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10期 作者:杨小微 金哲 胡雅静
摘 要:被动接受式学习是应试导向之下学生学习的普遍状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漫长岁月中数次改革都强调要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但总体上看,学生被动式学习仍是一种常态。其间教育改革不断地为教学价值转型、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方式转变拓展新的空间,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组织形式及评价等诸方面的改革也不断地向学生主动学习提出新要求并带来了可喜的新变化。反思当下、展望未来,主动学习作为一种理想尚未完全转化为现实,依然“在路上”,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需要在教学这一微观领域探寻教育的公平之路。在历史与未来的交点上,教学改革将继续聚焦深度学习,为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开辟新的天地,迎接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大国的到来。
关键词:教学改革;主动学习;新中国成立70年;回眸与前瞻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变革与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领域的改革如火如荼、波澜壮阔,成就与问题同在,学界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本文从学习方式变革的视角,探讨教学改革所引起的学生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这一变化脉络与特征。
一、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有多长的路程
所谓“被动接受”指的是一种以记忆、理解和练习巩固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其极端情况是学生在灌输式教学之下通过死记硬背来求取各类考试的高分数。陈述这一现象并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重点是批判其被动的接受状态,尤其是应试导向下的被动接受式学习。
我国的传统教学习惯于“以教定学”,这使学生的学习“先天”地带有被动性质,而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学改革所突显的“为学而教”理念,则致力于实现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这一转化走过了漫长的路程却仍然处于未完成状态。教学改革尽管是日常的微观的活动,却无法离开社会变革与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因此需要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进程中的教学改革经历了哪些阶段、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是如何影响到学习方式转变的?
(一)谈话引导、精讲多练,关注学习之发生
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全面学苏”主张及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是我国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其教学过程强调知识的授受,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突出教师的领导地位。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谈话法、参观法、精讲多练或精讲巧练法等。有人认为,“对于任何一个概念的引出教师都应当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得出初步结论,然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出所要讲的概念。”[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复习和练习也有赖于教师的指导。为克服盲目照搬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这一时期尤其重视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既要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更要帮助学生学会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对谈话法的探讨不再局限于其优势,而是涉及利弊两方面。有研究者指出谈话法的使用容易流于形式,不能够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亦没有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指出启发式学习是值得提倡的,应当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而非书本的奴隶,应当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2]同时,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应当少而精,教师教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应当是教给学生一把开启科学之宫的钥匙等观点亦开始被接受。这一时期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进行探讨的文章中大多关注到了对学生思维启发的重要性,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因材施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开始凸显。
(二)开放引进、破旧立新,开启主动学习
改革开放初期,“文化大革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留下了后遗症,于是,解放思想便成为改革首先要突破的头等大事。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和确立以及中小学的基本学制、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工作回到正轨,满足了国家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急需,也成为当时教育改革乃至社会变革的重要事件。
改革开放在教育界掀起了引进和学习西方教育教学理论的热潮。1978年以来,我国学者先后译介了赞科夫、布鲁纳、巴班斯基等人的思想或学习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实践产生了较大影响,加速了我国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与国外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差距。与此同时,中小学界对传统意义上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进行了反思与创新,围绕教学方法、手段及组织形式展开了学科范围内的单科、单项改革实验,重点关注知识的结构化以及智力、能力的发展,如李吉林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实验”,讲究“真”,追求“美”,注重“情”,突出“思”[3],通过把学科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建立有机链接,系统设计活动序列,引导儿童的主动参与,通过角色效应使儿童自我形塑身份感,培育责任意识,成为学习的主人等路径为课程实施创设优化的学习情境[4]。
提高学科教学效率成为一些教学改革实验的关注点。例如,这一时期北京幸福村中心一小的马芯兰老师,以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形成为宗旨,进行了一系列的小学数学教材与教法改革,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的全部教学内容;又如广东星海音乐学院的赵宋光教授,运用完形心理学、操作内化理论、美学等多学科理论,重新梳理和建构了小学数学知识系统,创新了“操作完形”“两岸阵”“四方阵”等教学方法,仅用两年半时间就让学生完成了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的全部学习任务。[5]
(三)方法变革、模式创新,呼唤主动学习
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针对现存的弊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各种试验。”随着义务教育法颁布及国家制定的义务教育段中小学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改革一方面继续开展以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为改革重点的学科改革与实验,另一方面开启了带有综合整体视角的学校层面的教育改革实验。
