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19年 > 第12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一期) > 正文

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性动因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362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2019年11月29日讲座 作者:扈中平

谢谢孙教授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再次回到母校、母院母系,来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我今天要谈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性动因——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研究的一个补缺。首先我要说明一下:第一,我这个问题是把它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谈,不是上马克思主义政治课。第二,我不是为了讲马克思的学说而讲我这个“学说”,因为大家对我这个学说不一定感兴趣,更不一定去研究它,但是通过我们去思考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性动因,也许对我们思考和研究诸多教育问题的视角、立场、方法论可能有一点启发,这个“可能”是我今天的主要目的,而不是说我今天要讲很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知识。我今天会留一些时间和大家交流,大家有问题的可以先琢磨,也希望你们带着一种质疑和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我讲的东西。

先做一个引言介绍。人有必要全面发展吗?要那么全面干什么?怎样才叫全面?可能全面发展吗?马克思的学说里有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论断站得住脚吗?必然就是规律,不全面发展也要被全面发展。为什么许多人对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都不能真正的理解和接受,现实中我们很强调特长,好像发展片面一点还好生存一点,例如韩寒,他刚出名时,他曾经说过:“全面发展必然导致全面平庸”,“我就是要片面发展”,他数学、物理经常不及格,语文也经常只考60分,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不是全面发展,因为在大家看来,各科都好才是全面发展。这些东西说起来也很讽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们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基础,党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大家都不怎么相信,很多都把它作为一个口号,刷在墙上、写在纸上。我今天就先对马克思说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可能性做一些分析,我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有针对性的说一部分人,这个论断是站得住脚的,但就广义来说,我觉得是不够的,所以我要补充。我们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可能性的研究,我认为是有不足的,对于研究马克思的人所研究出的东西,我认为是补缺,补人性方面的东西。我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不足就在于从人性视角关注人的全面还不足,研究者不关注人性动因,他们认为那是人本主义、唯心主义。我要说的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有人本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立场,我认为唯心主义和人本主义不是贬义词,是中性词,大家可能一直会认为唯心主义这些是资本主义的世界观,是坏东西,马克思怎么可能有坏东西呢?但我认为那不是坏东西,也不能说它就是好东西,要看放在什么情况下来讲,唯物主义、人本主义、唯心主义等等这些东西,把握适当,都是有它的说服力的,走到极端,都是灾难性的。

一、探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方法论反思

接下来我们探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方法论反思。我认为马克思的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我从方法论方面开始阐释,因为要质疑一个东西要从根源性来说,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包括我看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包括自己的见解等等,我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之所以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归结起来是因为有来自两个方面的动因和依据:一个是内在动因,即人性驱动的力量;一个是外在动因,即社会要求的力量。以前我们谈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据局限于社会要求,谈什么问题也是局限于社会要求,都是外在的,社会要你这样,人总是被社会这样那样,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有时候面对社会强大的制约和决定力量,人显得非常渺小。我们的理论几乎就是局限在被社会决定里,我承认,人肯定要受社会的制约,但人的全面发展和自身有什么关系?社会要求我全面发展就全面发展,要求我片面发展就片面发展,全面发展与自身的需要、与人性没有吻合,如果全面发展不是人的一种需要,对人来说是一种痛苦,那全面发展与人的需要是矛盾的,社会要求、社会强加于自身,人是会逃避的、抗拒的,那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就不一定正确了。社会要求的很多东西看起来是社会在强加于人,实际上,社会的发展趋向和人性发展趋势总体上是一致的,比如人类社会总体上是趋向于自由平等博爱的,它的源动力是来源于人自身的。所以世界人类的人心所向,也是人性所向,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向和人的本性大体是吻合的,他们的原初动力就来自人,这个说起来像唯心主义,但是我刚才说了唯心主义不是坏东西。事实上马克思也高度赞扬过唯心主义,但是后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就把马克思的东西搞得越来越唯物,甚至唯物到绝顶、唯物到庸俗论。马克思没那么俗气,马克思是在西方文化中孕育出来的,我们为什么喜欢拿马克思唯物主义的那一半来用呢?因为那一半好用,会让我们规矩老实,其实我们被决定了。以前我们喜欢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马克思另外一半的话我们不讲:社会关系也不外乎是由一个个人构成的。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本身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和研究者一定要区分开来,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研究者甚至实践者大大的败坏了马克思主义,导致后来人们会骂马克思,因为搞了马克思,才搞了社会主义,才会没饭吃,这不是冤枉嘛。马克思的另外一句话我们也喜欢说,个人只能在集体中,才能怎么怎么样,但是另一半我们不讲:集体也是由个人构成的。以马克思为代表的西方人,他们表达一个观点,不像我们中国人在某一个地方将其上下左右前后都讲全了,西方人喜欢在这个地方只讲一个面,另外一面或者另外几面可能在一个地方甚至多年以后才来讲,所以我们应该完整的把握马克思主义体系。

