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19年 > 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五十八期) > 正文

基础教育质量观的哲学转向--价值论的视角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38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16期 作者:薛继红 张俊友

要: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供给决定需求,基础教育的质量单纯地由教育活动的属性来决定,“客体主义”的教育质量观居于主导地位。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基础教育的供给出现了多样性,适龄儿童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到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国际学校甚至到国外接受基础教育,“主体主义”的基础教育质量观开始显现。“客体主义”与“主体主义”质量观都有其局限性,只有“主客互动主义”的教育质量观才能完整揭示教育质量的本质,才能给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完整策略。

关键词:基础教育质量观;客体主义;主体主义;主客互动主义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也是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没有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整个教育体系的大厦就缺少了坚实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教育对政治、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将大打折扣。对于何为教育质量,众说纷纭,常见的观点有:教育质量即学生的学业成绩水平;教育质量是教育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教育质量即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教育质量即教育满足不同主体(用户)需求的程度;教育质量即学校工作质量;等等。可见,教育质量是一个有着多种含义的概念。

教育质量在本质上属于价值论的范畴。从价值论视角看,教育质量就是教育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但在教育质量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问题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可以概括为三种截然不同的质量观,即“客体主义”“主体主义”“主客互动主义”。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观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客体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主体主义”,并过渡到了“主客互动主义”。每种基础教育质量观都有其产生的条件,都有对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标准的独特认识以及相应的保障教育质量的方式。

一、计划经济时代的“客体主义”基础教育质量观

“客体主义”质量观也称为“客观主义”质量观,盛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时代。这种质量观认为,事物的质量是由事物本身的属性决定的,完全与人的需要、追求没有关系。事物的属性中蕴含着有用或无用的成分,这些属性是不依赖于人的体验而存在着的,人的体验只是个验证的过程。“客体主义”质量观片面强调客体至上,迷信主体的客体化,信奉事物的超主体性。

(一)“客体主义”基础教育质量观存在的前提

每种质量观都有其存在的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时代,所有产品及服务几乎均由政府统筹提供与分配,公民只能被动接受,而无主动选择产品与服务的可能。作为地方或单位公共产品的基础教育,由于其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更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固定单位垄断供给的。

在这种垄断供给制度下,每一个适龄儿童只能按照户籍隶属到所属单位举办的学校接受相应的教育。可以说,不管愿意与否,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学位,只能到确定的学校就学。在这样的“供给决定需求”的政策下,受教育者的个体选择性根本不存在。学校也不需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及满意程度,而只管按照政府的要求去做就万事大吉了。如此,就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产生了排除主体性作用的“客体主义”基础教育质量观。

(二)“客体主义”基础教育质量观对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标准的认识

“客体主义”教育质量观认为,教育质量与个体及其需要无关,它是由教育本身的属性决定的。这种“质量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而且他还认为“事物的本质属性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若干个”[1]。可见,教育质量可以有多重含义,既可以指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也可以指学校在某方面的质量;既可以指教师教的质量,也可以指学生学的质量;既可以指教育的某项指标的绝对量,也可以指某项指标的价值增量;既可以指同样投入下的价值增量,也可以指不同投入下的价值增量。因此,在论及教育质量时,一定要明确其所指的是哪方面的质量。

“客体主义”教育质量观认为,教育的总体质量及某方面的质量都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通过具体的标准予以衡量的。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为各级各类学校制定了总体的与具体的培养目标及相应的质量标准,并通过质量标准衡量各学校的教育质量。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要实现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但对基础教育来说,其质量标准应当突出“基础性”,表现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养等方面。

教育质量标准还有人本质量标准、社会质量标准、内适性质量标准。人本质量标准主要指是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质量标准指是否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内适性标准是指本级教育培养的学生是否能顺利地进入下一级教育阶段。

当然,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教育质量标准是随着教育政策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的。如我国基础教育的具体标准就经历过双基、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变化,美国基础教育也经历了由《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时期的“合格”标准到《让每一个孩子都成功法》时期的“卓越”标准。

