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19年 > 第10期目录(总第一百五十九期) > 正文

我国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演进特征与路径研究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312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9期 作者:闫寒冰

摘 要:在我国于20世纪末期开启的利用信息化促进教育深度变革的若干大规模行动中,“教育公平”的主题从未缺席。回顾自1999年以来的相关政策、工程与项目,不难发现我国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演进特征:教育信息化的系统部署不断迭代完善;促进教育公平的信息化措施颗粒度渐细;技术优势在均衡、优质、个性的层面上不断深化;信息化的适宜性方法多路径并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形式多样化探索。在完成上述“历史进阶”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软硬件可及性问题变得不那么凸显,未来在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需要警惕和防范“新数字鸿沟”产生新的教育不公平。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公平;演进特征;演进路径

“教育公平”问题是民众关注的热点,也是最能让民众有“获得感”的领域之一,它衡量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在时空不限、数字资源零成本复制、支持个性差异等方面的优势,使它在满足不同层面教育公平的需求方面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基于此,在我国于20世纪末期开启的利用信息化促进教育深度变革的若干大规模行动中,“教育公平”的主题从未缺席。

自1999年以来,我国推出了利用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若干举措。回顾相关的政策、工程与项目,不难发现,党和政府对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战略布局持续迭代完善,呈现出越来越系统、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精准的总体特征。

一、教育信息化的系统部署不断迭代完善

随着技术更新、教育信息化理论创新和教育公平需求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部署的系统观逐渐建立,并表现出多要素、多层次、标准引领、迭代完善的趋势。

(一)促进教育公平的信息化要素越来越全面

我国通过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早期实施于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或“教育资源”方面。例如,199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特别是把教育电视节目办好,重点满足农村、边远、海岛、深山、林牧等地区的教育需求。”

中期的信息化举措则体现在同时关注“设施”与“资源”上,如2013年发布的《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加快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基本解决片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院校的宽带接入问题;推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通过卫星、电视、互联网等远程教育平台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片区学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先为村小学和教学点配置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

当前的信息化举措关注的要素则更为全面,如2018年推出的《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实现两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促进两类学校师生与优质学校师生共同在线上课、教研和交流。研究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科学分析和监测两类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基于精确数据,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回顾这个历程,我国在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举措,逐渐从关注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到关注教师能力、学生发展,到关注基于数据的教育监测,再到多方位、系统化的方向发展,相关举措中的信息化要素越来越全面,体现出一种系统观的建立。

(二)标准、试点与项目引领的实施路径越来越清晰

随着对教育信息化作用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教育信息化运作越来越成熟,逐渐形成了标准引领、试点先行、项目推进的实施路径,为各地高水平、差异化、大规模地快速推进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战略提供了重要抓手。

在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方面,围绕数字校园、教育资源、能力提升等领域率先建立标准体系,助推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行动上的规范与引领作用。例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十年发展规划》)提出建立“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体系”,《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发布系列技术和功能标准规范”,《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提出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等。

“先在局部进行试验,然后将有效经验向全国推广”是我国政府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贯思路。《十年发展规划》提出“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的指导思想,《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更是直接提出开展“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结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认定百个典型区域、千所标杆学校、万堂示范课例。教育信息化试点运行过程为先试先行、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稳妥发展策略,为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实施提供了可参考的模板。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上是以工程项目进行驱动的方式来推进的。从“校校通”到“农远工程”再到“三通两平台”,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再到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从全国性的学校信息化领导能力培训到西部农村专项信息化建设,汇集优势资源突破重点和难点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种常态策略。[1]以工程项目为重点突破手段,体现了党和国家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决心,也是我国行政体制结构的优势体现。

二、促进教育公平的信息化措施颗粒度渐细

颗粒度是和精准性、个性化密切关联的。我国在教育公平方面的信息化举措,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关注事项的颗粒度越来越小,体现了信息化举措的越来越深入和细微精准。

(一)网络:从校校通、班班通到人人通

2000年《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颁布,决定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用较低的成本获得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课程,最终实现资源共享。

在基本实现了校校通以后,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将目光转向了班班通。2008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为更好地引领“班班通”建设与应用,中央电化教育馆于2010年提出了《班班通综合解决方案》,并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馈。各省市在“班班通”上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

2012年9月5日,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三通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在“校校通”和“班班通”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人人通”的建设,是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举措。截至2019年3月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开通教师空间1253万个、学生空间607万个、家长空间557万个、学校空间40万个,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学生、教师分别占全体学生和教师数量的45.2%、64.9%。