人的全面发展会受社会要求的影响,比如在古代,人们会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有才了就不德,封建社会就不想女子德才兼备,那就不好全面发展,那就没有人性了,人性,即人之为人的本质性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融合。人的自然属性即人与生俱来的天然性欲求;人的社会属性即人在后天生活中获得的社会性欲求。两种欲求都是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指向,一般说来,二者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自然性欲求是人性的根源和基础,社会性欲求是人性的表征和延伸。人性具体表现为人的需要和欲望。人总是生活在需要和需要的满足之中的,表征人之为人的那些本质性的、普遍性的需要便构成了人性。而且,人性和动物性,尤其是高级类的哺乳动物,在本性上是相通的,人性主要表现为需要和欲望。人性动因也就是说人有追求全面、和谐、多样、丰富等的欲求,没有人会觉得越单调越舒服,每天吃一样东西,做一样的事,穿一样的衣服,不会觉得越这样越舒服,不会觉得社会越单调越舒服,这和人性是背离的,所以,人性是由需要来表征的。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当然不是所有需要,是表征人之为人的那些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由此,我想到“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整体来讲,在人类社会几千年,它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是极大的。这句话我们很难说清楚的,我觉得说不清楚也很正常,这句话是存在者存在着,一个东西你合理不合理,该不该存在,该不该有,要看人需不需要,而人的需要是有普遍性的,正常情况下,有谁不喜欢爱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你可以说人性是万物的尺度。因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更偏重于讲感觉,感觉是什么?你满不满足它的需要。所以我认为也能佐证我的观点吧。人性本应是探讨许多重大问题的基本立场之一,不可或缺,否则视角和立场便不完整,理论便缺乏说服力和解释力,但这种立场和方法论在我们的理论中却常常被忽视甚至缺席。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整天强调社会、集体,个人算什么?到现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已经进步了很多了,过去那是不值一提,我们一研究这个问题,就去讲外在的,为社么要这样呢?我认为它可能是比较吻合我们的现实。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论证、构建、理解,同样如此,而且更是如此,因为人的全面发展你都不讲点人自身的东西,你总是讲社会,我承认我刚才已经强调社会了,我就不再强调了,因为我们已经强调的够多了。历史唯物主义,可以说是好的,但是我认为唯心主义的核心立场也是好的,我们的哲学讲来讲去就是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个是无产阶级的,是穷人的,一个是资产阶级的,是有钱人的,两大阵营总是你死我活的。资产阶级他们搞唯心主义,我们就把唯心主义抹黑,认为唯心主义就是不顾客观事实,不顾客观规律的在乱整,认为资产阶级就是在乱整。我觉得如果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像我们教科书上所抹黑的那样,那资产阶级早就不行了,都不用我们去消灭它们。资产阶级有那么傻吗?我看我们才那么傻,“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亩产水稻一万斤”,这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呀?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好多其他的东西,一定要关注到自身的需要,要尽量去协调它与社会的关系、矛盾和冲突,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总体上是一致的,但也有矛盾和冲突,有时候社会确实就要求你片面发展,片面发展还好生存一些。就比如说社会很乱时,你太有道德了,反而不好生存,你做个坏人好像还好混一些,包括那些贪官,好像也挺好混的。这两年我们英明的习近平总书记上来了,才强有力的治理了贪官的情况。曾经我们反腐中有很大的问题就是:清官得不到应有的提拔和重视,清官送不了礼,送不了礼就提拔不上去。所以有时候是社会在要求你片面发展。包括以前我们的考试制度,、高校的录取情况等等。它总体一致、方向一致,但具体的社会背景下是有矛盾和冲突的,所以我们要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在大方向上,人肯定是喜欢全面、和谐、丰富、完整的发展。