(三)“客体主义”基础教育质量观的质量保障举措

“客体主义”的质量观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科层制管理与监督实现。理论上看,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质量的管理应当是“全面质量管理”。它要求首先为各级各类学校制定条件质量标准、过程质量标准、结果质量标准,然后用这些质量标准要求、指导、评价、监督、奖惩各个学校的工作。

条件质量标准是教育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条件质量标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我国学校早期的条件质量标准要求比较低,如“一无两有”,即无危房、有课桌、有板凳。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学校条件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如要有标准化的操场、实验室、琴房、舞蹈房、语音室、机房等。这些条件性标准的制定与遵守能够为保障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过程性质量标准是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过程一定要体现人文性。教育的过程性质量标准实际上就是强调教育过程中应当遵守的人文标准,如教育过程中的以人为本、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等标准。考察教育质量需要注重教育活动过程本身的质量标准,而不能只看教育的条件质量标准与教育的结果质量标准。

结果质量标准是教育质量的物化尺度。结果质量是指教育产品或服务的优劣水平,包括学业质量但不局限于学业质量。学业是基础教育活动的核心和主干,但不是全部。另外,基础教育除了专门的课程学习外,还包括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等。全面的基础教育结果质量标准应当是包含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各项基本指标规格的一个完整系统。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体主义”转向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基础教育也出现了多种供给方式,适龄儿童具有了选择基础教育的可能性,“主体主义”教育质量观开始出现。

“主体主义”质量观也叫“主观主义”质量观,这种质量观认为,客体的质量高低优劣完全取决于主体,质量只不过是个体追求的目的物,而这个目的物就是“人的自身本质”。现实中,人与人“各不相同,各如其面”,只有通过给予个人选择权,才能实现体现个人本真的质量。

(一)“主体主义”基础教育质量观的前提

“自亚当·斯密以来,市场体制就被看成自发或者多中心的秩序。”[2]市场经济出现之后,我国教育垄断供给得以改变,各个学校投资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的变化为学生追求教育质量、选择合宜的学校创造了条件。

民办教育的出现,使得教育变成了服务,其“客户至上”“客户就是上帝”的观念,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诱使大批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选择到民办学校就读。民办学校的出现,客观上与公办学校之间形成了竞争的态势,迫使公办学校进行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

市场经济也是开放的经济,甚至是全球的经济。品牌民办学校的出现与扩张给一些地方公办学校带来了生源的危机,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也越来越吸引更多的低龄儿童到国外就读。公办教育“一枝独秀”的历史发生了改变,多元竞争态势的形成极大地满足了人们选择的需要。

公办学校受片面教育市场化思潮的影响出现过多种改制,如国有民办、国有民助、公私合办,这些体制变化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物极必反,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所有公办学校全盘私有化的现象,实际上限制了老百姓的基础教育选择权,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侵犯了学生免费接受教育的权利。这种公办学校私有化的改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也损害了底层老百姓真正教育选择权的实现。

(二)“主体主义”质量观对教育质量及教育质量标准的认识

每个主体所处阶层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其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有很大的差异,对质量概念理解、质量标准的选择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导致了相对质量概念的出现,质量标准也出现了多样性的局面。

教育质量实际上是主体的教育质量。不同的主体对同样的教育活动具有不同的价值偏好,对同样的教育活动必然会有不同的质量判断,因此,教育质量一定要尊重“主体的尺度”。一些人追求学校的整体质量,一些人追求某方面的质量;一些人追求合格的质量,一些人则追求卓越的质量;一些人追求眼前的升学率,一些人则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等。于是,就出现了质量上的诸神之争。

由此,教育质量标准问题也就变成了谁的教育质量标准问题。政府的教育质量标准主体是政府,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主体是学校,学生的教育质量标准主体是学生。由于主体之间的标准差异,教育部门所认可的“重点校”“优质校”“示范校”只是教育部门的认识,并非人人赞同。因此些学生宁愿从教育部门认定的优质校退出,转到自己认为合宜的学校就学;而一些社会大众认可的优质校,某些学生却认为其教育教学特点与自身学习特点不协调,从而选择最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学校。

