命运共同体,才能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和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将各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紧密地联结起来,将各民族的繁荣发展置于整个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大局中,凝聚各族人民的共同智慧和力量,调动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全体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热情,共同为实现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努力奋斗。

(三)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

为人民谋幸福始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共享美好生活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生活理想,这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富裕,还需要精神生活的富足。在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指出:“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3]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渗透和各种错误观念严重影响着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我们及时加以引导和应对。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人民群众心里埋下“我们都是中华儿女”的种子,不断促进各民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共同应对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敌对势力的分裂与渗透。另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引导各族人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形成价值共识,以中华文化的文明成果作为各族人民的精神养分,满足实现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构建各族人民的共有精神家园。

二、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

(一)暴力恐怖活动和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威肋、仍然存在

从外部因素看,近年来,国外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分裂中国的企图,尤其希望以民族地区作为突破口,与国内敌对势力勾结从事暴力恐怖活动和民族分裂活动。境内外“三股势力”打着民族、宗教的幌子,煽动民族仇视,制造宗教狂热,破坏民族团结,其险恶用心是妄图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在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依然严峻复杂。在新疆地区,境内外敌对势力大肆歪曲新疆历史,竭力否认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历史事实,抹杀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统辖治理,编造传播“双泛”思想;大肆攻击党的治疆方略,刻意挑拨是非、制造民族矛盾与隔阂;利用信教群众朴素的宗教情感,强制推行宗教极端思想,改变维吾尔族群众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步侵蚀维吾尔族优秀传统文化,割裂新疆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境内外敌对势力已经成为威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最大毒瘤。暴力恐怖活动对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身心安全造成了极大破坏和影响,伤害了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感情。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本质就是扰乱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散播分裂主义的种子。面对如此严峻的斗争形势,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对民族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极大挑战。

(二)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残余依然存在

从主观因素看,民族地区目前还有部分干部群众存在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观念。这已成为影响构建团结和谐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消极因素。新中国成立之前,大汉族主义主要指的是汉族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对少数民族的压迫和歧视思想。随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之后,消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原有的大汉族主义失去了存在的阶级基础。但是,在当今时代大汉族主义仍以新变化和新形态存在于部分干部群众中。如某些汉族干部群众不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认为汉族优越于其他少数民族,甚至歧视、排斥少数民族干部等。而与大汉族主义对应的是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观念,狭隘民族主义也称“地方民族主义”,其主要表现是部分少数民族群众认为本民族的局部利益要高于国家的整体利益,过分夸大本民族的优越性,认为本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最优秀的民族;否认各民族之间互帮互助的意义,过分强化以民族身份画线,强调民族的差异性而非共同性。不论是大汉族主义还是狭隘民族主义,本质上都是以孤立、保守、排外为特征的民族主义,它们都忽视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只看到本民族暂时的、局部的利益,甚至维护本民族中某些落后消极的成果,从而阻碍各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4]在民族地区消除部分干部群众中这两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残余,统一思想认识,增进各族群众情感联系,营造各族群众水乳交融、和谐共处的交往氛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势必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三)地域差异性与固化文化多元性的客观影响

从客观因素上看,地域差异性与固化文化多元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一是强化地域差异性的客观影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更多地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上。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民生改善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是由地区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等很多客观因素所造成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会使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产生一定的落差感,对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甚至产生消极对立的情绪等。因此如何尽快缩小差距,消除发展的不平衡,是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首要面对的客观现实。二是固化文化多元性及其历史积淀的影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产生文化多元也是事实,但有交往也会有摩擦,有交流也会有碰撞,有共通也会有差异。文化多元性是由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结果,但近年来,一些民族地区发生了不断固化少数民族在语言、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风范、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特殊性。这样不是推进民族文化在平等的交流汇聚发展,而是强化所谓的“不同”文化在互相接触中产生的碰撞、冲突和矛盾,突出和强化语言文化的阻碍作用,从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培育共有文化心理意识造成消极影响。

三、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

现实问题凸显的矛盾与冲突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形成、发展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困境。如何突破现实困境,探寻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出路,是我们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面对民族地区境内外敌对势力制造的暴力恐怖活动以及在意识形态领域分裂思想渗透的严重威胁,需要我们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增强各族人民“五个认同”;破除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残余,需要我们不断推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逐步达成民族关系认知的价值共识;需要我们消解地域差异性与文化多元性的客观影响,也需要我们不断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在推进物质文明进步的基础上同时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质,增强各族人民中华文化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大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民族地区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5]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尤其在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是与境内外敌对势力争夺人民群众的思想阵地,抵御敌对势力对民族地区的渗透和破坏,加强各族人民群众对国家、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最有力的武器。