为什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难以为人们所接受,除了我们对何谓“人的全面发展”的缺乏真正的理解外,教育的方向也应当是全面、和谐、丰富、完整的。那么为什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括人的全面发展难以为我们所接受?除了我们对何为人的全面发展没有真正的理解之外,对于什么叫人的全面发展,我认为我们至今很多人都没有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所以大家都不相信。门门功课优秀,什么都可以做,这就叫全面发展吗?我认为是不正确的,第一,不可能;第二,也没有必要。社会是分工的,每个人会的东西是有限的。列宁曾经说过一句话,“要培养会做一切工作的人”,其实他表达了一种意思,不要将其具象化,会做一切工作的人实际上说的是多面手。马克思还讲过“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其表达的实质是在理想的社会条件下的闲暇劳动,其本意是人不被强制,不被强迫,人有自由,有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选择。没有必要一辈子做一件事,除非自己愿意,是自己的选择。所以,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至今很多人都不理解,从过去说的门门功课都优秀,误解了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导致很多人都不相信。第二个原因就是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只见社会不见人,欠或者是缺,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有欠缺,缺就是研究者研究的不透。我们一直认为有两个马克思,1845年以前是青年马克思,1845年以后马克思就不怎么从人性视角来讲问题了,这个是马克思不同阶段研究的不同结果。因为总是讲人,讲理想,讲人性,讲人的本质,在1845年已经讲的够多了,所以马克思要找到一个实现这种人的目标的理想途径,因此他研究了经济学,研究社会发展、社会矛盾。空想社会主义讲得很浪漫,实验也很浪漫,可最后大家都没有物质基础来进行生产生活,所以马克思为什么后来讲了那么多的物、生产关系、生产矛盾。我们都将马克思进行了割裂,其原因在于1845年马克思提出的思想符合我们的需要,而1845年以前的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如果再强调1845年以前的思想,我们可能有很多东西不够统一不够一致,各种想法太多就不太好了。后来我们强调生产力、生产关系,对于人的主体性,即便是有,也要在整个社会的框架之下。我们国家确实和西方国家是不一样的,无论是历史还是国情,确实不能够照搬西方的东西。所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本身,尤其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研究,都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欠缺,即忽视甚至无视了人自身的需要即人性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根本性意义。所以我主张我们的教育要研究很多问题,除了研究很多社会方面的东西,从人性方面也可以说出很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说服力。现阶段主要或仅仅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对人的发展的要求的角度来展开的,来论证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为了使得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更有理论的力量和现实的意义,有必要挖掘、升华马克思这一学说内含的人性意蕴,并将其补充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有必要以此来填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研究中的一个空白。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研究中人性视角的缺失

(一)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论述

1.机器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从而使其具有必然性

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与大工业相对而言的手工业,它的操作、内容、产品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比如中医,在几千年来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而西医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西医的进步在于科学的进步,中医的技术基础相对于西医来说是保守的。大工业将现代科技的发展运用到生产中,它不断有新的生产部门出现,旧的生产部门不断被淘汰,再加上机器生产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它不像工厂手工业那样封闭,它具有协作,其技术基础、工艺原理经常发生改变,因此,人也就不断的流动起来,但是流动也不是容易的,必须掌握相应的技术。“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19世纪的纽约已经出现了换工作跟换衬衣一样的景象,所以马克思要求工人要进行全面发展,“……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这是社会的客观要求。[1]