“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基础设施层,通的是宽带网络,意指以学校为单位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优质资源班班通”是班级常规教学应用层,通的是优质教育资源,是指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网络空间人人通”是个性化学习服务层,通的是实名制的网络教与学环境,强调以学生为单位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从“校校通”工程到“班班通”工程,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由“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转向“推进与保障教学应用”,而未来建设的“网络空间人人通”则体现了面向学习型社会的个性化发展趋势。

(二)资源:从大课、微课到自适应资源

在网络发展之初,由于网络课程几乎能够无成本复制与传播,它基本上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载体,当时的课程多是较大时长的、较为系统的学习内容。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人类学习方式的深化研究,数字化课程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微课”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资源,由于它具备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易传播等特点,很好地支持了翻转课堂、碎片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等多种需求。在追求高位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更具个性化特征的自适应资源开始出现。目前,很多学校采用的学习平台,具有学习分析和个性化题库功能,通过更为细微的测试与习题的分类、分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推送。

三、技术优势在均衡、优质、个性的层面上不断深化

信息化助力教育公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使命。[2]为惠及全体学生的成长,追求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主要涉及三个层次的需求:第一,消除薄弱需求,如对贫困区、薄弱校、困难生的精准扶助;第二,优质资源需求,如资源的多样性、充分性与选择性的需求;第三,个性发展需求,如对于关注教学过程、提升核心素养、适应个体差异的高位追求。与这三个层次的需求相对应,信息技术也呈现出均衡、优质、个性三个层面的技术优势。

在“均衡”阶段,信息技术实现了学校和学习者对学习环境建设的诉求,保证了资源的均衡配置与数据的可达性,如2012年我国全面启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目的在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从而突破地域差异,成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之举。在“优质”阶段,信息技术关注新时代教育需求,通过提供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精准的帮扶策略以及多元化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等途径,保证了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重点中学资源有限,能够考入名校的机会少之又少,但成都四中等学校通过“双师课堂”方式,与其他高中牵手,通过同步备课、同步教学、同步检测、同步课辅、同步管理的方式,帮助偏远地区的学生们共享名校教育资源,实现进入高水平大学的梦想。在“个性”阶段,信息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因材施教的效率,同时还降低了实施的成本,学习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个性化,保证了学习者自适应的个性化发展。

教育公平的内涵从“均衡”这一物质阶段的宏观层面转向“个性”这一以人为本阶段的微观层面,实质是将软硬件环境建设等客观存在的物质内容转化为智慧创造的个体思维发展。而不管是均衡、优质还是个性,单就每个层面而言,也呈现出了技术的不断演进。

四、信息化的适宜性方法多路径并进

我国教育者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浪潮中,从多个维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呈现了百花齐放、多路径并进的格局,探索着不同条件下实现教育公平任务的适宜方案。

(一)多种方式建设优质资源,促进普及共享

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数字化学习成为网络教育的关键,优质的教育资源建设势在必行。自2003年开始,我国便致力于用多种方式进行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

一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03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拉开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序幕。项目启动后短短5年时间,我国就完成了179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审,带动省级精品课程超过5600门,以及一大批校级精品课程。

二是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精神,教育部2014年展开教育信息化工作部署,启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力争使每位中小学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至少上好一堂课,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讲授。全国共有19.6万所学校参与,教师参与超过1400万人次,共晒课1290多万堂,推出省级优课近17.5万堂、部级优课近6万堂,生成性资源达2800多万条,累计独立访客数达1.7亿人次,优质教学资源得到较好应用和广泛共享。通过教师网上“晒课”与“优课”评选,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积极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进一步提升了包括农村普通高中在内的农村教育质量,有效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三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建设。《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在2015年出台,加快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与平台建设及其应用与管理。教育部于2017年、2018年分别认定了490门、80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打造了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免费开放。一方面,能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实现薄弱高校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另一方面,能为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和终身学习需要提供持续性的智力支撑。我国对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历经了17年的研究、实践与发展,人们对开放教育资源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与终身学习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如今,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国外开放课程的翻译与应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开放大学创建及其资源平台的建设等为主导的立体式发展趋势。[3]

(二)多种形式开展扩强扶弱,实现全国均衡发展

教学质量不仅仅是通过学习内容来表征的,教学过程的质量也很重要,而信息技术通过同步异地的方式,可以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们接触到发达城市的高质量教学。在此诉求下,同步直播课堂、双师课堂、专递课堂等方式应运而生。