这一时期教学改革实验的开展更是风起云涌。以大面积提升初中生数学成绩为主旨的顾冷沅“尝试指导,效果回授”初中数学教学实验,取得了区域性转变学科后进生的成效;卢仲衡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严格控制教师的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学空间;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以自读课、教读课、作业课、复读课为基本课式;魏书生的“中学语文课堂结构改革实验”,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自我管理能力;张田若等的“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实验”,为将集中识字发展成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作出了有益探索;吕敬先的“小学语文能力整体发展实验”,把儿童思维和语言的共同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通过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结构改革,促进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提升[6];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实验则以“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为核心特征。从这些改革实验提出的诸如“自学辅导”“尝试指导”“学生主体”“自我管理”“主动参与”等关键词中,不难感受到改革者们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和主动学习的追求、决心和坚持性。
实践的变革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又向已有的理论提出了挑战,促进其发展。国内涌现出一批有志于教育实验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的研究者,展开了不同形式的学术研讨。研究者们开始把目光聚集在教学改革的事实依据与科学证明上,倡导在改革中引入科学实验,以摆脱经验与思辨的局限,注重探寻教学改革中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当然,这些研讨中也存在机械套用科学实验模式、简单化理解实证精神等问题。
(四)新课程引领下教学更加关注参与、实践与探究
21世纪初,以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实施为标志,课程改革视域下的教学改革开启了新纪元。教育部印发于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技术应用两个方面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7]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7]。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人们开始以“教学即课程的实施”这一视角看待教学。新课程唤起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沉闷状态被打破,呈现出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创新的新样貌,这直接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同时也有助于对话的、合作的和参与的课程教学文化的形成。
(五)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助力为学而教
新课程改革进入第二个10年,教学改革也步入了注重知行合一和因材施教的新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8],还重点强调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这些要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教学领域改革创新成果的提炼和强调,为教学领域助推学生主动学习拓展了十分必要的政策空间。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又将“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列入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八大理念之中,表明了把顶层设计和宏观目标落实在具体教育教学行动之中的期待与信心。随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学校课程自主开发热潮的兴起和持续,以及教师自主研修的日常化,课堂教学设计及评价首先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就是能否实现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学习风格的真正转变,从“以教定学”转向“以学定教”,“为学而教”也渐渐成为共识和共同趋势。
二、70年来教学改革为学生主动学习改变了什么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近40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引起了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改革新意之多、发展之快是有目共睹的,这一部分将从教与学方式改变的角度展开论述。
(一)教学价值从知识与效率取向转向公平、开放和可持续发展取向
价值取向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性质,教学价值取向的形成既受制于历史传统文化渊源,也受当下教育政策导向、教学理论发展、教学实践变革乃至社会心态的影响。在城市化背景下,教育公平的诉求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不再止步于以资源配置为重点的外部公平,教学过程中如何平等地有差别地对待学生,成为一个十分令人注目的学校内部公平问题。在与国际社会课程教学改革对话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开放早已是当代教学的标志性特征。生态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以及这种意识向社会生态、教育生态领域的迁移,也使学校教学开始与学生现实生活、与社会发展脉动、与人类未来走向等的关联度越来越高。
(二)教学目标从重“双基”转向素养养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学目标基本上是沿着这样一条轨迹来演变的:从偏重“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到关注“智力和能力”;从强调“非智力因素”到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再到重视“三维目标”的实现。[9]近些年则出现重视“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这一新的转向。从“双基教学”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理念,这样的变化体现了从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从教知识到育人的转变。“核心素养”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参与”“互动”“反思”“创新”以及其他有关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品质,都是受到特别的提倡和关注的。“这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并对学习与教学的结果进行综合、开放、多元的评估。”[10]
(三)教学内容从授受文本转向建构载体
前述教学的价值转型及教学目标的更新,一定会带来人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定位和处理上的变化。知识观的变化则引发教学内容观和教材观的更新。知识的多元性、复杂性、过程性、不确定性开始得到人们的认可。在新知识观背景下,看待教学内容不能偏执一方,要把“知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必然与偶然、理性和非理性的因素结合起来,将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过程知识与结果知识、陈述知识与程序知识等统一起来,优势互补,共同发挥其对人与社会的价值”[11]。当教材不再具有强制性接受的效力转而成为构建知识的资源或载体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有了依托。
(四)教学方法技术从“传递—接受”“示范—模仿”转向“线上线下结合”
“口耳相传”“手眼相观”是教学方法的早期形态,随着科学技术和教学思想的不断进步,讨论式、探究式等新型教学方法逐渐兴起,实验法、考察法、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更新,也使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成为可能。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网络教学模式的快速兴起,使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的学习形式大为丰富,不仅方便了学习者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式学习,也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五)教学组织形式从单向封闭转向多样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组织形式经历了从个别教学到班级授课,再到分组教学等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也出现了更精炼、更有本土化色彩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就教学模式而言,越来越多教学模式被创造出来,如效率模式、情感模式等,弥合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鸿沟。从教学策略来看,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多样化教学策略为教学变革提供了现实途径和强力支持。