2.机器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从而使其具有可能性

手工业时期,其技术十分复杂,在机器生产过后,复杂的技术已经转移到机器上面。到了大工业时期,流动比较容易,通过工艺学来掌握一般的东西,操作相对简单,从而为人的流动性提供了条件。对于机器生产来说,只要工人掌握了各种生产过程的一般原理,就能比较顺利地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或者从一种操作转换到另一种操作。这样,“工人终生固定从事某种局部职能的技术基础被消除了”。

(二)研究者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必然性和可能性论断的片面理解

研究者对马克思这个论断的理解长期以来是片面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论述是局限于经济学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讲的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条件下“工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这与马克思基于哲学意义上和基于“未来社会”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并非一回事。马克思完全是从社会要求谈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由此来论证哲学意义上的一般的人的发展或者是共产主义的人的理想的全面发展,两者不是一回事。我们在讲未来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时,仍然是讲的社会要求。马克思是基于生存意义上,被动地讲人的全面发展,其不带任何的浪漫情感。用经济学来讲外在、讲强制,实际上是合理的,这并不能说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中没有人性视角和立场。刚才所讲的基于经济学上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进行论述的。我们研究马克思时,大多数研究者多研究其《资本论》,但是其他的东西也值得研究。所以我认为学术界对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只见社会不见人,至少是多见社会少见人,这也固然与马克思这一学说本身缺乏人性视角有关。所以,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曾说过马克思主义有一块人的空场,我不同意萨特这个观点,我认为马克思在1845年以前有很多关于人性的视角,但是1845年前后是一个整体,但不管怎样,总体来说是不够的。除了马克思主义很少关注人性视角,更多的是在于我们过分强调社会要求,过分夸大唯物主义,贬低唯心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什么是完整的马克思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历史上以人性为视角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择要

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性视角,就是把人性的天然需求视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性、根本性动因,人性动因是人自身对全面发展向往和追求的内在根源。从天性上讲,人在自身的发展上是天然地倾向于自由性、自主性、多样性、丰富性和全面性的,这样的发展自然地会使人感到愉悦和快乐,反之,畸形、片面、单一和强制性的发展,会使人感到不快和痛苦。总之,人天然地、本能地是乐意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的,这一来自人性的动力是人的全面发展强大的、恒久的内驱力。在人类历史中,总体来讲,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性动因是与社会发展的趋势与要求相一致的,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在根本上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基本前提。正因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人性这一事实,所以西方历史上诸多具有人本主义倾向的思想家在论及人的全面发展时,都会程度不同地基于人性的视角和立场。

(一)原始人对完整的人的朦胧向往

原始社会没有思想、没有研究,原始人便有了对完整的人的朦胧向往,而且他们的确也有着某种“原始丰富性”和“原始的圆满性”。原始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两个方面都得到了比较全面和统一的发展;加之原始社会的劳动分工是一种自然分工,所以原始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也是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的。

(二)古希腊人对“和谐发展”的追求

古希腊哲人所向往的理想的人,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完美的人”和“和谐发展的人”。古希腊哲人几乎在一切方面都追求和谐,“都寻求以某种有序的、统一的与和谐的方式把各种要素联系起来”,寻求“各种要素的平衡、对称和正确结合”(瓦托夫斯基)。雅典人逐渐形成了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社会和教育理想,并明确提出了“和谐发展的人”的概念。所谓“和谐发展的人”,实际上就是人的体、智、德、美等多方面的均衡发展。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从人性的角度对人的和谐发展以及和谐发展的教育的自然性和必要性进行了相关的论述和研究。比如说,人有三种灵魂:动物灵魂,植物灵魂,理性灵魂。[2]三种灵魂是天然的整体,是相互关联的,尽管三种灵魂有高低之分,但是都不可或缺,因为是上帝赋予的整体,所以人的教育要同时有体育、德育、智育,三种灵魂相对应三种教育。这种论证主要基于唯心主义的立场,独特而充满智慧。

