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发展研究》2019年第10期 作者:刘次林
劳动教育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这是教育之幸事,也是民族之幸事。面对这个热点,笔者也想谈谈自己的几个理解。
第一,劳动教育之劳动是指体力劳动。体力劳动是利用和改变物质材料的活动;脑力劳动则是使用符号生产精神产品的活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绝大多数属于脑力劳动,今天学生所欠缺的是体力劳动。其实,中小学校一直开设有劳动课程,但是,在应试教育挤占劳动、传统文化鄙视劳动的背景下,很多教师并没有用心研究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劳动教育往往流于形式甚至作秀,很多学生羡慕和追求不劳而获、少劳多得或者一夜暴富,对劳动的生存价值、社会意义认识淡薄。全国教育大会正式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内容,应对的正是这种劳动精神缺乏的现象。如果把脑力劳动也归入劳动教育范畴,劳动就成了人的本体性的生存状态,就会泛化和模糊劳动教育的边界,使劳动教育失去了针对性和现实价值。马克思也是把劳动看作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也是从体力劳动来研究的。为了减轻体力劳动给人造成的劳役之苦,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发明了人体劳动器官的各种延伸物,这些延伸物成为提高劳动效能的工具,实现了对人的解放。而人使用机器工具进行的物质劳动依然属于体力劳动。
第二,劳动教育看重的是劳动素养,而不能理解为开设劳动课。教育方针中所提的德智体美劳都是素养概念,它们并不对应于学科。我们不能说“德”对应于德育学科,也不能把“体”看成是体育课完成的任务。今天我们知道,不仅仅德育课,所有学科都应该体现育德功能。座位的合体性、课时的长短、教学的进度等等都直接与培育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关。同样的道理,劳动素养不只在劳动课之中养成。家校的日常打理,班级的卫生轮值、环境布置,学科教学的实物计量、实地调查,各种综合实践课的实践活动,都有劳动素养的培育功能。当然,劳动课属于直接的集中的劳动素养培育。素养与学科属于两套逻辑,每个素养都需要通过学科来培育,每个学科也天然融合了各种素养的价值。当然,五育素养的边界还是需要学界予以厘清。曾经在德智体后增加“美”的时候,“美”的边界也是模糊的,很多人要么把美育具体为音乐和美术教学,要么把美混同于善,使美育变成关于善恶美丑的道德教育,要么将美育拔高到教育的(审美)境界。今天的劳动素养也需要厘清边界,劳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成长,需要融入自己的智慧,可以表现道德品质,当然也有美的影子,但是,劳动教育有其特有的育人目的,必须与其他各育分殊而异。
第三,劳动教育要体现层次感。从不同的学科领域来理解劳动有助于丰富劳动教育的层次感。劳动的首要意义是经济学意义上创造财富的活动,这也是劳动教育的基础目标。此类劳动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会劳动、爱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知识技能,使学生在劳动的“果实”中见证自己改造环境的力量,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形成深刻的自尊。伦理学意义上的劳动旨在培养学生诚实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果实、讲究劳动中的公平关系,比如劳动-报酬的关系(含无偿的义务劳动)、劳动成果的公平交易、按劳分配的伦理诉求、认同科学技术对劳动质量和价值产生影响的观念等。政治学意义上的劳动重点是了解劳动对于推动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价值,如劳动对分工、生产关系的影响,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对政治制度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正是从劳动这个要素建构起解读人类发展历史和命运的学说,通过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更加科学地理解人性、理解社会、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责任编辑:黄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