一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做得是成功的。”[4]一方面,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既要体现国家治理的统一性,也要充分行使民族地方的自治权,发挥民族地区自治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结合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党和国家在顶层设计决策过程中,需要在政策导向上给予民族地区帮扶性措施。但是“帮助性民族政策在实施中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民生、扶贫、环境等问题上,应用区域性帮助政策来代替民族性帮助政策。在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上,还须保留以民族划界的扶持政策。”[6]这样既不会强化地方民族主义的优越感,同时也解决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和谐共生”。二是访民情,汇民生,聚民心。古语有云:“民心所向,胜之所往。”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通过宣传教育和落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使各族人民群众深切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巨大生命力。在加强扶贫开发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帮扶民族地区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强决心。在兄弟省市的互帮互助中,加深各民族同胞之间的荣辱与共、守望相助之情。在教育医疗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三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能力。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是各项民族政策的领导者、实施者和执行者,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养和治理能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民族团结等各项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构建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与汉族党员干部的沟通合作机制,才能切实保障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

(二)力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和发展的环境和土壤,良好健康的民族关系有助于推动各民族共有价值、观念和意识的形成,反之则将起到阻碍作用。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对民族关系认知的偏差和局限,体现了思想观念的封闭性和保守性。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指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不断推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首先,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各民族形成共有的文化心理认同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先导。民族交往是社会交往的一种类型,它表现为族际之间的接触和互动,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唯有交往才可能相知和了解,进而相互理解。同时,交往也是突破原有固化思维和观念的重要环节,是彼此尊重和接纳的开始。民族交流是在交往的基础上实现的信息沟通和互换的过程,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情感纽带。通过交流,各民族之间彼此产生更为深入的认识,改变原有的刻板印象和想象性解读,建立语言、文化、情感的共通和共融。民族交融则是实现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和接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一种理想样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外在表现。从交往到交流再到交融,体现了各族人民群众在内在结合中表现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质,营造了民族平等和谐、荣辱与共的社会氛围,诠释了各族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共享状态。其次,民族地区应不断挖掘和创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方式和载体,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全区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以及在高校推进的“三进两连一交友”活动就是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的有益尝试,增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思想交流、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身心距离,有助于形成共有价值共识,在促进和发展民族关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后,在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要注意在实践工作中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尊重民族发展客观规律,打牢基础,稳步推进,切勿生搬硬套,搞“一刀切”,避免急功近利。

(三)在推进民族地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4]一方面,需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消除不平衡心理的增长点。马克思指出:“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7]只有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民生显著改善,与发达地区间发展差距缩小,才能打牢人民群众对党和国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对口支援政策、“一带一路”倡议等,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还需要处理好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如在打好精准扶贫的攻坚战中,既要有政策动力,也要激发民族地区群众的内生潜力;既要扶贫,也要扶志。在推进城镇化和生态建设中,既要利用好民族地区的天然资源优势,也要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在优势产业发展中,既要搞好支援地区的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又要增强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等。另一方面,需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必然带来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更大需求。如何引导各族人民群众构建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少数民族群众精神生活的迫切需要。

一是需要引导各族群众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成果,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作品中蕴含着中原文化的元素,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不论是汉民族还是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同时,要在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不断传承和发展各民族文化,保护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是各民族人民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价值共识,指明了中华文明进步的方向,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在各民族群众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爱我中华的种子在每一个人心中生根发芽。三是不断创新中华文化的传播形式和载体。培育各民族人民共有文化心理特质,需要重视中华文化的价值表达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以多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基本构成的深刻阐明,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表达与底蕴深厚的文艺作品,涵育人心的文化景观、文化工程、传统节日、体闲生活,链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正确处理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消解文化多元,增强中华文化价值共识的前提和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方向指引,创新中华文化传播形式和载体是激发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三者共同着力形塑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001).

[2]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擅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18(4).

[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1

[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001).

[5]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 (001).

[6]赵刚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J],学术界,2017(2).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

[8]范君,詹小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 (8).

Realistic Problems and Path the Chinese Nation Selection in Forg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ommunity in Ethnic Regions

WANG Yi CHEN Ling

Abstract:Forg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task proposed by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according to the complicated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ethnic region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sperous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in ethnic regions. Because of threats and destructions to China’s security and stability by hostile forc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re are still residual negative thoughts of Han nationalism and narrow nationalism in ethnic regions. In addi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multi-cultures the task is faced with many realistic problems. Therefore,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cohesion and leadership of socialist ideology in ethnic regions promote association exchange and blending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construct national relations of unity , mutual assistance and harmony,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rough these approaches, we can deal with realistic problems and realize the value consensus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of all ethnic groups.

Key words:ethnic region;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责任编辑:廖敏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