在以人为中心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力图证明人的本性具有天然的完整性,精神和肉体是不可分的。在崇尚人性完整的基础上,人文主义者建立起了人的全面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学说,明确提出了“I’m uomouniversal”(全才)这一崇高的人格典范。文艺复兴研究权威布克哈特指出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它首先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和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3]文艺复兴首先是对完整的人性的认识和解放,所以强调人性和唯心主义是没有错的,但是也不仅仅是人性。

文艺复兴运动以后,人的和谐、全面发展逐渐成为贯通整个西方文明的崇高理想和人道主义的最高目标,也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夸美纽斯认为,人的和谐发展的基础,首先是人本身具有这方面天赋的“种子”。[4]为什么要人性化?因为人本身内在就是一个和谐的人,所以不是什么都是社会,如果社会不要求呢?那难道就不追求全面吗?教育要追求全面,接近全面,当社会上一味追求个人功名利禄时,教育也不能告诉学生只为利己,而是应该德才兼备。尽管脱离实际,但是这样的话不好的现象也一定会减少。有时即使没有社会要求,也有人在追求自己的完善,并不一定需要社会的要求,一定要看到人性当中的天性。裴斯泰洛齐试图运用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单子”和“预定和谐”的思想来说明人的和谐发展的天然合理性。[5]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实践,几乎是以人自身的自然需要即人性需要为根本依据的。如傅立叶就是根据他的“情欲引力”学说来说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性依据的。他认为,人有各种各样的情欲,其中其支配作用的是所谓“轻浮情欲”,即人的天性中要求“多样化的癖性”,或“从一种快乐跃向另一种快乐”的冲动。[6]在欧文称作的“公社”里面有一个问题是大家干活不卖力,干多干少没差别,因此造成物质不丰富,生活条件差,需要想办法解决。但是不同于马克思从生产关系、变革、劳动等方面探讨,欧文只讲人性,比如办劳动竞赛,因为人皆有好胜心,也比如男女搭配,这样是符合人性的,这样的办法甚至可以运用到管理学等方面。人性是不可抗的,比如人是利己的,傅里叶又提出变换工作,因为人喜欢多样性的工作。在马克思之前,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更多的以人性为基础的,而不是来自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所提供的客观条件(那个时候能够追求全面发展的人是少数)。

下面讲一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对人性动因的观察。

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对人性动因的关照

马克思在1845年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之前是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和人本主义倾向的,尤其表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这部手稿尤为关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哲学研究者也对这部分开始关注,关注到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人的异化、复归等的探讨。在马克思所构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当中,不可能完全没有对人性的思考,而且比重也不会少。马克思本人是西方人,在西方文化中,从古希腊、古罗马一直到文艺复兴,在西方哲学中对人性有诸多探讨,马克思也吸收了其中许多精髓。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也有人本主义倾向(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三大来源之一),同时马克思也引用了许多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归纳起来,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有关人性动因的论述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人的本质的复归与人的全面发展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脉络是:理想的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复归。[1]人的本质是劳动,准确地说是理想的劳动,即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自己体力,智力自由自主地发挥的活动。先构建出理想的形态,然后再把它作为一个尺子去衡量现实社会,从而产生出人的异化劳动。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本质又开始复归。马克思在对异化劳动批判的基础上探讨了共产主义的目标问题,指出真正的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也就是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很多人据此说,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但是这些观点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思想。

(二)人的兴趣爱好与人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中,都要带一个前提: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自由、自主的发展,始终是一个关键要点,而自由、自主无疑是人性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普遍需要。《资本论》中写道: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理论很丰富,自由也可以说是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从人的发展来看,就是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人普遍是有兴趣爱好的,是人性的构成,比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

(三)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不仅仅是说职业、工作之内,马克思可能更看重的是工作之外的发展。马克思从来不把人仅仅当作一个劳动力来看待,他曾写道:“把人贬低为一种创造财富的‘力量’,这就是对人的绝妙赞扬!资产者把无产者不是看作人,而看作创造财富的力量”,“这难道是对人的高度赞扬吗?”如果“个人的全部时间都成为劳动时间”,那就“使个人降低到仅仅是工人的地位,使他从属于劳动”。[1]