(三)“主体主义”基础教育质量观的质量保障举措

“主体主义”基础教育质量观是以满足主体的需要为主旨的,因此,必须引入“顾客”概念,建立起满足客户需要的教育供给竞争机制。

1.允许并鼓励各类性质学校的竞争

只有允许并鼓励多种性质的学校出现,才能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及家长多样化的质量需求。传统的学校只是公立学校,而且公立学校大多采取的是“就近入学”的没有选择性的入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择校需求。市场经济下条件,应当允许其他性质教育机构的出现,如民办非营利学校、民办营利学校、慈善类学校、其他社会教育机构等,以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

2.允许并鼓励学生择校

我们应当允许学生到自认为质量适宜的学校就读“公立不择校,择校到私立”,虽然仅仅开启了公民对私立学校的选择权,有其局限性,但起码开启了择校的先河,优先满足了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的需求。改革开放,国门的打开,也为有条件的公民选择国外学校打开了另一面大门,使他们能够切身体会到发达国家的教育特色。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公民来讲,经济条件限制了他们的选择,他们也只能在公立学校“随派而安”。

3.必要的市场监管与中介组织存在

任何市场都需要有秩序。对于教育市场来说,政府作为市场监管方,应当制定教育市场的主体资格、准入规则、最低的合格质量标准、竞争规则、退出规则等,以保障教育市场的规范运作,满足各方的合理、合法需求。市场也需要一定的中介组织,以便为交易的双方提供必要的教育质量标准、教育质量认证等服务,促使教育市场交易中公开、公平、公正、效率的实现。

三、“主客互动主义”的基础教育质量观及其质量保障体系

“客体主义”质量观没有给受教育者选择教育的权利,没有选择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主体主义”教育质量观虽然强调主体的选择,但主体的选择可能是一种无奈的虚假选择。“主客互动主义”的教育质量观是全面的质量观,倡导从完善供给、保障选择、强化监管与服务等方面保障教育质量。

(一)“主客互动主义”的教育质量观

“主体主义”质量观主张事物的质量取决于主体的偏好,“客体主义”质量观主张事物的质量取决于事物的特性。这两种质量都是实体范畴的质量观,都属于单向度的质量观。

实质上,质量是一个关系范畴,不是实体范畴,因而不能单纯用主体范畴或客体范畴加以说明,而必须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进行说明。它既不能单纯来源于主体,也不能单纯来源于客体,只能来源于主客体的关系之中,来源于客体属性与主体属性的契合之中。离开了构成事物质量的主体或客体中的任何一极,都形不成事物的质量。

“主客互动主义”教育质量观认为:“所谓质量,实质上是对于某一客体是否能够满足特定主体需要及其程度所作出的肯定性价值判断。质量的有无及其高低取决于客体本身的性状和特定的主体需要。”[3]教育质量既要遵从“主体的尺度”,也要遵循“客体的尺度”。遵从“客体的尺度”意味着要了解、掌握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获得关于世界的经验、知识和真理,即意味着要遵循“真理原则”;遵循“主体的尺度”意味着人要依照自己的目的、需要和能力去评价对象,选择、决定“应该”如何,从而创造和实现一定的价值,即意味着要遵循“价值原则”。

(二)“主客互动主义”教育质量观的质量提升举措

基础教育质量既离不开对象或客体,具有客观性,也离不开主体或主体性,并强调政府、学校及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

1.完善供给

供给是选择的前提。市场经济决定了教育的多种供给形式。基础教育的公益性特点又决定了公立教育在供给中的主导地位。只有提高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才能不断满足老百姓“上好学”的愿望。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供给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二是学校特色缺失的问题。

解决我国基础教育供给的问题,一是要扩展优质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缺乏,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择校热”。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即便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也不惜付出高额代价,努力让孩子到私立学校就读。而且,有这样的意愿并付诸于行动的家长几乎占到了一半。只不过由于当地私立学校学位有限,才没有出现大量学生就读于私立学校的现象。这种趋向严重地破坏了教育生态,也损害了教育公平。因此,扩展当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当务之急。一些地方探索和引导了一些扩展优质教育资源的方法,如名校办民校、名校集团化办学、联盟校办学、中心校等,成效显著。