相关的变化也值得注意,教学评价从“知识为本”转变为“素养为重”,教师研修从被动受训转变为主动研究再转向自觉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制度和人际关系层面的保障。
三、基于70年教学改革发展的反思与展望
(一)理想还是现实:主动学习在路上
如前所述,70年教学改革从方法、手段、内容、模式、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为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提供了条件也释放了动力,确立并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学习方式得到改变,逐渐从被动转向主动、从独立转向合作、从传承转向创新,课堂越来越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相应地学习心态也发生改变,学生学习的压力和外部要求转变为动力和内在需求,成为推动其自主主动学习的可持久的内生力量。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学改革倡导主动学习,并不意味着完全地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基本性质。可以说即使体现着世界上最先进教育理念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也未必能让大多数学生摆脱学习的被动状态。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学的理念与行动之间存在着巨大矛盾,即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落后的教学行为之间的矛盾。新课程启动以来,尽管广大教师都知道教学目标应着眼于素养的养成,但实际教学中仍局限于知识授受的目标,甚至局限于考试范围之内;都知道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但实际教学中仍以讲授和训练为主;都知道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而实际教学中对教材知识点、训练点的尊崇仍然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先进教学理念往往只是见诸文章、流于口头、停留在“应然”状态,真实的教学却依然以讲授和训练为基调、以分数和升学率为准绳。概言之,从外因来看,考试的方式和招生制度不作根本性改革,应试导向的“升学主义”一天不退出历史舞台,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就难以根本改观;从内因看,数千年积淀下来的单向输入、被动接受式教学方式,也难以在一朝一夕之间速变。因此,我们不仅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更要有关注学习、研究学习、探索更好学习方式的决心,助力学生学习走向自主和主动。
(二)起点还是过程:教学过程公平成为新的关注焦点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关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于是“效率优先”就成为社会发展的普遍理念。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社会的公平诉求越来越强烈,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惠性提升、高中教育普及化等改革举措不断强化的情况下,过程公平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学校内部,尤其是教学过程中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的公平分配、对学习权利的充分尊重,以及基于平等的因材施教等,都开始受到关注。
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学校内部公平指数研究”课题组,尝试以指数研究的方式来切入公平问题,探寻我国学校内部教育公平的实际状况。教师如何对待儿童是学校内部公平中最为典型的表现,课题组围绕这一主题,以平等对待、差别对待、公平体验、反向指数等“人际对待”维度和管理与领导、课程与教学、班级与活动这三个“活动领域”维度为基础构建指数分析框架,两个维度的交叉构成若干“问题要点”,围绕这些“点”形成问卷。课题组以学生、教师和家长为问卷对象,以在线问卷的方式搜集到较大规模的数据,经建模及相关数据处理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学校内部公平的总体情况处于良好的状态”“学生、家长、教师对于学校内部公平状况的认知存在差异”“东部学校在过程公平上的表现要好于中西部”“中西部地区的公正体验指数高于东部”等。[12]
又如上海市“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将教学公平的内涵定义为平等性、差异性和发展性三个方面,根据定义研制了“课堂教学公平观察量表。”[13]这一研究丰富了课堂教学公平研究的方法与内容,也为了解中小学课堂中教育公平现状提供了实证数据。
上述种种探索意味着一种关注重心的转变,即从关注资源配置的“起点公平”转向关注学校内部公平对待的“过程公平”。
(三)当下还是未来:让学习成为教育的中心
学习作为一个新的聚焦点,吸引研究者们告别过去、走向未来,而“深度学习”则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一个走向。未来课堂,将凝练70年教学改革经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改变和优化学习方式及学习环境的巨大优势,未来学习的变化,也将带来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将从知识的权威解释者、单向传输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主动思考的促进者,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探索者、知识内容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得到凸显,学习方式转向主动学习或“能动学习”[14]。对话、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也许,未来学校还可能保留注重知识系统性的传统教学方式的这一优势,但更大的可能是进一步引入社会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学校与社区、家庭共同构建的多元开放、灵动智慧的学校新生态。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一纲领性文件所提出的2035年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中,描述了要“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美好前景。建设“学习大国”,较之以前提出的“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又提高了难度。《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还要求“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以及完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未来整个社会尚且如此,学校还有何理由不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
参考文献:
[1]吴振麟.利用谈话法讲授新课[J].物理通报,1955(10).
[2]胡经修.“谈话法”小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4(2).
[3]吴康宁.李吉林教育思想基本特征与情境教育研究拓展空间[J].课程·教材·教法,2009,29(6).
[4]裴新宁,王美.为了儿童学习的课程:中国教育学派李吉林情境课程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1,32(11).
[5]YANG XIAO WEI.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experiment methodology in education[J].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2007,2(3).
[6]吕敬先.小学生语文能力整体发展实验[J].人民教育,199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2001-06-08)[2019-08-15].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001/201404/xxgk_167343.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9-08-15].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9]万伟.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变革[J].江苏教育研究,2009(18).
[10]许芳杰.基础教育的变革:从知识为本到素养为重[J].教学与管理,2017(3).
[11]岳珂,姜峰,洪希.走向新知识观下的教学内容设计[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12]杨小微,李学良.关注学校内部公平的指数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7(11).
[13]李金钊.课堂教学公平观察量表的设计及观察方法[J].上海教育科研,2012(3).
[14]钟启泉.能动学习:教学范式的转换[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8).
责任编辑:王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