自由时间的不断增加,为个人的自由活动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地盘”。马克思关于自由时间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论述说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关注到了人自身的丰富和发展,这与人性追求丰富性的需求是相吻合的。

(四)劳动和享乐同一的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这也能说明马克思是有一定人性主义的立场的。马克思认为,在消除了劳动异化的条件下,享乐并不等于安逸,更不等于无所事事和游手好闲。真正的劳动,是与享乐同一的劳动;真正的享乐是劳动中的享乐。享乐“这种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劳动之所以可能与享乐同一,就在于真正的劳动能够吻合人性中对丰富性、多样性和新异性的欲求。如果能够通过对社会的改造,使劳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科学性、流动性、创造性,劳动就会具有享乐性,甚至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比如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教师始终重复同样的教学工作,十年八年就会倦怠,但是教师如果能不断变换和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内容方法、形式,那么就不容易倦怠。马克思的高明之处在于,如果要让劳动成为享乐,那么就要改变劳动本身,使劳动丰富化,更关键的是劳动关系,包括分配制度等等。

五、人性的内在欲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这是我自己进一步的发挥和补充。“全面发展”这种人的发展方式,之所以是必然的和可能的,首先是因为人性即人的天性中本身就内在地、天然地具有趋于和向往自身不断丰富、完善和多样的性向,因为人天生是一种追求新异、和变化的动物,丰富、多样和变化会使人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能使人保持活性和感到愉悦。这是人性区别于动物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本性的意义上讲,人是不喜欢单调、重复和乏味的活动的,因为这会使人处于消极和抑制的状态,从而使人感到不悦甚至痛苦。

历史上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大多都主张人德智体美多方面的全面发展,这种共识绝非是没有根据的。人的身心和各种素质是天然地融为一体的,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希求自己得到和谐和整体的发展,以求得生命内在的平衡,这是人的一种共性,一种自然而然的欲求。一般说来,人都更愿意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和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单调、乏味的活动首先就不符合人的生理规律。

六、以人性为视角探讨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意义

(一)更加有助于完善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虽然从社会发展需要即机器大生产对人的发展的要求的角度论证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是非常有力的,但仍有缺欠。如果能再从人性的视角和立场说明机器大生产条件下,即便仅就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来说,也是人自身的内在需求,也是与人性相吻合的,同样是对人性的肯定,那这种论证会更加有说服力。

另外,可以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补充、强化人性视角和立场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分量,以使其更具有说服力和解释力。

(二)更加有助于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内涵

从人性的视角和立场看人的全面发展,更有助于全面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丰富内涵,认识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还包括更加广泛和丰富的、更加诱人和美好的职业和工作之外在闲暇时间里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三)更加有助于说明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

人的全面发展,既在理想中,也在现实里,也在人当下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成为现实中每一个人追求的理想并付诸实践。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它是一个质的概念而非量的概念,其实质是人在发展上的自由、自主、自愿、自觉、丰富、多样、和谐,以及更新、变换、流动和完善。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要义,就是不断追求完善,这与人性是相吻合的。

对于个人而言,无论生活在什么社会中,无论社会生活条件怎样,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和过什么样的生活,即便没有社会要求,即便没有工作需要,也可以追求和践行人的全面发展,甚或,即便所处的社会和所从事的工作要求甚至强制个人片面、畸形发展,个人也可以也可能在工作以外的其他方面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什么?因为还有人性的向往和驱动。

人的全面发展并非是一个想实现而又永远实现不了的空想。人性立场有助于唤醒和激活个人追求全面发展的欲求和能动性,主动地尽可能全面发展,而不是消极地等待外在的要求和客观条件。

由此可见,要真正理解和接受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包括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性的立场是不可缺席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性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实然。人性的动因可视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因,社会的动因可视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外因。套用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内因是变换的根据,外因是变换的条件,内因和外因要同时具备并发生作用,事物才会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5]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傅立叶.傅立叶选集(第一卷)[M].赵俊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责任编辑:王雪婷,李睿,黄丽芬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