二是加强学校特色建设。传统上,我国学校隶属于政府,由于政府统得过死、管得过细,导致学校陷入了千校一面的窘境。近年来,通过学校法律主体地位的确立、政府向学校的放权,各个学校逐渐具有了自主办学的权利。一些学校通过自主管理,获得了明显的办学特色,但由于受“等、靠、要”传统惯习的影响,许多学校依然把自己当成政府的附属,主动性发挥不够。今后,应当进一步落实“管”“办”“评”分离的原则,给予学校切实的办学自主权,并通过校长任用制度、学校经费划拨制度、学校招生制度、学校章程建设等,促进学校的特色建设。

2.保障选择

办高质量的教育是政府或学校的职责,通过老百姓的选择,促使各类性质的学校竞争并提升教育质量。政府应保障老百姓教育选择权的实现,但现有的一些制度阻碍了教育选择权的实现。

一是城乡教育隔离政策。旧的城乡二元化户籍政策限制了公民的迁徙自由与合理流动,导致了城乡教育的隔离,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等。虽然新的城镇化政策、“两为主”入学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眼前的一些问题,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打破旧的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应为未来趋势。

二是公办学校“单一划片”的“就近入学”政策。教育公平是政府职责,但眼下各个区域学校之间的教育确实存在着不公平,而且一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差别较大。但在一些地方,依然不顾这样的现实,强制进行单一划片,导致了以房择校的不公平现象。建议当地政符:一方面,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尽快缩小各个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另一方面,基于各个学校教育质量差别的现状,实施“大学区制”入学政策,即“大学区划片及志愿优先与电脑派位相结合”的“就近入学”政策[4]

三是不当限制私立学校招生范围政策,“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是我国一段时期的择校政策,但一些地方政府为了防止私立学校对公立学校优质生源的争夺,不是努力提高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与特色,而是利用行政权力不当限制私立学校的招生范围,这不仅侵犯了私立学校的招生自主权,也侵犯了学生家长正当的教育选择权。

3.强化监管与服务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管采用的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模式,远未形成政府、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多元监管与服务格局。

一是政府监管。政府是教育质量最重要的监管主体,不仅对公办学校进行监管,也依法对民办学校及其他类型的教育机构进行监管。政府对学校质量监管的前提是制定完善的教育质量标准。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复合概念,其标准应是适切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统一。目前,我国政府的教育质量监管主要集中于学校条件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业质量等方面,远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另外,政府也需要对各类学校的不正当竞争及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

二是学校监管。学校是办学的主体,应当全面与全程管理学校的质量并进行特色创建。虽然许多学校也建立起了相应的内部质量保障制度,但尚未健全,并且多数并不是学校的自觉之举,而是应付政府评估之急,还处于“要我评”而不是“我要评”的阶段。现阶段,我国许多学校的质量标准不是很明确,质量保障措施也不太具体,办学效果不是特别令人民群众满意。通过落实学校办学的主体地位、独立经费核算与使用制度、实施以学校为主的教师招聘制度、绩效工资制度,尤其是学生择校制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校的自主活力,自觉监管与履行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

三是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与服务。国家虽然允许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教育质量评估,而且这些组织也逐渐开展了教育质量评价工作,但评估的指标颇受争议、评估的范围有限,社会影响也不是很大,远没有达到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教育质量相关方面信息的需要。鼓励成立民间非营利性的评估机构,赋予其在法律上的权威地位,促使其成为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专业的评估与认证力量已成为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彼得斯.教育中质量的涵义[A].王承绪,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16.

[2]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李梅,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79.

[3]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研究,2006(11).

[4]张俊友.“就近入学”的局限及“大学区制”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6(2).

The Philosophy Turn of Quality View for Basic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xiology

XUE Ji-hongZHANG Jun-you

Abstract:In the era ofplanned economy,due to the demand decided by the supply,the 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 was simply determined by the characters of education,so the education quality view of objectivism occupied the dominant position.With the coming of market economy,due to the various supplies of basic education,school-age children can choose all kinds of schools,such as,public schools,private schools,international schools or even abroad schools,to accept basic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demands,therefore,subjectivism education quality view began to appear.Both objectivism and subjectivism have their imitations.Onlyquality view of interaction ism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can fully reveal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quality and provide a complete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

Keywords:quality view of basic education;objectivism;subjectivism;interactionism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责任编辑:王雪婷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