一是直播课堂/同步课堂。具体来说,直播课是将优质课堂利用卫星或地面网络直播到需要的班级课堂,从而实现若干教室同步教学讨论。直播课首先解决的是教育公平均衡和优质的问题,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传统课堂的有力补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以及经济发展落后等原因,缺少师资配备,导致很多课程,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等综合素质课程无法正常开设。这时利用直播课的技术优势能够为农村学校“补缺”,保证了优质课程突破时空的壁垒,从而惠及更多的地区。此外,直播课堂还带来了更深远的意义,艺术类课程的开设不仅能够唤醒贫困地区学生的艺术细胞,而且通过与直播课教师之间的常态化交流互动,拥有和城市学生一样的学习体验,以促进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人生。

二是双师教学。双师教学就是由城市优秀教师与农村学校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但各有分工。城市优秀教师负责远程课程的录制,并利用远程的方式将教学课堂视频传输到农村学校;农村学校教师则负责与城市教师开展教学互动,观察并记录学生课堂表现、维持课堂秩序,负责课后答疑、批改作业、讲解习题与家长沟通等服务工作。当前双师教学的模式在推进教育均衡、扩强扶弱领域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例如,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利用信息技术打开自己的围墙,让薄弱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走进”成都七中,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已覆盖四川、云南、贵州、甘肃、山西、江西、青海省等239所高中学校,惠及7千多名农村学校教师及7万余名薄弱地区学生。

五、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形式多样化探索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担任着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的角色,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均衡、优质及个性提升的核心,更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水平稳步发展的中流砥柱。

(一)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是保证我国教育薄弱地区教学水平提高的基本要素,也是保证优质教育资源精准、有效、长期服务于学生的关键枢纽,更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是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很多师范大学已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方式,从课程体系、教学环境、管理模式等方面构建了符合学校师范生培育特色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在满足国家对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致力于打造一批“懂教育、融技术、勇开拓、大视野”的未来教师队伍。

二是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1世纪以来,我国始终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2001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和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加快办公自动化的建设工作;2004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指出教师应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以及社会责任。该标准的制定标志着信息技术在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4];2013年11月我国正式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能力提升工程优化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整合了相关项目和资源,在五年期间完成了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普遍提升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在此次能力提升工程中,整个标准体系特别关注了信息化环境(多媒体环境、交互性多媒体环境、网络环境、移动环境)的差异,并且提供了几百门课程供不同技术环境下的教师进行自主选学。面向差异的标准与课程体系一方面有助于不同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另一方面,这种设计本身就体现了教育公平中的个性化理念。2019年4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指出,到2022年底,我国需要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体制。“能力工程2.0”中专设了“创新培训平台‘三区三州’对口帮扶项目”和“中西部地区‘双师教学’模式教学改革项目”,体现了对贫困与农村地区的特殊重视。

(二)通过多种信息化方式助力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除了通过培养与培训提升师范生和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国还通过优质资源推送、优质师资帮扶、跨区域教研等项目,帮助地处偏远地区的教师们提升教学能力,这些项目再次显示出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巨大潜力。

为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需要、推进智能教育并进一步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2018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颁布,指出宁夏地区将作为国家首个“互联网+教育”示范基地,在先期开展基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的试点工作。基础教育领域的系统化推进体系将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助推教师教育改革、助推教育精准扶贫的新路径。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的全面推进积累经验、奠定基础。逐步实现教师人人想用、人人会用、人人用好的人工智能技术普及新局面。

几十年来,我国通过多种路径和方法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软硬件可及性问题变得不那么凸显后,今后在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更要警惕和防范“新数字鸿沟”,产生新的教育不公平。这种新的“数字鸿沟”往往并不以经济收入作为主要分辨依据,它更多地涉及不同人的使用习惯、使用目的、应用方式、自律情况,甚或是自身追求等,因而在经济条件相同的人群中,也可能出现因信息技术而导致的“受教育水平”的分化。为防范这种现象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加强信息化应用的内涵建设。从教师和学生的素养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教师和学生科学辨别、有效管理和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在教育相关的硬件配置方面,将合理配置与应用水平相关联,通过合理的奖惩机制倒逼教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培训、指导、监测等多元手段,提升教师的应用水平,使信息化装备得到有效使用;在教育相关的软件配置方面,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与信息治理放在首要位置,通过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敦促各软件开发商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时间管控、授权家长、授权教师、智能提示等多种方式,从源头上阻断学生们滥用信息化资源,保障信息化工具的可能性。

随着信息化内涵建设的长足发展,教育信息化定能在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熊才平,丁继红,葛军,等.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的转移逻辑[J].教育研究,2016(11).

[2]廖宏建,张倩苇.“互联网+”教育精准帮扶的转移逻辑与价值选择: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8(5).

[3]董艳,杜国,徐唱,等.国内开放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

[4]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4).

责任编辑:王明慧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